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中国书法史,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在魏晋之前是字体演变的历程,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相继出现。从书写的角度看,在魏晋之后是书家风格演变的历程,颜体、欧体、柳体、赵体、板桥体、毛体、叔同体……相继引领时代潮流。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米芾、王铎等,均以其个性化的书风从历代书家中脱颖而出,对书法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书家。郑板桥作为清代中叶"扬州八怪"中最有影响的一位书画家,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六分半书",即"板桥体",自己独创一体,在书法史上也是屈指可数。郑板桥书风领异标新,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对郑板桥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之后,我们对于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正是碑帖根本性转换的迷茫与探索时期,帖学书风发展到顶峰并出现穷途末路的征兆,碑学书风开始萌芽。郑板桥作为传统书风的反叛者,不肯随波逐流附和帖学书风,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为近代碑学的先声。
艺术风格不必趋同,应当标新立异。"板桥体"极端个性化的风格形式不在于为后来的学书者树立一种值得仿效的伟大风格,而在于对如何继承与创新问题,启发当代书家去继承和革新,去寻找和发掘自我,拓宽书法艺术的创作途径,以作品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板桥体"取法的多元化,以画入书,尚奇求怪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对于应对当下展厅效应下的视觉冲击方面给我们诸多启示。
郑板桥书法对字形结和构的幽默化、诙谐化的处理,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成因也更是值得思考的。基于思考和书写实践,笔者认为郑板桥特殊的毛笔和用笔方式,对其个性化的书风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目前限于古籍材料和实物不足,难以还原板桥彼时彼刻的书写场景。由此想到的书家所用毛笔与其书法风格的关系也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将继续搜集和整理相关材料,不断丰富和完善此论文。
参考文献:
[1](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徐柯。清稗类钞选文学艺术戏剧音乐[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 周来祥。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灵聪。从冲突走向融通:晚明至清中叶审美意识的嬗变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 朱剑心。金石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9] 王振忠。明清徽商与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 薛永年。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1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扬州:广陵古籍出版社,1984
[12] 卞孝萱。郑板桥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5
[13] 王锡荣。郑板桥集详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4] 周积寅、王凤珠。郑板桥年谱[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
[15] 王同书。郑板桥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 65--金农郑燮[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7
[17] 秦金根。中国书法家全集--郑板桥[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8] 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9]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0] 华人德。六朝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1] 陈振濂。中国现代书法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
[22]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3]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4] 马宗霍。书林藻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5] 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稿[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26] 启功。论书绝句[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7] 李宗玮。悟对书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8] 李宗玮。广艺舟双楫解析[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9] 邱振中。书法与绘画的相关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0] 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1] 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2] 胡传海。笔墨氤氲--书法的文化视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3] 陈振濂。线条的世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4] 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
[35] 胡抗美。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
[36] 沃兴华。书法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7]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8] 孙晓云。书法有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元代书法是复古的时期。二王的一套笔法在宋朝已经被人忽视,尽管有米芾提倡古法,和黄庭坚暗用古法,但是,晋唐的真实面目已经改变了。到了元代书法又走向了回归晋唐古意、复兴古法的路子,是谓书法史上的复古。潘伯鹰先生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认为:(复...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性和艺术欣赏性。书法是借助汉字的形式展现毛笔书写,经过点线之间的变化,来对作者的性格气质、思想感情、学问修养、审美观念等进行表达的精神特性美的艺术。书法是随着汉字实用的演变、书写进而产生并逐渐发展...
目前,高等书法教育已经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书法专业也已进入教育部二级学科目录,学科地位有所提高。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高等书法教育逐步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高校书法教育取得了不少喜人的...
保存在太原市双塔寺文物保管所碑廊中的四条屏证、释读、整理,故撰写本文,仅供同行学者参考借鉴。《子史粹言》石刻为清嘉庆年间进士、着名书法大家祁隽藻所书祁隽藻(1793一1866),字叔颖、淳甫,号观斋、息翁,溢号文端,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清嘉庆进士,...
冯月庵,字霁光,辽宁沈阳人,祖父是清末副都统衙门官吏,其父是就读于高等警官学堂,毕业后曾从事税务、军政和医务工作。冯月庵自幼家教很严,五岁时父亲便教授的“字方”认识其七百余字并背诵《千家诗》多首。...
从《书谱》看孙过庭的书法写意观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不朽名篇《书谱》不仅是他的书学观和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更为唐代书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书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堪称书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具有开创性意义。《书谱》以王...
一、关于循环的两种可能。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面对艺术、艺术家、艺术品之间直接论述到,什么是艺术?这应当从作品哪里获得答案。什么是作品?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经验到,任何人都能觉察到,我们这是在绕圈子。通常的理智要求我们避免这种循环,因...
现代著名艺术家熊秉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内核。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书写的产生、传承、发展和衍变等过程而存在,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一无二的风格著称于世,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民族特色传统艺...
探究尊碑抑帖学术思潮的成因,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发生、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文学、绘画界的审美风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书家取法的变化。就书法本体发展的自律性来说,晚明帖学的衰落促使书家进行新的探...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无与伦比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而茶产品是我国茶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包装设计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提升茶产品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时代价值,服务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