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杰里米·边沁是英国着名的哲学家、法学家和伦理学家,他是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奠基人。当我们对边沁思想进行探究时,就会发现他不仅在法理学方面卓有建树,更在伦理学方面以阐释功利主义原理而闻名于世。并且,他在经济学和逻辑学等其他领域也有过深入地思考。毋庸置疑的是,他的功利主义原则对后世的影响更是巨大。当我们把他当成一个法学家来看待的时候,在其最早的着作《政府片论》当中所提现的改革立法思想是一个很好地诠释。而正是在这本书中,他的伦理学思想--功利主义原则--第一次被提出来。而当我们把他当一个伦理学家和哲学家来看待的时候,在他 1789 年出版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可以窥视其思想。
"边沁易动恻隐之心,乐于扶危济困。任何事务只要边沁认为有利于造福人类,他就非常关注;从事改革事业,既未给他带来金钱,也未给他带来高位,反而使他屡受讥讽,甚至辱骂,但他仍然为改革实业长期辛苦劳累,由此可见他对人类存心之仁厚。"他以他出众的分析能力和对人类的这种仁厚情怀,孜孜不转地进行着自己的研究。直到死去的时候仍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原理践行着。边沁以其毕生精力追求的并不是为他的私利。
在《政府片论》一书中,当我读到边沁生平的时候,我不禁为之动容。就是边沁在弥留之际对守候他的一位友人说的一段话:"我感到我快要死了,我们要注意的是必须减少痛苦到最小限度。不要让任何仆人到房间里来,要让所有的青年人都走开。他们看到这种情景是很难受的;他们在这里也无济于事。我当然不能单独地留在这里,你得留下来看着我,而且只要你一个人看着我。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痛苦尽可能减少到最小限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边沁对于自己的功利主义原理的践行。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仍坚持自己的功利原理,即把痛苦减少到最低,从而使得幸福的总量增大,换而言之,就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当边沁用毕生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理论时,也许他从未想过他的功利主义原理在后世还会遭到如此多的非难。历史长河地流淌,让他的大部分着作湮灭。但是时间长河又总是如此,在洗涤之后总会留下一些熠熠生辉的印记。
在国内,大部分对于功利主义原理的探讨和研究都注重对它的内容和历史地发展过程进行研究,而且大部分学者对于功利原理地研究都是侧重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者干脆从宏观的角度来整体把握边沁的思想,尚没有一本真正的着作是对功利主义幸福原则的系统阐述。而且现在对边沁的功利原理大都持有的是批判的看法。甚至有认为边沁的功利原理是个人利益至上的狭隘的利己主义原理。显然,这是对于边沁功利原理的一种误读。现阶段,对西方功利主义地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并且在 20 世纪的五十年代,迎来了关于功利主义原理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高潮时期,这促使了功利主义原理地成熟,这也是它适应现实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按照这种逻辑,现当代的功利主义继承了前人的一些基本理论,肯定也会具有它自己独特的理论特色。
国外对于边沁功利原理地研究在西季威克和摩尔地批判之后,陷入了一段时间地低迷。直到后来经由密尔等一大片西方伦理哲学家地继承和发展,功利主义原理才得以再放光彩。由此可见边沁的功利原理在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造成了国外也注重对他的功利主义原理地研究。在哲学和法学甚至是经济学等方面都有学者进行大量地研究和探析。由此可见,边沁的功利原理可以称得上是影响深远。
本文将试图追溯边沁的思想,试着进行解读,然后表达自己的一点拙见。本文的题目是"边沁功利主义幸福观评析",意在借助于对边沁着作的翻译本和其他的一些文献资料地解读,来对他的功利主义原则进行阐述和分析。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这本书当中,边沁在书的开头就明确地阐述了功利主义原理的内涵,并在后面的行文中对功利主义原理进行辩护,把功利主义原理当成了评判个人行为与社会立法的标准,而且是终极标准。接着就进一步解释了快乐和痛苦的含义,再然后就是对快乐和痛苦进行了值地估算。后面的部分就涉及到他在立法方面的理论。本文主要根据对《原理》的前部分阅读,希望能一窥这位大家的思想,并对功利主义原理中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进行解读。至于后半部分的立法方面的内容,因为与本文的关联不是很大,因此就没有进行探讨。当然,他后部分的思想在整个思想史上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对以上的内容做阐述的时候,笔者认为,边沁的功利主义原理是继承和发展了从古希腊就产生了的快乐主义;同时,关于他对快乐和痛苦地计算也是从贝卡利亚等人那里得到启发的;而对于他功利原理中的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幸福至上,而是持有一种合理的利己主义思想,并且在他认为的先天和谐的论证失败之后,转而借助私人伦理和立法艺术,致力于使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达到一种后天的和谐。
一、以人为本的军事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总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任何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短视和没有生命力的。军队作为国防建设的主体,它的现代化首先要以军人为本,让军人具有正确的军人...
廉与耻是儒家道德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笔者之所以将这两者加以综合考察并阐明其当代意义,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廉与耻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伦范,又是密切相关的品性规范。不论是在儒家现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之中,廉与耻经常单独被加以运...
当代灾疫,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为灾祸。《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一书就是探讨面对频发的灾疫之难,而展开对人类行动的检讨,探索如何通过防治灾疫来重建生境、重建文明的道路。《灾疫伦理学:通向生...
3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和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启示3.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2002年ASPA邀请众多学者出席探讨重大议题(bigproblems)议程,库珀从过去30年有关行政伦理方面的学术着作中,可以提炼出五项规范性标准。为公共行政实践提...
一、问题提出创造性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心理品质和能力(SternbergLubart,1996,pp.677-688).社会的发展呼唤创造性(创新性),然而,创造性的匮乏在某些社会已经成为顽疾,这其中的内在机制如何?与社...
20世纪初美国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欧文?白璧德基于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和西方现代社会状况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新人文主义思想。他认为人文主义在不断发展中打破了人文主义适度与均衡的根本原则,尤其是以培根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对西方现...
摘要1923年,科玄论战引发了中国近现代社会以来第一场人生观问题的激烈讨论。科学派主张科学足以解决人生问题,以否定传统玄学之价值。玄学派则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在科学派与玄学派对待人生问题的尖锐立场之外,东方文化派的杜亚泉提出了具有调...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自商汤的赈恤饥寒发端,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澹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1],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善堂善会的数量迅速增加,慈善机构种类繁多,慈善活动内容丰富[2].这一趋势构成了清代中期文宗阮元的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历...
现代人要走出漂泊无依的状态, 应当重新重视价值理性对实现人之生命意义的引导作用, 重新恢复“情”应有的文明地位, 使人在情意感通中冲破个别性的束缚而与他人“伦理地在一起”, 使“伦”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阿昌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伦理思想是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总和,是阿昌族一切文化活动的主轴和基调,对本民族的思想、行为起到约束、规范、教育的作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