第三章 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开发研究
一、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现状。
作为微课研究的方向之一,我们有必要从专业角度梳理目前高中地理微课现状。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资源建设也发展迅速。国内已经存在许多微课资源的相关网站如:佛山优课网、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中国微课网等等。浏览相关网站的同时任意选取其中三个网站。
中国微课网、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老师走起三个网站主办方不同,分别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在校教师。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微课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微课作品已经涉及了高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高中地理微课在微课建设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在高中地理微课作品中,涉及必修一内容的作品所占比例较高,其次必修二。究其原因:必修一主题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部分内容复杂且相对抽象,不易理解。必修一为以后学习地理提供理论基础。必修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日后地理学习效果。教师教学中会多关注必修一的讲解。因此其微课数量就会较多些。此外,通过本次检索发现了以下问题:微课应用教材版本不明确;适用年级分类不准确;必修、选修未明确分类;微课用途未指明。这些都使得多数学生在微课使用、学习时遇到检索困难。
本次论文从以上三个网站中分别选取了 6 个高中地理微课作品,作为样本来分析高中地理设计开发的现状。
(一)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现状。
微课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微课类型单一。据选取样本,微课多为新授课,主要用于学生自习。然而,直接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微课比较少。二是部分微课教学设计缺少规范。如"鲁教版 2.2.4 锋面系统"适用于课堂小结,此类微课设计方面的要求与其他不同。针对此类微课设计要注意与课堂教学契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强调重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微课进行细致分类,并按照分类来规范微课教学设计。三是微课语言设计有待改善。如:"走进地理--高中地理解读"微课中有"呃"等这样的口头语及"气旋就是台风"等类似的口误。因此语言设计方面要简洁、严谨、科学。四是 PPT 设计普遍存在问题。PPT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直接影响微课质量。PPT 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结构清晰,整体协调,重点突出,简洁明了"[43].五是微课主题缺乏新颖性。样本中微课主题多以知识点命名,这样选取有利于学生精确检索,但是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因此,在高中地理微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上问题,保证微课质量。
(二) 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现状。
微课制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制作技术虽多但能够被教师掌握的并不多。据选取的样本,多为录屏式且大多用 Camtasia studio 制作微课。二是部分微课作品制作为课堂实录节选,未体现微课实质。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微课网),就是课堂节选,有些画面选取不合理。三是微课制作质量层次不齐,图像、声音、文字等细节方面还需斟酌。
国内微课资源多来源于微课比赛、教师自发及专业制作团队,微课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微课设计制作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二、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原则。
(一) 科学性。
1、 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科学 本论文在第二章中提到了微课的相关理论基础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动机学习理论、视听教育学理论。这些理论涉及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地理微课设计开发也要以以上理论为基础。科学性是保证微课质量的关键。
2、 依据地理学科结构 布鲁纳(J.S.Bruner)主张"教学要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要求:不论教师教哪一学科,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基本结构"[44].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学科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45].那么,高中地理学科结构也应成为微课教学的中心。高中地理学习内容三本必修内容,例外还包括三本选修内容(黑龙江选修选定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和防治》、《环境保护》)。必修一为自然地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
(二) 实用性。
对学生来讲,微课需具有实用性。这条原则是微课的首要条件。是否有用取决于微课的选题及讲解角度。若想高中地理微课选题及讲解角度满足学生需求就需要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及学情。
1、 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46].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主要涉及"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47].目前我国实行"一标多本"的弹性教材管理体制,高中地理教材出现了四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这些版本都依据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但又各不相同。目前高中地理微课选题多以教材目录及知识点为依据,如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 C20 地理微课就是据此划分的。
2、 依据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它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课堂教学通常会将它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是指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而言,不易传授的教学内容。高中地理重难点划分是由教师长期教学经验而获得的。微课若以这些知识点作为选题范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3、 依据学情 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要照顾全体学生,相对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仔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据此设计微课。如此一来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三) 规范性。
微课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技术规范和制作规范。技术规范是指微课制作必然会涉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拍摄技巧,遵循这些内容制作出的微课品质要好一些。例如 Camtasia studio、PPT、会声会影等软件需熟练掌握使用技巧。另外,有可能会用到摄像机等拍摄机器,为保证画面质量,需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平、准、稳、匀、清。其中"平"指画面边缘的横线需与地平线平行。"准"指取景要准确。"稳"指机身要稳。"匀"指拍摄过程中节奏速度需均匀。"清"指画面需清晰。诸如此类的技术要求微课制作中应严格执行,坚持规范性。制作规范是指微课类型的不同对于制作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微课类型寻找相适应的微课制作流程,尽可能的保持微课制作的规范性。
(四) 真实性。
教师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教师的职责。这些职责教师通常会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当微课应用于教学时也同样承载着这份使命。
由于用途不同或者适用学科不同,微课设计制作也会不同。因此,有的微课师生的都出现,有的微课只有教师,也有的微课师生都不出现。即使是这样,微课也并不是虚拟课堂,而是真实的教学。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微课,其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为此微课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真实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关注学生思维进程,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总之,微课设计开发应坚持课的真实性。
(五) 趣味性。
微课趣味性体现在语言幽默、情景设置、问题吸引。语言幽默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是如此。因此微课教师语言是否幽默不可苛求。但是情景设置与问题吸引这两者只要精心即可实现。将两者实现能够唤起学生共鸣,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经过精心设计,微课仍然可有趣味性。
本论文寻找到微课的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根据这些设计原则去设计高品质的高中地理微课以期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探讨, 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教学技能, 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水平, 从而实现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目前,全球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说到底竞争最激烈的还是关于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时代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对于高等院校的课堂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更...
AI技术可以模拟人类专家的思维过程,求解只有需要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问题,使偏远地区的孩子能过拥有跟城市孩子一样的教学条件,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使我国的教育能够平衡发展。...
近年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又称慕课)迅速兴起,成为了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创新举措。MOOCs的发展起源于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基本理念,强调知识应当突破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实现全人类的免费共享。与传统的在线课程相比较,MOOCs除...
该文从情感的角度出发, 研究远程教学辍学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主要包括辍学的深层次问题, 以及情感影响因子, 目的是帮助教学机构提供有意义的对策,...
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各高职...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基础与关键。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都表达不了。一语指出了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学生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英语水平的高低。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英语的...
信息化教学技术就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提高最终的教学效率, 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 各个中职院校也应该能够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来完善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能够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促进中职教育体系的全面发挥。...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国内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在网的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已...
第4章调查研究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4.1调查研究综合设计4.1.1调查对象与研究环境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中提出的各个研究假设,本研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吉林大学在校大学生。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