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

关于致谢类言语交际的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30 共51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引言

  本文研究基于对致谢类言语交际过程的经验阐释,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如何用语言的形式满足各交际参与者的需求。

  1.理论上达到了整体主义的实现和言语交际经验的回归。

  本文从言语交际经验出发,分析交际话语形式对各参与者需求的满足,进一步发展了交际意图的理论。并从整体出发,系统的阐释话语形式和交际各参与者需求的连接过程。

  言语交际是一个以实现交际参与者需求为核心的整体过程,语言使用是一个活系统,低层级的存在无法推断出高层级的复杂性,如果不实际运行它,无法解释融于个体部分的涌现模式,即语言使用的状态与意义。语言使用过程中,即便是用语法、语义和语用学理论进行分解,也不能完整的解释语言使用的整体状态和意义,必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揭示整体意义,落实了整体主义原则。

  2.实践上为对外汉语的功能教学和语言能力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话语形式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实现交际意图。本文研究交际参与者如何使用话语形式满足各参与者交际需求的过程,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依据,符合言语学习的经验阐释。例如,"谢谢"是"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根据本文的研究,"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的不一定都用"谢谢",也不一定都能用"谢谢".必须对致谢类言语交际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分析致谢类言语交际所使用的各类话语形式,话语形式与交际者需求的匹配情况交际意图的实现有多种途径,根据学习者对不同途径的选择来制定考核系统,这种从功能角度建立的考核系统能够真正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语言测试不应该只是语音表现的考察,而是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本文所阐释的理论可以使这种想法得以落实。


  第 2 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礼貌理论。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Goffman 提出,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尊重双方的自我形象及自我领地,在交际过程中要保存对方的面子,也就是"面子理论".Brown 和 Levinson 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了礼貌理论。面子有正面子与负面子,正面子是交际人的需求至少为其他某些人所接受,要求对自我形象的认可;负面子是交际人要求他的行为不受其他有能力人的阻碍,设计对我自行动自由的认可。

  面子是自我观的反应,Brown 和 Levinson 的面子、礼貌理论建立在西方人所具有的独立自我观基础上,即相对固定、人我界限分明、以自我本体为主。费孝通 20 世纪 40 年代人类学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社会自我观在涉及群我关系、人己关系划分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的".中国人的自我观属于依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自我内核是由自我与他人的相对关系决定的。传统中国交际活动包括以下三点,彼此关系定位、给他人面子、接受他人所给的面子。曲卫国、陈流芳(1999),建立在依附自我观基础上的礼貌原则有三个特点:

  礼貌的实施有一定的对象、范围和级差;礼貌的级差相当于所给面子的大小及对面子的认可程度;礼貌原则遵循亲近准则和社会关系准则。

  2.1.2 感谢言语行为理论。

  Searle(1988) 从言语行为角度对感谢言语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Searle 提出感谢言语行为的语用合适条件:

  命题内容:H 过去实施的行为 A(past actAdone by H )准备规则:行为A使S受益,S相信行为A使S受益(Abenefits S and S believesA benefits S )诚意规则:S 产生谢意或对 A 表示认可(S feels grateful or appreciative forA)根本规则:某语句被认为是谢意或认可的表达式(counts as an expression ofgratitude or appreiation)2.1.3 交际意图理论吕明臣(2005),交际意图就是说话者内在动机,动机来源于人对需要的满足。说话者有某种需要想满足,会形成交际意图并通过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以求得听话者理解他的意图,从而满足他的需要。

  交际意图由两部分组成:意向和意向内容。意向决定了交际意图的性质,意向内容是某种性质意向的具体对象。我们用下面的图式来表示交际意图的结构:

  意向[X] .主体有关于"X"的意向,"X"是意向的内容,决定交际意图属性的是意向而不是内容。

  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刺激而产生某种需求,这种需求促使人们选择一种方式来满足,当人选择用语言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产生了言语交际的意图。

  交际意图是人开口说话的理由。某种言语行为来源于对需求的满足,言语行为具体体现为: 说话者用语言的形式实现交际意图的过程,交际的核心,即交际的功能是实现交际意图。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交际者说话不仅仅是要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也存在着交际者开口说话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某种需求的情况。如本文研究的致谢类言语交际。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关于致谢类言语交际研究。

  Bach & Harnish (1979)最早从言语行为角度分析感谢,在其分析中谢意(gratitude)和认可(acknowledgement)是最重要的分析因素。

  Coulmas (1981)Poison to Your Soul: Thanks and apologies constrastivelyviewed 是研究感谢言语行为的重要文献。其对道歉和感谢的共同之处进行分析,指出,感谢行为一般而言意味着交际的一方得到实惠,存在受惠方。但欠情(indebtedness)并非感谢的必要条件,在某些感谢言语行为中,并没有出现欠情。

  Searle(1988) 从言语行为角度对感谢言语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Searle 提出感谢言语行为的语用合适条件:命题内容、准备规则、诚意规则、根本规则。

  Leech(1983) 和 Haverkate(1988)提出感谢行为是平衡交际双方得失的重要手段。

  此外,关于感谢言语行为研究的论文还有 Hymes (1971), Wolfson (1983) ,Eisenstein & Bodman (1986), Oatey (1987)。Eisenstein 和 Bodman(1986)广泛研究和对比了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来自日本、西班牙、韩国、中国、苏联)使用感谢语的情况;Wolfson (1989)详细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致谢行为的语用负迁情况。Aijmer(1996)对感谢言语行为所使用的策略、形式、应答以及语音特征等进行归纳。

  以上研究中涉及以下几个分析因子:施惠/受惠(benefit),谢意(gratitude),认可(appreciation),平衡(balance),欠情(indebtedness)。在研究中,并不涉及交际双方的关系、施受程度、欠情程度等因素对感谢言语行为如感谢语的使用的具体影响。

  2.2.2 国内关于致谢类言语交际研究。

  国内关于致谢言语交际行为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致谢类言语行为的语言研究,包括致谢语的使用场合、使用频率,中外致谢语表达方式差异,学术论文致谢分析;二是致谢类言语行为的语用条件研究,涉及礼貌原则、施惠/受惠、欠情程度等研究因子,通过分析致谢类言语行为的发生条件,解释汉外致谢言语行为差异。三是汉外学习者对致谢类言语行为的学习和掌握。

  汉语感谢语的研究如毕继万(1996,1997)、陈建民(1991)、褚泽祥(1995),对汉语感谢语的使用场合、使用频率进行研究。研究的对象为带有"谢"词语的最简单的语句。毕继万(1996)"汉英感谢语的差异"从道德理论层面解释汉英感谢语的使用差异。曲卫国(2003)从礼貌原则、施惠/受惠程度和欠情程度三个方面分析汉英感谢言语行为的语用条件,解释汉英感谢语使用中的差异,描述异同点,对语言教学提供指导,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以上研究的对象均为带有"谢"词语的最简单的语句,以"感谢""多谢""谢谢",得出"汉语感谢语的使用频率不高"的结论。但在汉语里感谢语的使用频率与一个人礼貌程度并非正相关,"谢"的使用频率与受惠者的西式教育程度和受英语文化影响程度有关。汉语带"谢"字的感谢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感谢言语行为的实施话语有很多,汉语的感谢言语行为大多数是由不带"谢"的话语形式实现的,曲卫国、陈流芳(2001)"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研究"研究了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的类型和语用条件。

  2.3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 缺少言语交际初始因素--交际意图的研究。

  以往关于感谢言语行为的研究并没有在言语交际经验层面上找到话语形式所表达的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交际意图。

  以往研究将汉语致谢类言语交际分两部分研究:直接感谢行为和间接感谢行为。汉语中存在一些显性感谢的词语,能够明确直接地表达感谢,是汉语专门用来表达感谢的手段,研究者将带有"谢"字的言语行为称为直接感谢行为;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向性,决定了语言表达的含蓄性和委婉性。

  在表达感谢时,为避免"见外",所采取的话语形式不直接用"谢"字,研究者将不带"谢"字的言语行为称为间接感谢行为。

  以往研究用直接感谢行为和间接感谢行为掩盖了话语形式实现的整体话语意义,致使无法解释不同话语形式实现感谢言语行为的不同之处。关于言语行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是基于对"人为什么交际"这个问题的回答。人有需求,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满足需求,当人选择用语言的形式来满足需求时,便产生了交际意图。即交际意图是说话的动因,没有交际意图人便没有任何说话的理由。因此,言语交际过程具体体现为:在一定交际语境中,发话者选择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某类交际意图的过程。

  第二,缺少对所有交际参与者需求的研究。

  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从对纯表达式的研究,发展到将人对语言的使用纳入研究体系,再发展到研究语言使用者的心智状态。但在以往研究中,研究都关注某一交际参与者,从而忽略了对交际活动中其他参与者的研究。与请求类言语行为不同的是,交际参与者并非只是因为自己有需求才会开口说话,其开口说话也可能因为要满足对方的某种需求。

  第三,对致谢类言语交际的实现类型的研究缺少系统性,对交际者话语形式缺少详细、具体的研究。

  以往对致谢类言语行为语言形式的研究集中在感谢语的使用场合和频率,对话语形式缺少系统、具体的分类梳理,对话语形式与交际需求的匹配缺少研究。

  储泽祥,刘琪(2014)"汉语方言感谢语及其回应语的类别研究"等文章对感谢语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礼俗用语、约定俗成、程式化的语句。如"你真是个大好人!"可以用来表达对对方的感谢,但不是礼俗用语,没有包含在研究范围。

  毕继万(1997)将汉语感谢类型分为赞美、无感谢标志、物质报答、关心式四类。但是其分类没有明确的标准,缺少系统性,"物质报答"与其它三类不在同一划分标准下,致谢类话语形式应该是能够实施这类言语行为的话语的集合。

  曲卫国(2001)"汉英感谢言语行为的对比语用分析",通过收集上海话中出现频率高的八类间接言语行为:恭维、关心、歉意、允诺、职责、质问、假设、组合类。李丽娜(2004)在汉语" 感谢"言语行为研究一文,根据汉文化的实际,将汉语中的感谢辅助策略概括成关心式、道歉式、赞美式、承诺式、假设式、责备式几种类型。

  吴雪峰(2013)"致谢言语行为中过度礼貌用语的顺应性解释"对致谢言语行为中的话语形式进行分类,认为礼貌用语的实现形式包括致谢语重复、后果假设、情感夸张和语码混用。并根据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对以上四种形式的使用进行解释。

  致谢类言语交际的话语形式由感谢策略、感谢事实陈述及提示语三个话语成分组合而成。致谢类言语交际涉及交际双方的共同面子。对于施惠者 A 而言,如果接受受惠者 B 的感谢,就给了 B 面子,但同时就承认了 B 对自己的亏欠,如果不接受 B 的感谢,就会威胁 B 面子。所以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的实施要采取不同的话语形式,即有带"谢"字的感谢语,也存在对受惠事实的描述,同时还会使用感谢辅助策略,以提高感谢表达的效果。

  2.4 本文创新点

  2.4.1 交际行为需求观。

  交际既要满足交际参与者自身的需求,也要满足对方的需求,即交际是对彼此需求的满足。参与者有一种需求,就需要相应的一种行为,用语言来表达这种行为。对表达这种行为的语言进行分析。这是本文研究思路,同时,又得出,在用语言表达行为的过程中,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对方的需求。评价交际的标准对所有交际参与者(显性的参与者和隐性的参与者)需求满足的情况。

  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显性的参与者的需求是什么?隐性的参与者的需求是什么?

  只关注交际一方参与者的需求及实现,并未将交际所有参与者需求都纳入研究体系中。即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参与者如何通过话语形式实现对自己和其他参与者需求的满足。参与者数量决定需求价数,需求价数的满足影响交际效果。

  2.4.2 交际意图理论和致谢类言语交际的进一步研究。

  张玥(2013)"请求类言语交际研究",从请求交际意图出发,全面阐释请求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请求类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就是请求者建立话语形式和请求类交际意图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请求类交际意图、实现条件、实现途径、话语形式、话语意义这五个方面。一个话语形式标识任何一个实现条件时,均可以激活实现条件图式,实现请求类交际意图。这个"标识-激活"的过程是请求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机制。

  致谢类言语交际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致谢类交际意图、实现途径、话语形式等具有与其它类言语交际不同的特点,本文对致谢类言语交际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影响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交际意图理论的框架下,分析具体的交际行为,进一步发展交际意图理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