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2 共493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涵及特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

  可能造成的损失及非确定的损益共同构成了风险,风险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其让我们备受损失、另一方面其可能赋予我们某些收益,不对称的市场信息及不确定的世界万物共同构成了风险的根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企业,商业性银行恰恰经营着风险,时刻与千变万化的风险过招,信用相关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类型,但除此之外还包括操作/流动性/市场/声誉/国家/战略/法律风险。

  传统信用风险相关理论认为,贷款人不能按时从借款方获得本息及交易双方不能按照约定进行合作即为信用风险,该定义标准以违约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对损失具体严重情况及违约的百分率予以详细参考,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信贷相关风险可分为狭义型、广义型,前者主要指的信贷过程中,贷款人不能按时从借款方获得本息,其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领域;后者则主要因违约而发生的风险,现如今随着风险相关环境时刻改变、具体管理技术不断丰富,该风险的具体含义也得到了拓展,越来越多的群体意识到,信用相关风险可能在非违约前提下存在,因此交易双方的违约百分率及直接违约行为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均为信用风险,我们也可直接将其理解为随着交易双方约定履行能力及信用状况变化带来的相关风险,该定义敏锐的盯紧市场、不在单独强调违约的出现,这是其不同于传统含义的最大特点。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机构,风险管理是其基本职能,也是其获取利润的来源。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客观性

  信用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是无法避免的,是银行为了获得收益不得不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只能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通过把握信用风险可能发生_间、地点,尽量使风险趋于最小化,而不能完全消灭它。这一特征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风险观念,提局决策的有效性。

  2、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十分复杂,风险是否发生、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都难以在事前完全掌握,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认识及决策的难度。

  3、隐藏性和量的叠加性

  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能力,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创造新的信用工具来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损失,但同时也是将风险因素不断地隐藏和叠加起来,达到一定程度后,风险集中爆发,通常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经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容易被忽视和掩盖。

  4、可控性

  尽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但通过风险识别、计量与监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及时预测及发现风险,并通过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对风险进行分散、对冲、转移和规避,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5、两面性

  信用风险一方面预示着损失,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收益,并且以收益为主导,风险与收益是紧密联系与相互依存的,高风险必然要求高回报。

  6、概率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交易双方订立合同,确定一些具体的原则规则,从而保证合同的顺利进行,但是现实中会常常出现违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出现违约的原因大都是交易的一方对价格产生了不满,所以违背之前订立的相关规定。在银行业当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顾客通常会要求变更成本,寻求更高的收益,这样就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为顾客的违约情况直接影响到了银行的收益和损失程度。收益的多少受到信用风险的影响,风险的不同导致收益的不对衬,其中存在一定的概率分布,因此,如何衡量评估信用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立一个科学明确的衡量指标,才能科学的做好风险的统计分析工作,切实把握信用风险、缓释和规避风险。

  7、信息非对称性对信用风险具有显着影响。在交易进行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相关的信息无法及时传播-到另一方,这样双方掌握到的信息就不一样,这时候就是信用风险的高发期。并伴有逆向选择的情况出现,还会带有道德风险。比如一个人在贷款时,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可能会隐瞒部分信息,尤其是未对信用的不良行为进行披露。这时候,接受其贷款的商业银行只能依赖提供材料的表面真实性进行判断,真实的信用信息未能及时反馈到商业银行,双方的信息不是对等。无疑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性。

  8、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人们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能不能到期之前归还贷款及利息,与当下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系统性风险,特别是经济危机等情况的出现,未能按时还贷款的人会增多。但这些内部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借款人的贷款的用途、借款人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借款人还贷意愿才是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应该注意考察贷款人的用途和信用履历,减少风险的发生[24].

  9、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较少且不易获取信用贷款一旦发放出去,到还款期限可能还有很长时间,少则一年,多则十年,一些特殊贷款项目的周期则更长。放贷资金回笼周期难以控制,资金的流动性缓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对资金流向、被授信企业所在行业等各种信息无法做到准确预判与收集,从而无法对其信息进行精确评估分析,也无法对其对应的信用风险信息进行确定性的判断。所以,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客户资本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对风险管理工作尤为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缓释风险,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盈利。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内容及目标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对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的基础上,釆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及原则、风险文化与组织架构、信贷管理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及分析工具等四大部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