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0 共267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兼收并蓄、追求卓越、乐观主义、辩证思考四个方面,下面分而述之:

  第一节 兼收并蓄。

  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显着特征。曾国藩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其人生哲学深深地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从小开始,曾国藩就熟读古代经典,特别是对儒家文化研究颇深,极力推崇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将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原则、中庸处世之方、君子理想人格、自强不息精神、经世致用思想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作为指引自己人生道路的理论依据。

  作为湖南人的曾国藩,骨子里一直流露着湖南人吃苦耐劳、倔强刚毅、不怕牺牲的品质精神,以及湖湘文化中所推崇的"务实求是"的处事作风和"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使曾国藩在遇到任何困难时,能够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坚毅顽强、越挫越勇;在清王朝统治受到威胁时,能够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尽忠报国,挽救行将没落的清王朝。这些正是其"打脱牙齿和血吞"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

  在达到人生顶峰时,曾国藩将道家文化运用得炉火纯青,对道家推崇的淡泊名利、守柔处弱、谦下不争等的人生智慧进行灵活运用,使得为官处世越来越圆滑世故、游刃有余。在功高震主时,能够避开群臣的妒忌和非议、朝廷的担忧和猜疑,避免"兔死狗亨"的结局,最终既保全自己又功成名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继承了中国人生哲学的优秀传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曾国藩在战争实践中,深感西方科技的进步和巨大威力,渐渐地由一个固步自封的士大夫转变为积极进行洋务运动的推动者,可见西方文化对曾国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经世致用思想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

  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人生历练,使曾国藩对不同流派的人生哲学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并随着人生实践不断调整变化,充分说明了曾国藩的人生模式是多样化、适时而变的。只有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性自由,灵活选择不同的为人处世态度,才能活出真正的风采和自信的人生。

  第二节 追求卓越。

  不断追求卓越崇高的人生境界,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曾国藩一生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把"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理想犹如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曾国藩从小立志高远,心怀远大抱负,发奋读书,二十八岁就中进士。对一般人来说,能考取功名、升官发财已心满意足了,实现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愿望,不必再去努力读书了。但曾国藩却严格要求自己,把读书作为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手段。不仅如此,曾国藩还积极投身到报效祖国、建功立业中,以超凡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卓远的见识,开创洋务运动,探寻中国自强求富之路。曾国藩将内修德性、外修事功结合起来,不断超越完善自己,取得事业的成功。

  人的价值有大有小,可以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也可以轰轰烈烈创造精彩人生,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曾国藩一生,可以说是不断追求卓越、趋于完美的一生,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来概括不为过。在立德方面,曾国藩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礼贤下士、家风勤俭,可以堪称道德的典范;在立功方面,曾国藩在清王朝岌岌可危之时,历尽千辛万苦,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坚毅,支撑起了行将灭亡的清王朝,使其灭亡推迟了五六十年;在立言方面,曾国藩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奏稿、日记、家书等资料内容丰富,无论是修身之法、齐家之道、治国之方,还是洞察人才、战争谋略、做人处世等都一应俱全、包罗万象,向人们展现了一部充满人生智慧的教科书。

  第三节 乐观主义。

  曾国藩虽然声名显赫、战功卓着,但其人生道路却是风波迭起,可谓九死一生。然而曾国藩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被困难和挑战所打败,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在历经千辛万苦、艰苦决绝的磨难之后,迎来胜利的曙光。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是曾国藩写给自己的自勉联,意思是做人要生气勃勃、乐观向上、有骨气、不服输,对生活充满信心、坚强豁达。

  在曾国藩看来,咬牙忍耐、坚持不懈,世界上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如果在厄运面前屈服了,那就只能像懦夫一样唯唯诺诺生存下去。因此面对任何苦难,曾国藩都是迎难而上、绝不退缩、乐观面对。如他在两次会试落第后,写下"竟将云梦吞如芥,求信君山刬不平"的豪情壮语,证明他并未因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远大抱负;在与太平军抗争初期,曾国藩率领的湘军虽然经常战败,但他并没有击垮斗志,而是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终获得胜利,表现了"胜不骄、败不馁"的乐观精神。

  曾国藩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在能坦然平和地对待名利得失、顺境逆境。曾国藩一生忠君报国、鞠躬尽瘁,却时时受人猜忌,处处受到牵制。面对这些,曾国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抛之脑后,怀着尽心尽力、为国为民之心,尽忠报国。曾国藩从不因为人生的大起大落而时喜时悲,而是在顺境时想到危难,在逆境时看到希望。另外,曾国藩在遇到烦恼苦闷时,总会自我调节、自寻快乐,"寻乐约有三端:勤劳而后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忮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充分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第四节 辩证思考。

  曾国藩人生哲学包含着许多辩证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曾国藩一生与仕途相伴,读书入仕、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但随着功劳越大、地位越高,曾国藩越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他深知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他崇奉老子"满则溢,盈则亏"的思想,将自己的居所改名为"求阙斋",意为"宁缺勿满"之意,认为人无完人,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完美无缺,还是留一些缺憾为好。因此,人应该懂得满足,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去追名逐利,不要太过于苛求完美。于是,曾国藩在有功劳时谦让下属,有奖赏时与众人分享,有地位时更加谦虚谨慎,个人绝不占尽所有的功名利禄,而是把它们看淡看轻,绝不贪念,适时解甲归田、功成身退。

  曾国藩深知居安思危,常用"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来警醒自己和家人,不可被一时的兴盛、荣耀冲昏了头脑,因为任何事情有起必有落,有福必有祸,有盛必有衰,不可能永久兴旺发达,而应事先做好准备,为自己留有退路,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面对重大打击时不致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曾国藩常以"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来提醒自己,不要欺世盗名、表里不一、贪慕虚荣,而应大智若愚、隐锐藏锋;不要功名利禄全部占尽,而应知盈虚之有数,懂得刚柔相济、进退有道;不要心怀二心、图谋不轨,而应坚定信念、忠君爱民。由此去灾避祸、保家保身,最终寿终正寝、功成名就。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