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不良后果、应对措施及长远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28 共324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不良后果、应对措施及长远影响

  4.1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不良后果

  4.1.1  对欧洲内部的不良后果

  (1)阻碍欧洲经济复苏。

  欧债危机的爆发使欧洲经济遭到重大打击,而连锁反应的欧洲银行业危机又使欧洲经济困境雪上加霜。如图 4.1 中数据显示,2011 年 7 月至 2013 年 1月,在这危机最为严重的期间,欧元区的 GDP 一直处于负增长,最低时达到约-3.4%.而目前,银行业危机形势虽然有所缓解,但欧元经济复苏进行却十分缓慢,根据 IMF《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2014 年欧洲各国 GDP 平均值大约在1%的增长率,而全球先进经济体的总平均值在 7%,欧洲经济复苏之路任重而道远。

  (2)导致资金外流。

  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后,欧洲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同时欧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也直线下滑,为规避资金风险,欧洲银行业存款大量外流。2011 年间,希腊个人和机构存款下降了 19%,德国金融机构存款也下降了 12%,存款资金外流更加剧欧洲银行业资金枯竭速度。同时,在银行业联盟建立的进程中,欧元区各国博弈非常激烈,德国由于担心成为欧元区债务的最终承担者,提出银行应优胜劣汰,这会更加降低重危机国中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资金外流。

  (3)加剧欧元区成员国矛盾。

  欧债危机以及欧洲银行业危机的爆发,不仅影响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欧猪五国"与法德等国之间的矛盾,虽然出于自身利益和整体局势考虑,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救助重债国,使欧元摆脱危机,但是德国民众却不愿意为"欧猪五国"的债务埋单;二是欧元区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德法两国一直在争夺领导权,危机爆发后,两国在救助措施上意见又出现了分歧,法国指责德国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救助时机,而德国却指责法国只会指手画脚自己却不实施紧缩财政政策减少赤字。欧元区成员国内部矛盾的加深又反过来会阻碍欧洲经济的复苏。

  4.1.2  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后果

  (1) 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加深,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欧洲银行业危机不仅对欧洲影响巨大,同时也蔓延到其他经济体,使全球经济都深陷泥沼之中。

  在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急速衰退当中,而在全球经济刚要逐步走出这一阴影中时,欧债危机所引发的欧洲银行业危机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欧洲银行业当前面临着融资成本升高、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减弱等诸多问题,削弱了它们支持经济复苏的能力。受此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都十分缓慢,尤其对发达经济体,2010 年 10 月以来,GDP 增长速度一路下滑甚至接近零增长,而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如图 4.2)。而新兴经济体虽然表现比发达经济体略好,但经济增长速度也是直线下滑,并且伴随着低失业率所带来的高通货膨胀率也令人担忧。

  (2) 降低欧元国际货币地位,打击投资者信心。

  欧元作为欧元区内统一使用的一种超主权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巨大,曾一度可以和美元一较高下。但是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后,欧元兑美元、人民币等汇率急速下降(见图 4.3),欧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受到沉重打击,也使投资者对欧元信心降低,投资的减少更加剧了欧洲银行业危机。

  4.2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应对措施。

  4.2.1  各国政府为商业银行注资

  当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银行业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资本不足问题,急需注资。按照监管当局的设想,银行资本的来源首先应该是私人资本,当私人资本无法满足资本金要求时才由政府提供援助。2011 年 10 月,比利时最大的德克夏银行陷入困境,为对其进行救助,法国和比利时政府宣布对其进行国有化,并通过政府注资的方式向其提供援助性贷款,而使德克夏银行成为欧债危机以来第一家被政府接管的银行。然而,由于欧洲银行资本金缺口过于庞大以及时间过于紧迫,再加上欧洲实行的财政紧缩使各种财力受限,因此政府注资只是杯水车薪。

  4.2.2  欧洲央行推出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是欧洲央行的一种传统工具,在欧洲银行危机发生后,欧洲央行共推出两轮为期 3 年的 LTRO 贷款:第一轮是 2011 年 12 月21 日,向 523 家银行以 1%的低利率发放 4890 亿欧元贷款;第二轮开始于 2012年 2 月 29 日,向 800 家银行发放了 5290 亿欧元贷款,间接购买国债迂回救市(见图 4.4)。从这四大央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构成中可以看出,欧洲央行尽管为应对欧洲银行业危机所采取了应急措施,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洲银行资本流动性不足问题。据欧洲央行发布的公告,2013年1月30日起,各银行将提前偿还第一轮 LTRO 贷款,共计 1372 亿欧元。大批银行提前偿还贷款似乎想向外界证明自身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欧洲经济总体仍十分疲软,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仍然较大。

  4.2.3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容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简称 EFSF)是为了维护欧元区成员国金融稳定由欧元区成员国、欧盟委员会和 IMF 共同出资于2010 年 5 月建立的,根据 EFSF 的规定,该基金可在欧元区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困境时进行专项融资。欧债危机发生进而导致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之后,EFSF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各国政府和银行面临的巨大债务存量,EFSF 也很快耗尽 4400 亿欧元的储备,为此欧元区对 EFSF 进行扩容,通过向 IMF 向其注资、对其他国家央行发行债券和杠杆操作的方式将基金规模扩充至 1 万亿欧元。

  4.2.4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

  在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中,欧元区货币发行和金融监管不统一是极为重要的一条。为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联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及时任欧元区主席容克在 2012 年 6 月欧盟峰会上,正式提出建立银行联盟建议,其中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建立单一监管机制、单一处置机制和欧洲存款保险机制。2013 年 10 月,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被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标志着最终确立了单一监管机制及其内容框架,银行联盟建设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预计 2014 年 10 月 ,欧洲央行将正式担任银行监管职能。

  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包括:一、欧洲央行直接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全权负责银行监管;二、欧洲央行成立监管委员会,严格分离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三、欧洲央行银行监管事务直接向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负责。虽然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目前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这是欧洲银行监管改革的重大进展。

  4.3  欧洲银行危机的长远影响

  尽管通过 2012、2013 年两年的努力,欧洲银行业危机有所缓解,多数商业银行提前开始向欧洲央行还款,但是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的根源并没有解决,其长远影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4.3.1  欧洲银行业复苏阻力增加

  欧元区经济增速缓慢,加之各国国债偿还高峰还未到来,主权债务规模仍在扩大,欧洲银行业复苏前景不容乐观。根据国际清算银行 2013 年年报数据显示,在 2008-2011 年间,先后遭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之下,欧洲各大银行在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后普遍出现收益严重下降,成本增加,短时间内银行业复苏难以有突破性进展。

  4.3.2  欧洲金融市场分化加剧

  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重债国和其他国家金融市场规模和质量分化在不断加剧,这种分化在银行业领域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重债国商业银行存款大量流失;第二,重债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坏账迟迟没有清理;第三,重债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减少;第四,重债国商业银行融资渠道越来越窄。上述情况的出现会导致重债国更无法从危机中脱身,陷入恶性循环当中,此时就需要欧洲央行、欧盟等组织予以协调援助,平衡各国间的利益。

  4.3.3  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迅速,蕴含潜在风险

  尽管欧洲中央银行在救助各国商业银行、拯救银行业危机中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央行两轮 LTRO措施实施后,其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向市场投放超量货币,将会加大欧元区通货膨胀风险;此外,在欧洲央行承担"大规模救市责任"之后,央行已经从中性的"市场的调节者"变成重要的"市场参与者",这将造成金融市场扭曲,其长期低利率政策还会压缩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减缓银行系统的自我修复速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欧债危机论文
返回: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