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

人民币国际化对贸易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9 共537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发展背景
  
  2005 年,中国开始根据发展国情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针对性改革,解决因为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而为人民币带来的升值压力,防止大量出现短期的投机行为,维护好与对外贸易伙伴的关系,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有序的大环境,同年 7 月,我国确定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放弃人民币单一的和美元进行挂钩,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加灵活,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初步得到国际认可。同时,中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以 GDP 年均 7%-8%左右的增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 2015 年增速降缓,但增长速度仍然比全世界的大多数主要经济体要高,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肱骨之力,国际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经济实力的坚实地位,增强了世界各个国家对人民币的信任。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我国坚持倡导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涌入世界市场,积累了大量的中国资本。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中国不仅承担各国的政策风险和汇率风险,而且面临外汇储备运用方式单一、被动购买外国国债的风险;同时,积聚的大量中国资本在深化国际合作进行跨境贸易时,资本输出面临着汇率波动的风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相称,世界支付系统不断暴露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国际货币体系呼声最高的货币,因此我国开始着力于改善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开始进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探索。
  
  3.2 发展现状
  
  3.2.1 货币互换协议
  
  2009 年 3 月,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在香港进行试点运行,同月 11 日中国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7 月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此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10 年 6 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由沿海扩大到内地的 20 个省及地区,境外结算地扩展到所有的国家和地区。2011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内区域范围扩大至全国。2012 年 6 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至此,境内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依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行过程中,我国央行积极与多个国家的货币当局进行合作,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和对方央行根据交易日的汇率进行等价值量的对方货币交换,为双方在进行双边国际贸易提供便利,使得货币在金融市场的短期流动更加迅速,加深双方国家在经济金融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促进经济金融的快速稳定发展,协议的签订开始与结束都是通过本币进行,在协议期间还将会根据双边的汇率变化进行互换金额的调整,使得签订协议的双方国家不会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仅仅是在协议到期时支付一定的利息即可。
  
  如表 3-1 所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共与 33 个国家与地区签订了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协议,其中有韩国、香港等 18 个国家和地区是进行的协议续签,总体货币互换规模达到 33142 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还有多个国家央行与货币当局意欲和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的实质性动用也明显增加,2014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使用我国与韩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下的 4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0 万元),这些资金支持企业贸易融资,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动用对方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推进和维护双方国家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2.2 人民币结算规模
  
  自从建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逐步取消了限制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计价的因素,跨境人民币业务顺利开展,增长平稳迅速,人民币结算规模逐步扩大,货币使用度巨额增长。如图 3-1所示。
  
  由图 3-1 可以看出自实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起,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呈现逐。
  
  稳步上升态势,由 2009 年的 36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12.1 万亿元,同比增长为22%,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 7.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这其中货物贸易有 6.39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有 8432.2亿元。
  
  由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编写出刻画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这一指数从 2009 年底的 0.02,已经提高到 2014 年底的2.47,再创历史新高。
  
  如图 3-2 所示,在 2014 年 1 月人民币已超越加元及澳元,紧随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由 SWIFT 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全球付款价值不断取得新高,2014 年 12 月增长 20.3%,上涨 102%,人民币支付额持续取得三位数增长,增幅高达 321%.根据 SWIFT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追踪的最新报告表明,截至2015 年 12 月,人民币保持稳定的地位第五个最活跃的全球支付货币,占全球的2.31%支付。
  
  3.2.3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
  
  SDR 即特别提款权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 1969 年创设的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是一种准货币,他的含义就是使得成员国拥有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权利,可以将其作为国际储备的一中方式,简单来讲就是 IMF 向成员国提供的紧急信用卡功能。每五年进行一次审核,进行审核的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被考核国家或地区在考核期前的 5 年中的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量排在成员国前列;二是根据《特别提款权(SDR)估值方法评估--初步考虑》的规定判断货币是否可以自由使用。在 2010 年 SDR 进行审核时,人民币已经达到了第一项标准,出口规模符合要求,但因人民币不能被判定可自由使用而不能被纳入 SDR.
  
  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进行人民币中间价汇率机制改革、完善人民币利率体系、允许国外央行与国际金融机构以注册制方式进入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等措施,2015 年年初以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人民银行、外汇局会同相关部门与IMF 开展了深入交流,顺利解决了 SDR 审查涉及的数据和操作等问题。在 2015 年12 月 1 日凌晨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已经通过《SDR 定值方法审查报告》,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标志着人民币已经达到了可以在国际上自由使用的标准,正式作为世界货币使用,成为第一个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新兴货币。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的第 5 种货币,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所占的份额为 10.92%,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所占的份额为 41.73%、30.93%、8.33%和 8.09%,这一政策将在 2016年 10月 1 日生效。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这对于中国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标志着中国经济更加深入的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是对于我国在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取得的成果的高度认可,我国将人民币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和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方面在推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时,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改革,保障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也是国际社对人民币地位的认可,人们可以再境外旅游、投资、贸易时直接使用人民币,避免了因为汇率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并且降低了汇兑成本。
  
  从整体情况看,人民币“入篮”不仅仅使得 SDR 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使得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完善,不再追逐单一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中国对世界打开资本账户,进行市场化改革,这是一件使得中国和世界互利共赢的时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更高的期许,希望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并且,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金融与货币体系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对外开放,为促进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维护世界金融安全和谐和完善世界经济治理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3.2.4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上线
  
  自 2009 年实施结算试点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为使得在进行跨境贸易与投资时人民币可以更方便的使用,深入推进与周边国家货币合作,形成双边或者多边合作模式。通过“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促进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目前,人民币拥有越来越高的国际地位,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与配套工具来支撑业务发展。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分析和境内商业银行的配合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在 2012 年时启动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计划,简称为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该系统按计划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主要目标是便利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
  
  2015 年 10 月 8 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工程)成功上线运行。为了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对于参与系统的条件进行详细规定,对于账户管理和业务处理等问题给出明确要求,这一系列条例为 CIPS 稳定运行奠定制度基础。CIPS 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等 19 家境内中外资银行。
  
  此外,同步上线的间接参与者包括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 38 家境内银行和 138 家境外银行。满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效率,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人民币能够顺利成为国际货币铺平道路。
  
  3.3 人民币国际化对贸易的影响
  
  3.3.1 积极影响
  
  在目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对我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的主要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风险,扩大对外贸易范围与规模。
  
  中国是贸易大国,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进行贸易时,受到当今世界既存的贸易结算体制影响,大多数企业只能采用美元、欧元等其他国家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在进行结算前,必须要办理好各种相关的手续,例如进口购汇、付汇以及出口收汇、结汇。这就为我国的外贸企业在与欧美国家进行贸易时承担很大的汇率风险;如果进行贸易时选用第三方国家的货币,进行贸易的双方都会面临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截止到目前,我国与 33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进行跨境贸易与投资时发挥计价和结算职能,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人民币将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使用,这样我国外贸企业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和投资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进行投资和贸易时面临汇率风险,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我国外贸企业在办理收汇、结汇等业务时,都需要向银行缴纳一定数量的手续费、电汇费等费用,虽然金额数量不是很巨大,但是对于一些利润微薄的企业而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如果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通兑换,我国的外贸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结算,这就会省下来一大笔手续费用。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后,意味着在进行贸易时,贸易双方可以不需要经过美元、欧元或者其他第三方货币而直接进行贸易,这样一来,就减少了货币兑换结算成本。
  
  并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将被更多的国家接受为计价结算货币,降低中国外贸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贸活动时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再次,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我国边境贸易发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正在循序渐进的进行着,很多的边境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将会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作为“硬通货”的地位。我国的周边国家中大多数是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市场供应,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对这些资源有极大的需求,这就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发展这,使用人民币所谓计价结算货币,可以缓解进行贸易时结算方法不多的困境。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会使得更多的国家流通和持有人民币,进一步发展扩大我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规模。
  
  3.3.2 不利影响
  
  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人民币国际化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外贸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有负面效应产生,贸易规模与区域的扩大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国际争端问题,出现更多的贸易摩擦问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流通,削弱国内央行对人民币的控制力度,导致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在全球流通时,很容易成为一种传导工具,将国际上存在的各种经济危机问题传进中国,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初步实施阶段必然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影响,这也将会对外贸产生影响,境内外对人民币需求增加,提高利率,国内投资下降,导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影响,虽然会带来许多的风险,但这也将会是一种挑战,是走向新格局必经的道路,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是一条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道路。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际经济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