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进和成因分析
3.1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进
2009 年底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欧债危机拉开序幕,以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为代表的"欧猪五国(PIIGS)"面临严重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偿还违约问题,政府债务占 GDP 百分比和财政赤字占 GDP百分比均突破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调低信用级别,由于这些国家的债券多数被欧洲银行业持有,欧债危机逐步向欧洲银行业蔓延,威胁欧洲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前,欧债危机正由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甚至东欧等周边国家蔓延,特别是这一危机已经从公共部门领域向欧洲银行体系不断渗透,即欧债危机已演变为信贷危机,这意味着欧债危机正逐步演变成一场欧洲银行业危机。
2011 年 10 月,德克夏银行面临流动性枯竭,难以继续经营,被迫向法国和比利时求助而被政府接管,成为在欧债危机爆发后第一家倒下的银行。此后银行危机愈演愈烈,2012 年,欧洲共有 5500 家银行分支机构倒闭,在银行总数中占 2.5%(见表 3-2),其中,希腊的银行危机最为严重,倒闭银行占比为总数的 2 倍。为遏制欧洲银行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欧洲央行采取了 LTRO(Long-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长期再融资操作)和 OMT(outrightmonetary transaction,直接货币交易)两大重要举措。据欧洲央行发布的公告,2013 年 1 月 30 日起,各银行将提前偿还第一轮 LTRO 贷款,共计 1372 亿欧元。
大批银行提前偿还贷款表明欧洲银行业的流动性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欧洲经济总体仍十分疲软,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仍然较大。
3.2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成因分析
3.2.1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直接原因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欧债危机,即欧洲各国政府债务违约导致持有大量政府债务的银行陷入困境,评级机构对这些银行信用评级下降又进一步导致银行股价下跌、风险敞口扩大、流动性风险凸显。不仅如此,欧债危机对欧洲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欧债危机、欧洲银行业危机、欧洲经济增长减速三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见图 3.1)。其中,欧债危机向欧洲银行业危机转变的渠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第一,欧洲各个国家持有的大量国债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国债价格下降,违约增加,直接导致了银行的资产损失;第二,在欧洲银行业的融资中,国债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债价值降低会恶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融资成本上升,经营困难;第三,欧债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向发生危机的银行提供援助和担保的能力降低,导致银行评级受到影响,投资者对银行失去信心,加剧银行业危机的爆发。
3.2.2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深层原因
此次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欧债危机,但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欧洲银行业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次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其深层次原因体现在以下三点:
(1)欧洲银行系统运营基础脆弱性。
首先,欧洲银行业缺乏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撑,是银行体系脆弱的根本原因。
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产业结构中的传统行业如农业、制造、建筑能源等的经济附加值在全部行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然而金融、房地产、信息业、科教等非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占比较高,如 2009 年,法、英、德、意四国非传统产业经济附加值占总值的比重分别高达 60.43%、57.38%、55.27%和 51.02%.这种情况自二战后就开始凸显,发达国家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大量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了本国产业空心化的出现。这种产业空心化发展的加深会导致实体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以及产生经济泡沫。
其次,信贷投向以金融、房地产为主,滋长了银行脆弱性。自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来,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失衡,欧洲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2010 年,欧盟金融保险行业产业附加值占总值为 5.5%,而欧元区房地产业的产业附加值占比高达 11.7%,比美国的 10.8%还要高。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必然会带来虚拟泡沫,一旦发生危机、泡沫破灭,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金融损失.根据标准普尔估计,2009-2011 年间,西班牙银行业约有房地产住房信贷 6600 亿欧元,约占 2010 年西班牙 GDP 的 65%,风险敞口十分巨大。因此,即使西班牙房价比危机前最高点只下跌了约 20%,也已经对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这种信贷投向的失衡、金融资产结构的脆弱性滋长了银行的脆弱性。
最后,银行规模偏大导致在危机中收入减少,但是支出却增加。根据苏格兰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整个欧元区银行资产接近 33 兆亿欧元,是该地区 GDP 的 3 倍。在欧元区经济活动融资中,银行提供的资金所占比重近75%.在欧元生效之初,金融领域的这种银行权重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在却严重阻碍的欧元机制的改革,银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欧元区货币发行和金融监管的缺乏协调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制度的缺陷也是导致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欧元区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发行欧元,实体经济融资的 80%来自银行业,但是银行监管却由各成员国各自为政,金融市场被人为割裂,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同时,由于各国对自己国家银行进行监管,为了本国维持投资者信心和金融市场稳定,有些国家监管机构明知自己国家的银行存在问题,也不主动欧洲央行或公众进行披露,即出现所谓的"监管宽容"问题。很明显的例子是,在 2010 年和 2011 年进行的全欧盟银行"压力测试"中,许多被给出健康清单的银行在这结果公布后不久即发生破产,这表明许多问题都被监管机构给掩盖了。这种监管的混乱使得欧洲在发生银行业危机后不能有效地采取统一的措施来遏制危机的深化。
(3)欧元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
此次银行业危机充分暴露出欧元区深层次体系制度的缺陷,即在欧元区内,货币政策是由欧洲央行来制定,然而财政政策却掌握在各个主权国家自己手中,欧元区内这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使这两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无法在危机发生时有效地予以制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所运用的两个最基本工具,要想有效的调节经济运行必须对这二者进行合理的松紧搭配。然而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各成员国缺少利率和汇率两个重要工具的支持,在面临经济衰退需要缓解时,只能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 此外,这些国家债券也将成为国际投资者进行投机的对象,导致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物价和工资上涨迅速,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总额均突破了《稳定与发展公约》所规定的上限,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还款能力严重脱离,而欧洲国家银行中政府债券所占规模巨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银行业也将蒙受巨大损失。
目录摘要Abstract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3研究思路、方法和数据来源1.3.1研究思路1.3.2研究方法1.3.3数据来源1.4研究内容及框架1.5主要创新点2文献综述2.1债务危机的界定2.2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及影响2.2.1新兴经济体主权...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下,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良好, 进出口比率也逐年上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来往越来越紧密, 贸易量持续增长。...
马克思所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金融危机本质做出了揭露,并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必然性以及周期性做出了论述。通过对《资本论》做出了解,不仅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与本质,同时也能够指导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使用有针对性的...
结论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掀翻了整个华尔街,同时也席卷了全世界,其发展速度之快、蔓延势力之广、影响范围之深让人瞠目结舌。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但总的来说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失以及金融性政...
金融危机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场经济危机,我们无法避免,只能在掌握其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分析我们企业自身的客观与主观生存环境,找准企业自身发展市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简约销售渠道,从而提升自身盈利空间,以更好地姿态迎接金融危机的挑战。...
第3章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及背离实证研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与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经济状况进行对比,有助于我国吸取经验教训,进行危机预警。为防范危机,首先要分析我国现在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否存在偏离正...
一、研究背景2008年的9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低价格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投入巨款救援AIG集团;另外两家银行虽努力自保,积极转型,但最终也以股票大跌而收场.这些接二连三、令人不安的新闻预示着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随后,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几...
一、引言从历史上来看,香港经济就以自由着称。自1841年开埠以来,香港就一直保持着世界自由港的身份,执行着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可以说,自由经济制度是中国香港经济的最大特点。长久以来,无论是港英政府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都奉行让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正在恶化一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总危机跌宕起伏。在20世纪末,由于苏联崩溃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资本主义获得了暂时的稳定。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仍然在继续发展,这个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
所谓技术革命,按照保罗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中的定义即包括生产工艺的改进、新的改良产品及新服务的引进,表现为总生产函数的上移。不断推出的新技术革命在避免平均利润率下降、刺激投资者生产积极性方面无疑有重要作用。在投入既定条件下,技术变革能够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