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媒体的组织形态和内部架构
新媒体的产生在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的同时,其也表现出了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组织形态和内部架构。这就使得其在新闻的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的范围等众多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部分对新媒体的组织形态及内部架构所存在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以新媒体中的自媒体为典型案例,对其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阐述。
(一)新媒体组织形态及内部架构分析。
新媒体的组织形态和内部架构是通过一个活性结点形成的具有网络连接结构的组织系统。信息流构成整个组织系统的驱动机制,从而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同时也能够对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有效的联系,即一种网络性的组织形态。具体而言其组织形态和内部结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特定结果而形成的有效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都有自身的发展愿景,这是企业组织发展的强劲动力。对于以网络组织结构为特征的新媒体而言来说,从其定义来看就是以特定结果的实现为目标,从而将企业组织联系起来的。新媒体网络组织以价值链的建立为目标从而将有关新媒体组织组织起来的,通过价值链的公共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媒体来共同建立价值取向,并为各自的价值来共同努力。在目标或者愿景实现以后,该组织结构建立的任务就实现了,由此看来它的形成缺乏长远的目标性。
2.代表职能的有效集合。
新媒体网络组织之所以能够形成多个相关媒体的有效联系,其核心在于能够将媒体所承担的职能进行承担。由此看来新媒体网络组织的实质是对多种职能的有效联合,在该组织中各个成员之间分别承担者传统职能中的不同的职责,在该网络组织中各个成员能够收到纵向一体化的统一管理,这样就使得成员之间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这样不仅获得了分工的效率,同时也取得了协同工作的效果。
3.市场机制的有效运用。
新媒体网络组织中成员具有相对的对立性,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保持的。而该契约的实现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的公开搜索、洽谈等方式建立相对平等以及独立的契约保证。
4.完全的信息共享。
新媒体网络组织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完全信任的基础上,而该信任则以信息的完全开放和共享为前提。如果信息成员之间不愿意共享信息,那么成员之间的信任就无法建立,网络组织的结构也就难以有效的建立。
5.核心能力的组合。
新媒体网络组织建立是为了实现整体力量大于各自力量的目的,因此它的建立就是将各种核心能力进行有效组合,通过组合的方式来集中各自的核心优势,从而获得协同发展的效应。
6. 信任、沟通、协调为主体的新管理方式。
新媒体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以经纪人组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企业联合体,因此各个组成成员之间具有平等、独立的特点。为此,根据上述组成的特点可以总结出该组织需要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并需要成员之间的充分信任。
7. 无边界性。
新媒体网络组织中的经纪人通过契约的形式与不同企业进行联系,由此看来该组织没有一定的界限,可以通过一种可达可小的网络进行联系。
综上所述,网络型组织结构形成了横向的组织结构为主的结构图,这是对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的突破。组成该网络组织结构的各个工作团队之间具高度的独立性以及相互协作性,能够对市场的信息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随着企业的发展的及时性从而促使整个企业组织能够根据特点作出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二)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以自媒体为例。
1.传播主体权威地位丧失。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单一落后的信息传播形式提出了不满,新的媒体形式由此产生,移动端的使用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线记者,通过自己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将获取的新闻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而这些信息的形式可以是图片、视频甚至是文字描述。信息在社交网站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被好友浏览发现,好友在对分享信息评论、修改以及转载的过程中就使得信息进行了二次传播。在通过朋友圈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使得最初的信息以几何裂变的方式进行爆炸式的传播和扩散,这样的传播方式就促使自媒体这一概念的诞生。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实现了普通受众的媒体接近权。这一权利的行使使得每个公民以及每个社会群体都有相关的知情权和传播权,这一特点使得自媒体得到了广泛的接受,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传播媒体。自媒体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更多的提倡全民的参与性,天性具有双向性、自主性、多元性、平等性和参与性,这种传播的形式是实现民主参与的重要实践和保障。
2.传统"把关人"理论失灵。
自媒体对传统意义的上的信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进行模糊化了,在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媒体模式中信息传播的一对多性,也彻底消除了"把关人"的角色概念。"把关人"这一理论概念主要是指传播者要对自身传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过滤,进而对信息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控制和把关,对于执行这项行为的具体人员就称为把关人。对于大众媒体来说,其信息的把关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参与把关工作的人员不仅仅包括记者同时还有编辑个人的把关活动,对于把关的后果也会受到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左右。而自媒体与之不同,其把关的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困难。一方面把关人对于自媒体平台中言论的控制很难实现。另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中人人都可以作为把关人,由于自媒体的传播具有高度的参与性,并且具有言论的自由,在对信息的获取时往往会发表自身的评论和见解,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活动相反,不能很好地为实现言论的统一和一致性,缺乏单一的价位体系和社会的规范。由此可以看出,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意义上的"把关人"的概念所发挥的效用是缺失的。
3.受众面临选择性困惑。
自媒体根据其传播的特点来看,是一个公众可以参与的平台,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而对于信息传播中其数量可以多到无法统计的地步,另外由于二次甚至是多次转载使得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信息的传播缺乏有效地规范和监督,信息的不规范性使得受众在获取信息时就会面临困难,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的海量性特点因此受众在对这些信息的获取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信息的多次传播以及转载使得信息的质量无法保障,因此受众对信息的可靠性产生了担忧。自媒体形式中较为常见的形式多味微博、微信等相关社交网站等,这些社交网站在对信息的传播中往往通过简短的字数形成对信息的描述,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短、频、快"而字数的限制更是对信息内容无法进行充分的展开描述,另外在信息的传播中由于更新的速度很快,往往使得受众不能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另外对于获取的信息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往往通过转载人的思想来认同,由此看来这样的信息缺乏一定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就会造成受众选择信息的困难,也会造成对信息的恶意撰写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
(三)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以自媒体为例。
1. 提供更多新闻线索,拓宽传统信息渠道。
门槛低和不收时间和地域限制是自媒体行业的两大特点,这就使得大众普遍具备传统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同时也为媒体的信息传播及来源拓宽了范围,例如传统的新闻事件发生之后,现场群众会通知新闻媒体记者到现场进行跟踪报道,除了新闻记者外,普通人一般不会置身于事件中,而记者的报道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当事件发生之后,如果记者没有扑捉到实时的信息则会进行针对围观群众的采访,影响了信息的准确度,自媒体传播之后,事件发生现场的围观群众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手机或者其他拍摄或者记录工具,担当了信息记录的角色,与自己的见解配合发布在论坛或者网站上,新闻事件通过社交关系进行几何形的传播,当职业媒体人发现这条自媒体人发布的信息之后会精细化处理,从专业的视角进行分析和判断推测,让事件信息通过更为专业和具有说服力的视角二次传播下去,并且其影响范围和传播速度都会变大,从一定角度上来说,自媒体用户为职业媒体提供了原始素材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2. 提升传统舆论监督力度,扩大媒体社会影响力。
自由化程度高和自主化明显是自媒体信息的两大特点,在不使用旧式的信息管理手段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不区分时间和地域的对社会热点进行曝光,同时支持其他网络使用者进行信息获取,在这种影响下,政府和公职机关会对曝光现象采取处理措施,最为典型的实例是闻名全国的郭美美事件。一般来说自媒体对于舆论信息的操作主要按照以下流程,首先跟进发帖者的信息并给出自己的评论和互动,在围观网友数量持续增加的基础上,网络上出现了针对这一事件的漫画、幽默调侃笑话,或者讽刺图片等,经过持续发酵最终引起官方的注意,由此开始官方接入实质性的调查研究,经过处理后官方通过公众平台发布处理办法和结果,事件由此有了了结。自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可以看做是信息发酵传播的过程,通过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迫使舆论监督单位进行关注和处理。无门槛的全民参与是自媒体的主要特点,这也是近几年来舆论监督的新兴力量。自媒体从某种情况下来说承担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着名的学者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经提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观点,其核心思想是大众传播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开性,一般来说在非官方渠道下,公众对获取的规范违反行为不会给出群体性的行为,但是如果再大众媒体的曝光下,在道德约束的前提下公众会对社会规范给出自己的支持和力量。同时自媒体没有信息把关的限制,因此与大众媒体的影响力相比,其力量不容小觑。
(四)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已经慢慢的向我们推进,很多的信息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好传播,也充分的表现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及优势,随时随刻关注信息,让更大的人们了解最新状况。总结而言,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特点表现如下。
1.媒体个性化突出。
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2.受众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这就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发布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
受众有更大的选择,可以自由阅读,可以放大信息。
3.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查找以前内容和相关内容非常方便。
4.信息发布实时。
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与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 24 小时在线。 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摆布,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由此可见,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区别:
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型,变为新媒体的多点对多点型。主导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变为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受众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普通大众型,变为新媒体的细分受众型。
(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媒体传播现象的社会风险主要集中在网络舆论领域。网民滥用新媒体的自由环境,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等问题,导致了网络社会传播风险的增加。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打破道德底线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非理性、大规模、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网络暴力的出现是发帖者、跟帖者和网络看客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违背社会公德的发帖者传播发布信息,汇聚网民的眼球;缺乏自我判断力的跟帖者疯狂转发传播;好奇心强烈的网络看客促进了相关事件点击率的提升。于是,成千上万口诛笔伐的网民对事件当事人的精神摧残不断高涨,自由表达言论的权利在这里被异化成支持"道德正义"的伪军,社会道德底线被破除殆尽。
2.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谣言。
正如现实中的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一样,网络谣言以其快速广泛的传播效力影响着舆论的走向。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为了赢得网民的注意,不惜捏造突发事件、涉及名人公共领域的话题性事实,以博得网民的同情或认可,其他网民因为对事实的判断能力有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量转发评论,谣言便在新媒体上不胫而走。近年来,影响比较广的网络谣言如"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 8.6 级大地震"、"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等,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3.网络水军充斥。
网络水军是近年来衍生出的职业,属于网络营销的进阶。网络公关公司雇佣网络水军为他人或企业发帖回帖造势,从而获得其他网民的注意,营造话题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很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进行网络营销,达到宣传推广产品的目的。但是,由于网络上鱼龙混杂,网民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水军这个群体的素质。事实上,网络水军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他们可以为幕后的商业企业迅速地捏造恶意信息并打压竞争对手,也可以为商业产品恶意提高人气,吸引网民的关注和参与。更加严重的是,无良的网络水军受雇于国外别有用心的机构,不断在互联网上发布攻击性信息和制造谣言,激化网民间的矛盾,进行网络文化渗透。
这些新传播现象严重玷污了网络环境,极易放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风险也随着新媒体对信息的聚集扩散效应在网络上不断蔓延,并折射到真实生活中,对社会、个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因此,面对新媒体中的新传播现象,新媒体管理者们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规避社会风险的升级。
“刘亦菲被扑倒”事件在新闻媒体报道后,诸如刘亦菲裙底走光、抹胸脱落等成为了娱乐新闻的主要关注点。在众多相关新闻报道中,缺乏对女性的理解和关爱,缺乏新闻应有的人文关怀,一味地追求眼球经济、挖掘明星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私欲,获得较高关注度,从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有关金融、货币、股市、期货、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等各方面越来越吸着引受众的目光。当前,都市类媒体的财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报道形式单调刻板、报道的细...
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影响出版质量。事实证明,只要编辑出版部门配备足够的具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认真执行责任校对制度,出版物的质量就有保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对于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提高应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也更加重视。本文主要围绕网络舆论中的一类特殊主体律师的微博言论如何管理这一中心问题探寻网络舆论的管理之道,从案件传播中律师微博的内容...
4.2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演变特点分析在自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掌握着话语权,人人都有一个向世界发出声音的话筒,网络言论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微博舆论场的崛起,带来了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微博舆情新的特点。4.2.1官方和民间两个食...
第三章传播渠道融合过程中问题通过对同轴捆缆模式、平台模式、终端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通过对三种传播渠道融合模式的缺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出现这些缺点的原因有四种,分别为:资金问题,数字技术发展的制约,跨媒体人才的匮乏,跨行业跨区域的...
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碰撞融合案例分析---以《广州日报》状告《今日头条》为例在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新媒体技术随着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的应用使得其传播方式更为高效和便捷性。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大大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受到...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应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粉丝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订阅和转发参与到与明星和偶像有关的活动中,对娱乐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粉丝经济规模也急剧扩大。本文通过对粉丝和粉丝经济相关概念的梳理,深入...
摘要在微信朋友圈中,每天都有无数的点赞在产生和传递,但现有对微信应用程序的研究文献中,很少以点赞作为主要探讨对象。本研究将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点赞视为一种传播行为,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的心理历程。透过这一行为的探讨,本研究得以了解社群应用中...
第5章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未来发展的对策作为近两年来才逐渐兴起的微信公众平台目前仍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推送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平台未来发展的对策,全面提高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