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信用消费体系的伦理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30 共250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伦理学视角下中国信用消费问题探究
  【第一章】信用消费中的伦理道德分析绪论
  【第二章】信用消费的内涵、特点与本质
  【第三章】信用消费失范的伦理学分析
  【第四章】我国信用消费建设的伦理导向
  【结语/参考文献】信用消费体系的伦理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通过伦理学的视角对信用消费做了全新的研究,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出发,结合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思想,对信用消费的经济学概念和伦理本质提出准确界定。

  总结得出信用消费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契约精神和伦理品格的体现。通过整理有关数据材料,得出信用消费失范的现状及具体表现,同时结合伦理学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出导致信用消费失范的伦理原因,包括美德自身的脆弱、制度的有限性和美德与制度的分离。针对信用消费失范的具体原因提出了信用消费发展的伦理原则及完善信用消费的具体措施。最终得出,只有在伦理美德与经济学共同发展的协同努力下信用消费才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德]彼得·克斯洛夫斯基。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 [英]坎南编着,陈福生译。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 [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
  [6] 谢名家。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 蒋先福。契约文明-法制文明的源和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8.
  [9] 郭建新。财经信用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1] [德]黑格尔。范扬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2.
  [12] [英]德里希·冯·哈耶克着,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3] 郑天挺主编。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4] 黄云明。宗教经济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5] 强以华。经济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16] 厉以宁。超越市场与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二、期刊文章、学术论文:
  
  [17] 宋希仁。论信用与诚信[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18] 吕方。"诚信"问题的文化比较思考[J].学海:2002(4)。
  [19] 夏晓君,论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基础[J].东南大学。2003(2)。
  [20] 高兆明,经济信用危机的社会伦理解释[J].南京,江海学刊,2004(3)。
  [21] 郭建新,信用:一种经济伦理的诠释维度[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7(3)。
  [22]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J].东南大学,2006(2)。
  [23] 樊浩,"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及其实践理性法则[J].南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4] 周中之,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规范体系研究[J].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25] 许文蓓。信用道德体系现状分析-江苏省银行信用道德体系个案调查研究报告[J].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8(1)。
  [26] 张露,金融信用的伦理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7] 李建平,石淑华,信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兼论经济信用、法律信用和道德信用的关系[J].当代经济研究,2003(5)。
  [28] 陈悦,论消费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9] 夏晓君,论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基础[J].东南大学。2003.
  [30] 高兆明,经济信用危机的社会伦理解释[J].南京,江海学刊,2004(3)。
  [31] 郭建新,信用:一种经济伦理的诠释维度[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7(3)。
  [32]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
  [33] 樊浩,"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及其实践理性法则[J].南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4] 周中之,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规范体系研究[J].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35] 许文蓓,信用道德体系现状分析-江苏省银行信用道德体系个案调查研究报告[J].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8(1)。
  [36] 强以华,《经济伦理学》[J].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7] 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
  [38] 王云霞,从传统伦理到消费伦理--当代伦理学变革中的一种立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5)。
  [39] 周建华,中西信用伦理比较与重构[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40] 刘南,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倡导信用消费[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6)。
  [41] 杨前卫、郭庆祥、贾国凯,浅论"信用消费"[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0(1)。
  [42] 周超光,适度消费伦理原则新探[J].经济师,2008(5)。
  [43] 吴建华,论西方信用制度的伦理基础及对我国信用伦理建设的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0(2)。
  [44] 陈绪新,我国信用伦理述评[J].江淮论坛,2004(5)。
  [45] 李培超,论"合理消费"的伦理意蕴[J].湖湘论坛,1997(2)。
  [46] 朱梅,中国社会消费伦理转换的道路选择明[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47] 过聚荣,当前信用消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3(6)。
  [48] 赵宝春,西方消费伦理实证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9)。
  [49] 牛小侠,消费伦理的现状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0] 邹广文、夏莹,消费伦理的现实性质疑[J].理论学刊,2004(4)。
  [51] 张春晖,现代社会消费伦理[J].学习月刊,2010(2)。
  [52] 颜晓峰,西方的消费伦理反省[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53] 张淑,中国当代大学生信用卡消费问题的伦理分析[J].福建当时月刊,2001(3)。
  [54] 邹陆林,和谐社会构建之消费伦理[J].企业家天地,2010(3)。
  [55] 徐建,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J].长江论坛,2006(2)。
  [56] 冯兆蕙,发展信用消费的法律思考[J].经济论坛,2007(2)。
  [57] 王惠、潘建国,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消费伦理[J].消费经济,2008(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