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

彝族“灰姑娘型”故事的内涵文化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13 共831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格林兄弟笔下所塑造的“灰姑娘”是一个誉享全球、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故事人物形象,古往今来的世界各民族文学中都有表现和变体,其故事类型影响深远、独具特色,美国当代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认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1.自 18 世纪初期,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叶限》一文与灰姑娘故事类型相似性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探讨。据 20 世纪90 年代对我国境内民间故事的普查发现,“灰姑娘型”故事在我国 21 个民族中都有流传,故事异文达 70 多篇2,且大部分故事异文都流传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据笔者调查,贵州黔西北地区自明清之前就流传有五言长诗《阿诺楚与阿诺苟》,该长诗由彝家识文断字的有心布摩用彝文保存在卷帖浩繁的彝文典籍中,并有彝文手抄本传世。后经张和平等人整理翻译成《阿诺楚》彝汉文对照的译注长诗一书,全诗约 9552 行,超过 47700 字。叙述女主角阿诺楚自幼饱受继母虐待,得到神奇助手的帮助获得上攀婚姻机会,其故事主要情节围绕阿诺楚同继母及其女儿之间的矛盾斗争展开,可以当作“灰姑娘型”故事予以考察。
  
  除此之外与其毗邻彝区的贵州、四川及云南的三省交界范围,也发掘出《阿茨姑娘》、《苦姑娘》、《阿尺尺与阿闪闪》等一批与彝族长诗《阿诺楚与阿诺苟》故事情节单元相似,叙事结构类同的彝族“灰姑娘型”故事。其故事类型与“基本型”(基本型是指那些与 AT510A 型和中国《叶限》在母题上大体一致的故事3)灰姑娘故事相比,在“后母虐待”、“难题考验”、“神奇力量相助”、“特殊方式的身份验证”和“婚配”等母题的基础上,还复合 503E 狗耕田型、433D 蛇郎型和 400C 螺女型中故事情节。与壮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相比,彝族灰姑娘故事异文数量较大,分布范围较广,叙事结构较为稳定,情节曲折深动,人物形象饱满。其故事中女主角寻母时完成的难题考验、遇到婚姻机会时完成的难题考验、破除魔惑时的难题考验,都是彝族社交规约的传导和女性道德价值观的传递体现;宴会、婚配母题中直观体现出彝族社会等级制度和彝族婚丧嫁娶习俗;女主角变化为鸟、化身为植物、幻化现形等故事母题又蕴涵着彝族民众“灵魂不死”的生命观。
  
  由此可见,彝族“灰姑娘型”故事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园地里的一朵奇花,更是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故事类型。经过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多关注于灰姑娘故事的起源和流变的考证研究,即便有关注其故事文化内涵的部分也是为了论证起源服务的。笔者认为不同的灰姑娘故事异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同一民族的社会历史、生活、文化环境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和道德标准等内容。对彝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探讨不仅能够深入探析彝族民族文化在民间故事形成中的融合呈现,更是丰富彝族口传文学中的“灰姑娘型”故事研究,为彝族优秀民间文学的发掘和民俗文化对民间文学的交互关系的探讨更添一块砖瓦。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灰姑娘型”故事在交通不便、信息阻隔的时代,由不同民族或群体创造出700 多个情节大致相同的,跨地域、跨族群、跨文化的故事异文,其身影遍布全球。时至今日,“灰姑娘型”故事不仅是流传民间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更是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喜欢套用的一个故事类型。随着现代资讯的便捷传递,“灰姑娘型”故事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深入研究的论文成果也日益增多。
  
  1.2.1 关于国外灰姑娘故事的研究
  
  欧洲灰姑娘故事最载于 17 世纪,由法国著名诗人夏尔·贝洛尔整理改写后编入《我的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训的故事》之中,1812 年和 1815年德国格林兄弟出版了两卷《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其中就包括有《灰姑娘》一文在内,使得该类型童话故事得名并传遍世界。1893 年英国女民俗学家玛丽安·罗奥弗·柯科斯(Marian Rolfe Cox)发表第一篇系统研究灰姑娘故事的论文:《灰姑娘:345 个关于灰姑娘、猫皮和灯芯草帽的故事摘要和图表以及中世纪异文的讨论和注解》,在这之中对 345 个灰姑娘故事异文进行比较研究,对构成灰姑娘故事类型的母题作了界定,认为由“猫皮”和“灯芯草帽”等故事构成,即:A、灰姑娘:受虐待的女主人公,通过鞋被人们所认识;B、猫皮:反常的父亲,女主人公逃离;C、灯芯草帽:李尔王式的判断,被放逐的女主人公。半个世纪后,瑞典民俗学家 A·B·露丝的博士论文《灰姑娘故事圈》(1951 年)搜集了 700 多篇灰姑娘故事异文,对灰姑娘故事类型作了一个与柯克士大同小异的界定。
  
  芬兰学者阿尔奈(Antti Aarne)于 1910 年出版了《故事类型索引》一书,清理了北欧“灰姑娘型”故事情节相同的异文。1926-1927 年间,汤普森( Stith Thompson)又对这个索引进行了修订和扩展补充,用国际学术界公认的“AT 分类法”对“灰姑娘型”故事作了经典的界定,即故事由以下亚型构成:510A 型:灰姑娘;510B型:金衣、银衣和星星衣;511 型:一只眼、两只眼、三只眼;511A 型:小红牛。
  
  德国学者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以两广的故事归纳出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原型,并以南方“灰姑娘型”故事作为现代“灰姑娘型”故事的代表。W·巴斯科姆的《非洲的灰姑娘》中,深入分析了“AT 分类法”没有涉及到的灰姑娘故事。波尔博里斯的《炫耀新娘的风俗与灰姑娘的童话》中,提出灰姑娘故事起源于中国的观点5.
  
  经过几代专家学者细致专注的努力,民俗研究界终于固定了超越地域、民族的灰姑娘故事的类型和母题划分方法,为后来学者研究“灰姑娘型”故事的流传、影响和演变规律,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及系统的理论支持。
  
  1.2.2 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的研究
  
  国内对于“灰姑娘型”故事的广泛关注始于对段成式《酉阳杂姐》的《支诺皋上》中提及的“叶限”的故事研究。据 20 世纪 90 年代对我国民间故事的普查发现,“灰姑娘型”故事在我国 21 个民族地区都有流传,故事异文达 70 多篇。
  
  周作人的研究认为,叶限姑娘的故事是迄今见于文本的最早记载,它的存在比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故事要早 1200 多年。在中国境内不同地区民族内也相继发现除文本记载之外的口传文学,异文量大,流传度广。纵观目前国内关于“灰姑娘型”故事的研究,大体分为三类: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国内外灰姑娘故事比较研究;中国灰姑娘故事流播研究。
  
  1.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
  
  中国作为亚洲地区幅员辽阔、民族多样性广的一个古老国度,境内也同样广泛流传有“灰姑娘型”故事,诸多学者对于这个在全世界发生并同样在中国发现的“灰姑娘型”故事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其中刘晓春在《灰姑娘故事的中国原型及其世界性意义》与《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中根据历史、地理学派的母题分析方法解析构成故事的五个主要母题,认为《酉阳杂俎》中的《叶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灰姑娘故事的完整记载,并在文化人类学的观照下,其作为主要参照,挖掘其母题文化内涵,探寻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文化区域中形成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它们与周边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张中载在《〈灰姑娘〉拿女人的脚和鞋作文章》9中认为超时空、超地域的不同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在创造灰姑娘故事中都使用了同一原型即:鞋子。灰姑娘掉鞋、王子拾鞋寻人、以鞋验婚的这几个故事情节已经成为灰姑娘故事类型的一种程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体现神话的原型方面的仪式。而其中女人的脚与鞋子也体现男性对女性足与鞋的迷恋,曲折的试鞋验证也是对美好婚姻的勇敢追求。陆蓉在《女人的鞋和脚的意义---解读中国版“灰姑娘”〈叶限〉》中,认为《叶限》故事中国王得到小巧精美的金鞋,寻找拥有那双与鞋相匹配的美足,故事中的重要元素“鞋与足”是一种中国谐音文化的美好喻意表现形式。此外陈玉平在《“灰姑娘”角色的成年礼内涵-对“”灰姑娘型“”故事的一种解读》中,选取少数民族灰姑娘故事异文与国外灰姑娘故事异文故事情节与成年仪式相对照总结认为,灰姑娘角色可视为成人仪式的受礼者,虐待者则为仪式的执行者或主持者。帮助者和与女主人公结婚者两个角色的出现表明女主人公已被社会所接纳和承认。每个灰姑娘的角色行为只不过是女子成人仪式的一次重复。成年仪式中的服从可以看出灰姑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人物角色,它具有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她的角色行为,体现了古代成年仪式的全过程。
  
  在关于少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进行补充探讨,李安宁《壮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母题分析》通过母题研究法,从民间信仰与情感层面来比较分析壮族《麽经》里汉王祖王故事与《叶限》、《达嫁的故事》。
  
  《彝文典籍<阿诺楚>母题探析》中罗忆对在黔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被誉为彝族灰姑娘故事的《阿诺楚》进行故事母题探析。李丽丹在《彝族“灰姑娘”型故事<阿诺楚>的类型研究及反思》中认为彝族“阿诺楚”故事母题属于复合型不能简单归类为 510A 型。
  
  2.国内外灰姑娘故事之比较研究
  
  21 世纪初始,许多学者开始热衷于将中西灰姑娘进行比较,其中钱淑英在《中西“灰姑娘故事型”的叙事比较---以段成式与贝洛为例》中,从叙事学视角,将法国记载的灰姑娘故事文本与中国叶限故事的情节与细节进行对比,关注其艺术表达方式,认为不同语境中的同一故事类型存在文化实践差异。胡梅的《〈叶限〉与〈灰姑娘〉的比较研究》,通过在两个故事相似的情节上找到了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文化内涵,阐述出两个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显现的风貌和自身民族的特色。黎琪珍、李志红在《“灰姑娘”原型看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以〈灰姑娘〉与〈叶限〉》17中是从中西文法翻译之间存在的差异来分析灰姑娘故事原型,同时认为在故事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地域的语言翻译差异形成了故事内涵的差异。《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较》18中杨春燕从撰书目的看、叙事角度看、从语言上、题材来等六个方面来对比中西灰姑娘故事的差异。赵婷在《“灰姑娘”型故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中国、德国和法国为例》19中对“灰姑娘型”故事异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并陈述了自己对该类故事的起源之争的看法,最后对中、法、德三国的灰姑娘故事人物和情节发展作了详细地比较,得出三个国家不同的价值取向。另外还有两篇论文:罗海鹏、郭亚玲的《从原型批评与文学作品的互融性视角谈〈叶限〉与Cinderella的异同》,罗海鹏的《从互文性视角解读中西“灰姑娘”的故事---以〈叶限〉和〈Cinderella〉为例》,都认为两个灰姑娘故事之间的差异存在于文本的情节、体裁以及表达方式等,而在文化走向,思想内核,人性张扬上却是相似的。
  
  虽然这些文章大都围绕中西灰姑娘的故事进行分析比较,但比较角度不同,加深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拓宽了研究视野。
  
  3.中国“灰姑娘型”故事流播研究
  
  美籍华人丁乃通的《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灰姑娘型”故事》中,收集了中国的 21 个“灰姑娘型”故事异文以及印度支那的 9 个异文,得出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是“灰姑娘型”故事发源地的结论。刘守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中,对我国“灰姑娘型”故事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归纳。王青在《“灰姑娘”故事的转输地---兼论中欧民间故事流播中的海上通道》中根据“灰姑娘”故事的地域分布范围推测出这一故事的发源地可能并非中国,并讨论了中欧民间故事流播中的海上通道。张士春在《中西文化史上的积案---中国灰姑娘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一文中从中西文化交流史来探讨该类型故事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而壮族文艺学家蓝鸿恩的《“灰姑娘”和“达架”》一文,主要研究“灰姑娘型”故事中的文化内涵,也主张灰姑娘故事的渊源是广西一带。农学冠的《论骆越文化孕育的灰姑娘故事》提出了是东南亚一带的骆越民族首先孕育灰姑娘故事的观点。哈斯也提·艾比布拉《再论<灰姑娘>型故事》中探讨维吾尔族灰姑娘故事,并认为灰姑娘故事的起源不能简单凭故事转述者的籍贯地来判断。马筑生在《“灰姑娘型”童话溯源》中认为《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1.2.3 关于故事类型的研究
  
  一个类型(type)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当然它也可能偶然地与另一个故事合在一起讲。但它能够单独出现这个事实,是它的独立性的证明。组成它的可以仅仅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一系列顺序和组合相对固定的母题)30.然而在口头叙事文学的巨大时空中,也存在着那些具有局部性单篇的或数量有限的异文,它们常常是一件不完整,欠缺独立价值的口头语言艺术作品。这些零星散落的异文就像一副规整拼图的碎片,研究者如果随意抓住某些异文给予评说,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把握这一个故事的思想与艺术特征。因此,将这些随着时空的转变不断发生变异的民间故事进行梳理,剥离出细节和语言的情节梗概进行探讨,从解析故事类型入手就成了故事研究中最重要的砖石之一。
  
  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既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作品”,同时也是由多个母题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复合故事。因此本研究将彝族“灰姑娘型”故事中所复合的三个故事类型:508E 狗耕田型、433D 蛇郎型和 400C 螺女型进行解构。对这三个故事类型的现有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彝族“灰姑娘型”故事与多类型故事复合后所具有的自身故事类型特征。
  
  1.狗耕田故事类型研究
  
  “狗耕田”讲述的是旧时代兄弟分家之间的纠葛,属于一个常见故事类型,故事以弟弟分得的能够耕田的狗创造奇迹为核心母题,展开妙趣横生的叙说。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编撰时,已收录此型故事文本近 60 例31.
  
  80 年代以来又有大量口头异文采录上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附录中列出的“狗耕田”地方异文就有 79 篇。全国合计积累的异文已有两三百篇,它们分布于南北方从事农耕的许多民族地区,深受广大民众喜爱32.
  
  刘守华在《兄弟分家与“狗耕田”--个中国民间流行故事类型的文化解析》一文中认为:“狗耕田”故事按情节的繁简,可以大致区分为三个亚型,单纯的“狗耕田”型、“卖香屁”型和复合混杂型。在单纯的“狗耕田”型故事中,神奇助手“狗”是兄弟二人分割财产后激烈争持的矛盾点。狗会耕田的故事情节应当属于古朴的叙事形态,而后现代人们口传异文中的“弟弟用食物来诱狗拉犁”以及“同外来客人打赌”的情节变化则是中国乡村开放态势及乡民观念进步的体现;“卖香屁”型究其实际内容而言,是不宜与“狗耕田”型作为两个并列类型来看待的;复合混杂型故事中除含有兄弟分家弟弟用狗耕田之外,还有种南瓜得猴宝,或在山野流浪中偷听奇动物对话而交好运等情节。这些情节单元可以穿插在许多别的类型中,并非兄弟分家故事所专有33.此混杂形态多呈现于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兄弟分家故事中。文章最终认为“兄弟分家”是本故事的社会文化基础,各地不同的习俗规约又支配着故事形态的改变。故事虽然是被人们娱乐性的讲述,却承载着青少年伦理道德的教育作用。
  
  刘魁立在《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一文中将所收集到的全部 28 篇异文故事用线条来绘出故事进程,并将这二十八条横绘的直线纵向地竖立起来,让它们呈现出一种向上方生长的趋势。并用共时比较的方法,将之叠起来,形成主要基干相同,枝干旁生出其他一些母题链的树状图。以此“生命树”的比较方法对狗耕田类型故事进行深入探析。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两兄弟”或“两姐妹”故事类型进行研究。刘红在《民间文学中的“两兄弟”与“两姐妹”故事》中将“两兄弟”故事以狗耕田型为代表和“两姐妹”故事以蛇郎型为代表,纳入统一的研究视域。并提出“两兄弟”与“两姐妹”故事的诸多差异映射出传统社会中男女地位有别以及文化对两性不平等的评价与要求,而凸显手足关系超越家庭伦常的社会品格34.冯秀英则是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两兄弟型故事研究》35中将“两兄弟”故事划定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并将其划分为兄害弟亚型、弟害兄亚型、兄弟和睦亚型和兄弟相争四个亚型,不同类型体现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财产继承习惯法、家庭成员的地位差异和民间的家庭伦理观念。
  
  2.蛇郎故事类型研究
  
  蛇郎故事在我国各省区、各民族中间,广泛流传。这一类型的故事在全国从南到北各个地区都有记录。刘魁立在《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中认为各个母题的变异性和稳定性在“开头”、“婚配”、“谋害”、“斗争”、“结局”这五个组成部分中有较为复杂的体现。这一类型的中心主人公,不是蛇郎,而是两姊妹。这一类型的情节中心在于“谋害”→“斗争”→“最后惩罚”. 在这一类型中,各个母题的变异程度和稳定性彼此不同,情节展开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主要行动者的角色由不同的主人公分别担当。也就是说,情节叙述的展开,在不同部分分别围绕不同的主人公进行。刘守华在《闽台蛇郎故事的民俗文化根基》
  
  深入剖析卑南族和鲁凯族口头流传的蛇郎故事和福建及东南地区的蛇郎故事之间的关联,认为 433D 与 433F 之间存在明显渊源关系,蛇郎型故事以姐妹争失作为中心情节,借古老的异类婚问题,象征性地极括反映具有近现代社会色彩的家庭婚姻纠葛,表达民众的正义感和道德伦理观念。它是一个内容既古老而又新鲜,既有浓郁幻想色彩又富于现实生活情趣的优美之作。刘守华在《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中认为 AT 分类法中的 433 型(蛇王子)分做 433A、433B 和 433C 三个亚型主要是从印欧故事中抽取出来,这三类的划分所依靠收录中国材料甚少。并在以《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 433D 型:蛇郎和两姐妹基础上,划分另外两个亚型:433E 蛇精作祟型和 433F 始祖型蛇传说型。张蕾在《中国蛇郎故事浅议》中也认为蛇郎故事基本形式有蛇始祖型与蛇郎和两姐妹型两种。尽管这两种形式情节很不相同,其故事创作的共同心理都建立在尊崇蛇的文化心态之上,而这一心态源于古越人的蛇图腾崇拜,历经千年未能磨灭。
  
  3.田螺姑娘故事类型研究
  
  螺女故事是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异类婚恋的幻想故事。其主要情节是螺(蚌壳类水生物)幻化为女子为贫苦独孤男子做饭操持家务,男子发现后与其婚配。刘魁立在《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认为螺女型故事一类的民1础。其次,螺女型故事最广泛流传的地区应该为今天的江浙一代。董秀团在《白族螺女故事类型及文化内涵研究---以大理剑川石龙村流传的故事为例》根据在大理剑川石龙村的白族民众中广为流传的螺女型故事异文,将当地的螺女故事从类型分为“单纯的螺女故事型”、“螺女故事与龙女故事的复合型”、“螺女故事与洪水后人类再殖故事的复合型”三类。并认为螺女故事与龙女故事的复合体现了白族的崇龙传统和宗教信仰,螺女故事与洪水后人类再殖故事的复合则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区域文化特色,石龙的螺女故事还在细节变化中表现了白族的民族特性和白族文化的特色。肖远平在《田螺姑娘形象的社会美--兼与龙女形象比较》中将螺女型故事研究放置在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园地中,探讨田螺姑娘形象的社会美,认为少数民族“不落夫家”习俗是其艺术体现。螺女故事和龙女形象的巧妙嫁接,则展现了其深刻的社会美意义,是一个富于思想和艺术光彩的童话形象。此外还有众多学者将螺女型故事划分在“异类婚”故事类型的大背景之中研究,在此不做过多探讨。
  
  综上所述:己有的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以研究灰姑娘故事的起源和流变为主,即便有关注它的文化内涵的部分也是为了论证起源服务的。对单一少数民族的“灰姑娘型”故事情节单元、类型研究和其背后所蕴含的的民俗文化进行全面探究的文献较少。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虽然多次跟随老师与同学前往毕节、威宁、昭通、凉山等地进行了相关的田野调查与故事收集,但由于较多文本都是乡野口传文本,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并未经出版。所以笔者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以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异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整理利用灰姑娘故事研究文献,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鉴研究成果与宝贵经验,运用民间故事类型学、民间故事形态学、民间故事比较学理论具体进行母题研究和结构分析,对彝族灰姑娘故事的内容和形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比较,深层次的挖掘地域民俗文化对彝族“灰姑娘型”故事形成的独特影响。
  
  基于此,文章以云、贵、川三地的彝族“灰姑娘型”故事为文本研究,采取文献整理式梳理法感悟彝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文化环境,厘清彝族“灰姑娘型”的生活场域,通过故事母题和类型研究法对不同异文进行深入解析,排列组合出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链,以故事中凸出的情节单元(母题)特征为划分依据,抽绎出彝族“灰姑娘型”故事的两个故事亚型,并对其复合的故事类型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地域民俗为切入点对彝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对彝族“灰姑娘型”故事塑造的影响深入挖掘,获取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1.4 研究创新处
  

  文章以云、贵、川三地搜集的彝族“灰姑娘型”故事异文及其它周边民族“灰姑娘型”异文为研究对象,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创新之处:
  
  一是选题的创新:根据所搜集的关于灰姑娘的研究资料可知文章是首次针对单一少数民族彝族的“灰姑娘型”故事作出研讨。
  
  二内容创新:该研究对于世界范围内流传的典型故事类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特故事情节进行研究探讨。
  
  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地域民俗文化视角对彝族“灰姑娘型”故事特征进行剖析解构尚属空白,有待深入研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民间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