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社会近来年正面临着一次双重的变革,一方面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以“单位制”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管理体系的逐步瓦解,而新的社会问题和诉求也不断涌现,原来由政府主导,政社不分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应对这些全新的挑战,这一点在城市社区的管理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同时,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体现在社区治理中,就是人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社区服务内容和形式,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要求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甚至以居民自组织的方式自己解决。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自 1969 年的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也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无论从用户群体的规模,还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互联网都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深刻的影响了几乎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也同样极大的改变了社会资源的组织和分配方式,对众多社会或经济领域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也是“互联网+”这个概念被提出和不断深化的背景。而互联网的作用也不可避免的渗透到公共管理的领域中来,如果将互联网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视作电子政务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对以往的电子政务建设而言也是一次极为深刻的变革,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拥有者、发布者和利用者,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都越发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并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
而从公共管理的学术领域来说,“治理”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崛起,也是本文选题的主要学术背景。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治理”这一概念更强调包括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在公共管理中的合作,更多的体现了管理权向社会回归的趋势,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相契合的,是解决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局的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也因此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逐步的开始了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在治理上如何突破原有的格局,实现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将会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厘清互联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社会学家 F·滕尼斯在他 1887 年出版的德文著作《社区与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社区”这个概念,他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而随着后来国外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分别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和具有影响力的观点。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与其所占用的土地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三是以竞争为主导的社区生活进程,这种竞争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共生关系均存在于社区层面上。
而在英国社会学家马林诺斯基和布朗看来,社区是一个由多个彼此联系、互相依赖的部分所组成的整体,这些部分都会对整体起到一定的作用,或发挥一定的功能。而社区的各种制度规范习俗之间则存在着相互配合的关系,以此维持社区生活的协调进行,而这个整体中任一部分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整体的变动。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和卡德尔等人则结合马列主义的相关理论创立了前南斯拉夫社区自治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将居民视作社区真正1个过程,因此其采取了逐步将国家对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政策的管理职能移交给社会团体,建立工人自治体制,实行社会所有制的做法。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现在所使用的“社区”这一名称,是 20 世纪 30 年代,由费孝通先生从F·滕尼斯著作的英译本转译而来,而随着近年来社区建设实践的进展,我国的社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根植于我国实际情况之上的理论成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层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社区自治、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与企业的关系、社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如李友梅将城市社区研究分为“基层政权建设”与“基层社会发育”两个方向,但这两者所关注的社区建设过程在时空上是具有密切关联的。
耿曙、陈奕伶则认为,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中,国家依然拥有极强的主导与控制能力,因此,社区中的主要的制度创新均由政府部门来发动,或在取得一定成效后,由政府部门予以承认,而基于“国家利益”的种种考量,基层自治的推进必然受到打压和制约。
杨敏也认为,中国城市社区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社区建设运动这一背景下,因此其本质上是一个由政府建构起来的,为了解决单位制解体所带来的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问题的国家治理单元,而不是一个能够推动市民社会发育的,以地域为单位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社区治理也越发关注,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如和经纬初步探讨了政府职能社区化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以及推进策略。苗月霞、赵巍对居民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长远发展目标进行了论述。
何海兵则详细分析了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
袁雯等则对如何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以小组参与的方法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10而蔡小慎等人从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从化解创新成本、塑造制度创新主体、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路径、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加快政策和制度供给等方面着眼,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对策。
(二)关于“互联网+”的研究
“互联网+”的概念,是在 2012 年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 CEO 于扬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创业者需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12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随后,马化腾在 2015 年“两会”上的人大提案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之后在腾讯举办的“势在必行--2015‘互联网+中国’峰会”上,马化腾又表示,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技术工具、是一种传输管道,“互联网+”
则是一种能力,而产生这种能力的能源是因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2015年 3 月,阿里研究院在其《“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提出,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内涵根本上区隔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互联网+”的动力在于云计算、大数据与新分工网络。
欧阳日辉则认为信息的获取、开发和利用是“互联网+”的核心内容,其本质是连接,互联网思维就是基于关系和连接的思维。
互联网+这个概念被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从狭义的角度而言更可以说完全是一个中国独有的概念,因此,关于互联网+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但是究其源流,一方面它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张有着极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从公共管理应用的角度来说,也可将其视作电子政务的一种形式,因此,也有必要从电子政务的角度对其研究背景进行一番考察。
一般认为,电子政务是来自于英语中的“e-government”一词,而这一概念的产生,与上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浪潮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世界银行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对信息技术(如广域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手段)的使用,拥有改变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关系的能力,能够使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互动,而公民则可以藉由电子政务更好地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以及得到更为有效的政府管理,其最终成果是让政府更为清廉、透明和便捷,使得税收实现增长或税收的成本得以降低。
美国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和克里斯托弗·梅也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在政府与公民间产生互动,借以实现政府职能的工具。19他们在对电子政务如何影响现代政府的管理机构,管理流程等方面,也进行了许多的研究,有学者就指出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仅仅是技术变革而且是组织变革“为引入电子政务服务要解决的问题根源已经从科技领域转向信息和过程管理领域”为了电子政务建设得以成功,政府必须先对内部的流程进行重组,也就是说电子政务如果能够取得成效,则必然可以促进政府内部的机构优化和流程重组。
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其中有的学者将视角集中在其技术属性上,如张成福就认为,电子政务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汪玉凯、赵国俊则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公共管理组织在政务活动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开展政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治理形式。
但更多学者还是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其对政府流程再造,公共管理革新所产生的影响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
王长胜则指出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信息与通讯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杨凤春也认为电子政务本质上是某种形式上的“政府再造”,而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更新换代”.
(三)关于“互联网+”背景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而且即便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也大多着眼于其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学术界关于将“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创新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多,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宋煜、王正伟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与快速普及,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信息化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信息惠及大众、科技与社会创新、开放数据环境和跨界合作生态圈建设等四个问题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互联网社会意味着社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赵联飞则认为,技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空间,而社会受到新技术影响的同时,也为技术应用扩散的路径和前景设定了基本的出发点、目标以及约束条件。
这正是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于是,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将成为重要的议题。
王国华、骆毅认为“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着由“线下”向“线上”扩展,以及由“线上”向“线下”延伸的两种不同趋势;应在开放性和合作创新两个方向实施治理的转型,以促进社会的“善治”.
社会治理转型的关键,应从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包括:社会治理理念的变革,政府的职能转变,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防护,利用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法治新常态。
沈士光和魏苗苗则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为研究对象,对其率先采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模式,在网格治理、民主治理、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为其在内在的有序治理、提高民主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给我国广大基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中获取相关研究资料。
2.案例分析
通过对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朗诗社区“互联网+”智慧社区的案例分析,勾勒目前“互联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现状。
3.实证研究
通过对朗诗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梳理具体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4.理论分析
结合公共管理和电子政务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厘清“互联网+”的概念,明确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动因和目标,对“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看法和对策。
四、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包含六个部分导论部分中将阐述本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框架和方法,并对相关的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第一章“互联网+”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将着重厘清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并对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动因和目标进行分析。
第二章“互联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作用机制研究,将重点分析互联网+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关系,理顺其历史脉络,明确其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第三章“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案例研究,将就无锡市近年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描绘其现状,指出其问题。
第四章“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将会结合上一章的案例和调查结果,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互联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过程中可能面对的种种问题进行罗列和分析。
第五章“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与建议,主要会针对上一章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