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

肉羊养殖成本与收益对比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4-22 共1030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随着各种化纤合成材料和其他服装面料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导致羊毛的纺织材料地位下降,欧美英等国的养羊业出现了从毛用羊转向以肉用为主的发展趋势。国际羊产业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羊产业的变革,羊毛需求量下降,羊肉的需求量直线上升,激发了人们的养羊热情;从羊毛到羊肉的需求转变,促进了国内肉羊养殖、加工以及销售产业的发展。

  肉羊养殖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2014 年,全国肉羊存栏 3.03 亿只,比 1990 年增长了 44.29%;出栏 2.87 亿只,比 1990 年增长了 2 倍多;羊肉产量 428.2 万吨,比 1990 年增长了 3 倍之多。在蓬勃发展的肉羊养殖业中,内蒙古具有发展肉羊养殖的资源优势和人文条件,从资源优势上来说,内蒙古具有 13 亿亩草原面积,1.38 亿亩粮食种植面积;从发展历史上看,内蒙古的肉羊养殖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形成了不少区域性品牌,如西蒙的肉羊。这些优势资源促进了内蒙古肉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肉羊养殖业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和提高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肉羊产业的蓬勃发展,肉羊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繁育能力等问题逐渐显现。

  内蒙古的肉羊养殖模式虽然呈多样化发展,但是 60%-70%为散养模式,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效益低、产肉率低等问题困扰着肉羊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比分析巴彦淖尔市不同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区域的肉羊养殖成本收益情况,结合巴彦淖尔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肉羊养殖的历史文化,在降低肉羊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视角下,选取最佳的肉羊养殖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巴彦淖尔市是全国地级市中"饲养量第一,常年育肥出栏第一,四季均衡上市第一"的肉羊生产加工基地,其巴美肉羊是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杂交培育出的肉毛兼用型品种。通过本文对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现状和成本收益的比较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揭示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巴彦淖尔市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了解当前肉羊养殖现状,找出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奠定基础。

  (2)找出影响巴彦淖尔市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区域的对比,分别得出不同的成本收益情况,总结收益最大化的养殖方式进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3)根据全国以及内蒙古的肉羊养殖情况,具体分析巴彦淖尔市的养殖现状和成本收益分析,为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本文在对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研数据对肉羊不同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区域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期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最佳养殖方式,为促进区域甚至全国肉羊养殖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1)有利于养殖场户选择合适的养殖规模、模式本文通过对巴彦淖尔市现有肉羊养殖规模及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结合当前的肉羊养殖区域特征及养殖现状特征,为广大养殖场户根据现有的养殖资金、养殖经验等条件选择最恰当的养殖方式提供参考。

  (2)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提供有效借鉴意义文章基于肉羊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不同肉羊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区域的肉羊成本收益,以此来探求肉羊养殖主体在不同养殖方式下的最大利益。本文采用科学严谨的问卷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指导性。

  (3)养殖成本收益的分析视角具有理论意义根据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区域的不同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得出适合巴彦淖尔市的最佳养殖方式。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效益,是对研究视角的进一步创新,不同于以往的案例分析或者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影响因素等分析成本收益的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专家、学者对肉羊产业进行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本文将从羊产业历史发展、产业组织合作、生产加工及羊肉消费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梳理,结合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为研究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业提供理论基础。

  一是肉羊产业历史发展角度。G.Jones(2004)指出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肉羊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肉用羊取代毛用羊,羔羊肉成为消费者喜欢的食品。随着羔羊肉的大量进口,导致美国内羊肉价格下降,国内羊产业受到了剧烈冲击,急需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扶持。G.Jones 也指出随着人们对羔羊肉需求的扩大和多样化,肉羊产业一定会再次复苏发展起来[1].D. Zygoyiannis(2006)从世界羊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剖析,认为从公元前9000 年发展至今,羊一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重要的产业部门。通过对亚非拉以及欧洲的羊只数量,羊肉、羊奶和羊毛产量的分析,得出肉羊生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部门,一旦羊产业萎缩会导致文化和人类生存的重大损失的结论[2].

  二是肉羊产业组织合作角度。Anderson(2001)介绍了英国羊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情况,英国对肉羊产业的研究从基本的定义研究到消费研究,从活物运输研究到转基因研究,范围如此宽泛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农业研究机构提供的资金和实物支持。Anderson认为英国羊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的农业研究所重视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在研究所设立了技术沟通部门(Technology Iteration,TI),使研究成果的最终使用者农户与研究人员能够沟通交流,而且最终用户在各方面的活动参与可以促进研究过程的高效和顺利,所以 TI 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吸收和创新[3].David Vere 等(2005)介绍了澳大利亚新型合作组织 Sheep CRC(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Sheep Industry Innovation,即澳大利亚绵羊工业研究中心),该组织是以团队名义组建的有效期为七年的合作组织,积极研发新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羊肉和羊毛的品质及数量需求[4].另外,K Galanopoulos等(2011)运用 DEA 分析方法对养殖场进行技术效率评价,发现经过欧盟补贴的中小规模养殖场的技术效率低,提高养殖数量和扩大养殖规模对提高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5].

  三是羊肉生产加工角度。Rowe JB(2006)指出了澳大利亚的羊产业正在经历着转型,生产羊毛的农场价值已经从超过 60 亿美元下降到 25 亿美元,羊肉的价值从 0.5 亿美元增加到 22 亿美元,羊毛和羊肉已经平等的在各经济部门发展了。Rowe J B 指出未来羊毛和羊肉的盈利能力取决于生产率和质量,而不是在价格上与人工合成物或者鸡肉、猪肉等竞争,羊肉生产将凭借高生产效率和高质量赢得消费者青睐。肉羊生产行业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新技术,配以基因选择的组合,结合良好的管理技能培训等多项措施必将提高行业竞争力[6].Beneberu Kassa Teferra(2011)用一般线性模型评估决定羊价格的影响因素。从埃塞尔比亚东北部市场选取四个市场,利用两年的时间共搜集 7976 个样本。其研究结果表明羊的体重、性别、年龄、身体结构和毛色影响羊的价格,建议生产者协调繁殖、育肥和销售计划。最后,这项研究建议要协调产业内所有参与者的养殖行动来增强羊价值链,提高绵羊生产者和农业企业家的决策能力,增强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提高肉羊生产力[7].East, I. J. (2011)研究了羊群运动对疾病和屠宰加工等产业的影响。大多数的澳大利亚绵羊农场是自替代运营企业,因此不会影响屠宰加工。此外,大多数羊群运动发生在不到 200 公里的距离,因此羊群运动在澳大利亚有一个有限的、潜在的传播疾病的距离[8].

  四是羊肉消费角度。S.T. Morris(2009)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全世界羊数量一直在下降,导致羊肉类生产和羊肉合成供应的短缺。有证据表明,羊肉的主要出口国在短期内不能满足世界范围内的需求。虽然新西兰的绵羊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羊肉产量在急剧增加,产羔百分比从 1987 年的 98%增长到 2008 年的 125%,胴体重量从 14 公斤增加到 17公斤。新西兰的牧羊农民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将可能对未来生产能力产生影响[9].F, Montossi 等(2013)探讨了羊肉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者消费之间的问题,文章研究的是除去动物运输、肉类加工和包装、肉类烹调、媒体宣传这些对消费的影响因素,着重考察消费者的看法和信仰等对肉类可持续生产的影响。随着动物产品的消费迅速增加,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应不断提高动物胴体重和生产效率。但是不同阶层的喜好不同,要通过标签标明生产的原产地和营养价值,以便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产品[10].

  1.3.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近几年关于肉羊产业各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学者们分别从肉羊养殖业发展现状,肉羊养殖模式及养殖规模,肉羊养殖效益的发展以及肉羊养殖业发展的对策上进行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是中国肉羊养殖业发展现状。陈明华(2005),华太才让(2004),邵凯等(2007)分别考察了世界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和生产演变对我国的肉羊养殖的影响。他们认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的养羊业的生产重点出现了由毛用羊转向肉毛兼用进而以肉用为主的发展趋势,我国也不断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的饲养技术,提高了我国的肉羊养殖水平[11-13].刘玉凤(2015)通过对 1998-2012 年我国的羊肉存出栏量、羊肉产量、胴体重、出栏率、羊肉、成本收益变动以及规模化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肉羊产业总产值在畜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结论,但是由于散养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羊肉出现供给矛盾[14].邓蓉(2006)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绵羊和山羊饲养量最多的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中国羊肉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澳大利亚等传统的羊肉生产大国。目前中国羊肉产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羊存栏量的增长速度,说明了我国的羊肉生产水平在不断的提高[15].夏晓平等(2009)运用概率优势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的肉羊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要素的使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借此判断出内蒙古的比较优势最为明显,紧随其后的有新疆、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东北三省和陕西、贵州基本不具有成本优势[16].李根银等(2009)指出上海市养羊业现状,各区县出栏数量相差较大,品种结构多样,羔羊很少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且养殖方式是舍饲养殖。从加快良种繁育,推广早期断奶技术以及合理配置饲料,提供营养价值等角度促进上海市肉羊养殖业发展[17].

  时悦、李秉龙(2010)从自然禀赋角度对肉羊产业集聚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五大牧区的丰富草地资源,河北、河南和山东等丰富的农副产品如秸秆资源等促进了羊存栏量和羊肉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肉羊养殖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及农业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18].张金松等(2014)认为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有禁牧封育等环境政策,也有养殖模式过于分散和肉羊品种不具优势等方面的社会因素,也导致我国羊肉品质在国际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19].王富勇等(2013)认为部分养殖厂的厂房环境差,设备简陋、饲养员缺乏责任心、疫病防控及治疗水平差是导致规模化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20].

  二是肉羊养殖模式及养殖规模探索。李华永(2004)深度解析了国内一大型肉羊养殖企业产业化养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种羊繁扩、饲料牧草体系建设、肉羊育肥体系建设、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等措施会促进产业化模式的发展[21].孙永珍(2004)对河北省肉羊产业的生产现状、屠宰加工现状以及销售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发展我国肉羊产业化要加大科技投入,壮大龙头企业,吸取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提高养殖主体的文化素质和加强政府的支持引导[22].杨江峰等(2003)、徐桂英等(2004)提出六种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带动型的"专业市场+农户",主导产业带动型的"主导产业+农户",中介组织协调型的"农产联十企业十农户",股份合作模式的"公司+科教人员+农户"还有农业高科技园模式的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23-24].刘玉满(2007)指出我国现行的肉羊养殖模式一般是"公司+农户",而发达国家肉羊产业经营模式一般为"合作社+公司+农户".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肉羊产业,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模式,但是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要做好过渡期。近期内(五年)我国肉羊产业化经营模式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中期内(6-10 年)走"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长期我们要实现"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25].耿宁(2016)指出标准化养殖模式应以适度规模为基础,园区化养殖模式有利于降低固定成本,同时在养殖年限、定期防疫等优于家庭养殖模式的平均生产成本[26].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因地制宜的提出适合地区发展的特色肉羊养殖模式。李晓峰等(2006)根据三峡库区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导致农业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结合现有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提出"楼式羊舍+良种羊+羔羊培育+定期驱虫+优质草、配合料+快速育肥出栏"的肉羊养殖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27].王立克(2008)根据安徽江淮丘陵岗地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了按草料(天然牧草、人工牧草、农作物秸秆)-肉羊-羊粪利用的生物循环链,具体模式有"草-羊-粪-鱼","果草间作-高床圈养-羊粪-沼气-果园"等模式。这些模式有利于江淮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28].王国平(2013)总结出制约镇安镇肉羊产业发展因素是规模化程度低、养殖方式落后(单纯的全牧饲养)、草场退化等原因,提出了放牧+舍饲的"1+6"养殖模式。"1+6"养殖模式具体是指,每个养羊户建一栋标准化楼式羊舍 100m2;年出栏肉羊 100 只,存栏能繁母羊 50 只;配置草料加工设备一套;人工种草 10 亩;年收入 10 万元[29].邢金锁(2013)介绍了麟游县具有乡土特色的"闫怀杰户营肉羊养殖模式",利用布尔山羊作父本、当地山羊作母本生产杂交一代进行育肥,每个农户饲养 40 只适繁母羊,当年繁殖、育肥出栏肉羊 40 只以上,每户年收入 4 万元以上[30].陶克艳等(2013)介绍了湖北省"12345"的山羊养殖模式,一个农户建设一栋标准化羊舍、饲养 20 只能繁母羊、种植 3 亩优质牧草、利用 40%农作物秸秆、年出栏商品肉羊 50 只[31].贾广合(2013)提出在宁县大力推广"30+1"肉羊养殖模式即户养"30+1"(30 只母羊+1 只公羊)和村养"30+1"(每村至少发展 30 个"30+1"养殖户和 1 个规模养羊场)[32].

  三是肉羊养殖业发展效益评价。国内学者对于评价肉羊生产效益的指标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与升华,其中孙福忠等(1999)提出畜牧业经济效益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有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完善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注重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注重边际分析法在畜牧业经济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和恰当的评价方法,只是在宏观上给出了研究方向[33].王艳华等(2006)依据财务角度提出对畜牧业纵向一体化投资项目效益的改进方法,指出国内现有的对单一环节项目评价方法不适应畜牧业一体化,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添加了产业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一环节贡献度指标、终端产品可靠性指标、纵向一体化程度指标、纵向一体化效率指标)[34].姜法竹等(2007)构建了效益型评价指标,对如何评价"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35].张艳荣等(2009)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凉州畜牧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算出综合评价值。对调研问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模拟分析,最终得出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凉州区畜牧业效益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分析出凉州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36].图布新(2013)讨论了如何对发展效益型畜牧业进行效益分析,指出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效益型效益型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用比重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对于一些难以获得的数据设计出实际侧度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37].

  对肉羊养殖业的成本收益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学者们应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影响肉羊养殖的成本收益因素和典型地区的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成本收益情况。王丽娜(2009)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人工费用、饲草费用等因素对影响肉羊养殖成本收益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成本收益率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分别为销售收入、饲草费、人工费、生产周期等,通过调研数据又进一步得出企业带动户的养殖模式比普通散养户的收益要高[38].刘雨佳(2012)通过对 2001-2010 年内蒙古地区肉羊养殖成本收益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影响肉羊养殖成本收益的因素主要有销售价格、饲草费用、人工费用和医疗防疫费用。提出要加强肉羊生产体系建设,控制养殖成本,健全销售体系,提高羊肉价格等政策建议[39].马超(2013)采用案例分析法,在达拉特旗按养殖规模的大中小选取了 3 个养殖场,对比养殖收入、养殖成本和成本收益率发现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养殖效益最好[40].马晓花(2014)就巴彦淖尔地区的肉羊养殖品种巴美羔羊、巴寒杂交羊以及购进架子羊的养殖效益进行成本收益评估,得出巴美羔羊是养殖效益最好的品种;在农区自繁自育型养殖模式、农区自繁不育型和购进架子羊育肥三种模式中,农区自繁自育型的养殖收益最高[41].国内学者贾建伟(2010)选取国家 1991-2008 年的统计数据对肉牛养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仔畜价格是影响单位纯收益的主要因素。国内畜禽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因素,适合中等养殖模式的发展,即适应自然环境的压力又符合当下散养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环境,保证养殖户的利益同时又有利于资金的积聚和产业化发展趋势[42].王兴旺(2012)利用 Tobit 模型研究得出产奶量和养殖规模对奶农收入影响较大[43].

  四是中国肉羊养殖业发展对策。主要是通过改进品种,提高规模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杨蕴丽(2015)指出国外肉羊产业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延伸肉羊产业链,内蒙古羊出栏数、存栏数及羊肉产量均是全国第一,充分利用现有草原肉羊的优势,把产业链延伸到快餐有机食品、用羊血制取高档原材料、用羊骨提取硫酸软骨和骨胶等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产业[44].杨光等(2015)对内蒙古农牧业投资状况进行了调研,指出羊肉和羊绒产业当前要利用国内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出结合产业特色,采取"引进来"带动"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建立联盟,抱团出海,推动国内外合作;重点支持大型企业走向海外发展[45].刘丽(2014)指出要提高羊的产肉性能,必须要加大品种改良,但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与其他生态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出适合本地的良种改良方案[46].夏小平(2009),李秉龙(2012),常倩(2012)认为需进一步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区域意义上的规模化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的不足,加大龙头企业建设,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养殖农户"的模式[47-49].

  1.3.3 研究评述随着羊毛纺织材料地位的下降,欧美英等国的养羊业出现了从毛用羊转向肉毛兼用进而发展到以肉用为主的发展趋势,学术界对养羊业的研究逐渐倾向肉用羊,从肉羊生产情况到羊肉消费现状均有大量的模型实证研究。关于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的研究有典型案例研究和,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肉羊养殖收益最大的因素等,还缺乏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肉羊养殖业成本收益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将从三种不同情形下即养殖规模、养殖模式和养殖区域的差异分析各自的最大养殖收益,进而得出相应的养殖方式,为农牧民养殖和地方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基于文章的主题和目标,论文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思路研究方法、文章数据来源、养殖成本的界定以及创新点等。

  第二部分:从肉羊的生产数量变动趋势,肉羊规模化发展趋势,肉羊成本收益变动分析等三个方面具体研究全国以及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概况。

  第三部分: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业现状。首先对巴彦淖尔市的区域特征进行简单概括,然后根据调研数据,对肉羊养殖业从业人员和肉羊养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业存在的困难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部分: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成本收益比较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首先,对巴彦淖尔市不同模式肉羊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其次,研究分析巴彦淖尔市不同规模成本收益情况;最后,对比巴彦淖尔市内部农区和牧区、巴彦淖尔市与内蒙古以及全国的肉羊养殖成本收益的差异。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巴彦淖尔市的肉羊养殖方式选择提供借鉴,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4.2 研究思路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巴彦淖尔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结合全国以及内蒙古的肉羊养殖业发展概况,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业及其对成本收益比较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概括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的区域特征和对肉羊养殖的调研数据分析;结合调研数据对巴彦淖尔市肉羊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区域的差异进行的成本收益分析,研究得出适合巴彦淖尔市的最佳养殖模式以及最佳养殖规模;最后提出相关的养殖方式建议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文献对全国和内蒙古的肉羊养殖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奠定研究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现状的国内背景在定量分析法有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内蒙古的肉羊养殖现状进行统计描述,以数据和图标的形式剖析国内养羊业的现状。问卷调研走访巴彦淖尔地区,获得肉羊生产数据,通过对比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养殖区域的差异进行成本收益的数理统计分析。

  1.5.2 技术路线1.6 养殖成本的界定。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肉羊养殖成本是指肉羊养殖过程中所消耗的必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价值表现;同理,肉羊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可以用货币计价的生产资料消耗和生产主体耗费的劳动即为肉羊养殖成本。生产资料的消耗分为劳动资料消耗和劳动对象消耗,其中劳动资料的消耗主要包括养殖设备、饲料、水电等,劳动对象的消耗包括仔畜、母羊等;活劳动的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报酬。

  生产成本的定义是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金和劳动力成本的总和,是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除土地外所有资源的成本集合。物质、资金的消耗成本分为直接成本消耗和间接成本消耗,劳动力成本即为用工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成本也逐渐被核算到成本中。因此,生产成本就由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工人成本、土地成本四部分构成:

  (1)直接成本1)羔羊成本。购买或者自育的羔羊费用。购买羔羊的费用按照实际购买价格加上进场检疫费等杂项费用核算;自繁自育的羔羊按照市场价格或者实际养殖成本价格计算。

  2)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成本,肉羊的精饲料有育肥料、母羊料和预混料、玉米、豆粕、油渣等,这些精饲料按照实际购买成本计算,其中自产的如玉米、豆粕、油渣等按当时价格进行折算;粗饲料包含种类较多,调研中发现有青贮、干草、玉米秸秆、苜蓿、葵花盘、麸皮、苹果渣、梨渣等。

  3)饲料加工成本。多指粗饲料加工。

  4)水、电和其他燃料成本。肉羊养殖过程中需要用水冲洗、喷洒产生的费用等,但是调研发现养殖场多为土地,不需要冲洗,只需在炎热的夏季喷洒些水分防止过分干燥;电和其他燃料如煤炭、柴油等支出是肉羊养殖过程中照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实际费用。

  5)医药成本。包括防疫、治疗和场地的消毒产生的成本。

  6)死亡损失成本。按照正常饲养条件下出售活牲畜的实际价格计算。

  7)技术服务成本。生产者因为养殖某种产品而产生的一切与之相关的活动如参加技术培训、行业交流会及其相关资料费用的实际支出成本。但是生产者购买的养殖方面的纸质书籍、上网信息费用以及个人电话业务费用不包括在内,这些费用应归类到管理成本中。

  8)维护、修理成本。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维护、修理厂房设备等产生的技术修理费和零配件等相关成本。

  9)其他直接成本。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并未在以上各项之内的其他杂项成本。

  比如羊舍的塑料费用、青贮窖等。

  (2)间接成本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对使用期限超过 1 年的建筑物、机器设备、厂房、运输工具等其他设施、设备工具为补偿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产生的损耗而按照折旧率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通常肉羊养殖场计提的固定资产包括养殖场等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办公设备等。

  2)缴纳税金成本。国家对企业、集体和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具有货币价值的实物。据我国税法规定纯粹养殖业务的企业免交增值税。

  3)保险费用成本。生产者购买养殖保险所产生的实际保费,保险成本要依据保险种类分摊到相应保险牲畜种类。

  4)管理成本。生产者在养殖过程中因组织管理活动而产生的实际费用。例如与养殖相关的纸质书籍、无纸化信息(网络、广播)、差旅等费用。

  5)销售成本。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包装、广告、展销等费用。

  6)财务成本。与养殖经营相关的贷款利息等费用。

  (3)人工成本指养殖过程中的工人工资的支出费用,包括雇佣工人和家庭用工。

  (4)土地成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成本逐渐被核算到生产成本中来,土地成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投入到生产中可产生两种成本形式,一种是流转土地租金成本,另一种是自营土地折租成本。

  1.7 可能的创新点。

  通过对国内肉羊养殖业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肉羊养殖成本收益的分析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区域,国内学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现有的研究是基于肉羊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而进行案例分析或者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影响成本收益因素,再进行成本收益的对比;本文另辟视角,采用肉羊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和养殖区域的差异进行深入的成本收益比较,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