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结构
4.1 致谢类交际意图。
吕明臣在《话语意义的建构》一书中提出,用语言的形式实现交际意图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1.主体由于某种刺激产生需求;2.形成满足需求的动机,记为 D;3.形成用语言满足需求的动机,记为 j;4.上述两种动机产生交际意图;5.交际意图产生具体的言语行为;6.言语行为产生实际的行为;7.主体需求得到满足。
在致谢类言语交际中,1.作为主体的受惠者由于施惠者的施惠行为而产生需求;2.形成满足需求的动机,这种动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满足施惠者在施惠之后需要得到认可、歉意和补偿的需求,二是受惠者表达自己礼貌、维持关系以及其他需求。
3.形成用语言满足需求的动机,受惠者必须用语言来表达对施惠者的感谢。
4.以上两种动机产生交际意图,即致谢[X].
5.为实现致谢[X]而产生致谢类言语行为;6.致谢类言语行为产生实际的行为;7.主体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满足各个交际参与者的需求。致谢作为一种常见的话语类型,致谢者可以通过致谢类言语交际满足施惠者的需求,包括对施惠者及其施惠行为的认可、对施惠者欠情的表达、对施惠者的补偿。
致谢者也可以通过致谢类言语交际满足自身的需求,包括礼貌表达、维持关系、其他需求如请求、拒绝、展开话题等。
4.1.1 满足施惠者的需求。
Leech(1983) 和 Haverkate (1988)提出感谢行为是平衡交际双方得失的重要手段。施惠者在做出施惠行为后,其心理会有某种期待。受惠者在识别施惠行为后,为了满足施惠方某种面子,为了维持交际双方关系,必须对施惠者的施惠行为有所表示,发生致谢类言语交际,所以,致谢类言语交际首先要满足施惠者的某种需求。
对施惠者的需求的满足有以下三个层面,对施惠者及其施惠行为的认可、对施惠者欠情的表达、对施惠者的补偿。
1.认可。
受惠者对施惠者的施惠行为表示认可,是致谢类言语交际最常见的一种致谢类型,也是研究得较多的一类,是礼貌性的直接体现。通过致谢类言语达成交际规范,单纯地表达对施惠者的感谢,完成社会规范的游戏规则。认可型致谢因受惠者需求满足程度较低,处于"我知道你有施惠行为"的阶段,受惠者只是对施惠者表示礼貌性认可。此次致谢类言语交际完成后,不再有或不再期待有后续或者下一次交际的发生。话语结构简单,话语序列简短。
认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关系的认可、对施惠者所施行为的认可、对施惠者 A 实施行为的能力、态度、意愿等的认可。
"谢谢你,我的郝先生,我的好老公。""我的郝先生,我的好老公"是对施受双方关系的认可。
小丹递给丁元英一张纸条,冷淡而客气地说:"丁先生,这是我的电话。亚文是我的朋友,大家就不用客气了,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就给我打电话。"丁元英接过纸条说了声"谢谢".
此句中的致谢是对施惠行为的认可,对施受双方的关系、能力、态度等均没有体现,2.欠情。
在欠情类的致谢类言语交际中,施惠者的施惠行为对受惠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较大,处于"我知道你有施惠行为,且因施惠给你带来的不便和损失表示抱歉,对你的施惠行为表示感谢。"阶段。受惠者首先出于礼貌原因要启动致谢类言语交际,其次要对施惠行为带给施惠者的不便和损失表达歉意和言语层面的感谢。
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来打搅你们。
你这一段时间很辛苦,我很感激。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来了就帮了我的大忙了。
3.补偿。
补偿型致谢,受惠者需求满足程度最高,处于"我知道你有施惠行为,且因施惠给你带来的不便和损失表示抱歉,对你的施惠行为表示感谢。我要对你进行补偿和报答。"阶段。
在补偿类的致谢类言语交际中,施惠者的施惠行为对受惠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最大,受惠者必须通过对施惠者有所回报才能表达受惠者在欠情基础上的感激之情。对施惠者的补偿有两个层面,言语层面和行动层面。言语层面可以通过对施惠者的祝福、对未来的承诺来实现,行动层面通过在交际中的行动的表达实现。
"今天中午有空没有,我请你吃饭,你不要推辞,那天晚上的事,对你来说是一件小事,对我们全家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我一定要表达谢意。"致谢者通过请施惠者吃饭的表达来表示感谢。
4.1.2 满足受惠者的需求。
致谢者在满足施惠者在关系、行为、态度、能力方面的需求后,还有其他的需求需要施惠者满足,也就是说,致谢者在此次致谢类言语交际完成后,还有或期待有后续或者下一次交际的发生。致谢者的需求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表现礼貌、维持关系、其他需求如请求类、拒绝等。
1.表现礼貌。
表现礼貌型致谢是指致谢者启动致谢类言语交际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施惠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表现自身对交际规则的尊重和理解,表现自身的礼貌性。
如"上车吧""谢谢!"这里的"谢谢"是为了展现致谢者的修养和礼貌,如果在接受施惠者"上车吧"的施惠行为后没有致谢行为的发生,则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
2.维持关系。
维持关系类致谢是指致谢者通过话语形式在表达礼节性致谢后,没有进一步需求的提出,但仍然希望与施惠者继续保持某种良好的关系,以期施惠者能在未来满足自己的某个特定需求,请求对方再次施惠。
他递给陆帆一盒雪茄,"这是我特地给你带的。""你上次送的我还没有抽完,"陆帆接过来,走到桌边给何乘风倒开水,陆帆把水放到何乘风面前,"谢谢老板。"(《浮沉》)维持关系类致谢与礼节性致谢相比最大不同是对未来的规划性和期待性,其礼貌程度要远远大于礼节性致谢。
3.其他需求。
小毛道:"委员这样照顾我,我自然感谢不尽,不过这申明状怎么写,我是个粗人,不懂这个,还得请委员指点一下。"此种致谢属于请求类致谢,致谢者在表达礼节性致谢后,希望受谢者者继续满足自己的某个特定需求,请求对方再次施惠。一般为物质性需求和行动性需求,要求对方帮助自己完成某件事。
拒绝类致谢第一种情况是指致谢者通过话语形式在表达礼节性致谢后,通过拒绝受谢者与致谢者之间的关系、施惠行为等,表达对受谢者的抗拒、不满、不在意。
在她寻思的当儿,招弟和她母亲过来了,推开东间的门,没进去,在门口低低的声音问:"饿不?饿得话做点饭吃。谢谢,不饿,不麻烦了,"她本能地抗拒。
婆婆气坏了,"好好的油、好好的盐,都是钱买的,贵着呢!"端起大菜碗,先往自己的稀饭里扒拉了几筷子,然后又给绣花扒了一少半,还剩下小半碗转而到何琳面前了--何琳眼疾手快双手捂在碗口上,"谢谢!不要,不爱吃。"以上两则语料何琳通过对可能的施惠行为和施惠进行拒绝,表达对受谢者婆婆的不满和抗拒。
拒绝类致谢第二种情况是指致谢者通过话语形式在表达礼节性致谢后,通过拒绝施惠者 A 与受惠者 B 之间的关系、施惠行为等,表达对施惠者 A 的进一步可能的需求进行拒绝。这种拒绝类致谢的前提一般为施惠者的施惠行为带有某种目的性,也就是说施惠者 A 希望通过施惠行为建立与受惠者 B 的进一步的联系,进而让 B 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受惠者 B 主观上认为施惠者 A 带有某种目的性。
"刘坤,我们两人真的不合适,你不用给我打电话了,感谢前一段时间对我地关心,以后,我们还是朋友。"这种致谢是对刘坤进一步可能的需求进行拒绝。在拒绝性致谢中,拒绝是主要的交际意图,致谢只是一种语用手段,用谢谢来满足对方交际面子的需求,但附着的其他语言要素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语言是人们满足各个交际者的手段。
4.2 致谢类言语交际模式。
4.2.1 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交际主体。
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参与者有以下三类:致谢者、受谢者和传达者。致谢者其实是受惠者,是得到施惠者帮助的人,即需求被满足者。受谢者是施惠者,是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即满足他人需求者,施惠者及其施惠行为构成了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的前提。但在致谢类言语交际的行为结构中,我们称其为致谢者和受谢者。
1.受谢者。
受谢者其实是施惠者,指施惠者整体概念,可能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能是某个群体。受谢者的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满足了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某种需求。
"我代表中国人民向你们表示感谢。""你们"是受谢者,也是实际上的施惠者。
2.致谢者。
致谢者其实是受惠者,指受惠者整体概念,在一个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受惠者可能是 1 个,也可能是多个。例如,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其受惠者即为某个群体中的所有人。一般情况而言,受惠者要对施惠者表达感谢,实现致谢类言语交际过程,但实施致谢类言语交际存在的不可能性,因为实施条件限制,在众多受惠者中会有一位受惠者代表 B 群体参加致谢类言语交际。
"我代表我的同事和我本人向你表示感谢。"3.传达者。
在致谢类言语交际中,致谢者在以下两种情况时会出现传达者。
a.受惠者是某个具体的人,但其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其他与其有某种社会关系的人,会承担传达者的角色。这种限制条件包括:受惠者不能完全辨识受惠行为、受惠者能够辨识受惠行为,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及时表达谢意两种情况。
当受惠者不能完全辨识受惠行为时,传达者的话语标记为"(你)还是/不快……";当受惠者能够识别受惠行为,但不能及时表达谢意时,传达者话语标记为"我代表……"如:李叔叔送给孩子礼物,母亲会对孩子说:"还不快谢谢李叔叔。"李国富对侯卫东道:"侯大学,你是上青林石场的发起人,今天晁镇长上山,主要是解决石场的问题,你还是请个客,感谢晁镇长。"企业办是需要经常打交道的,侯卫东就爽快地道:"好,就到基金会那边去吃,我先过去,看他还有没有菜。""我代表我母亲写信,对你的帮助表示感谢。"b.受惠者是一个群体,必须有一个传达者出现。"我(谨)代表……"成为话语标记。
"对您的大力协助,我谨代表北京市政府表示由衷的感谢。""老婆,我代表全家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您多年来的伟大奉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一句话:谢谢你,我的老婆。"4.2.2 语言形式。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不同的话语形式可以实现同一个交际意图,交际意图的表达有多种可能性,人们在诸多可能性中选择一种去实现交际意图。这诸多可能性就是语言形式,实现出来的唯一性就是言语形式。
在语言形式层面,本文将致谢类言语交际的话语形式分为以下几类元素:致谢者、致谢标记、受谢者、致谢内容。
1.致谢者。
致谢类言语交际发生的前提是施惠者的施惠行为满足了受惠者的需求,受惠者在话语形式层面就实现为致谢者。致谢者一般为说话者自身或说话者所代表的一个群体。
当致谢者为说话者自身时,语言形式一般为:第一人称我,姓名,谦称。
南州的发展不能没有你们,我再次感谢各位!
小女子谢谢秘书长了。
当致谢者为说话者所代表的一个群体时,语言形式一般为:我代表……, 群体或机构名称。
我代表兄弟们感谢秘书长了!
党和人民感谢你!
2.受谢者。
受谢者可以直接出现,也可以通过话语标记出现。当受谢者直接出现时,一般是第二人称你、职位职务、姓名、小名、爱称、敬称或群体等。
谢谢亲爱的!
这事一定要谢谢叔。
回去替我谢谢大家。
谢谢在座的各位了。
当受谢者通过话语标记出现时,话语标记一般为"向……".
我代表中共南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向今天回到南州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3.致谢标记。
致谢标记是通过词汇化的方法标识致谢,如谢谢,多谢,感谢,感激,(衷心的)感谢,表达最崇高/真诚的谢意、大恩不言谢、道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等。
谢谢一达市长了。
4.致谢内容。
致谢内容是为什么致谢和怎么致谢,前者是致谢的原因,后者是致谢的方法。
致谢原因一般是受谢者满足了致谢者的需求,或者因施惠行为给受谢者带来的不便。致谢方法如赞美、祝福、承诺、行动等。致谢原因和致谢方法不一定同时出现,也可能都不出现。
致谢原因如果是"受谢者满足了致谢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事实的客观描述和假设两种方式表达。假设是对施惠行为所避免的后果、未提供帮助而带来的不利后果的描述。假设标记为:多亏、得亏、幸亏、要不是、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后果标记为可能、要不、反问、否定等。
致谢原因如果是"因施惠行为给受谢者带来的不便",一般会有固定的形式,如:给你添麻烦了、麻烦你了、辛苦你了、让你受累了让你费心了、真过意不去、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了、太破费了。
致谢方法中,赞美是指致谢者通过对受谢者的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向受谢者表示感谢,如:你太好了、你人真好、你真是个好人。祝福是指致谢者以祝福的话语向受谢者表示感谢,祝福是平衡施/受双方得失的手段,祝福的话语能够以言语的方式让受谢者受惠,得到一些补偿。承诺是指致谢者对未来某种行为的承诺以补偿受谢者的损失,需要时间标记如,以后、什么时候、哪天、要是、等你需要的时候,承诺标记如,尽管、好好、一定。行动是指致谢者是以行动方式表达感谢。
祝福是一种弱承诺/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对受谢者施惠行为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祝福式的关心色彩重一些,以话语的形式在心理上对受谢者进行补偿;承诺/行动式补偿色彩重一些,以未来或现在的实际行动补偿报答受谢者。
给简韵发了个短信:谢谢你的细心和理解,愿你快乐。
"你的细心和理解"是致谢原因,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愿你快乐"是致谢方法,通过祝福致谢。
叔,孩子们会记住您的。
没有出现致谢原因,只出现了致谢方法,"孩子们会记住您的"通过对未来的承诺致谢。
这里,曾经留下过在座各位领导的心血,没有你们,就没有南州大发展的今天。因此,我代表四百万南州人民,谢谢你们!
"这里,曾经留下过在座各位领导的心血,没有你们,就没有南州大发展的今天。"通过话语标记"没有……就没有……"实现。未提供帮助而带来的不利后果的描述,以假设方式道出致谢原因。没有出现致谢方法,出现了致谢者、致谢标记和受谢者。
致谢类交际意图是:致谢[X],话语形式提及施惠者(能力、态度、意愿等)、施惠行为、受惠者需求的满足来激活实现条件,进而实现交际意图。也就是说以上三个实现条件必须至少出现一个才能实现交际意图。根据"三个实现条件必须出现至少一个"的要求,在话语形式层面会出现以上三者。
同时,在话语形式层面,话语必须具有指向性,所以必须出现致谢者、受谢者、致谢标记和致谢内容四个元素。三个条件和四个元素处于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都会对话语形式提出要求,这两个层面的要求都会落实到话语层面上。也可以这样理解,在线性话语中的不同的语言形式是应不同层面的要求出现的。
"秘书长,还得谢谢你上次为我挡了一下。""秘书长"是受谢者,应"话语必须具有指向性"的要求出现的,"还得"是"还是需要"的意思,因为施惠行为发生的时间距离说话时间已有一段距离,但受惠者认为依然有必要对此表示感谢。所以用"还得"标记施惠行为与致谢行为的时间距离。"你上次为我挡了一下"是施惠者的施惠行为,应"三个实现条件"的要求出现的。
虽然施惠者其实就是受谢者,受惠者就是致谢者,但二者处于不同层面,当他们都实现为话语形式的时候,可能是重合的,也可能是各自独立的。提及施惠者(态度、能力、意愿)可以实施一个完整的致谢类言语交际,但只提及受谢者却不能。"天天你真是个好人。"激活了三个实现条件中的施惠者(能力、态度、意愿),可以作为一次完整的致谢行为,但"天天"或"你"就不能实现一次完整的致谢行为。
4.3 致谢类言语交际实现结构。
根据交际经验,致谢类言语交际的核心是实现致谢类交际意图。致谢者对致谢类交际意图的实现的认知决定了致谢类交际意图的实现。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宣部宣教局向人民网和各位嘉宾对这次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广大网友的热情的参与表示感谢。"在例句中,受惠者 B 实施了致谢[支持和参与]的交际意图,其实现过程如下:
施惠者的某种行为满足的受惠者的某种需求,受惠者存在致谢的需求,即对施惠者表示感谢,当可以用语言的形式表现这一需求时,便产生了 "致谢[人民网和各位嘉宾对这次活动的支持]" 以及"致谢[广大网友的热情的参与]"的交际意图。受惠者选择话语形式"首先我代表中宣部宣教局向人民网和各位嘉宾对这次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广大网友的热情的参与表示感谢。"来标识致谢类交际意图。
话语形式层面上出现的成分是:受谢者--人民网和各位嘉宾及广大网友,施惠行为--对这次活动的支持及热情的参与,致谢者--我和我所代表的中宣部宣教局,致谢标记--"向……表示感谢".致谢者对受谢者的具体施惠行为表示感谢。
多亏今天你给我送了件外套,要不我肯定得冻死在彩排现场。
在例句中,受惠者实施了致谢[给我送了件外套]的交际意图,其实现过程如下:施惠者的施惠行为满足的受惠者的需求,受惠者需要对施惠者表示感谢,存在致谢的需求,当受惠者可以采用话语形式表达这一需求时,产生了致谢[给我送了件外套]的交际意图。致谢者采用"多亏今天你给我送了件外套,要不我肯定得冻死在彩排现场。"的话语形式来标识致谢类交际意图。
在话语形式层面实现为:致谢标记--"多亏",受谢者--"你",施惠行为--"给我送了件外套".
以上例句的分析可知,当致谢者成功实现一个致谢类交际意图时,无论在话语形式上出现了哪些成分,其一定可以激活一个完整的语义结构,那便是:致谢者对受谢者的施惠行为表示感谢。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体现个性差异和身份特征的重要标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交往程度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姓名的重视的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领域正在进一步的拓展。越来越...
摘要本文研究基于对致谢类言语交际过程的经验阐释,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如何用语言的形式满足各交际参与者的需求。致谢类言语交际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致谢者选择特定的话语形式实现表达感谢的过程。致谢类言语交际的核心是致谢者如何选择话语形式...
第3章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概念及性质3.1致谢类言语交际的概念。3.1.1言语交际。索绪尔(1916)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言语是个人的、是人们说的话的总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的过程及运用的结果,运用语言符号的过程称为言语行为,运用的结...
一、引言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言语互动交际模式,微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现代交际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认为,网络语言是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相互渗透,于根元早在2001年就提出:网络语言的语体是口语化的书面语。徐...
一、误解的定义及分类(一)误解和其他的家族成员由于误解容易与其他一些相似的概念混淆,而且误解有时被放在其他概念下研究。要准确定义误解,有必要区分误解和其他一些概念。1.误解与交际失败(miscommunication)一些学者如库普兰(1991),吉尔斯,...
第1章引言本文研究基于对致谢类言语交际过程的经验阐释,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如何用语言的形式满足各交际参与者的需求。1.理论上达到了整体主义的实现和言语交际经验的回归。本文从言语交际经验出发,分析交际话语形式对各参与者需求的满足,进一步...
第6章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实现过程6.1致谢类言语交际行为实现机制。吕明臣(2005)提出:言语交际行为就是主体处理交际意图和话语形式之间关系的行为。致谢类言语交际的核心是通过对某种话语形式的选择,实现受惠者致谢类的交际意图。交际意图的实现最...
襄阳市樊城区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的中心城区.樊城历史悠久,因周宣王封仲山甫为樊城侯而得名.现代的樊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从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条条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论文就针对樊城区主要街道的名称进行系统地调查...
第三章城市标语分析语法是一种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有大有小,为了语法研究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根据大小不等的语言成分的不同性质,设立若干单位。一般把语法单位分为四种类型:语素、词、词组、句子...
随着网络迅速的风靡全球,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如何使用英语也受很多人的关注。缩略语现在已经成为网络英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言,同时它也备受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在这个科技与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网络交流中喜欢使用英语缩略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分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