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民用飞机安全技术伦理观的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6 共898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分析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就是处理技术与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有什么样的技术伦理观就能发展什么样的技术伦理。民用飞机的技术伦理观是安全运行的要求,是规范民用飞机技术的研发、使用的要求、是规范人们技术活动的要求。

  3.1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特点

  技术伦理是指技术人员对技术活动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技术伦理观是人们对于技术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技术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技术伦理观是倡导关心自然、未来、人类后代、整个生命界和生态界的责任伦理观,尊重和保护未来人类及未来世界的尊严和权利,追求技术自身的合规律性应该与其应用的合目的性相统一。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是旨在求得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与伦理的和谐统一,是在民用飞机技术活动中追求安全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实现安全这一核心目的的。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观既受外部安全性要求又受内在安全性要求,这样就表现为自律性、社会性和他律性。

  3.1.1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自律性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是相关产业和相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位成员都要接受其约束和控制,其伦理观的自律性既是针对每个成员的个体要求又是对于整个民用飞机及其相关产业的整体性约束和要求。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的自律性要求体现在技术研发、技术设计、装配制造、技术使用、技术维护等技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对技术的考量贯穿于技术活动的全过程。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的自律性既表现为飞机产业的自主性活动又表现为民用飞机技术安全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民用飞机的安全意志,以技术伦理观的方式作用于民用飞机运行活动中。民用飞机技术安全性要求受外部环境的约束,外部环境中诸如法律法规、制度、社会舆论等对民用飞机的技术活动形成约束,但这些约束只有转化为民用飞机自主的约束和规范性才能变为主动的自律性行为。

  民用飞机安全技术伦理的自律性表现为内部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人员行为规范、风险评价等等。自律性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的基本性和首要性的特征,其他对技术伦理的影响最终都要转化为自律性才能起到作用。

  3.1.2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社会性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社会性主要体现为社会责任的承担。民用飞机承担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民用飞机针对社会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社会责任是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伦理道德的约束起作用,安全性是民用飞机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之一。民用飞机安全运行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其作为一个组织和产业按市场规律自主运营的个体发展要求;其社会属性,表现为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繁荣发展,是社会责任承担的体现;总体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自身的发展。民用飞机技术与社会技术连接紧密,是社会技术的具体体现。民用飞机的技术活动是社会技术活动的一部分,相应的技术伦理也是社会技术伦理的一部分,是社会技术伦理在民用飞机领域的具体体现,承担了社会技术伦理对民用飞机安全性的要求。

  3.1.3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他律性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他律性是指民用飞机安全运行受外部环境的要求和规范。这里的外部广泛的来讲是指民用飞机组织之外所有要求,一般来讲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需求。从民用飞机的战略地位上来讲,它已经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深处,其能否安全运行不仅体现了民用飞机安全技术水平和伦理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还体现了社会政治和经济能否健康安全的发展。民用飞机发生事故不仅影响到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而且会使社会的稳定及经济发展受损,同时安定和谐的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也对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要求。

  外部环境在技术伦理方面对民用飞机的安全性提出诉求主要是通过法律、制度及社会舆论等形式。我国先后制定了《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制度上对民用飞机的安全操作规则和技术规范进行了规定。在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性要求方面的制度以适航条例最为突出。

  适航证是民用航空器符合批准型号设计并处于完全可用状态的合法凭证。①由型号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三证组成,是对民用飞机安全性能的认证。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为确保飞行安全,相继颁布了各类适航条例和适航指令。其中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可、最为权威的是欧洲(JAA)与美国适航当局(FAA)颁发的适航证,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布的FAR21,FAR23,FAR25 等适航条例。为了对民用飞机进行有效的管理,中国民用航空管理局也相应地颁布了 CCAR23,CCAR25 等适航条例。①随着,世界各国民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适航条例也相应的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同时我国民航总局制定了(MH 7008-200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T7010-2003)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检查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及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民用航空器地面设备的安全技术规定等等。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涉及到社会大众人财物的安全,社会大众要求民用飞机安全运行,在享受民用飞机提供的技术服务同时,对技术的安全性也提出了伦理性诉求。社会大众对于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的诉求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的方式体现。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它是民用飞机安全伦理道德目标设定、准则制定、评价等的指导原则。虽然,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民用飞机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社会技术的发展、不安全因素的复杂化、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等等,要求技术伦理观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诉求。

  3.2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缺失

  技术伦理具有价值取向,它代表了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安全价值,它随着人们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水平底线和安全内容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如技术伦理观本身不完善和不能跟上民用飞机自身发展、社会发展和人对安全水平需求的提高,则表现为技术伦理观的缺失。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技术活动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在技术活动中安全观和安全意识不强、在思想上存在错误或重视度不强、看不到面临的危险、疏忽存在的危险、对技术活动有可能引起的“恶”的后果认识不够等等,总体来讲是思想观念上安全意识缺失引起的。在民用飞机实际运行中就表现为事故的发生、事故征候的出现和安全隐患的存在等等。

  在安全事故的发生方面,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总体发生率是下降的,但是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近些年来,我国民用飞机虽然没有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飞机技术活动引起的较为小型的事故还不同程度的出现。2014 年 2 月 4 日,幸福航空的一架新舟 60 飞机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落地时机头着地,幸运的是机组人员和旅客共 44 名,并无人员伤亡。其原因是在飞机滑行过程中,飞机前起落架意外缓慢收起,机头着地。在此次事故过程中,无论是机械故障还是人为操作失误,都是飞机技术活动中引起的安全事故问题。2002 年 8 月 7 日,武汉航空公司一架新舟 60 在宜昌三峡机场训练,降落时忘记放起落架,飞机以机腹着陆,虽无人员伤亡但飞机受损严重。根据国际航空联合会飞行安全数据库显示,2012 年全球商业航空器共发生飞行安全事故 121 起,死亡 691 人(包括地面死亡 54 人),在 121起事故中,有人员死亡的事故共 47 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飞行事故 2 起,在 2012年 4 月 15 日,当天共发生 3 起坠毁事故,造成 12 人死亡;在 2012 年空难事故中,死亡人数处于前三位的均是客运飞机,两起发生在着陆阶段一起发生在巡航阶段,一起的直接原因为天气原因,另外两起空难原因据推测可能由发动机机械故障和航电系统故障引起。这些事故原因中占很大一部分为技术操作失误和技术故障。

  在安全事故症候和隐患方面,国内外的形式总体来讲较为严峻,这些危险和隐患如不能及时的清除则会转化为事故的发生。以欧亚航空公司为例,2011 年欧亚航空公司虽未发生等级事故,但仍发生“人为严重差错”6 起。发生了 2 起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1 起地面停车事件,发生了 4 起飞错航路的事件,发生了 3 起冲偏出跑道事件,发生了 1 起飞行中误入积雨云、浓积云事件,对飞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011 年,欧亚航空公司先后进行了 3 次较大范围的安全整顿和安全大检查,在这几次安全大检查过程中,发现飞行、机务不安全隐患 12 起,共处理违章违纪共 39 人次。民航不安全事件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在 2012 年 2 月份,运输航空发生严重事故征候 1 起,一般事故征候 11 起,航空地面事故征候 2 起;另外,在事件分类中,机械原因发动机停车事故征候 6 起,机械原因系统失效事故征候一起。

  以上数据的显示出安全对于民用飞机的重要性,在这些不完全的统计中,由技术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征候和安全隐患较多,究其原因是技术活动安全性意识不强,即表现为技术伦理观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技术伦理意识的缺失、技术伦理行为缺失、技术伦理评价的缺失。

  3.2.1 技术伦理意识缺失

  在社会生活中,伦理表现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反映的是社会利益性的趋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也是一种意识,其反映的是民用飞机技术活动中安全利益的趋向。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具有积极的意识会引导行为向“善”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意识就会造成行为上“恶”的结果发生。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意识是指民用飞机在运行中技术活动是否符合安全伦理道德要求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价值体验。技术伦理意识是对安全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刻,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追求经济发展和效益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放松了对技术活动安全性要求。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对波音 787 型飞机的审查报告中提到了 787 存在四个安全隐患:有关飞机复合结构的活动状态的信息不足;该复合材料独特性所牵涉的技术问题;维修的标准制定;相关人员培训和维修中心增设问题。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意识缺失,造成飞机技术的设计为了追求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不经过严谨的论证就使用在飞机上,没有经过严格验证的技术不稳定和不安全因素就会增多;在飞机检修方面,存在检修不仔细和不及时等现象,一方面是没有检修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飞机带病运行,造成民用飞机存在安全隐患,使事故发生成为可能;技术伦理意识缺失还体现在民用飞机安检性技术的训练和更新等方面。技术伦理意识缺失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缺失的最核心内容,技术伦理意识缺失会直接造成技术伦理行为、伦理评价等失范现象。

  3.2.2 技术伦理行为缺失

  技术伦理意识引导技术伦理行为,技术伦理行为分为伦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技术伦理规范是伦理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是人们对民用飞机提出安全运行的技术活动规范化要求,对民用飞机的技术原则和活动过程都具有约束和导向作用。技术伦理规范是人们开展技术活动的根据也是判断民用飞机的技术活动是否符合伦理要求的标准。技术伦理道德规范是技术伦理的基本形式,也是要求民用飞机承担的技术安全性义务。技术伦理规范制定的缺失,造成民用飞机运行中缺少安全性技术活动的合理标准可以参考,标准性不强就会弱化伦理的规范作用;技术伦理规范制定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技术伦理意识的缺失和失范;技术伦理规范制定的缺失还表现在技术伦理规范标准没能根据民用飞机自身安全性需求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民众对安全性需求的发展而发展,这些都表现为技术伦理行为的缺失。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的缺失还表现在技术伦理执行中的缺失。规则只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规范性要求,但能否真正的起到效果还要看其执行是否到位。在技术活动中没有按伦理道德的规范性要求去做就会造成技术活动产生“恶”的结果,在民用飞机运行领域就体现为由于技术伦理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飞机运行在技术活动中由于伦理行为缺失引起安全事故和运行危险的现象时有发生,某型号机型在进行地面维护时,地勤人员在检修完成后,没有按照检修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把前起落架上的液压锁定插销忘记取下来,使前轮液压支架里面没有液压,造成飞机降落的时候不能正常安全的降落。

  3.2.3 技术伦理评价缺失

  就技术的本性来讲,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技术的本身没有善恶性,其善恶性主要体现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其是为什么服务的,人在技术活动中的地位如何等等,这就涉及到技术伦理的评价功能。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领域技术伦理的评价功能就是人们基于一定的伦理标准对飞机技术进行安全性的“善”与“恶”、“好”与“坏”的判断,技术伦理评价的缺失就是这项判断原则的缺失。技术伦理评价的主体包括组织、社会和公众,主体对安全性的要求和评价在民用飞机技术活动中作用明显,这种评价是价值观的表现也是对行为主体违反伦理道德行为的约束和纠正。评价功能的缺失就不能约束民用飞机的技术活动和纠正其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在民用飞机由于技术和机械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中,虽然大部分是技术伦理意识和行为缺失引发的,但如果技术伦理评价功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就能弥补前两项的不足,能通过评价功能的纠偏和自省消除运行过程中的危险和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民用飞机安全技术伦理观的缺失是造成民用飞机技术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不仅会造成民用飞机技术活动水平下降还会造成安全性下降,最终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发展。

  3.3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的塑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和由之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动力最终都由技术的发展来提供。技术活动贯穿于民用飞机产业的各个角落和民用飞机运行的全过程,技术活动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规范,伦理道德观反映了技术活动的价值观,涉及到安全领域的技术伦理观就体现出民用飞机有关产业的安全价值观,为了在技术活动方面和通过技术活动保障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就需要塑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观。民用飞机技术活跃性强,与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形成了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活跃发展的科学技术对民用飞机原已经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伦理道德形成不断的冲击,要求民用飞机的技术伦理道德的形式和内容需不断的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安全要求,这样也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观提出了重塑的诉求。

  3.3.1 厘清技术伦理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的责任

  技术伦理观的塑造需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要塑造技术伦理观即技术伦理观在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时需要弄明白的是在塑造技术伦理观中需要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

  技术活动直接与伦理相关,或者说,伦理诉求是技术活动的一个内在规定,技术是人类的设计和创造,是人的意向的物化,技术是“做”,是实践,是“物质改造”活动,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存状况,长远地影响着自然环境,这是技术活动的意义所在,也是它必须受到伦理评价和导引的根据。①民用飞机技术活动的实践会产生安全运行的结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讲,技术活动的实践就是安全运行的实践内容。伦理观对技术活动的评价和引导也是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实践内容的评价和引导,最后形成的是安全实践的结果也就是技术伦理活动的结果。所以讲,技术伦理观的塑造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实践中承担着评价和引导的责任,起到规范性的作用,达到通过技术活动保障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目的。

  弄清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是理清技术伦理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所要承担的责任的主要内容。拉普认为,技术分为发明、设计、制造和使用四种表现形态,①相应的进行技术活动的也就是技术的发明者、设计者、制造者和使用者四类群体,这四类群体是技术活动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米切姆认为,解决“善”即伦理问题是技术主要的问题,对“善”的追求和探索是技术的根本价值向度,科学家和工程师等作为掌握了知识、技能或特殊权力的群体应比其他人负担更多的伦理责任,需要特殊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②他们既是技术伦理规范制定的主体又是技术伦理规范的客体,当然是民用飞机领域中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责任的承担核心主体。因为,他们无论是在技术的发明、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中,都要受到安全伦理道德的评价和引导,他们的安全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民用飞机“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怎样使用技术”等问题,他们的技术伦理中具有的是“善”与“恶”的观念直接会发生技术的“善”与“恶” 的实践结果。我们在前面论述过,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具有自律性、社会性和他律性,影响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功能发挥的还有政府、社会和民众,他们对民用飞机技术的安全性也起到评价和引导的作用,也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的制定者和受众,他们的价值观和安全性要求会体现在技术伦理的内容和形式上,对技术伦理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力,所以政府、社会和民众也是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观责任的承担者。

  3.3.2 营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的技术伦理氛围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规范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门的行为,也不是只针对某一项活动的行为规范,它要求全体人员共同遵守。伦理的功能能否在民用飞机技术活动中得到发挥,取决于全体人员道德品质的提高,取决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人的技术活动是否合乎伦理规范性的要求。每个人和每个部门的技术活动既受自身观念的主导又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周围的人或部门技术活动中安全伦理道德活动的影响,同时自身伦理道德观和伦理道德践行也影响着他人,故而,形成一个在技术活动中遵守安全伦理道德观和践行安全伦理道德规范的环境至关重要,也就是说需要营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的技术伦理氛围。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技术伦理氛围的营造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植入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中,使之成为每一个人都要遵守的精神理念和行为指导原则。技术伦理氛围的营造需要从民用飞机相关企业和单位主要管理者开始,主要管理者是技术伦理规范制定和践行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的监管者。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技术伦理氛围的营造还需要反复的教育和宣传,通过伦理观念的灌输、规范原则的推行、典型案例的剖析等,让人们在思想中充分认识到树立技术伦理观对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也让人们认识到应该怎么样去遵守和践行伦理道德观。通过媒体宣传、精神传达、舆论、组织活动等,对伦理道德典范大力宣扬,在企业内部和社会上形成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践行安全伦理道德观的氛围。

  3.3.3 确立尊重生命的技术伦理原则

  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技术原则是科学精神的延伸,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技术活动就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范畴还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对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改进措施,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技术活动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涵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对安全的要求和对生命的尊重永远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技术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责,在这种职责指导下确立的原则就是尊重生命的技术伦理原则。技术伦理在民用飞机中的实践是以保障“人”的安全为核心和归宿的,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利益的最根本保证是对生命的尊重。无论从民用飞机技术活动目的还是活动过程讲,其首要保障的是安全,安全首要保障的是人的安全,也就是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人是目的,人在任何时候要被看成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成是手段。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技术伦理原则就是尊重生命的原则,其技术伦理观就是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在价值的世界里,人的生命价值是最高价值,没有任何一种价值可与人的生命等价而充当其等价物。②人的生命的价值不存在了,由技术带来的其他价值没有任何意义,也就不能称之为价值。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观塑造中,要确立尊重生命的技术伦理原则,要将人的生命安全原则至于最优权利,任何其他权利和原则当和人的生命安全原则发生冲突时,都要让位与尊重人的生命安全的原则,这也应该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伦理塑造中的核心原则。

  3.3.4 教育与技术活动标准相结合

  技术是一项企业活动也是一项社会活动,它受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和企业伦理的规范与约束,也是一种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的约束和影响下的活动。①技术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技术本身和技术活动过程的标准化是保障技术目的实现的措施,这种措施也是技术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需要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为指导,标准化的技术活动是民用飞机实现安全运行的内在保障,安全需求又是技术活动标准化的内在规定。安全需求的提高要求技术标准的提高,技术标准的提高又能提升安全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技术标准化主要是指三个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即所研发和使用的技术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技术标准的执行即在技术活动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和怎么样按照标准执行、技术标准的评价即在技术活动中标准执行的监督与考核。

  技术标准化是保障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策略,这项策略的执行一方面需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规定,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的方式使每个人和每个环节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于安全来讲,民用飞机的任何一项技术活动都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任何不符合技术标准和不能严格保障安全的技术都不能用于飞机之中,只有每一项技术都经过了验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执行到位才能在实际中使民用飞机的安全水平提高。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并不能完全的达到技术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对于人来讲,教育的意义是内在思想的升华,是理念的提升,能产生自主的、自动的自我约束和自省行动,这种思想观念上的重视就是伦理观的塑造,也表现为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而在伦理道德的评价和引导下开展的技术活动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民用飞机运行的安全性。

  塑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观是技术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生命安全观,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技术价值观,是技术应用于民用飞机运行中受安全评价的善恶标准,它指导建立技术工作者和参与者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它也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如何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一种伦理观,是与管理伦理观、人的伦理观以及社会伦理观的发展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高新技术在民用飞机行业的应用,我们应当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技术既能提高民用飞机的安全性又能给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带来新的隐患,塑造面向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伦理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