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0 共1213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人生哲学是探讨人生存于天地之间、人与人之间,其人生理想、人生态度、为人处世等人生问题的哲学学问,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由科举考试走上官场仕途,由投笔从戎到镇压太平天国取得胜利,从功高盖主、官居一品到自剪丰翼、委曲求全,由苦心经营、悒郁晚年到功歌颂德、名垂千古等,曾国藩用自己的人生智慧谱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第一节 曾国藩的人生理想。

  人生理想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奋斗目标的美好愿景和不懈追求。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把"内圣外王"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内圣"就是重视内心的修行,通过格物、致知、修身等方式,达到拥有坚韧的道德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的胸怀胸襟;"外王"就是注重外在事功,通过修身齐家的路径,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为国家建功立业,为家族光宗耀祖。曾国藩自小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按照儒家"内圣外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道德修养,讲求经世务实,以期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一、志存高远,成圣成贤。

  从古至今,凡是成大事者,都是从立志开始的,曾国藩也不例外。二十一岁时,曾国藩就怀着远大抱负,改号为"涤生","涤"就是要努力去除以前种种不好的陋习,"生"就是期望以后所做之事,都有新的进步收获,而"涤生"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改掉缺点,获得进步和成功,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我。中进士后,他又改名为"国藩",取"为国家藩篱"之意,希望自己做一个藩守国家、报效朝廷的忠臣。入京就职不久,曾国藩给自己写下这样一个对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把成为圣贤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不问得到和收获了什么,而在乎付出和努力了多少。同时,曾国藩还强调:立志,就要立大志、立长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立志成为一个胸襟广阔能够爱一切人和事物,以及拥有雄心壮志不断追求高尚道德和建功立业的人,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愧为天地间的高尚之人;而人志向的大小、高低决定了人的高低、贤能与愚弱,志向越高,人的价值就会越大,人的成就也会越多。在曾国藩看来,立志可以使人的内心充实和有动力,避免迷茫、浮躁和空虚,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奋勇向前;立志可以激励人们向着奋斗的目标前进,人如果能立定远大志向,并不断努力拼搏,就能创造出奇迹。

  那么,什么样的志向是曾国藩所追求的呢?曾国藩是一个志存高远之人,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有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名垂千古。

  为此,曾国藩终其一生进行了不懈地追求。首先,曾国藩的"德业"源于他能够勤勉清廉、举贤任能。面对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曾国藩以勤奋自励,不管事情的难易程度如何,不管事情的结果怎样,他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但当守一'勤'字,以终吾身而已".曾国藩以清廉自持,不以升官发财为目的,反而以积累财富留于后人为耻,常常将自己多余的钱财接济贫苦之人,而自己却省吃俭用、生活简朴。曾国藩以举贤任能为己任,善于识别人才和发现人才,不拘一格的任用和推荐那些"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之人,以凝聚他们的谋略和才华,为国家办大事。其次,曾国藩的"事功"在于他至死不渝的尽忠报国。在曾国藩看来,忠诚应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报效国家的具体行动上。因此,在清王朝危难之际,曾国藩毅然挺身而出、投笔从戎,投入到与太平军搏杀的战斗中,最终取得平定太平天国的胜利,为挽救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真正做到了"公尔忘私,国尔忘家".最后,曾国藩的"立言"源于他的读书不辍、精于养学。曾国藩认为读书是人立足于世的根本,只有通过认真读书,人才能做到孝悌仁义、藏器于身。于是,曾国藩给自己订立课程、读书不辍、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学问产生了质的飞跃,给人们留下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

  二、修齐治平,建功立业。

  立志之后,最重要的是锲而不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对于农民出身却后来身居高位的曾国藩来说,仕途之路、宦海生涯不仅是一种人生修炼,更是一段不断实践追求、成就自我的人生过程。

  对于曾国藩来说,修身是实现"内圣外王"远大理想的第一步,是建功立业的基础。曾国藩从三十二岁起,就给自己"立课程",并日复一日践行之。通过每天静坐、写日记,将"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以达到每日三省吾身、改正缺点和不足、完善人格的目的;通过每天读书写字,以达到"以验积理之多寡",以丰富学识、明白事理、洞察世事的目的。同时,通过慎独,以少私欲、内省自知来去除自欺、恐惧、人欲,使自己做到有自知之明,能够泰然处之各类事情;通过主敬,以内心保持专一和纯静,外表仪容保持整齐和严肃,做事保持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待人保持严肃谨慎、礼貌恭敬,使自己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内修外用,防止滋生骄纵傲慢之气;通过求仁,以"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广阔胸怀,读书之人知晓微言大义的深明大义,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责任之心,追求个人道德的至善至美,达到立人达人的境界;通过习劳,以勤劳自励,夙兴夜寐、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勤奋辛苦工作,让自己处于饥饿、口渴等困境中,让自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实现功成名就、成就一番伟业的远大抱负。正是由于曾国藩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加强,让他树立了自己的德业,使他成为了具有高尚道德和品行清正的人。

  齐家,是曾国藩实现"内圣外王"远大理想的第二步,是建功立业的保障。

  曾国藩认为,家庭的兴盛在于能够做到内外勤俭持家、兄弟和睦友爱、子弟谦虚谨慎等,而妇女奢侈淫乱、子弟骄傲怠惰、兄弟不同心和睦、为人不尊师重道和怠慢宾客,这则是败家之象。因此,曾国藩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力倡耕读家风。

  在他看来,富贵是不可能长久的,做官是不足以为生的,唯有以劳作和读书作为永久的家业,子孙后代能够自食其力、勤奋好学,家族兴盛才能得以延续下去。

  于是,他要求男子在家要耕作和读书,女子要纺织和烧茶做饭,使他们不骄奢淫逸,不沾染官家习气,能够耐劳耐苦、勤俭持家,保持清苦简朴的家风。另外,曾国藩还制定了一些家规,要求家人必须严格遵行。要求家人恪守祖父曾玉屏规定的八件事:"书、蔬、猪、鱼、早、扫、考、宝";谨记"三不信":不信风水、医药和巫道;疏远六种人:看风水的、算命的、医生、和尚、巫师和赖着不走的。希望子女们养成勤奋刻苦、俭朴节约、孝亲友邻的习惯,具有自强自立、安贫乐道、团结友善的品质,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开创美好的未来。曾国藩还要求家人遵守"八本",即在读书、诗文、尽孝、养生、立身、居家、做官、行军打仗八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实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拥有孝顺、勤俭、敬恕三种品质,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中一团和气;做到谨言慎行、艰苦朴素,保持一家之生气;做到不徇私情、助人为乐,使得家无外患。正是曾国藩的治家严谨,倡导耕读家风,订立各种家规,严格督查施行,使得家庭和睦、邻里友善,以致他能于朝堂之上、万马千军之中驰骋多年而无后顾之忧,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治国,是曾国藩实现"内圣外王"远大理想的第三步,是建功立业的基石。

  在几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曾国藩极为关注社会时势,他实事求是,针砭时弊,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心耿耿的报国情怀。在《应诏陈言疏》中,曾国藩指出当时官员办事之不良风气,互相推诿、斤斤计较、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官场风气,以致一旦国家有事,必然缺乏有用之才来解决问题,进而提出皇上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以转移不良风气的建议。在《议汰兵疏》中,曾国藩揭露清朝军队的腐败状况,"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这样的军队作战能力低下,无法承担起抵御外敌和镇压叛乱的重任,以此提出裁减军队来节省开支,加强军事训练来提高士兵战斗力的建议。在《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中,曾国藩毫不客气地指出咸丰皇帝的三大缺点:重细节而轻大局,重文辞修饰而忽视实际情况,刚愎自用而不能虚怀纳谏,希望咸丰皇帝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改正自身的毛病,做一个圣明贤能的好皇帝;在《备陈民间疾苦疏》中,曾国藩极力陈述百姓疾苦,揭露民心涣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银价太贵,使百姓钱粮难纳、民生凋敝;盗贼横行霸道,使百姓愁肠百结、寝食难安;冤假错案层出不穷,使百姓正义难以得到伸张,进而提出严饬督抚、变通评价之法的提议。

  这些都表现了曾国藩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社会时弊的爱国之心,并能实事求是的提出行之有效措施,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平天下,是曾国藩实现"内圣外王"远大理想的第四步,是建功立业的关键。

  对曾国藩来说,其人生的最大功绩就是取得平定太平天国的胜利。曾国藩的军政生涯是从办团练开始的,原本清朝统治者办团练的初衷只是应一时之需,希望它们在国家危难时可以组织起来保卫家乡,危机解除后则自动解散。这种"招之即来,挥着即去"的模式使团练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于是,曾国藩另起炉灶,希望训练出一支"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军队。1852 年 9 月进驻长沙,1853 年 5 月移军衡阳,曾国藩整顿军队,扩招兵勇,勤训苦练,筹建水师,成立"湘军".1854 年率领湘军出洞庭湖,与太平军作战:先是靖港大败,后来湘潭大捷,随后克复岳州、武昌、汉阳、广济,进抵九江。也许是因为太过于顺利,导致曾国藩有些自负和轻敌,在攻打九江时,因基础不稳、轻率前进,遭遇劲敌,坐困江西。1858 年办理浙江军务;1859 年 6 月与胡林翼会合,共同进攻安徽;1860 年 6 月任两江总督,1864 年 7 月攻下南京。十二年历经千辛万苦,动员"三十万人,金甲貔貅;死者半之,白骨嵩邱",其艰苦卓绝程度非同一般。如果不是曾国藩的深谋远虑和运筹帷幄,清政府可能瓦解灭亡了。

  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曾国藩可谓功不可没、居功至伟。

  第二节 曾国藩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最为直接的反映,不同的人生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信念和意志,导致人们有不同的人生,这就是所谓的"态度决定命运".曾国藩处于风云变幻、矛盾丛生的晚清时期,他能够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一番大事业,位居高官,建功立业,与他倔强刚毅的性格、百折不挠的意志、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不无关系。

  一、倔强刚毅,自强不息。

  曾国藩性格的倔强刚毅,一方面体现了湖南人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则源于祖父曾玉屏的影响,曾玉屏早年弃学,后经过自己努力成为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努力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对曾国藩刚毅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等话语都成为曾国藩做人处世的人生格言。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想做成大事,成就功业文章,一定要有倔强刚毅的精神,即"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否则人就会柔糜不振、懦弱无刚,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勇气去克服,没有斗志去战胜,只会屈服退缩而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然而倔强刚毅并不是固执己见、逞能好胜和主观蛮干,而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这样才能做到自胜者强。

  曾国藩还认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不仅需要倔强刚毅的性格,还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在曾国藩看来,自立就是要树立万事尽量靠自己的意识,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只有自己挺得住、立得住,别人才会帮你;自强就是依靠自己努力拼搏、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而不是依靠父辈们的庇护和扶携,只有靠自己努力成功的,才是真正的成功。同时,要担当大事,还要懂得明强,就是要明事、明理、明人和明己,把不明白的弄明白,变不坚强为坚强,做到"愚必明,柔必强",而不是"懦弱无刚".但是"强"又要从"明"中做出。"明"就是既做到"高明",用心体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又做到"精明",看到他人没有看到的细节。而要做到"明",就要在平时多学、勤思、好问、善辨、践行,通过自身的努力,锻炼自己明辨是非真假对错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使自己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二、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是曾国藩对待人生的另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专心致志,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神,把全部心思放在一件事情上面,一心一意,一丝不苟的完成,这是"专"的功夫;持之以恒,就是做一件事情时,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有恒心和毅力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这是"恒"的功夫。

  对于"专"的功夫,曾国藩认为:"凡事皆须精神贯注,心有二用则不能成",做事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用、见异思迁,否则将一事无成。曾国藩把"专"比喻成"掘井",掘井不能只求数量多,挖不出水就轻易放弃,再挖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这样终究挖不出水来;掘井应该讲求专一,坚持挖一口井,一直挖到它出水为止。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应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求学和交友也贵"专",只有心有所专,才能学识渊博、高朋满座,否则将学无所成、友多而不亲近。读书要有专注精神,正如他多次告诫弟弟的那样:"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专攻其中一门学问,而不是见异思迁,只有认真地去"专一业",才能学出心得,学有所成。

  交友也要"专一",不可宁缺毋滥。交朋友不能只讲数量,而是要看他们是否勤于求学,是否追求道德进步。如果交的朋友是酒肉朋友和损友,他们是不可能与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曾国藩一生追求"专",青年求学阶段,他专注于学习诗文策论,最终中进士,"学而优则仕";京官时期,他专注于研修理学,致力于经世致用,成为一代理学名家;太平天国时期,他精研兵法,学习治兵打仗之道,取得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胜利,功成名就;晚年时期,他专注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寻求国家自强之法,从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创者。

  对于"恒"的功夫,曾国藩认为:"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做事就要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做好,而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或者是急于求成,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人也会一事无成。曾国藩把"恒"比喻成"种树养鱼",树能长成苍天大树,鱼能变得丰肥味美,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获得成功。在曾国藩看来,做学问亦是如此。"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不间断地学习钻研,才能做到积少成多、厚积薄发。而日积月累的坚持,又离不开每一天有规划、有步骤的实行,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样才能有所成效。同时,做学问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急于求成等同于揠苗助长,好心办坏事,反而延缓了事物的发展进程。只有将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循序渐进的努力结合起来,人们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曾国藩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坚持每天早起,不睡懒觉;无论公务多么繁忙,都会坚持每天临帖、抄书、看书;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功过是非;时常写信回家,问候长辈、告诫诸弟、教导子侄等等,可见曾国藩的"恒"功夫确实不同一般,远胜于常人。

  三、忍人所不能忍,砺炼人生。

  坚忍是曾国藩性格的最大特点,也是他成功的基石。曾国藩能够以少胜多、转败为胜,打败太平军,不仅仅因为湘军骁勇善战、幕僚足智多谋、兵器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依靠曾国藩的坚强意志和忍耐力。"坚"就是勇于进取、坚强不屈、坚韧不拔;"忍"就是能屈能伸、不计荣辱、忍苦耐劳。所以,一个人只有坚忍,才能担当大任,经得起大风大浪,取得成功。

  曾国藩经常用自己生平四次受辱来告诫他人:成功是从坚忍磨炼中出来的。

  曾国藩第一次受辱是在道光十二年(1832)考秀才时,被主考官公开斥责,批评其文章写得一窍不通;第二次是道光三十年(1850)在京做翰林时,给皇上讲课时画了一幅丑陋难堪的图画,被当时的王公大臣们讥讽嘲笑;第三次是咸丰四年(1854)初带兵打仗,岳州之战、靖港之战失败,被湖南官绅鄙视;第四次是咸丰五年(1855)在兵败九江后逃往江西,上书弹劾江西巡抚和按察使,与江西官员关系紧张,特别是第二年被困南昌、陷入绝境时,遭到当地官绅们冷眼旁观。

  虽然这些失败和耻辱让曾国藩灰心丧气过,甚至投水自杀,但他从来没有被彻底打败,而是把这些困境变成蜕变,反省自躬、咬牙励志、忍耐坚持、徐图自强,在跌倒中再爬起来,在战败中又继续再战,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终取得胜利,这就是曾国藩的"打脱牙齿和血吞"的精神。

  在面对朝廷的不信任和不放权、官员的讥笑嘲讽和诽谤弹劾、百姓的痛骂赌咒时,曾国藩仍能忍辱包羞、屈心抑志,将心中的郁闷不平转化成坚韧不拔的斗志,在身处逆境时咬牙挺住,绝不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在经历多次唾骂、众多的战败后,曾国藩仍然不屈不饶、坚忍维持着,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最终胜利。曾国藩正是凭着这种"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的坚忍精神,成就了自己的丰功伟业。

  第三节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

  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做人、怎样处事,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做事须先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曾国藩的成功,无不体现了他做人做事的高超本领。

  一、谦虚谨慎,以诚待人。

  谦虚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们处世的重要原则之一。身处清末乱世的曾国藩,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闲官到权倾朝野的封疆大臣,其奥秘就在于谦虚。他说:"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在曾国藩看来,谦虚是立身之本,保持谦虚,力除骄矜,不骄傲自满,不盛气凌人,常存不自满之心,才能受人尊敬爱戴,而不招致侮辱诋毁。谦虚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尊重他人,应时而行,因人而异,不触及他人隐私禁忌,但要保持自己的人格,不能卑躬屈膝、贬低自己或妄自菲薄。

  谨慎是成事的基础。曾国藩是一个极为谨慎之人,可以说他是时时谨慎、事事谨慎。首先,在交友方面,他认为不可不慎,因为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所以,交友应交有志向、有雅量的朋友,这样可以让人朝气蓬勃、心胸宽广、积极向上。其次,在择业方面,他认为也须慎重,他要求后辈子弟不要从军,而是要求他们走耕读之路,要常习劳作、勤奋读书,这样绝不怕没有饭吃。在带兵打仗方面,他认为招招要稳扎稳打,不能一味的求近功速效,而应稳当谨慎,做到步步为营;不要孤军奋战以求奇功,而要坚守为主,稳固阵营,灵活应变,最后出奇制胜。再次,在为官处事方面,他认为要做到谨言慎行。谨言,就是说话要小心谨慎,不夸夸其谈,不道听途说;事情没弄清楚前,不妄下断语,不评头论足;少说乖巧话取悦人,不招惹闲言碎语。慎行,就是做事要掌握分寸,三思而后行。要"畏慎",畏定数、人事、训诫,做到时时和事事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要懂得"花未全开月未圆"的道理,不追求盈满,留有余地,这样才能惜福保泰。

  待人以诚是做人处世的根本。"诚"是真诚之意,为人信实而无欺,真实而无妄,进而可消猜疑、可解误会、可增情感、可助成功。在曾国藩看来,"君子之道,莫大于以忠诚为天下倡","诚"不仅是君子应有的品格,而且也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在读《中孚卦》中,曾国藩对其深有领悟,他认为人只有内心做到纯净虚空,没有私心杂念,不自欺、不欺人、不说谎、不藏不可告人的秘密,才能做到诚实不虚,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对于他人,曾国藩认为要待人以诚,真心实意,这样别人才能真诚对待自己,得到别人的信任帮助。反之,待人以权术,投机取巧,欺骗欺诈,即使一时得逞,终究会原形毕露。所以,"诚"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要想德成、事成,首要的就必须要做到待人以诚。

  二、不忮不求,敬恕宽容。

  为人处世要有淡泊名利、宽以待人之心,方可消灾避祸、福吉绵延。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他认为,不忮不求是做人修身的重要法则。其中,"忮者"是指那些自身没有大的才能和功绩,却嫉妒他人贤良有能,并争功邀宠的人;"求者"是指那些只考虑自己一时的名利得失而不顾全大局、自私自利、贪图名利之人;"不忮不求"就是要不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不患得患失、贪得无厌,做到"知足天地宽"、"家家获吉祥".曾国藩常常用"不忮不求"来警戒自己要惜福避祸,做到不贪财贪权,不投机取巧,不沽名钓誉,不骄奢盈满,以消除灾难祸患、过失罪责。因此,他宁愿他人占自己便宜,也不占别人半点便宜;情愿将钱财买书或赠予贫穷亲友,也不积蓄财富给子孙后代。

  要戒除嫉妒和贪婪,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平淡的心境。"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曾国藩认为,一般人因为物欲观念太重,功名观念太深,使得身心受困于无休止的私欲之中,不能自拔。因此,心中要时常保持平淡,与人相交淡如水,功名利禄须看破,不被各种私欲所困扰,不受外物所牵绊,怡然自得,知足常乐。另外要做到不忮不求,还要有容人之量和宽恕之心。曾国藩说:"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就是做人最重要的是"敬"和"恕"."敬"就是态度舒畅安宁而不骄傲,有威仪而不凶恶,不骄不惰,以礼待人;"恕"就是心存善念,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慷慨大方,能容他人之短,以德服人。曾国藩常以"敬恕"修身,待人以宽,成人之美,谦让、尊重和关怀他人,因而彰显出强烈的人格魅力,把各类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为事业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从古至今,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就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自立就是通过自己努力,有所成就,立足于社会;自达就是在自立的基础上显达亨通,得到他人的尊重。对个人而言,自立、自达只是手段,而立人、达人才是目的。自己要立足,就要让他人立足;自己要通达,就要让他人通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

  曾国藩将"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作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仁"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做人必须要做到"知仁","仁"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孟子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就是要转换思维,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别人愿意做的要积极支持、拥护,不愿意做的要给予理解、包容,不能强求别人去做;要多看别人的好处,少看别人的坏处,尽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地去帮助别人。不能因为自己长了本事和能力,有了名声和地位,而不去帮助他人,对社会不做任何贡献。这种"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行为是不仁义的。常施仁义公正,是君子所为;常怀自私自利之心,则为小人。只有广其识、宏其度、行仁义,才能"得道多助",得到别人的拥护。

  曾国藩将"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对待下属,他如同对待儿子兄弟,以身示范、悉心教导,以期他们能自立自强,有所作为;对于人才,他积极向朝廷推贤纳士,引荐人才;对于战功,他从不独占,总是将功劳归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对于自己的高位重名,他常怀谦虚谨慎之心,时常告诫家人:"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不要积累钱财,而要常帮助贫苦的亲朋好友;不要占尽美名,而要懂得韬光养晦。

  四、藏锋敛锐,老于世故。

  凡是有进取精神的人,都会有功名之心。为了取得功名利禄,不断地奋斗拼搏。但有些人却目光短浅、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让自己陷入被动。早年的曾国藩,因性格耿直、锋芒逼人,以致得罪不少人;他虽殚精竭虑、尽忠保国,但却到处碰壁、受人排挤。1857 年 2 月,其父病逝丁忧在家,曾国藩潜心研究老庄之道,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诸多不足,深刻认识到为人处世不能锋芒毕露,而应藏锋敛锐、韬光养晦,"处兹大乱未平之乱,惟当藏身匿迹,不可稍露圭角于处".第二次出山之后,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不再像以前那样强横蛮霸、锋芒毕露,而是日益变得圆融通变、老于世故了。在曾国藩看来,要做到锋芒不露,重点在于"藏"."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就是即使自己有卓越的才能,也不要到处炫耀自己,以招致别人的嫉妒怨恨,而要等待时机,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自己避祸保身,取得事业的成功。

  一个人要保全自己,不仅要藏锋敛锐,更要功成身退。平定太平天国,将曾国藩推向了人生的最高峰,他声名显赫,官居将相之位,手握军权重兵。但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容易遭到周围人的嫉妒诽谤,引起君王的猜忌担忧,甚至"狡兔死,走狗烹".曾国藩深知其中道理,因此在取得胜利、加官进爵之时,他并没有冲昏头脑,而是保持头脑冷静,敏锐洞察时局,做到功成身退。他时常用"富贵常蹈危"来提醒自己,在仕途越顺、声誉越隆之时,自己越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世,不目空一切、骄傲自满,不贪图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是"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于是,在攻下南京之后,曾国藩三次请辞两江总督之职,辞官退隐,并且主动上奏裁撤湘军,自剪丰翼,以消除当权者和朝廷的猜疑和忧虑。通过以进为退的策略,曾国藩实现了保盈持泰、功成名就。

  曾国藩不仅藏锋不露、急流勇退,有时甚至以装糊涂、委曲求全来保全自己。

  装糊涂就是"装浑",大智若愚,将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做到"小事糊涂,大事睿智".他在写给几位弟弟的信中告诫他们,身处乱世之中,是非黑白本来就难以区分,如果强行而为之,反倒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因此,要求他们学会糊涂处世,以免祸患缠生。同时曾国藩认为,适当的委曲求全是必要的。特别在敌强我弱、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适当的示弱是保全大局的最好方法。如果只是逞一时之气去硬碰硬,那就等于鸡蛋碰石头,只会粉身碎骨、生灵涂炭,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只有忍一时之痛,忍辱负重、积蓄力量、再图自强,才有可能重新站立起来,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面对外国侵略所带来的各种割地、赔款等,曾国藩虽义愤填膺,但却只能据理力争,委曲求全,以和保局,而不敢诉诸于武力,以弱敌强;只能向学习西方,励精图治,渐图自强,积蓄力量,适时反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民保国。

  除此之外,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还包括:刚柔相济,恩威并重;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审时度势,随世而变等等。曾国藩正是凭着自己独特的处世之道,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危机,登上人生的巅峰。

  第四节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是指修心养性、调养身体,以达到身心健康、福寿绵长的方法。

  自古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养生,曾国藩也不例外。曾国藩虽然平时政务军务繁忙,但却没有放松对养生之道的研究,无论是儒家的修德,还是道家的修心,他都倾其心智,认真钻研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

  一、惩忿窒欲,修心养性。

  养生从表面上看,就是保养调理身体,使得身体健康、没有疾病。但这仅是养表,重要的是养心,保持平静平和的心灵才是养生的根本。在曾国藩看来,"惩忿窒欲"是养心的重要办法。其中,"惩忿"就是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不要烦躁恼怒,要遏抑肝火,节制血气,保持心平气和、泰然从容的状态,即所谓"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窒欲"就是要抑制自己的不良嗜好私欲,做到清心寡欲,不可多思多虑,伤脾伤胃,保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然而,要做到少恼怒、少欲望,就要舍弃一切私心杂欲,并将一切妄念铲除根净,保持一种恬淡意味;就要顺其自然,不必处处在意得失荣辱,"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就要焚香静坐,凝神静思,去除浮躁,保持一种心静气平、怡然自得的心态。

  养生还要加强内在的修养。曾国藩在《养生要言》中指出,加强"仁义礼智信"的修养,将有益于五脏的保养。他认为:人能够做到"仁"民爱物、心无怨恨,便可以养肝;做到以"礼"待人、恭敬谨慎,便可以养心;做到诚实守"信"、从容不迫,便可以养脾;做到深明大"义"、知足常乐,便可以养肺;做到大"智"若愚、气定神闲,便可以养肾。他将"五常"的修养和五脏的保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身心交养、性命双修。

  曾国藩还重视培养乐观的生活情趣。曾国藩以读书为乐,他认为: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这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书籍不仅可以使人进步,而且可以改变人的品性,即所谓"书味深者,面自粹润".除读书之外,曾国藩也喜欢寄情于山水花竹之间,"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他宁可不吃肉,也不愿意居无竹;他出门远行虽有公务在身,但仍不忘观赏沿途的山山水水。他以花竹培养性情,以山水提高悟性,使得自己的生活悠然闲适、怡然自得。

  二、少食多动,劳逸结合。

  养生不仅需要养心,而且也需要养身。养身就是通过外在的饮食调理、劳动锻炼等,达到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的目的。在曾国藩看来,养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早起,"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不仅可以让人头脑清醒、精神振奋、全身舒适,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干出更多的成绩来。因此,曾国藩的一生都坚持早起,并以身示范,使得家人都能做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手下的幕僚和将士都养成"不晏起"的好习惯。第二,在饮食方面,曾国藩主张"节食",就是饮食要有恒,要养成有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不能饱一顿饿一顿,或吃的过多过少。同时,饮食还要注意做到少食多餐,口味要清淡,多吃粗粮素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曾国藩常吃老米粥,晚饭不食荤菜,只用肉汤炖一、两个蔬菜而已,这样既有利于养生,又可以践行俭朴之家风。他认为:人如果整天膏粱厚味、大鱼大肉,易损伤脾胃,而少吃肉菜,多吃素食和蔬菜,可以养脾胃,身体健康长寿。第三,养身要"多动"和"习劳".曾国藩认为:"劳则寿,逸则夭",他坚持每天饭后走三千步,以通气血,助消化,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

  他要求子弟后辈,除认真读书外,还要多参加劳动。男子要种菜养猪,女子要织布下厨,不可以随便使唤下人;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保持勤俭家风,保持健康体魄。第四,睡眠要有恒。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积蓄能量、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曾国藩认为:平时的作息须有规律,不可经常熬夜,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睡觉要忘记一切烦心事,才能睡的安稳踏实,保证睡眠质量。第五,每夜临睡前要洗脚。曾国藩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用温热水洗脚,热水浸没到膝关节以上,以刺激人体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睡眠质量。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强调养身以"不药"二字为要,认为生病不可随便服药,也不可轻信医生的危言耸听,而要重视精神调养和食物调养。因为"药能活人,亦能害人",良医可以用药治人,但庸医却用药害人,就医不可不慎;吃药虽然可以治疗病症,但"是药三分毒",不可多服用,用药要有节制。

  总之,曾国藩的养生之道可以概括为:"念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简单地说,就是养生要养心和养身结合,通过精神修炼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通过锻炼身体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注重"节欲"、"静坐",以保持心胸宽阔、神闲气静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心理健康;加强身体四肢的锻炼,注重"眠食有恒"、"习劳"和"不药",保持筋骨常健,身体健康,从而延年益寿,福寿安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