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

新时期新疆对外贸易发展路径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835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增强本国在国际角逐中的竞争力、使对外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区域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新兴经济体地位整体上升。欧亚地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能源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其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辐射区域。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主导的欧亚一体化的推进,俄白哈关税同盟的签订,欧亚各国尤其是独联体国家间战略合作正在逐渐深化,大国间的贸易竞争与合作愈演愈烈。

  ***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将是一个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跨欧亚大陆的新兴经济合作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通过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上是为我国确定一个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是中国全面向西开放的前沿,也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和欧亚大陆地理内心,连接四大经济轴,更接近世界最大的经贸、能源和旅游市场,具有开发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和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亚欧博览会的成功召开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表明新疆正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到中亚乃至欧亚的经贸合作中。2015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新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了明确划分: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可见,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未来中国以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提出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战略构想。这对于改善新疆对外贸易发展质量以及提高新疆对外贸易在欧亚贸易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丰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研究领域。目前对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研究多集中在贸易方式、贸易结构等方面,尤其是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于新疆这个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西部省区,如何通过评价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实现外贸快速发展的研究则更为少见。本文通过对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新贸易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为今后相关部门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和理论依据。

  (2)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在综合分析两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有助于优化新疆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由规模向效益的转变,从而实现新疆对外贸易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3)提高新疆对外贸易的开放水平。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新疆战略地位的优势更加凸显,通过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发现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根据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原则和目标,探讨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保障贸易战略能有效实施的具体措施。这对完善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加快新疆开拓欧亚新兴贸易市场进程,提高新疆在欧亚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关于对外贸易的研究。

  1776 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探索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在 1817 年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市场经济分析结构,由于的资源和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劳动力的国际分工可以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和分工的深化。十九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资源禀赋理论。

  即指国际贸易能使生产要素在国际交换中实现最优配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发达国际经济增长对其低档产品的强烈需求导致的。将规模经济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参与对外贸易的国家几乎都是在生产多个产品还是生产单一产品之间进行抉择。在对外贸易中,如果选择某一产品或某几个产品进行扩大生产,从而达到规模化,除了这些产品以外的其他产品,国内的顾客将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oul Krugman)和赫尔普曼(Helpman)等将规模经济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来,他们认为每个国家的生产者都在生产的多样化和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之间进行选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最终选择单一产品或少数产品的规模性生产,从而达到规模经济。国内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需求,则需要通过从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满足。而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只生产有限类别的商品,并且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各国不仅使生产者得到了规模经济带来的较高的利润水平,同时消费者也享受到了较低的价格和产品多样化带来的较高福利水平。Arize(1996)通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欧洲八个经济体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实际汇率波动的增加对于样本国家的出口需求都有显着地负影响,而不论这些国家是否是 ERM(Exchange Rate Mechanism)成员国。Eaton,Kortum & Kramarz(2001)使用法国出口商的数据分析发现,法国总出口的绝大部分变化是来源于出口商数量的变化,这个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双边贸易关系。Back & Listrijono(2003)运用重力模型分析了东盟 1990-2002 年 12 年的数据,其得出的结论是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影响逐渐减弱。赫尔普曼,Melitz & Rubinstein(2005)认为,自 1970 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主要是来源于贸易伙伴之间出口数量的增长,而不是新的双边贸易的发展。

  (2)关于对外贸易战略分类的研究。

  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as)在 1971 年将对外贸易战略分类分为两个层面,以外向型主导和以内向型主导的战略,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国在进出口过程中产品销往国内或国外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就是外向型,如果没有差异,就是内向型。Balasas研究出了一些具体指标来如何判断两种类型的战略,判定标准是凭借销售活动是对进口有利还是对出口有利。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出口和内销的激励比率等于(内销的保护率(或补贴率)加 1 并除以出口的保护率(或补贴率)加 1,假如激励比率大于 1,表明激励机制鼓励内需而反对出口;如果比率小于 1,说明该项激励机制更青睐进口而排斥内需。安妮·克鲁格(Anne O.Krueger,1984)和贾迪什·巴格瓦蒂(J.Bhagwait,1985)提出两种对外贸易战略,一种是鼓励出口,一种是鼓励通过进口来代替本国产品的生产,鼓励出口是所有商品的贸易全部实行一个政策。一种是根据巴拉萨指数来测量贸易趋向,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影响进出口的实际汇率决定,用 EERX 与 EERM 表示。如果 EERX大于 EERM,说明机制更倾向于出口促进,而如果 EERX 小于 EERM,说明激励机制倾向于进口代替,而不是出口促进。

  霍利斯·B·钱纳里(H.B.Chenexy,1986)对外贸易战略重新划分为进口替代战略、平衡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和贸易自由化战略,并指出进口替代是在国内市场贸易政策刺激不足的时候加大对本国出口产品的刺激力度,不论是进出口,贸易自由化战略涉及到的贸易政策激励很少,即没有进出口额的限制,也没有贸易产品价格的控制。平衡战略是以上出口导向和进口代替两种战略的融合,即适当的进口与同样适当的出口互相配合,达到平衡状态。世界银行《1987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实际调查数据,把企业的外贸策略按照外向和内向的标准分为一般型、坚定型。外向型和内向型战略的区别是对外贸易和工业制造业的激励政策更倾向于外销还是内销,如果奖惩政策不偏向任何一边,就是外向型战略;如果奖惩政策是更青睐于国内生产的劳务和产品,就是内向型的战略。钱纳里(1995 提出了一种贸易自由化战略,而挪威则是施行这个战略的典型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是具有进口替代和出口无明显促进,适用于比较自由的贸易环境,它不对贸易数量有所限制,也很少会对进出口产品的价格进行控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关于对外贸易的研究。

  姚树洁、韦开蕾(2007)研究分析了我国多个省份的进出口数据,深入探讨出口、FDI 和 GDP 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研究发现出口与 FDI 对 GDP 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很大,中国应加强学习如何促进出口、引进技术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国内外成功经验。吕晓军(2012)从贸易额、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现状,针对贸易创新政策提出建议,扩大开放、发展特色贸易,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等。郭周明(2013)中国处于全面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促进对外贸易的西向开放,提高经济增长约束条件的建设,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紧抓贸易模式和方式的改善,提升国内中小企业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有效应对贸易壁垒,促进外贸的长远发展,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的综合影响力。

  (2)关于对外贸易战略分类的研究。

  林毅夫(1999)按照是否遵循比较优势,将对外贸易战略分为顺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和逆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两种。他将前一种称为比较优势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以本国资源禀赋作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基石,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地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国民收入水平;他称后一种为赶超战略,具体是指不完全按照本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而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建立与发达经济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尹翔硕(2001)按照一国政府干预程度,将对外贸易战略分为三种:高干预贸易战略、低干预贸易战略和基本无干预贸易战略。若按照政府实施战略手段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即计划干预的贸易战略及商业政策干预的贸易战略。以此同时,他提出了贸易制度"中性"的概念,是指按照贸易奖励制度的中性与否,可将对外贸易战略分为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两种。如果奖励制度偏好国内市场,就是进口替代战略;如果奖励制度是中性,那么就是出口导向战略。

  陈志军(2012)有效利用贸易保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分析了许多种战略类型:初级产品发展、出口增长、进口替代、出口替代和总体战略等。

  (3)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研究。

  林毅夫(1988)提出中国应该利用比较优势,推行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王允贵(2002)适度结合管理战略实现贸易自由化,有效使用贸易刺激措施,消除政府 干预带来的贸易僵化,积极促进贸易进出口结构的改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提高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加强内外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李文(2008)通过分析我国外贸的现状和四种贸易发展战略,发现我国现在应当选择结合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形成的以贸易自由化为特点的综合性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性优势,提高我国进出口发展水平和程度。荆林波、袁平红(2012)从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分析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基础是竞争力的建设,实现内外经济的统一发展和合作,巩固各经贸组织的友好关系,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和海洋运输建设,综合提高海上经济的长远发展。朱玉荣 (2013)在个经济组织和贸易组织遍布的形势下,制定合理正确的发展战略,顺应时代趋势,转变增长模式,升级贸易结构,实施贸易措施,实现经济一体化建设,为加快外贸发展提供良好后盾。

  (4)关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研究。

  刘彦群(1987)指出新疆应当转变贸易发展战略,从初级出口向进口代替转变,综合利用 FDI 迅速转变发展模式,积极应对外贸变化做出相应的战略改善。鲍敦全(1997)对新疆发展对外贸易的内外部环境一一作了分析,提出新疆正处于我国向外开方的关键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李茂(1999)对新疆外贸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新疆外贸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新疆外贸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出了新疆应该实施"大经贸"战略,具体提出了如何实施该战略的战略部署。范昕娟(2007)通过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外贸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做出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旨在分析出新疆外贸发展的现状、原因、不足及改进方法,以及其对新疆经济是否有影响及程度。潘旭明(2010)对新疆外贸发展过程中宏观影响因素以及微观影响因素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出口产品区域结构分布、贸易方式以及新疆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新疆对外贸易存在很多差异性,针对差异性,提出通过建立外向型产业为基础,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市场差异化战略,形成新疆对外贸易差异化竞争优势。李澜(2011)在新疆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尽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好,新疆仍应当将对外贸易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并实施西向开放战略促进新疆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中国产品走向欧亚市场。

  1.2.3 文献述评。

  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多集中于对贸易战略分类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和选择上,且目前对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研究多集中在贸易方式、贸易结构等方面,而对贸易战略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尤其是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于新疆这个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西部省区,如何通过评价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找出贸易战略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实现外贸快速发展的研究则更少。面对目前国际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在欧亚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新疆作为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如何设计和完善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高新疆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和战略地位,增强新疆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深入参与中亚及欧亚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向西开放空间,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欧亚经济一体化给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一全新的对外贸易形势,现行的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能与之相协调?

  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贸易规模、市场分布、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四个方面分析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梳理新疆从建国以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经历的三个演变过程;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在综合分析两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针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缺陷,根据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原则和目标,提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的对外贸易市场开拓战略、以动态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差异化区域战略。为保证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开拓欧亚新兴市场、完善软硬件服务设施、改善进口贸易结构、发展加工贸易以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等保障措施。

  1.3.2 研究内容。

  除引言外,全文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具体是:

  第一部分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欧亚经济一体化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理论。

  第二部分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析。从贸易规模、市场分布、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四个方面分析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梳理新疆从建国以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经历的三个演变过程:封闭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开放条件下的出口导向战略以及温和的出口导向战略。

  第三部分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评价。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在综合分析两种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进口的作用缺乏重视、贸易结构和方式的转型和调整滞后、贸易发展的软硬环境发展缓慢以及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等。

  第四部分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设计。针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缺陷,根据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原则和目标,提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的对外贸易市场开拓战略、以动态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差异化区域战略。为保证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开拓欧亚新兴市场、完善软硬件服务设施、改善进口贸易结构、发展加工贸易以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等保障措施。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首先从贸易规模、市场分布、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四个方面分析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梳理新疆从建国以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经历的三个演变过程;分析欧亚经济一体化对新疆外贸发展的影响以及在此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战略环境;并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本课题在研究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过程中,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并在综合分析两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

  (3)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结合。在分析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演变历程时采用历史的方法进行归纳概括,结合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既注重事实的归纳,又注重理论的演绎,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使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并对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略】

  1.5 论文创新之处。

  (1)目前对边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研究较少,课题从欧亚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从贸易规模、市场分布、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四个方面分析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梳理新疆从建国以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经历的三个演变过程;其次分析欧亚经济一体化对新疆外贸发展的影响以及在此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战略环境,深入了解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矛盾局面。

  (2)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战略成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在综合分析两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指出现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欧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3)针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缺陷,根据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原则和目标,提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的对外贸易市场开拓战略、以动态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差异化区域战略。为保证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构想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开拓欧亚新兴市场、完善软硬件服务设施、改善进口贸易结构、发展加工贸易以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等保障措施。这对提高新疆的对外开放度,提升新疆对外贸易在欧亚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可能具有创新之处。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际经济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