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完善A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A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分析,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完善A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4.1完善A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企业管理机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借鉴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理论的基础上,来完善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必须结合A公司的具体实际,以中国的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为执行标准,来实现A公司的战略目标服务.
一般而言,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如下:
(1)充分了解和熟悉A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并在对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对A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审慎评估,并以此来具体阐述和确认A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该予以实现的目标<=(2)A公司应该根据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目标为基点,理清公司各职能和业务部门的管理流程,根据这些部门的实际绩效与制定的目标计划相比对,找出公司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制定必要的改进措施或根据A公司内部控制的动态环境变化进行不断修改或完善建议.
(3)根据A公司的改进措施和完善对策来制定相关监督措施,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能够很好执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缺陷,并不断完善A公司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4.1.1确立内控体系建设目标.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就是想尽可能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工作状况和企业运行的本质,从而满足企业生产运营和管理层进行管理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就必须认真确立衡量企业各部门及企业员工实际工作绩效的依据,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等.A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分别订立各自的控制目标,并确立用来衡量这种目标绩效的标准.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最为具体和明确的实现客体,一旦谈及内部控制必须首先明确其控制的目标.因此A公司完善其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需在明确和统一 A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的目标前提下进行,这个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也就是说既需要企业发展中的综合性和战略性的目标,也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具体分类目标.决定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公司的所有内部控制目标是否成一个整体系统,是否完善、明确和具体.
公司已经确定了长期的发展规划,A公司的发展规划是环保包装材料的年产量达到10亿个,实现产值1亿元人民币,其产品覆盖全国各大连锁超市、连锁餐饮及大型乳制品企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于A公司这种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而言,需要进行内部控制的内容非常多并且繁琐,因此需要选择A公司中的主要问题作为其内部控制的目标,也就是应该对A公司中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并且这些关键环节中的控制对象也得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具体来说,A公司应该将企业中的关键业务或企业拥有的关键资源和关键项目作为其内部控制具体目标.确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之后,A公司需要制定各部门或者各业务的具体控制目标.在制定A公司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时,必须考虑A公司内部控制目标是否明确、能否定量描述以及目标完成的期限等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不能概括和笼统,应该具体明确,最好以定量来明确实现的目标,还有一点就是必须规定具体目标完成的期限.只有当这些综合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之后,才能根据这些目标来逐一制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措施、规章制度等,从而提出相关具体明确要求,以此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否实现.
4.1.2衡量内控体系建设结果.
A公司衡量内部控制管理的结果就是根据企业已确定的内部控制目标和标准,来衡量企业的整体和各个业务部门的各项任务的执行结果和完成情况,并为以后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完善提供基础条件.A公司内部控制结果衡量的关键就是及时、准确衡量内部控制各个关键节点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将这个衡量结果迅速、有效地传达给企业的管理层和各个职能部门,以快速采取改进措施.
A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要准确地进行衡量,必须依赖于财务部和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的正确记录,以获取完备的内部控制执行数据等.唯有在正确记录的基础上,才能将实际数据与目标计划进行比对,这样产生的差异结果才显得有意义.A公司内部控制结果衡量的准确性,将会直接影响公司对这种实际数据与目标之间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因此A公司的管理层应该关注这种衡量方法是否具备可比性等问题.
4.1.3分析结果与目标差异.
内部控制目标差异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结果偏离其控制目标的现象.因此,A公司在进行偏差结果分析时,需要找出这种偏差产生的各项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对偏差结果的影响程度.以降低成本情况分析为例,A公司首先需要分析影响公司成本降低的全部因素,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逐个分析这些因素对产品单位成本及总成本的影响.
由于A公司内的各项因素差异各不相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的分析难易程度也不相同,所以,A公司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差异结果分析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经济效果.也就是说A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差异分析和改进措施实施时的成本一定要小于这些差异发生的成本,如果大于差异发生成本,那么就显得毫无意义.
以材料差异分析为例,由于材料差异中不仅包括价格差异而且还包括数量差异,这两者的差异原因各异,并且对整个材料差异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导致分析的结果和采取的改进及完善措施也会不一样.另外A公司也可以尝试运用"例外管理原则"进行分析,也就是说A公司事先就确定好准备进行下一步差异分析的界限,以减少不必要的精力去调查和分析那些不太重要的差异.比如,A公司规定只有10%以上的差异才会被列入分析调查的要素,10%以下的差异就被过滤的,也没必要去分析差异原因.那么这个差异比例是多少为宜,就应该根据A公司整体情况和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4.1.4采取体系建设改进完善措施.
尽管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其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内部进行偏差纠正,并且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措施,但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仅仅是一种预测和防范的措施,如果这些规章制度得不到很好地执行,那么照样也会偏差的情况.因此A公司在执行内部控制时就应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也就是说根据制定的企业目标和内控目标,选择合适的衡量绩效的方法,通过标准和实际情况差异的分析,来找出企业内部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至于这些改进和完善措施应该怎样采取,首先得根据差异的性质来决定,如果是由于企业目标定得过高或者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出现变化,那么就得重新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内部控制目标;如果是A公司的管理层的生产经营措施不恰当,那么就得从生产经营管理上采取改进完善措施.其次得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的差异程度来决定,A公司的第一要务就是先解决差异程度大的问题,其次才是解决差异程度比较小,不太重要的问题.最后就是采取改进完善措施时必须考虑釆取和完善措施的成本,绝对不要让措施成本大于问题成本.
4.1.5综合评价并动态完善.
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最后一部分就是要求A公司对其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亦即对A公司的控制目标的确立、内控结果的衡量、分析结果的差异以及改进完善措施的采取这一完整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科学评价.这个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就包括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测试、内控体系是否符合规范和实际情况的测试以及综合评价测试三个重要阶段.也就是说第一得检查A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内控目标、各项制度是否健全;第二就是要检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内控目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最后就是将前两个阶段的考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A公司内部控制优势之处和不完善之处的评价,以便进行动态完善.
A公司无论采取怎样的内部控制体系,或者怎样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都是希望采取的内控措施能够充分反映A公司的实际情况,反映出A公司各部门在这个内控体系中的责任所在,具体说来就是首先在实际情况和内控目标的偏差发生前能事先预测可能发生出现的部门或关键节点,其次就是在实际情况和目标偏差发生之后能够做到迅速察觉、及时有效传达至A公司的管理层,并快速做出反应措施,以减少公司的损失等.
只有A公司及时准确发现存在的偏差、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把握恰当,才能使A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的运营健康有序,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