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内容创新与实践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11-22 共3448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管理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在之后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自此,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加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共同课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文化环境、社会结构、宗教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社会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公共服务信息化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非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危机事件不断出现,威胁着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地方经济,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是现阶段中央以及民族地区政府的重要使命。纵览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

  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内容研究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落后的社会管理理念必然会阻碍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我国传统的“一言堂”、“清一色”的社会管理理念给现实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要想创新,首先得从思想上得到解放,破除以往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理念和倾向,树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体现现代性、富有创造性的社会管理理念。

  1. 甘南藏区社会管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认为,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应当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始终,社会管理就是在涉及人的切身利益的事务上,以人性的管理,来实现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期盼。

  2. 对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成份的复杂性以及当地法治观念相对落后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知,树立法治理念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来说,具有规范指导性意义,“没有法治文化作支撑,就不会有西部地区社会管理的‘创新’,也就谈不上西部社会秩序的‘和谐’”。

  3.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很多复杂的层面,贵州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需要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为抓手,“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将民众要求和需求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基点”。

  4. 形成以民主和服务为主的社会管理理念,是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巨大调整,国家流动性增强,积极主动应对战略调整和转变的先决条件。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

  “理念的更新,能否在实践中取得实效,则依赖于方式方法是否得当”。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社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运行模式,我们要顺应不同的发展阶段运行模式的内在规律,来进行社会的有效治理。因此学者提出,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改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方式。

  网络信息化在民族地区越来越普及,然而有关政府部门却缺少虚拟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致使民族地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等进行非法活动,严重威胁着各民族团结和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方式将面临由单一行政手段向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综合手段转变,由强制手段向启发指导手段的转变。”

  民族地区各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仍以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进行,这无疑使社会管理步入困境。教育、法律、经济和协商等多元手段相融合的社会管理方向必然会取代单一的行政手段。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以电子政务手段为代表的网络手段的应用与实践。

  (三)体制机制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不仅需要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更需要体制创新来落实,体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郎友兴等学者对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与目标、方向与路径、创新的基础与重点等基础性问题作一个的探索性的分析,认为理想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 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

  边疆民族地区相对于内地来说,社会管理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要想真正管理好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单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实现社会资源整合,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要建立公正、合理、制度化的利益协调机制”。

  有效的社会管理需要建立长效的社会体制来保证,需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激活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动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健全沟通机制和反应机制,切实关注民众诉求;完善社会运行机制,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实践创新研究

  (一)民主决策方面

  楚雄市在虚拟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设立网上信访、民声民意、留言板、便民热线、网上调查、意见征集等互动方式,同时创办了市长信箱,打通政民网络互动渠道,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积极探索和倾听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昆明市建立居民小区社会治安“三色管理”模式,通过派出所对辖区商住小区治安状况每月进行一次红、黄、绿三色等级评定,并且在三色等级牌下方设置警情通报栏和警民对话栏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主动性,增进了派出所,物业,居民三方良性互动。宁夏回族自治州区党委和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也进行了开拓,积极构建基层调解平台,要求在全区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三调联动机制,并且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调解条例》,为推动三调联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社会组织管理方面

  广西佛教济善会对扶贫和救助工作作出了良好效果。青海自 2008 年年拉萨事件后针对寺院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健全制度入手,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平安寺院”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寺务、财务公开制度和“一室”、“一库”、“一卡”、“一栏”的四个一制度等寺院管理制度。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在如何管好规模小,点多面广,分散偏僻的寺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尼木县探索了教育管理与创新服务机制相结合的“3+1”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即村委会+僧尼、民管会+僧尼、家长+僧尼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管理技术方面

  以广西田阳县为例,探索了田阳县强化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举措:田阳县根据“一办三中心”服务平台,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技防网络监控平台、安置帮教改造平台“四大平台”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探索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新模式;创新屯级民主管理机制,试行“屯事联理”工作制度,通过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指导屯里群众实现自我管理、服务和教育。云南省开远市实施的“雨露社区:打造戒毒康复和谐家园”的具体做法在社会管理力一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基本经验包括: 转变理念,从单一管理到以人为本;激活康复人员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技术能手;创新机制,从单维度的生存到社会化发展。

  (五)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方面

  孟连群体性事件后,云南省普洱市决定创新社会管理,面对群众与干部尖锐对立的混乱状况,首先对干部进行疏导和培训,改变旧有的管理理念,开展群众工作,融洽干群关系,其次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孟连实行的“三五工作法”、“一线工作法”、“七步工作法”等长效机制,大大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效率。最后,改善基层条件,搭建服务平台,夯实基层组织,使基层真正成为夯实群众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姝,徐向文.西北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探讨[J].公安研究,2013,(2).
  [2] 马建英.法治文化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2).
  [3] 吴开松,方付建.贵州社会管理创新进展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2).
  [4]李俊杰,王蛟龙.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与民族工作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5).
  [5] 张明军, 陈朋. 社会管理研究在中国:进路与焦点 [J]. 学界观察,2012,(5).
  [6] 巴·巴特.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创新机制研究[J].今日视点,2013,(7).
  [7] 陈福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1-15.
  [8] 郎友兴,汪锦军,徐东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纲[J].浙江社会科学,2011,(4).
  [9]钱素华.创新社会管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N].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5.
  [10]杨宏文.论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N].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创新社会管理论文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