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战略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

我国服装行业整体状况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04 共614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我国服装行业整体状况分析

  服装是人类诸多生活状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状态。对于现代文明人来讲,如果从生活中取消这种状态,那将会打破人们有史以来苦心经营的生活习惯,造成人们生活上的混乱,甚至无法生活下去。在人类生活的三大支柱——衣、食、住中,“衣”被放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

  2.1 服装行业市场特征分析

  服装是衣服鞋帽的总称,通常泛指衣服。从深层涵义而言,服装是指被传统积累固定并体现出人群特征或人的个性的衣着,是特定的功利目的和审美意念的统一体,兼有实用与装饰双重的品格。服装行业具有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特点。

  2.1.1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目前,由于服装业加工技术尚未有突破性进步,呈现出、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进入门槛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世界服装贸易基本上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1.2 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服装业逐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业和时装业为基础,以成衣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我国的服装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繁荣经济市场、增加税收、争创外汇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服装业是这一时期发展最快、出口创汇最多、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产业之一。凭借着中国服装加工业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优势,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相对于美、法、意等服装强国而言,中国服装的文化品位、无形资产等都有相当差距,还称不上服装强国。

  2.1.3 纺织服装贸易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

  纺织服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纺织品服装行业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对优势产业。但不容忽视的是,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上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中国成为纺织品服装出口受限国别最多、受限产品范围最广、受限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加入 WTO,给服装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但应该看到,在面对难得的机遇的同时,还要面对还自国外优势企业的竞争,以及自身的诸多难题。

  2.1.4 多种所有制共存

  中国服装业多种所有制共存,近年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减少,民间资源的不断注入使得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主体。

  2.1.5 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在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上具有两块同一水平的主要竞争对手:第一,美国市场上的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加勒比海沿岸等美洲国家;第二,欧盟市场上的土耳其、中东欧以及北非等国家,而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则在对日本和欧美的出口市场与我们形成了主要竞争,是与我们进行订单争夺的最直接对手。

  2.1.6 中国服装业现阶段特点

  1.大而不强

  这里的“大”是指数量规模上的庞大。中国服装生产总量在世界范围内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中国具有占世界的 1/4 的纤维加工总量,总量超过 1000 万吨;中国棉纺织、服装、毛纺织、化纤、丝绸、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另外,中国具有世界第一位的服装纺织品的出口量。

  “不强”体现的是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强”的状况产品结构方面表现的非常明显,目前中国的服装市场上,中低档产品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价格竞争也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出口服装产品的价格只相当于法国和意大利的 1/4。根据 2011 年美国公布的服装进口统计数字:欧洲进口服装的价格为 12.37 美元/平方米,日本进口服装的价格为 6.33 美元/平方米,中国进口服装的为 4.72 美元/平方米,世界服装平均价格为 3.51美元/平方米。

  2.实而不名

  中国虽是服装纺织品“制造大国”,但是国产品牌发展滞后,属于“品牌小国”。虽然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份额巨大,已经占到 2/3,中间产品与初级产品份额虽然下降但也能占到 30%,但其中加工贸易比例高达 50%,自有品牌集中度较低。

  3.跟而不领

  中国服装业缺少引领时尚潮流的能力,在面料、设计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创新而过分依赖本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利于行业产业长远发展。专业机构为各国的设计能力打分中,中国、日本、美国、泰国的得分分别为 4.3、2.4、4.6、2.8。

  4.广而不聚

  中国服装纺织品业尤其是服装业具备两个鲜明的特点即鲜明的特点数量多和规模小。例如西欧的涤纶企业规模是中国的 3.5 倍,美国是中国的12 倍,日本 13,韩国 30 倍,台湾 35 倍。另外,行业组织程度低、企业管理水平低、交易成本高、内耗大以及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2.2 中国服装行业总体运行趋势分析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的分析及国内服装消费近几年一直是平稳增长的趋向,然而世界经济的复苏基础并不稳固,不确定因素杂而多,更重要的,虽然去年服装生产形势表面上一片大好,但实际上行业内存在已久的潜在问题被进一步激化,将对中国服装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1 2012 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回眸

  1.服装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1)出口价格持续下降

  中国的服装出口以中低档为主,出口价格持续下降,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行业。尽管中国的服装出口数量很大,但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结构失衡现象比较明显,加之国内厂商竞相压价造成了无序竞争,给予外商可乘之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营销策略不得当,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总体把握和深入调研,没能够和外商建立长期互惠合作的关系,单纯依靠低价战略,缺乏创新、急于成交。

  中国加入 WTO 以来,国际环境明显改善,服装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促进产业升级、进而提高竞争力。

  然而,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市场规则以及其他优势企业的挑战同样不可小觑。虽然中国服装出口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略见成效,市场集中度问题依然存在,对日美和欧盟的出口量占到总出口金额的一半。服装行业一定要作好应对反倾销的准备,反倾销一旦发生,将损失降到最小。

  (2)生产能力急速扩张

  服装业已经完全市场化,竞争非常激烈。过去每四、五年才会发生一次的服装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现在已缩短到两到三年,扩张引起的行业竞争升级甚至有可能导致产业重新整合。去年中国的服装产能已经超出市场需求,今年预计又将面临新一轮的整合,目前业内部分企业已经发生经营困难,各地出口服装企业年初建厂、年终接单、年末关停的也不在少数。

  这类将眼前利益看的过重,缺乏长期的经营策略规划,在企业战略管理与运行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类服装大量涌入某进口地区的现象,其面临反倾销的概率大大提升。

  (3)经营成本快速上升

  近几年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迅速蹿升,年递增 10%速度达 10%,其中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之外,订单多品种、小批量,返单量下降,以及企业一次创业或是由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等因素,都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

  (4)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

  中国在服装加工、面料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几乎没有差距,而品牌建设与维护方面差距较大,这造成了中国服装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在附加值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一般而言,简单的生产加工只能获取 10%~15%的利润,二从品牌上获得的附加值则有 30%甚至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创建与维护国际品牌,并提高产品附加值涉及到企业、行业整体的设计研发能力,相应的实力和时间也必不可少。

  2.数据分析

  我国对墨西哥、德国和韩国的梭织服装出口金额增幅分别可达117.36%、28.3%和 26.01%,增长最快;日本梭织服装出口的金额同比增长虽仍是负数,但仍居各国首位,自 7 月份以来,这一数字同比平均每月攀升 1 个百分点。

  3.行业运营与运作

  中国服装行业对外贸的依存度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是中国梭织服装出口增长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梭织服装出口的年平均递增速度曾高达 23%。到九十年代后期,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出口增长滞缓,从 1998 年到 997 年梭织服装出口比下降 7.9%;2008 年和 2007 年两度出现持平,然而 2012 年出现的恢复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全年服装生产的增长。

  (1)企业的促销活动和大量的海外订单,淡化了服装业生产销售的季节性

  服装业向来竞争激烈,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其产品结构基本上适应市场要求,企业为削减库存或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进行得促销活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行业的产销率。

  (2)服装园区和产业集聚地的发展,在行业中形成新的产业布局

  近年来,各地政府均非常看好服装业,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逐渐形成不同规模的服装园区和产业聚集地,将单一的企业优势转化成综合的区域优势,一些独具特色的服装城应运而生,行业中新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3)国外中档、高档服装生产力向国内转移

  中国服装业制造成本低、投资环境优越、制造工艺精湛、消费市场巨大,许多国际的知名品牌纷纷将自己的生产基地迁往中国,并联同国内服装业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起产业链,不仅面向国内市场,也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无疑对国内的服装业形成挑战。

  (4)小规模服装企业数量激增

  出口订单增多迅速激活了民间投资,中国服装业吸收了大量的私有资金。此外,服装业集聚地和产业园区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5)商业模式创新

  大卖场、大买家、购物中心、“OUTLETS”、专卖店等全新的商业业态,促进了中国服装业经营格局的调整;国际品牌代理成为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市场也国际化,部分企业逐渐将经营中心转向国外品牌代理,以拓展国内中高档服装市场,为自创品牌奠定基础。

  4.出口增长动因分析

  首先,外部需求拉动:发达国家经济下滑,消费水平下降,消费者更倾向于高质低价的中国服装;另外,某些国家战乱不断,国际环境动荡不安,中国的安全和稳定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订单。

  其次,内部供应推动:

  (1)中国加入 WTO 后,配额、关税等政策促进了国内服装业的对外销售;(2)外资注入扩大了中国服装业的生产规模,出口渠道得以拓宽;(3)边境小额贸易发展因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得到了促进;(4)中国服装业海外市场多元化;(5)跨国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带动了服装业的国际化;(6)新型面料开发、款式设计创新,服装档次提高,品种增加,也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

  2.2.2 2013 年发展趋势预测

  虽然中国服装业平稳上升的态势将继续保持,短期内服装产品低价运行仍难以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纷纷预测 2013 年世界经济增长加速。Consensus 综合世界上 240 多个预测机构的预测结果,指出世界经济 2003 年增长加快 0.6%。

  然而,世界经济并不稳定,竞争中的不确定因素仍旧很多,行业中依然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2013 年服装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原材料涨价问题。

  2011-2012 年世界主要棉产国棉花产量不同程度减产,进口澳毛价格上涨幅度也较大。以 2012 年为例,中国棉制服装出口 69 亿件,占出口总量的46.8%;金额 126 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 38.3%。

  总体上看,服装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的态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2.3 国内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国内的服装业正追赶其他行业的脚步,逐步走向成熟。服装行业的产业分布基本形成了五足鼎立的局面,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上海各占一席,湖北服装业也具备相当的实力。在以上服装行业活跃地区中,浙江地区比较突出,能够代表中国服装产业的最高水平。浙江省占有了中国首次公布的 11 个中国名牌衬衫中的 5 个名额。另外,浙江省拥有“雅戈尔”、“杉杉”、 “报喜鸟”、“步森”、“庄吉”等多个驰名商标,并拥有 12 个对外经贸部公布的“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

  2.3.1 浙江服装

  浙江的三个服装中心中,宁波和温州属于服装制造中心,杭州则被誉为服装设计中心。

  1.宁波服装

  宁波的服装企业大概有 2000 家左右,涵盖“雅戈尔”、“杉杉”、“罗蒙”和“陪罗成”等 1000 多个品牌。根据上市公司 2012 年度公报,“雅戈尔”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 亿元,实现净利润 15.9 亿元;而 2012 年“杉杉”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 37.5 亿元,股东净利润 1.6 亿元。

  宁波服装企业最早提出了服装品牌发展战略的概念、最早建成了全国性的分销网络、最早在证交所上市、最早聘请了知名的国内服装设计师、最早实现了所谓的“名牌、名企、名师”的三名联合等。现在的宁波服装企业正面临着转型期,从以前的以男式西装和衬衫为起点,完成原始积累,发展到推出自己的女装系列,如“杉杉”推出了“法涵师”、“麦斯奇”;“罗蒙”与韩国一家时装公司合作,将年产 15 万套时尚女装。

  宁波服装企业不仅在服装领域有所变化,而且还和中国其他产业中的成功者一样,开始了多元化道路。“雅戈尔”收购了中基公司,出口贸易额达 1 亿多美元,并且还将考虑对其他外贸公司的收购;投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 亿元,在天一证券投资了 1.5 亿元;控股宁波大通公司。“杉杉”开始涉足锂电池原材料及其它高科技产业,同时还大规模进入房地产行业。

  宁波服装企业在过去 20 年起步,在过去 10 年发展,虽然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模仿依然是他们的主流,而且家族式企业的影响是他们必须要克服的问题。因此,要完成企业规范化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2.温州服装

  浙江服装的另外一个制造中心,当属温州。温州有服装企业 3000 多家,有“报喜鸟”、“庄吉”、 “华士”、“法派”、“夏梦”等全国品牌,占国内服装市场产销量的约 10%,系统性和外向性特点突出。

  从系统性的角度,温州服装企业间更易合作,尤其是 2004 年温州服装商会成立以来,温州企业在明确的行规的约束下,以树立品牌形象为目标,诚信经营,并注重利用明星效应。

  从外向性的角度,“庄吉”、“高邦”分别在意大利米兰和中国香港建立了设计室,“报喜鸟”聘请意大利设计师安东尼奥作为首席设计师。

  温州的服装企业提出“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用全新的概念去诠释品牌”,只是,理念转化成实践,还需要一个过程。

  3.杭州服装

  杭州多数是小型的服装企业,几个设计师+几十台缝纫机,其把握时尚潮流的能力却很强,而且设计出的服装更具个性化,相比较而言,在审美意识上要领先于宁波和温州。一些知名的女装品牌,像“古木夕羊”、“诗露花语”、“蓝色倾情”、“秋水伊人”等,都很有韵味、颇具诗意。另外,杭州服装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和特点,比如“蓝色倾情”的艺术形象、前卫概念、绝对品质、积极服务的 4A 理念。除了设计本身,杭州服装的设计师们正努力尝试着在各方面去创造生动的品牌。不足的是,设计理念还不够弥补杭州服装在系统性和规模性方面的欠缺。

  2.3.2 江苏及广州服装

  这两个地区的服装业均是外向加工型。江苏各类服装出口排名全国第二,总额超过 50 亿美元;而广东在全国服装出口市场坐头把交椅,仅深圳一地的服装出口额就超过 25 亿美元。但无论江苏还是广东,知名品牌普遍缺乏,除江苏波斯登羽绒服, “常武”、“沃而夫”、“华莱士”等其他品牌都只是地区型品牌;广东多加工型服装企业,规模小且集中度低。

  2.3.3 福建服装

  新近崛起的福建服装力量却不可小视,“柒牌”、“七匹狼”、“劲霸”、“利郎”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是其行业市场力量的直观表征。福建服装业以服装生产为龙头,集纺织、印染、辅料生产、联运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也已基本形成。

  2.3.4 上海服装

  上海的服装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从内衣到羊毛衫、从童装到衬衫,拥有“南极人”、“斯尔丽”、“北极绒”、“莱珂”、“开开”、“名勋”、“恒源祥”、“三枪”等诸多强势品牌。另一个特点是成熟,管理规范、技术先进、人力资源充裕。但是落后的理念和进取精神的缺乏导致市场份额逐年丢失。

  因此,上海服装企业面临的境遇可以用“二次创业”来形容。凭借他们自身的优势,一旦从过去的时代中走出来,上海服装企业依然拥有巨大的能量,“恒源祥”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