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进和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28 共269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进和成因分析

  3.1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进

  2009 年底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欧债危机拉开序幕,以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为代表的"欧猪五国(PIIGS)"面临严重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偿还违约问题,政府债务占 GDP 百分比和财政赤字占 GDP百分比均突破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调低信用级别,由于这些国家的债券多数被欧洲银行业持有,欧债危机逐步向欧洲银行业蔓延,威胁欧洲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前,欧债危机正由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甚至东欧等周边国家蔓延,特别是这一危机已经从公共部门领域向欧洲银行体系不断渗透,即欧债危机已演变为信贷危机,这意味着欧债危机正逐步演变成一场欧洲银行业危机。

  2011 年 10 月,德克夏银行面临流动性枯竭,难以继续经营,被迫向法国和比利时求助而被政府接管,成为在欧债危机爆发后第一家倒下的银行。此后银行危机愈演愈烈,2012 年,欧洲共有 5500 家银行分支机构倒闭,在银行总数中占 2.5%(见表 3-2),其中,希腊的银行危机最为严重,倒闭银行占比为总数的 2 倍。为遏制欧洲银行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欧洲央行采取了 LTRO(Long-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长期再融资操作)和 OMT(outrightmonetary transaction,直接货币交易)两大重要举措。据欧洲央行发布的公告,2013 年 1 月 30 日起,各银行将提前偿还第一轮 LTRO 贷款,共计 1372 亿欧元。

  大批银行提前偿还贷款表明欧洲银行业的流动性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欧洲经济总体仍十分疲软,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仍然较大。

  3.2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成因分析

  3.2.1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直接原因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欧债危机,即欧洲各国政府债务违约导致持有大量政府债务的银行陷入困境,评级机构对这些银行信用评级下降又进一步导致银行股价下跌、风险敞口扩大、流动性风险凸显。不仅如此,欧债危机对欧洲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欧债危机、欧洲银行业危机、欧洲经济增长减速三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见图 3.1)。其中,欧债危机向欧洲银行业危机转变的渠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第一,欧洲各个国家持有的大量国债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国债价格下降,违约增加,直接导致了银行的资产损失;第二,在欧洲银行业的融资中,国债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债价值降低会恶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融资成本上升,经营困难;第三,欧债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向发生危机的银行提供援助和担保的能力降低,导致银行评级受到影响,投资者对银行失去信心,加剧银行业危机的爆发。

  3.2.2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深层原因

  此次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欧债危机,但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欧洲银行业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次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其深层次原因体现在以下三点:

  (1)欧洲银行系统运营基础脆弱性。

  首先,欧洲银行业缺乏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撑,是银行体系脆弱的根本原因。

  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产业结构中的传统行业如农业、制造、建筑能源等的经济附加值在全部行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然而金融、房地产、信息业、科教等非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占比较高,如 2009 年,法、英、德、意四国非传统产业经济附加值占总值的比重分别高达 60.43%、57.38%、55.27%和 51.02%.这种情况自二战后就开始凸显,发达国家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大量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了本国产业空心化的出现。这种产业空心化发展的加深会导致实体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以及产生经济泡沫。

  其次,信贷投向以金融、房地产为主,滋长了银行脆弱性。自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来,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失衡,欧洲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2010 年,欧盟金融保险行业产业附加值占总值为 5.5%,而欧元区房地产业的产业附加值占比高达 11.7%,比美国的 10.8%还要高。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必然会带来虚拟泡沫,一旦发生危机、泡沫破灭,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金融损失.根据标准普尔估计,2009-2011 年间,西班牙银行业约有房地产住房信贷 6600 亿欧元,约占 2010 年西班牙 GDP 的 65%,风险敞口十分巨大。因此,即使西班牙房价比危机前最高点只下跌了约 20%,也已经对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这种信贷投向的失衡、金融资产结构的脆弱性滋长了银行的脆弱性。

  最后,银行规模偏大导致在危机中收入减少,但是支出却增加。根据苏格兰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整个欧元区银行资产接近 33 兆亿欧元,是该地区 GDP 的 3 倍。在欧元区经济活动融资中,银行提供的资金所占比重近75%.在欧元生效之初,金融领域的这种银行权重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在却严重阻碍的欧元机制的改革,银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欧元区货币发行和金融监管的缺乏协调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制度的缺陷也是导致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欧元区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发行欧元,实体经济融资的 80%来自银行业,但是银行监管却由各成员国各自为政,金融市场被人为割裂,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同时,由于各国对自己国家银行进行监管,为了本国维持投资者信心和金融市场稳定,有些国家监管机构明知自己国家的银行存在问题,也不主动欧洲央行或公众进行披露,即出现所谓的"监管宽容"问题。很明显的例子是,在 2010 年和 2011 年进行的全欧盟银行"压力测试"中,许多被给出健康清单的银行在这结果公布后不久即发生破产,这表明许多问题都被监管机构给掩盖了。这种监管的混乱使得欧洲在发生银行业危机后不能有效地采取统一的措施来遏制危机的深化。

  (3)欧元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

  此次银行业危机充分暴露出欧元区深层次体系制度的缺陷,即在欧元区内,货币政策是由欧洲央行来制定,然而财政政策却掌握在各个主权国家自己手中,欧元区内这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使这两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无法在危机发生时有效地予以制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所运用的两个最基本工具,要想有效的调节经济运行必须对这二者进行合理的松紧搭配。然而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各成员国缺少利率和汇率两个重要工具的支持,在面临经济衰退需要缓解时,只能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 此外,这些国家债券也将成为国际投资者进行投机的对象,导致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物价和工资上涨迅速,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总额均突破了《稳定与发展公约》所规定的上限,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还款能力严重脱离,而欧洲国家银行中政府债券所占规模巨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银行业也将蒙受巨大损失。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欧债危机论文
返回: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