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数学论文 > 数学建模论文 >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范文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2-21 共10008字
  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数学建模,本篇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介绍几篇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范文,希望对有这方面参考的学者有所帮助。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微课教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录制微课对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鼓励低年段学生录制微课有积极意义,主张提高小学生建模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录制微课,逐步深入学习建模内容,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
 
  关键词:低年段数学; 微课; 建模意识;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教学资源高度丰富。广大教师纷纷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录制微课对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年级现象”备受关注,很多人认为小学三年级是道坎,有的学生一、二年级数学成绩很好,到了三年级就断崖式下降。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学生一、二年级数学成绩好只是表象。一、二年级是学生初步感知数学的重要时期。低年段数学知识是基础,对于低年段数学教学包括建模教学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让学生从小接受正确的教学模式,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避免出现短暂成绩好的现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低学段学生有其独有的年龄特点,有趣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年,微课程正逐渐形成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地择所需微课进行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平台。看一遍不如做一遍,让学生录制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笔者对录制微课(特别是时长3分钟以内的微课)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做了探究,为他们进入中、高年段进行数学模型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建模
 
  可见,低年段的数学学习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建立模型意识的重要时期。微课的录制,相当于对知识点进行再梳理,深入认识各类数学问题,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全面、更细致,分析问题更有条理性,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建模打基础
 
  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越充分,建模越顺利,数学建模能力提升越自然。学生能准确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述问题是建模学习对语言方面的要求,也是深入学习建模的基础。听一遍不如说一遍——区别于传统课堂,现在的课堂教学更重视“让学生多说”。低年段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多是一问一答式的说,很多时候他们要根据教师的问题或提示来表达。教师布置学生录制微课后,学生会反复练习怎么说才能让别人听懂。有的学生看了视频,觉得讲得不够好,又重新录制。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有了质的提升,不仅能说得简练、完整,而且对数学问题的表述更加系统、更有条理,逻辑性更强。一般来说,学生的语言能力强,他理解题目的能力就强。很多时候,学生能够边说边在脑海中提取数学模型。
 
  (二)增强认识与应用模型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当前的教育特别强调学科能力,教师传授知识容易,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马云鹏教授提出:“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有,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模型思想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数学思维能力之一。数学建模是学生“对现实问题时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建模的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让学生体会模型思想。微课的录制可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非常有帮助。
 
  1.“知其然”加深学生对各类数学模型的认识,培养学生模型意识
 
  在教学一年级“比多少”时,学生有了生活经验,很容易直观判断“哪个多,哪个少”。但学生在做如下练习:△△△○○○○○()比()多,()比()少,还是有一些人出错。比如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比(○)多,(○)比(△)少,还有一些学生误认为(○)比(○)多,(△)比(△)少。其实,如果教师将题目改为在多的后面画钩,或直接问“()多,()少”,全体学生都能答对。为什么学生答题错误呢?一个学生只是说,因为圆形多、三角形少,所以在多字前面的括号里画了圆,在少字前面的括号里画了三角形,看见还有两个空,又画了两个图形。错误原因在于这些学生没有深入认识比多少的模型,没有理解比较的意义,这就是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让学生录制这道容易出错的题目的分析解答过程——有的学生是这样说的:“这道题要求我们将圆形和三角形进行对比。通过一一对比,我发现圆形有多余的。所以我认为圆形比三角形多。”这个学生一边说一边指着多出来的圆形,画(○)比(△)多。“三角形不够,所以三角形比圆形少,”他一边说一边指着缺少三角形的空白处,还在图上画了一条竖线辅助,画△)比(○)少。还有学生边摆学具边讲解,将比多少的模型直观演示出来。学生通过这样的讲解,加深了对比多少这类模型的认识,“知其然”。
 
  2.“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应用已有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模型的意识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小明要买一双标价72元的溜冰鞋,还差25元,小明有多少钱?这类题是易错题,经常有学生搞不清用加法还是用减法来解决。有的学生看见“差”这样的字眼,理所当然地认为用减法。有的学生认为差25元,就是要加上25元。如果学生对比多少的模型有深入的认识,就不会出现这样片面或错误的想法。班上有一个学生录制微课讲解了这一道题。他先将题目读了一遍,然后分析:“还差25元,就是说明明的钱不够,要比72元少25元,所以要用减法:72-25=47(元),小明有47元。”短短的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已经有用模型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了。又如,笔者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原来有多少”时,问:“刚开走了9辆车,停车场还有5辆车,停车场原来有多少辆车?”这也是一道易错题,有的学生看见“走了”,就认为要减,错误地列式14-9=5,甚至写成9-5=4。学生录制微课时,会注重讲解为什么要用9+5。有个学生是这样讲解的:“原来”是指这9辆车没有开走之前,所以要把剩下的5辆和开走的9辆加起来,9+5=14,原来有14辆车。这其实就是应用了加法的模型来解决问题。录微课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无形中促使学生应用已知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低年段录制微课的建模教学策略
 
  (一)微课进课堂,培养小老师,建立直观认知
 
  对低年段学生来说,录微课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让低年段学生顺利开展录微课活动,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微课进课堂,并培养小老师。鉴于低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教师约定学生录制微课时间在3分钟内,区别于一般微课(学生录制的这类微课被称为小微课)。
 
  1.微课进课堂,建立直观模型认知
 
  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不强,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如何利用微课自主学习”。笔者先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微课通常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耗时短。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微课,是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理解概念。教学中,微课可以用在对新授知识进行回顾的环节。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1—5的认识”时,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数各物体数量,抽象出数字1、2、3、4、5,再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增强他们对数字的认识。笔者随后播放微课:“1可以表示一只狗,一根小棒,一个本书,一个圆点,等等。增加一个圆点,让学生直观认识到1个圆点再增加1个圆点,就是2个圆点……”借此让学生直观建立1—5的数字模型,加深他们对数字含义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重点、难点突破。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除法竖式”时,先提问:“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笔者借助微课演示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的过程,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3组,还剩下1根。”此刻,笔者停顿播放微课,指着分好的小棒问学生:“每组4根,分了3组,也就是分掉了几根?”“可以怎样算?”接着,继续播放微课,让学生边操作,边说一说分的过程,再观看微课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最后,再次播放微课“二年级除法竖式”,让学生对写除法竖式的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写除法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低年段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指导要到位,千万不能以微课代替新课。
 
  2. 培养小老师,教会学生讲解技巧,为建模铺垫
 
  微课与微视频不同,录制微视频比较自由,可以读、演、说、录自己喜欢的内容。微课强调课程教学,注重学生讲解方法,同时强调录制者的“教师”身份。为了让学生在录制小微课时能更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使表达更清晰、有条理,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小老师。低年段学生有个优点:想说,敢说。但是,学生刚开始的说是不完整的。因此,从学生回答问题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清楚地说,有条理地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请学生当小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会学生讲解技巧。二年级,学生认识乘法后,经常做这样的题目:(1)学生排队做操,每行有4人,正好站了5行,一共有多少人做操?(2)学生排成两行做操,一行有4人,另一行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做操?有一次教师出了第2道题让学生做。答错的不少。第二天,笔者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这两道题目。A学生说:“解第1题要用乘法,4×5=20(个)。解第2题要用加法,4+5=9(人)。大家同意吗?”很多学生回答:“同意。”教师追问:“为什么?”很多学生举手。教师请B学生当小老师。B学生说:“第1题,每行4人,就是说一行有4人,站了5行,每一行都是4人,那么一共有5个4,所以用乘法计算,4×5=20(人)。第2题,排成两行做操,注意了,一共只有两行,一行是4人,另一行是5人,问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问总人数,所以只要把两行人加起来就可以了,4+5=9(人)。我的讲解完毕。”“小老师说的有道理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C学生举手了,“我们可以画图表示”,边说边画(用一个个小圆圈画出做操学生的阵位)。“刚才三位小老师讲得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位的讲解?”大家一致认为C学生讲得最好,因为有了图更容易区分用加法还是用乘法。第一位小老师只是把答案说出来,没有达到教学效果。第二位小老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两题的解答关键。第三位小老师结合图把加法模型、乘法模型呈现出来。后面两位小老师的讲解,表明他们能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笔者让学生回家后录微课,可以选一道题录,也可以两道题都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建模。在教学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特别重要。
 
  (二)任务驱动小微课的录制,让学生爱上建模
 
  在学生录制小微课的初始阶段,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而且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先录制任务驱动式小微课。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任务驱动式小微课中,任务是主线,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根据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学习任务卡,让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任务提示内容来录制小微课。
 
  第一类:预习类小微课。教师根据预习的内容,提示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推进:这节课将学习什么内容?从例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可以利用什么学具来帮助学习?预习了这节课后,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得到什么帮助?预习任务的驱动使学生更全面了解学习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迁移方法学习新内容,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链。
 
  第二类:错题类小微课。教师结合平时练习中的错题,制作错题卡,提示学生重点从解题方法以及做题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来录制微课。错题任务的驱动使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做题前读懂题意、做题时找准方法、做题后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反思能力。如前述的“除法竖式”教学中,学生在学习除法竖式后,对竖式的写法是很容易出错的。教师让学生录制小微课时,说清楚竖式中每个数代表的意义,可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理解,也更加明晰除法竖式的知识模型。
 
  第三类:复习类小微课。对需要归纳、总结的内容制定复习卡,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任务卡让学生更有条理地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归类、总结方面的能力,比如“认识分米和毫米”后,让学生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进率。这对学生构建知识链条大有裨益,也将会为后阶段进一步数学建模奠基。
 
  第四类:活动类小微课。教师结合学习内容制作活动卡,鼓励学生做实验,将活动过程录制下来,比如“摆一摆”“量身边的长度”“杯水中放糖”等。活动任务的驱动使学生爱上各类实验活动,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爱动脑,肯操作——为学生以后构建模型打下良好基础。
 
  (三)自主录制小微课,自主探究建模
 
  经过一段时间任务驱动式小微课的录制,学生对小微课的录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时即便教师没有布置任务,学生也会自主录制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与同伴分享,将录制小微课从被动任务转变为自觉行为——实现从任务驱动式小微课到自主录制小微课的转变。笔者建立班级数学学习讨论群,让学生将录制好的小微课上传班群,相互学习。学生很喜欢看同伴的小微课,在学校也会相互交流。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用小微课,让学生教学生,效果不错,同时开展自评、互评等学习活动。有时候,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学生想法来解决问题,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自主录制微课,加强交流,乐于探究,正是建模教学应该倡导的理念。
 
  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数学建模思想的培育对学生数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低年段学生录制微课,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非常有帮助。
 
  文献来源:邓卫玲.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微课教学[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2):17-20.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二篇: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学建模教学更加强调数学教育现代化和跨学科融合。本文认为在实践层面,需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合STEA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加强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 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教学;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学习并应用新技术的机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技术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课程改革承担起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重任;另一方面,未来社会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以往传统的同质化知识教学应朝核心素养指向下的个性化教学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宣布,2021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将聚焦数学方面创造性思维的测试,2024年将聚焦科学并开展外语能力评估。PISA测试正在深度影响世界教育改革,它不仅是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国家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甚至被视为教育决策的风向标。未来PISA测试更强调学科融合,而数学学科在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此外,PISA测试更倾向于向学生呈现真实的生活场景,重视数学的应用,这与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建模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建模教学应更加强调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和跨学科融合,在发展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计算思维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建模
 
  一、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只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模思想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之一,强调用数学的思想分析并解决问题,与数学抽象和数学推理有着密切联系。建模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主,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模型、实际应用为主线,将数学知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构建具有真实意义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价值。伴随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智能软件等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逐渐应用于数学建模教学,这不仅优化了教师教学方式,而且直观地呈现了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本质。
 
  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统筹各种力量,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教学资源[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以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建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以退为进”这节课中教师借助动画制作软件,以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游戏引入使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伊始,教师以情境导入:让128个小朋友围成一圈,从1号小朋友开始,每隔一人留下一人,以此类推循环到只剩1人舞龙头。问:舞龙头的是几号小朋友呢?当研究的数据不断变大,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传统的纸笔计算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探究,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感受化繁为简的过程,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整节课完整呈现了数学建模过程,即从理解现实问题到化繁为简分析问题,接着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探索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最后发现规律进而建立数学模型。
 
  同样,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来看,绘本《兔子的12个大麻烦》中数字的变化是超越传统数学建模教学的一大亮点。绘本用不断增大的数字和越来越拥挤的兔子王国向读者呈现模型中急剧增长的态势,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该模型类似几何级数增长的变化,赋予数字温度和感情。
 
  为了便于学生对绘本中的数据进行汇总、观察和比较,在教学中教师将纸质绘本变成电子绘本,让学生根据需求点击选择需要研究的几页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验证,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的规律,建构数学模型。随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现规律的成因和数字变化的趋势,引导学生将这一数学模型与斐波那契数列模型建立联系,让学生对变化过程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当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后,教师有意识地将本节课的知识与自然领域、人文领域、美学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内容融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斐波那契数列。
 
  二、融合STEAM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学科融合并非简单的跨学科教学。面向未来教育变革进行学科融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也是跨学科教学的品质诉求。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很自然地成了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人文等学科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使得STEAM教育逐渐成为学科融合教学的典范。STEAM教育并不局限在特定学科,而强调以学科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还原到丰富的生活之中,通过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与学习。这种以培养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科融合的STEAM教育与我国新一轮课改理念完全吻合——学校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各学科基本知识的层面,而是应该让学生掌握21世纪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因此,在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建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建模过程中的数据资源,将信息技术作为建模学习和应用的工具,让建模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和开放性,让建模的结果充满实用性和艺术性。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单元的教学设计时,笔者利用科技馆相关资源设计关于对称的拓展练习活动,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体悟艺术美和数学美之间的联系,使数学与美学完美结合。在导入环节,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中国结、京剧脸谱、风筝等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随后借助网格图寻找对称轴,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发现图形在数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对称性。当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基本认识之后,教师引导他们深入认识其他对称图形——镜面对称(蝴蝶)、平移对称(竹节)以及旋转对称(雪花)图形。课程结束之际,教师为学生呈现世界名画《最后的午餐》,让学生感受构图中的数量对称、结构对称和视觉对称。
 
  可见,传统的轴对称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丰富多彩、反映现实场景、跨越时空的教学素材。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创造了美好的新概念;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的生活、言行如同艺术家一样;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就是这样认为的。”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数学美,感受、欣赏、体验美学文化,也体会数学学习给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与价值。
 
  三、加强数学建模与计算机编程的融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创造力和计算思维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2]。信息化时代,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约束的基础上,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创造力和计算思维。其中,计算思维是信息化时代对人才提出的独特要求。计算思维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之上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透过信息技术表面,理解内部的运算机理,尝试利用已有知识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真正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3]。此外,信息技术领域的编程与数学教学中的算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编程的核心是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并将其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用于解决问题;而学生理解编程中的逻辑算法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恰当而有趣的问题情境、环环相扣的课程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逐步形成计算思维,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计算思维与编程思想的联系,培养创造力。
 
  “汉诺塔”是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事之一。传说有一座塔,塔内放置了三根宝石针,并在其中一根针上自上而下、由小到大放了64片金片。每天都有人不停地将金片在三根针之间移动,每次只准移动一片,且不论在哪根针上,较小金片只能放在较大金片上。问:当所有金片都从原来的那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时,一共需要移动多少次?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最大的金片放在第三根宝石针上,也意味着要把之上的63片金片放在第二根宝石针上,把前62片金片放在第一根宝石针上,以此类推。显然,这是递推思想的实际应用。所谓递推思想就是把一个复杂、庞大的计算过程转化为简单过程的多次重复。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学生需要思考的是在完成这项工作时多少次的移动是必要且充分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对较小数据进行研究并总结解题规律,初步掌握通过递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便能学会有序思考,理解化归思想与建模思想。当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程解决“汉诺塔”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当学生建模的成果被进一步转化为计算机语言,繁重的计算工作就由计算机代劳,快速且准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数学建模的作用,而且能感受计算思维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建模教学深度融合,不仅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学科融合新蓝图,实现学科联动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从辅助教学工具向主流引领工具转型,并不断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催生数学建模教学新模式。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化教学逐渐普及,教师积极地将数字技术与数学建模教学有效融合对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这也是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98-103.
  [2]赵慧臣,陆晓婷.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5):4-10.
  [3]王本陆,千京龙,卢亿雷,张春莉.简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37-43.
 
  文献来源:张春莉,吴建成,杨雪.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2):5-7.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范文10篇)
第一篇: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微课教学 第二篇: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
第三篇:基于高等数学建模思维的经济学应用 第四篇:基于数学建模探讨高职数学的改革途径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数学建模应用能力提升 第六篇:对口支援平台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第七篇:数学建模课程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八篇: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探究
第九篇: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十篇: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及策略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数学建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