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延边地区留守家庭主要问题探析
【第一章】延边留守家庭特点研究绪论
【第二章】留守家庭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第三章】延边地区留守家庭的基本状况和问题
【第四章】延边留守家庭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结论/参考文献】延边留守家庭发展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逐渐深入,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离开故乡来到城市去打拼,越来越多的家庭结构和形态也随之被拆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即家庭流出成员;另一部分是留在户籍地的家庭成员,即留守家庭成员。
社会是由各个小的家庭组成的,越来越多的家庭结构不够稳定,家庭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根据六普统计表明,2012 年我国流动人口突破了 2.36 亿人,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发生逐步引起了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人口大规模的流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输出地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伴随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家庭,引发了儿童教育看管、妇女权利维护、老人赡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更进一步演化为留守家庭的发展问题。
延边地区是吉林省出现人口转移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是形成留守家庭数量规模最大的地区。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与朝鲜、俄罗斯两国交界处,是吉林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边境口岸,也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方面均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近些年来,该地区大量家庭中夫妻的双方或者一方为了生计或者为了改善生活而外出打工,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一方面改善了延边地区的经济,另一方面也催生了留守家庭的产生,留守家庭成员包括留守儿童、留守配偶和留守老人,成员的留守状态导致留守家庭成员产生了各种问题,如留守儿童的健康和教育问题;留守配偶的生活和精神双重压力问题;留守老人的健康和赡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发展成为延边地区留守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研究延边地区留守家庭,不仅对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民族繁荣、边境国防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向城市转移规模扩大,留守家庭数量也逐渐增多。政府、学者关注流动人口群体的同时,也关注着留守家庭和留守人口。目前,对于流动人口和流动家庭,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而针对留守家庭和留守人口问题的研究正稳步展开,其中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分别展开探讨的,而关于留守家庭整体为视角的综合性研究还相对比较少,仅仅只有段成荣、周福林、曹广忠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
1.2.1 留守家庭
1.2.1.1 留守家庭共性
周福林认为家庭结构和功能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家庭主要成员的缺位会影响留守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结构不完整的家庭,功能就会被弱化。
①留守家庭实质上也是由于人口流动导致的分离家庭,它具有存在状态的不稳定性和过渡性。
②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作为单个独立的系统性家庭,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内部的家庭成员具有稳定的交往与情感模式。
③对留守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分析,张继焦研究发现,留守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主要特点是:年轻人口少,老龄化程度高,年轻人口的性别比偏低。
1.2.1.2 延边地区留守家庭特殊性
延边地区留守家庭与其它地区相比较即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朴今海研究认为,延边地区在城乡出现大量的空巢家庭;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居时间较长;母亲在境外务工者比较多;城市留守儿童居多;留守儿童的经济条件相对比较优越。⑤张敬威认为国外务工的父母使留守儿童的崇韩心理与日俱增。⑥王化波研究表明,延边地区女性境外务工者相对较多。
1.2.2 留守儿童
1.2.2.1 留守儿童成因
周福林认为留守儿童的成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流动人口以经济流动为主,没有更多的时间在流入地照管自己的子女。其次,流动人口一般居住工作地点附近,没有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 .最后,孩子在城市入托和入学比较困难且费用较高。②叶敬忠、潘璐认为,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城乡二元结构是基本体制,二者相互矛盾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1.2.2.2 留守儿童监护类型
李庆丰将留守孩子家庭划分为三类:一是存在隔代监护,二是上代监护,三是自我监护的家庭。④周福林把存在留守孩子家庭划分为六类,主要包括:儿童单独留守;儿童和母亲一起留守;儿童和父亲一起留守;儿童、母亲和其他亲人一起留守;孩子、父亲和其他亲人一起留守;儿童和父母以外的其他亲人一起留守。
1.2.3 留守配偶
留守配偶包括留守丈夫和留守妻子。现阶段普遍针对留守配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守妻子即留守妇女上。吴惠芳、饶静认为,留守家庭中留守负担非常重、留守压力很大、对家庭今后发展最有贡献的是留守妇女这一群体,却也是被关注最少的一类群体。原本家庭共同负担家庭农作物耕种、对下一代子女的抚养、对上一辈老人的赡养的家庭责任都落在了留守妇女身上。⑥延边地区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劳动力的输出导致留守家庭所致,另一方面因为延边地区的家庭更倾向于前往韩国务工,并且女性的劳动力流动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⑦张天路研究认为在延边地方的部分村落已经变成了“光棍村庄”,因为村子里面的女性成员大部分都已经迁移到了外面的地方。
1.2.3.1 留守配偶出现原因
关于留守女性成员的出现,主要包括个人、家庭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形成的。第一,自身素质或人力资本限制留守妇女的转移,影响了其向城市的输出。
①第二,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的影响,妇女承担了家中养育儿童、把持家务、照料老人等责任,影响其外出就业的计划,这也是满足家庭生存理性与经济社会理性的任务进行角色分工的结果。
②第三,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限制,很难进行举家迁移,使劳动力输出家庭被迫处于“分离状态”.
1.2.3.2 留守配偶对子女教育和成长的影响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普遍认为留守家庭不如完整家庭。叶敬忠、吴惠芳认为,在留守家庭中,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承担父母亲两种社会角色,这不利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一些留守女性成员由于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对于在如何培养教育子女成才的任务中难以胜任。
④侯春在认为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1.2.4 留守老人
1.2.4.1 留守老人生活负担加重
子女外出打工之后,留守老人的生产和生活负担不断加重。对自己和配偶在生活上的照料增添留守老人的家务负担。部分的留守老人需要经营外出子女留下的土地,增添了农业生产的负担。半数以上的留守老人需要承担着隔代监护的责任,给留守老人的增添了精神上的负担。⑥当家中成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时候,留守老人帮助家中的成年女性分担起部分的家务活,并且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承担的家务负担还要更重一些。
1.2.4.2 留守老人的隔代监护状况
对于留守老人来说,对孙辈的监护主要包括生活照顾、安全和教育三个方面。留守老人进行隔代监护积极的作用是有利于拉近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的感情距离,改善代际关系,减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消极的一方面是隔代监护普遍加重了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或者是经济负担。
1.2.5 留守家庭的家庭结构和功能
家庭结构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人口数量要素、代际层次要素、夫妻对数要素。从家庭规模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看,家庭规模越大,功能越完善;家庭规模越小,功能越不完善。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导致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型化,尤其是结构不完整的留守家庭,家庭的生产、情爱、抚育、教育、养老等功能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1.3 数据来源和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研究使用的有关留守家庭的数据,来自 2011 年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实施的 “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中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数据。2011 年起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始在“三类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建立监测点,对人口流动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本论文将被调查地区的留守家庭成员分为三种类型:留守儿童、留守配偶、留守老人。主要探究这 3 种类型的留守人员基本状况、特点和家庭发展状况,以期对于延边地区留守家庭现状提出问题,对留守家庭的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分析,最终对该地区留守家庭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本文主要从留守家庭成员的基本状况入手,对延边地区留守家庭主要问题和发展状况深入分析,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分为五章:
第一部分包括第 1 章绪论和第 2 章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第 1 章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介绍留守家庭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延边地区的特殊背景条件;文献综述,通过总结学术界对留守家庭、留守儿童、留守配偶、留守老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分析;数据来源和论文结构安排,说明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并对论文整体架构进行描述。第 2 章对留守家庭、留守儿童、留守配偶、留守老人、家庭结构、家庭功能进行概念上的界定,根据留守家庭成员的构成情况的不同将留守家庭划分为七种类型,主要包括有:留守的配偶家庭、留守的子女家庭、留守的老人家庭、或者留守的配偶与留守的老人一起的家庭以及留守的老人与留守的子女一起的家庭、同时有留守的配偶和留守儿童的家庭、同时有三者的家庭。阐述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推-拉”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家庭环状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由第 3 章、第 4 章组成。第 3 章延边地区留守家庭及主要问题。首先通过对历史、经济、文化、制度四个方面的因素来解释延边地区留守家庭形成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延边地区的留守家庭的总体状况。最后分别从留守儿童、留守配偶、留守老人这三类留守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入手,概括了其典型的特征并且深入的分析了三类留守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在成长环境、安全、学习、零用钱、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隐忧;留守女性家务负担重,留守男性思想压力大;留守老人家庭近九成无子女照料。第 4 章留守家庭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留守家庭劳动力、住房和收入状况的统计得出:劳动力年龄留守人口远距离流动意愿强烈;留守家庭生活状况稳定;留守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多样化,外出务工汇款是留守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大部分留守家庭收入比过去有所提高。针对分析延边地区留守家庭现状,总结以下问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探望间隔时间长,留守家庭成员对外沟通方式单一,留守家庭对外出人员汇款过分依赖。
第三部分有第 5 章构成,包括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根据前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地区民族特色经济产业发展,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互助活动开展。
一、引言生育政策也称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有关计划生育调节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单项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执行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的控制。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近四...
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陆续婚恋育子,独生子女父母逐渐步入老年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俨然成为当下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人口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中,宗教运动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中国信教群众大幅度增加。据WorldValueSurvey(WVS)调查,中国居民的信仰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宗教信仰者比重迅速上升而无神论者比重却迅速下降。1990年无神论者所占比重是信...
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从历史长河来观察,人口的消长往往和地区文明的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口变动不仅成为史学家考察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主要维度,也是经济学家们构建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要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显然忽视了人口要素变化对家庭...
第5章结论和对策建议5.1结论本文通过对延边地区留守家庭现状及问题,留守家庭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留守家庭成员的留守方式各不相同。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留守配偶与儿童共同生活的家庭占得比例最高,共67户,占留守儿童家庭总数的...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与俄罗斯、朝鲜交界,距离日本海仅15公里,是中国东北部的边陲重地。自2009年国家批准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以来,延边地区下辖的珲春作为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作为开放前沿,延边地区发挥着边境地区与长吉腹地联...
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人口规模得到控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可否认计划生育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也滋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失独家庭。2016年1月1日,执行半个多世纪的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落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产生留守家庭现象,并伴随出现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基于2011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的...
一、引言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在分配土地时基本上是依据按人分配的原则,因此,规模大的家庭分配到的土地相对就多一些。一般来说,家庭规模主要取决于孩子数量。孩子多的家庭在劳动力资源投入上占优势,进行农业生产时,他们...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以及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长期坚持并逐步加以完善。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其长处,弥补其不足,是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