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的运用
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有效的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组织、计划、决策、领导、控制、监督和评价的过程,是对组织活动的一种规定,是对组织活动的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管理是一种手段,通过管理组织活动会产生“善”的和“恶” 的结果,通过“善”的和“恶”的结果的评价就会出现“善”的和“恶”的管理,这样管理就具有了伦理的性质。所以说“管理关系的本质是伦理关系”①,管理伦理化“是现代管理的应有追求”.②管理是民用飞机提高安全性的主要手段,“善”的管理和“恶”的管理在民用飞机运行安全方面就会出现“善”的结果和“恶”的结果。民用飞机安全管理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管理伦理化,管理伦理化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追求,伦理化管理是手段和方式,它通过伦理道德的标准对管理进行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评价与引导,管理伦理化的运用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4.1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的内涵
管理伦理化是管理与伦理的有机结合。在组织活动中,管理和伦理在功能上有一致性和相关性,他们都能起到对组织和人员进行约束和引导,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规范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使组织活动能顺利的开展。
4.1.1 管理伦理化的内涵
管理自身具有一定的伦理性。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保障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保障决策的落实和目标的达成。对于企业来讲是为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对于公共事业来讲是为公共服务功能的实施,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目的,这样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性和理念性就具有符合自身利益的“善”的思想,但能否实现预定的目标和其管理过程是否不损害大众和他人的利益与安全就具有了“善”和“恶”的区分,也就是说管理的初衷无论是否“向善”其过程和结果都会有“善”与“恶”之分,在这一点上来讲,伦理性寓意于管理的始终。伦理自身也具有管理的功能。伦理道德是对组织和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对组织和人们观念和活动的评价与引导,其规范、评价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目标的达成等等,具有管理的特征,只不过这种管理功能的发挥不以制度等强制措施体现,是以观念转化行动,自主、自发的活动为特征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讲,管理性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在规定,伦理道德规范也是管理的一种形式。
对于管理伦理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管理,把对活动作为出发点,要求人们采用“最佳方法”从事劳动活动,从非科学的经验管理中摆脱出来,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泰罗;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在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突出“人”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充分重视“人性”的管理理论,使管理方法和理论都得到了提升和丰富,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梅奥;第三个阶段就是当今的管理伦理化阶段,现代社会组织化程度已经非常发达,尤其是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跨文化的交流已经变得频繁和普遍,这样对管理学科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中,“人”的因素被置于核心的地位,注重人的需求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是现代组织管理的趋势,以“人”的利益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作为衡量组织活动的最低原则,体现了管理和伦理已经高度的结合。
4.1.2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
民用飞机安全管理理论主要经过了机器时期、人因时期、组织时期三个发展历程,机器时期是人们在飞机发生事故后找原因再解决,也可以说是事后管理,是民用飞机安全理论的早期研究内容;后来,在人因时期,人们注重“人一机”的相互影响,逐渐从飞机的技术角度转变为人的角度开始研究民用飞机的安全问题,主要形成了 SHEL 理论模型,近年来人为因素研究重点已经包括飞机和机组在内的含空中交通管制、维修、签派等运行系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逐渐进入组织时期,强调组织在民用飞机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在这一时期注重组织的有效运转即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预防性管理成为重点的研究内容,人们也认识到组织化、系统性的事前管理对为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更重要。
民用飞机运行是一系列组织活动的结果,它既是一个个组织系统性的活动又是每个人员单独活动的集成。管理体现在民用飞机运行的各个方面,对于安全要求来讲,能够保障安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就能产生安全的结果,反之则不然。由于民用飞机运行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单独的靠规章制度的管理不能完全实现安全运行的目的,它需要在管理中融入伦理道德思想,通过伦理道德规范自身的安全水平得到提高,这也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伦理化需求。民用飞机安全的核心是保证“人”的安全,也是其管理中的最低原则,突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人”始终是伦理化的核心内容,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保障“人”的安全利益是管理的基本原则。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就是在民用飞机运行中将管理和伦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和规范作用提高管理的效果,将伦理道德纳入到管理思想和手段中,通过寓意伦理道德精神的有效管理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4.2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的诉求
民用飞机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安全运行需要每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安全问题,严重的会出现人机伤亡事故。纵观国内外民用飞机发生的安全事故,几乎每一个事故的发生都可以看成“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中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错误或缺陷而造成的结果。①减少这三个要素出现错误和缺陷的途径就是实现有效的管理。国内外一直重视对民用飞机的安全性管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飞机运行的各个方面,每一个国家和航空公司以及机场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较为完整和详细的管理体系。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都在在致力于推进民用飞机的安全管理体系(safetymanagement system,SMS),同时,一些国家还陆续推了民用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如美国的ASRS、澳大利亚的CAIR等等,自 2006 年起,我国也正式启动和推进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SMS) 建设工作,在全行业强化系统安全管理理念。②但是,各种事故的发生也说明了无论管理制度多么的详细也不能完全的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只是一味的依靠简单的管理手段并不能保障民用飞机的运行安全,被动的管理和被动的接受管理都会使管理疲于奔命,处处被动,时刻处于补漏洞的状态。若实现民用飞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必须实现管理和伦理道德结合,也就是民用飞机安全管理的伦理化,管理伦理化也是民用飞机对于安全运行的诉求。
4.2.1 伦理道德对安全管理理念提出了要求
管理在民用飞机运行安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管理能否有效果主要看管理理念是否得到了落实。2005 年 8 月 14 日,太阳神航空公司波音 737-300 飞机坠机,造成机上 6 名机组人员和 115 名乘客全部遇难,事后据希腊航空事故调查与航空安全委员会(AAIASB)公布的最终事故报告指出,事故原因为,事故发生前一天天晚上,该机在接受维修检查时,地面机务人员没有遵照工作程序在飞机恢复正常状态时将座舱增压旋钮放回“自动”
模式,也没有按照工作手册进行检查,加之飞机飞行中出现问题警报后的错误判断和处理不当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这起事故完全是由于人的错误原因造成的,是人员安全意识差的结果,而这也反映出了管理的失位。
民用飞机组织的管理是以保障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基本内容的,但是这个基本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则是其关键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下,每个飞机场、航空公司、飞机制造维修企业等已成为自主经营的实体。1996 年我国民航总局做出了《关于发展通用航空若干问题的决定》后,我国多数通用航空企业基本完成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法人经济实体。在自负盈亏的经营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得一些组织单位将管理的重心过于向经济效益倾斜,而忽略或减弱了对安全这一核心的关注度。理念的弱化使得对飞机的各项安全管理就不能落实到实处,而这种弱化也正是伦理道德所评价的内容,也是伦理道德对安全诉求的主要对象。伦理道德寓意于管理之中就是管理理念的提升,在伦理化的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才可能形成保障民用飞机安全的管理体系,相应的这个体系也就具有了伦理化特征。管理观念必须受伦理的规范,也必须具有伦理道德性,才能在管理活动中体现安全这一核心内容和核心利益,这也正是保障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所需要的。
4.2.2 伦理道德对“人”提出了要求
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管理中最积极的因素,任何管理理念和制度只有人积极主动的去落实才能发挥效应。人既是民用飞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实施者也是管理的对象,人的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直接决定了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水平。近年来,通过对我国和全世界航空事故资料的不完全统计,飞行机组差错引起的飞行事故占到约 2/3,机务、航务、场务约占剩余的 1/3.在这些原因中很大比例是由于人为失误。克服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问题的最关键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管理,而管理伦理化则是强化管理的最有效措施。
在管理伦理化的研究中,“人”始终是伦理化的核心内容,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人”的伦理道德的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早在 1986 年,前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AdmiralDonaldEngen曾指出我们在硬件上花了50年的时间,现在硬件已非常可靠了,如今该是研究人如何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了。Ohn Lauber等在介绍了国际航空安全评估的内容,提出了人为因素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指出人的差错是安全的潜在威胁。①管理伦理化突出了人的作用和地位,使每个人都树立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使每个人的伦理道德规范符合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要求,将管理被动性要求转化为自身的主动性需求,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严格按照安全运行操作规程执行,精益求精,能有效地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失误和错误的发生。
4.2.3 伦理道德对管理责任提出了要求
管理伦理化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组织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eialresponsibility)又称组织的伦理责任,即组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包括社会的环境、劳工权益的保护、合法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R·爱德华·弗里曼和小丹尼尔·R·吉尔伯则特指出:“在许多情况下,顾客服务和质量本身就是目标,利润只是副产品,尽管是重要的副产品。”肯尼斯·E·古佩斯特认为:“尊重人,把人看作目的而不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是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核心。”①对于民用飞机而言,利润相对于安全运输而言只能是民用飞机企业的副产业,能否将乘客安全的运送到目的地则是其社会责任的核心体现。而民用飞机的安全性运行还是社会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的体现。民用飞机产业只有坚定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和扮演好这个角色才能真正为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生产生活做出贡献,这也是伦理道德对民用飞机评价和引导的内容之一。民用飞机在管理运行中要将这种伦理思想纳入到管理理念和管理活动中,将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转化为自身管理责任的承担,从管理的角度接受伦理道德的考量。
4.3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的路径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需要管理伦理化,伦理化的管理建设在保障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的伦理化建设需要从领导者做起。Frederiekd等认为,“如果管理者能更多地意识到他们的价值观、社会准则和伦理规范,并把它们用于决策,就可改善决策;如果决策时能考虑到社会分析和伦理选择,那对管理者本身、企业和社会都是有益的。”②其建设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1 民用飞机管理目标的制定原则和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在民用飞机管理目标制定时,要首先考虑安全目标的达成,在考虑其他经济利益时,要树立所有的经济效益都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上的收益,没有了安全这一硬性规定所有的经济效益都没有意义,所有的工作只能是负价值,也就是说,民用飞机实现安全运行了就是实现了最首要也是最大的目标,这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和运输功能的本质体现。民用飞机在制定管理目标时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管理理念中将安全管理置于首要位置,将其作为管理理念的核心予以在组织中贯彻;在管理方法上注重主动的管理、预防性的管理,注重对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事前的评估和预测,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案和演练,将防范风险规避危险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之中,使每一个人在意识上予以充分的重视,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充分体现预防性安全管理的思想。民用飞机组织在对组织目标和管理目标制定时,将安全发展设为民用飞机产业经营的首要内容,要对安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形成准确的定位,并以此为作为未来民航安全的发展方向、核心价值、经营理念的制定依据。
构建科学、合理安全管理体系是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根据管理内容和岗位需求不同科学设置管理层次,使管理体系结构完善、合理,能保证各层次管理功能的发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上予以规范和约束人员的活动行为;大力开展人才战略建设,积极地吸纳优秀专业管理人员,提高和丰富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伦理道德水平;大力开展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淘汰落后的软硬件设施等。在国家层面上要致力于优化航空资源,科学进行空域管理,制定民用航空的法律法规以及发展战略,同时对有益于安全建设的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企业层面上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操作规程,要建立健全安全检查监督机制,安全台帐和数据库建设,制定高标准的企业标准,只有本企业的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并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使本企业的安全水平高于行业的安全水平。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中要注重培训和教育的意义,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教育可以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4.3.2 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关键要看各个岗位的人员是否做到人尽其职、人负其责。明确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每一个岗位都有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每一个岗位的设定又都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而确立的,对每一个岗位明确责任是对该岗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范围的确认,可以让该岗位的负责人员清晰的明白,自身“需要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该岗位人员就是第一责任人。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能够促使该岗位人员积极主动的工作,使其不推诿,能够帮助其责任心的建立。民用飞机运行中涉及的岗位较多,每个岗位之间要求的专业、技能内容又不同,其安全运行是各个岗位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的总的结果,任何一个岗位没有达到要求都会使整个系统和组织处于不安全状态。
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岗位责任制设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严把资质和能力关,每个岗位都要有相应的资质要求和能力要求,对达不到资质和能力要求的要坚决予以整改;二是制定详细的岗位责任条例,不同的岗位制定相应的责任条例,使该岗位人员的责权利明晰,在工作中可逐条对照执行;三是要有检查监督机制,对该岗位人员是否承担起了责任进行专项检查,起到督促和整改的作用。在岗位责任中机长的责任是最为重要的,我国民航总局已经下发了《民用航空运输机长职责》,通过该《职责》为契机,细化机长队伍建设和管理,可以通过机长队伍建设来带动飞行员和乘务人员整体队伍的素质提高。
4.3.3 建设民用飞机安全文化
任何组织都有自身的文化,组织文化具有独特性、难模仿性等特点,是本组织一切物质和文化的总和,组织文化的作用是解决组织的两个基本问题: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保证组织长期生存和适应的内部结合能力。①组织文化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组织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民用飞机的安全管理要依靠“事前”管理才能减少隐患的发生,消除隐患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失误,人为失误的减少主要依靠人员安全素养的提高,提高人员安全素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设安全文化,在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中形成“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使文化的功能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达到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民用飞机安全文化是有关保障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安全理念等精神层面、规章制度等制度层面、人员行为等行为层面以及安全设备和技术等物质层面。民用飞机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
的核心理念,在精神层面上将安全设为组织的最核心利益,要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对组织内的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其次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通过制度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再次要大力开展安全设备的升级、改造,积极的的引进新技术和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民用飞机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的本质,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一切安全管理活动,构建安全管理的文化体系。
4.3.4 构建安全评估与监督机制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活动,对于民用飞机来讲也是如此。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是相对于出现事故和风险的概率而言的,这个概率是一个极低的数值,是通过排除隐患、将事故或危险的发生降于最低水平,将安全的运行处于一个可以人控的状态。这样就需要对民用飞机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情况提出改进的措施并监督落实,就成为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中的重要管理手段。民用飞机的安全评估是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达到以安全为目的预测和度量。虽然民用飞机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任何偶然性中都包含一定的必然性,任何偶然性事故的发生也有其必然发生的原因。对民用飞机进行安全运行评估不仅仅是排除事故发生的必然性还要降低偶然性事故的发生率。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评估主要是利用事故率评估。①事故率的评估方式主要是事后评估和事后管理,是在发生事故、出现损害以后的管理措施,与民用飞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现代管理理念有一定的差距。现代民用飞机的安全评估应该是一个事前评估,通过评估分析安全状态,对不符合要求的方面提出改进措施,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形成一套系统的安全评估和监督机制。
由于民用飞机是一个动态的、多变量的受内外部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这样它的安全评估机制应该围绕“人、机、环境和管理”进行建设。首先要建立安全信息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民用飞机的各项飞行数据、国内外数据信息、飞行环境数据以及民用飞机达到安全运行的各项标准,通过各项数据与安全标准的比对,对民用飞机整体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个健康指数和改进措施。如在 2010 年,IATA创建了全球安全信息中心(GSIC),此中心把来源于运营安全审计、地面作业安全审计、飞行数据分析、飞行员报告和事故调查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同时又不涉及商业隐私。
其次要制定一定的评价方法,目前主要采用D-S证据融合方法、模糊理论和模糊多属性决策三个分析方法,另外还有调查问卷等手段,通过对民用飞机运行中的每一个模块进行评估得出隐患或安全度系数。第三要制定出监督检查机制,所有的评估方法和内容都是为了保障民用飞机的运行安全,当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时,就需要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通过监督使改进措施到位后进行再评估,也就是说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评估机制是一个评估-提出措施-监督落实-再评估-再次提出措施-再次监督落实的系统性工程,通过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转提高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水平。
在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管理中,始终要把握一切管理的核心是安全这一核心理念。安全的价值永远高于其他价值,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中要以是否符合“安全”需求作为其价值判断法则,不断的建设和完善伦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我国媒体改革持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新闻记者更加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
第5章新形势下的电子金融与支付业伦理道德建设趋势现代电子金融支付业作为金融行业一支异军突起的队伍,其伦理道德问题为金融伦理学研究的微观分支,对电子金融支付业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亦成为金融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在电子金融支付业内,伦理道德规...
四、现代医疗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医疗技术和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1.医疗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医疗技术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不论是体制还是机制都已发展健全,但是由于道德伦理更多的是体现思想意识,由此形成了没有具体评估框架可循的...
摘要弱势群体,顾名思义,社会中的弱者,是需要整个社会给予更多关爱的人群共同体。除了物质生活的贫困性,弱势群体还常常遭受来自他人歧视和冷漠,是受到排挤的社会底层成员。如此生活境遇容易引发弱势群体的消极情绪,当到达一定程度时便会对社会造成负面...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千百年延续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特有的伦理道德的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即便如此,农耕社会的伦理道德也会受经济基...
3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当前我国企业道德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近几年,我国企业道德缺失事件频频出现,企业弄虚作假、诚信缺失现象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如染色馒头、过期面...
第3章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本章介绍了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运用分类的方法将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分为经济、政治、文化、责任感、行为习惯等方面,在每一方面中都用数据或者实例来表明该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和严重程度。对于目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
防范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对学术道德的影响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者加强自律,不断更新防范技术,广泛争取大众的监督和参与,特别是要引导大众传播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发挥良性影响,才能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风气,从而推动人类社...
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现代电子金融与支付行业(以下简称电子金融支付业)是一个随着改革发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兴行业。2002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是目前中国唯一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机构,也...
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一)现代医疗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现代医疗技术包括诊断与治疗技术两方面。前者是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仪器设备,如医学摄影技术、介入放射性疗法新技术、病人监护工程、基因诊断技术、计算机在现代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