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方法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5 共1045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六章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方法与对策

  6.1 强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

  中国高校正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其内涵建设也正从规模扩大到品质提高的过程中发展。高校在内涵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冲击和矛盾,但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必须克服学术思想和社会潮动得各种冲击,肩负国家和历史的使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输送人才,为培育具有先进生态文明意识的大学生发挥主阵地作用。

  6.1.1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作用

  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寻找到了稳定的载体,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将生态文教育纳入其课程体系、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分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知识和思想集聚的高校,面对生态文明的呼唤,必然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重任,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力量,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化其中,孕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以社会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而忽略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维护和培养,造成了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缺失和懵懂。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以下思想素质:第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让大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的生存之基,也是审美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善待自然、友好共存是生态文明之本。第二,人与人关系的新理念。生态文明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利他主义,因为它需要人类超越个人主义而拥有从整体主义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整体主义思想,更多地将个人融入社会环境整体去考虑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具备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高校“生态人”使命上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具备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高尚道德素质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思想领域的浸染和渗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能够通过生态文明道德理念进行协调,实现大学生人格的转换和提升,达到与生态文明基本要求相一致。以上即是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

  6.1.2 挖掘生态文明教学资源与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在深入挖掘高校生态文明教学资源的探讨上,根据前文的结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资源上的特点是:生态教学资源匮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缺乏针对性。对于这样的特性,本文提出几点对策,以期能够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现状。

  1.理论教学资源的整合

  从理论教学资源的整合上,做到以下几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公共基础课程的强制作用;实施多学科的渗透式教学;充分借鉴并自主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落实中央精神(中央 16 号文件),教育部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把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在道德和法律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关于具体关于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前文已有详尽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利用公共基础课程的强制作用。在本文第四章的调查中,大学生被问及所在学校是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有 31.1%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有 36.8%的大学生选择没有,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或者根本不清楚是否开展这类教育。因此,高校有必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对全校学生开放,带有强制性,这样不但能够利用一定的强制手段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较为系统的增加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

  第三,实施多学科渗透式教学。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点,要求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修完所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一般而言,高等学校每学期大概开设 6 门课程,4 年下来,大概有 40 多门课程,如果各学科均能担负起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职责,将生态文明教学渗透到自身的教学中,那必将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形式政策课”教学中向学生通报具有时效性的国内外环境现状,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法律基础”课中,宣传生态道德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英语课程中可以增加交流国外环境保护经验,经济学教学中可以增加环境经济相关知识,法律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第四,充分借鉴并自主开发生态文明教学体系。前文中已述,我国高校目前尚且没有形成“单一式”的生态教学模式,因此,我国高校需要紧跟世界发达高等教育的步伐,尽快展开生态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比如,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展开课程开发,化工专业可以开发“生态清洁生产工艺学”、生物专业可以开发“微生物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材料专业可以开发“环保材料科学”、机械专业可以开发“绿色机械制造”、等特色课程。除了开发新的课程体系,还需要研究“单一式”教学模式如何在高校开展,如何融入到成熟的课程体系中等问题。

  2.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从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结合时政更具吸引力的专题讲座;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在本文第四章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影响的途径中,课堂教学和课外讲座等活动的得分分别为 2.46 和 2.57,得分均不高,但课外实践活动的得分高于课堂教学,可见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从课外实践中获得生态信息,得分最高的是大众传播,如若在实践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增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其效果势必比单纯的实践教学有效。

  第一,生态文明相关讲座必须具有吸引力,避免走形式。要吸引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讲座感兴趣、愿意听、有收获,就必须增加讲座的时政性和热点性。如,东部地区的高校邀请有关专家讲解“2013 年我国东部多城市连续雾霾天的成因和对策”、“2014年中国环境大事记”等,具备吸引力的题目也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元素(比如:人间天堂杭州遭雾霾沦陷,你关注吗?鼠肉冒充羊肉危害知多少?2014 夏天中国“不冷不热”该喜还是忧?)这样的专题性讲座的上座率和效果将会明显高于传统的机械、干涩、难懂的讲座。另一方面,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也是提高讲座效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邀请在生态领域或者其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增加讲座的分量。在讲座内容上,针对当前“低碳交通、环保旅行”等新话题进行展开,其间贯穿“节约、绿色、环保”等理念,也是高校开展讲座需要强化的重要方面。

  第二,课外实践活动要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巩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有效形式。

  但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贴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尽量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实践活动,力求多以大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一些生态公益活动,如:“自习教室草稿纸变废为宝活动”、“与你的大学室友共同植一棵友谊树活动”;一些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如:在一些环境保护的纪念日,像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等重要的环保纪念日开展校园宣传活动,活动最好能够结合大学生喜欢的方式,比如,号召全校大学生将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的头像改为一棵绿色的树,或者一滴蓝色的水,这类活动的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感知能力,大学生的环境感知能力提升了,生态文明意识自然会提升,也会进一步指导其生态文明行为。在校园网络中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专版,开设论坛、微博、空间等当下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媒体,并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这部分网络平台,与实践活动有效对接,在活动结束后仍能通过网络了解相关信息和动态,观摩活动视频、图片和学生实践活动心得,由此就能有效克服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短暂性和缺乏有效性的特点,将有意义和有效的活动影响力扩大并延续下去。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开展各类生态考察访问、组织研究生开展区域性生态调研分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征文活动等。生态考察访问,可以组织大学生走进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实地考察,如:遭受蓝藻污染的太湖、黄河源头的枯竭地、沙漠化严重的北方草原等。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这类实践教学活动,震撼大学生的心灵的同时,激发其环保积极性,促使大学生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

  第三,高校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辅助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组建各类环保社团,在社团开展环保活动方面,高校应当打通审批、管理路线,为各类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开设绿色通道,鼓励大学生社团“走出去、拿回来”,即鼓励大学生社团走进环境现状第一线,体会环境现状、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同时增强自身环保信念,将更加坚定的环保信念烙印在意识深处,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3.建立稳定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据调查显示,我国只有 15.94%的高校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生态理念。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相当匮乏,缺乏一批德才兼备,能够向大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的高校教师。

  高校师资力量的加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教师队伍的师资培训。对于生态环境专业类的教师,高校应当鼓励其在专业领域与国内顶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互通学术进展,提升专业能力,高校可以适当承办这类学术交流会议,为专家的交流搭建平台;对于非生态环境类的教师,高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有关生态环保的师资培训,或者组织各类生态主题的考察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环保学术论坛,到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性高校考察学习,增强教师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利于在教学中传达给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也要进行生态文明师资培训,辅导员和班主任是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第一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各个高校在“辅导员论坛”和“辅导员思想道德培训”和“辅导员年终考核”等各个环节,应适当增加生态文明理念的灌输,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

  第二,鼓励专业领域教师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在对专业领域教师进行考评的时候,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倾向于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增强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积极性,高校也可以成立生态文明教学研究指导委员会,负责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以上这些对策,都需要高校给与生态文明师资培训高度的重视,搭建好师资培训的平台,夯实师资培训经费基础,为打造一批生态文明教育优秀教师做好一切工作。

  6.1.3 构建持续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

  校园生态文化即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渗透,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对于校园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熏陶作用,高校应当重视在校园文化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渗透,通过校园整体的生态文化氛围,感染每个沉浸其中的大学生,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

  校园生态文化包括三个方面:校园实体环境生态化、校园精神氛围生态化、校园制度生态化。校园实体环境生态化主要是指,校园整体环境规划应当做到“生态校园”、“绿色校园”,不仅包括校园整体环境的绿化率,草坪、绿化带等的环保贴士,还应当包括校园各项生活设施的节能、低碳、环保,让学生能从点滴上看到所处环境的生态气息,还包括一些环境教育的宣传栏、生态文化园地等人文设施,增加校园整体的生态教育气息。校园精神氛围生态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反映了一所高校整体的文化取向。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传播生态文明讯息,开展各种专题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生态校园建设。其具体的方式方法参见 6.1.3挖掘生态文明教学资源第 2 点,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校园制度生态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中突出生态文明内涵。比如,在学校管理制度中,教学楼水电统一按时开关,图书馆等有空调的区域设置专人进行温度等调控,校园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校园绿化管理制度等。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寝室管理条例等,教师管理制度包括教职工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中都应当嵌入生态环保理念。

  6.2 推进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潜化作用

  我国古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人最初意识形成的源泉,因此,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意识的启蒙作用不可估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于大学生个人意识的后期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第四章的调查结论显示:家庭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和行为养成影响有限,但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形成有积极作用。从这点上看,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形成。本文认为,家庭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上应该做到下述两个方面。

  6.2.1 培养生态文明情感,树立生态文明榜样

  情感是人的一种态度体验,与人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人对其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接受的最初教育,也是大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接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给与了大学生最多的情感体验,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教育者,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子女在行为上模仿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就是子女学习的模板,因此,父母需要为子女树立行为的榜样。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父母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对子女进行适度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灌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人的大多数习惯都是在幼年时期养成的,而幼年时期的教育依赖的主要对象就是家庭教育,如果父母能够在子女家庭教育中对子女做好环境保护的引导,那么,当子女走进大学,走向社会就更易于接受生态文明相关理念。在生态文明情感培育方面,父母可以做以下工作:从幼年时期培养子女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多跟子女讲解有关自然界的“故事”,比如,人与自然是“朋友”的关系,破坏自然环境是不好的事情,并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而递进的告诉他们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自然界的破坏与人类无休止的索取有必然关系,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等。这些情感的导入并非对父母的生态知识储备有很高要求,而是父母能够从意识上重视对子女生态情感的培养,这将对于子女日后接受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树立行为榜样方面,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有意识的培养子女勤俭节约的意识,经常带子女参加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贴近大自然的夏令营活动和探险活动等,使子女能够真正融入大自然,培养子女生态环境责任感,营造温情的家庭生态氛围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从自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只有父母自身真正意识到生态责任感,才能无时无刻为子女树立生态保护的榜样,才能用自身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子女的行为方式,从而起到家庭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

  6.2.2 配合高校和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除了具有情感、习惯和榜样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外,还能够配合高校和社会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高校在大学生态文明教育上虽然优势明显,但缺点是延续性差,时间短,不能长期跟踪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也存在着针对性差、网大面广点小的特点,而且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有许多误区和偏差。

  因此,高校和社会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的缺陷,可以由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来弥补,恰恰,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专业性性弱,计划性不足的特点,也能通过高校和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弥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专业性强,侧重于理论,实践性相对较差,持续性也较弱,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弱点,着重加强大学生生态实践方面的培育,这可以从很多方面实现,比如:支持子女参加各类生态文明实践,父母与子女一起生态旅游,纠正子女的不良生态行为等等,实践教育无大小,从小事做起,正是实践的精髓所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虽然涉及面很广,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由于其紧迫性不是很明显,容易被其他社会事件所遮蔽,因此,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利用家庭“小社会”的功能,促使大学生选择性的接受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大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家庭教育有效的配合高校和社会,只有如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才能落到实处。

  6.3 营造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综合性作用

  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具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和形象性。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将分散的、自发的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正轨,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贡献力量。这就需要社会舆论、政府力量、法律法规和社会氛围等多方的综合支持。

  6.3.1 发挥社会舆论导向机制,营造社会生态氛围

  从本文第四章的调查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途径分析中,大众传播以 3.51 分(总分 5 分)占据最高分,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渠道。而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就是电视、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广播等。如何利用这些媒体资源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运作和造势,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成为社会舆论在支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首要任务。

  本文认为,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受众特点,社会舆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营造社会生态氛围:

  第一,利用传统媒体的覆盖面广,可接受性强的特点。在公益广告、电视访谈节目、纪录片等颇具震撼作用的电视节目中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比如,拍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渲染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氛围,激发大学生自觉融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访谈节目中邀请生态文明建设专家或生态建设模范人物与大家互动谈生态文明、在脱口秀节目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段落等。

  第二,利用新媒体的活跃度高和受欢迎的特点,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教育。这些媒体可以是,微博、微信以及一些社交聊天工具,以及公共场合的户外露天广告大屏,社区电梯广告等,这需要这些新媒体的广泛支持,比如微博、微信可以发起“动手拍身边的生态不文明行为”等活动,也可以设置生态文明公众客户端(APP),利用新媒体特点,时刻向公众推送生态文明信息。户外露天广告可以更多地播放有震撼教育意义的生态短片,比如,类似“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这样受众面广的公益广告。

  第三,广大媒体可以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互通资源。高校利用媒体优势,扩大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媒体利用高校优势,为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持,两者共同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社会氛围。

  6.3.2 提升政府重视程度,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都有诸多裨益,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事业中,政府需要发挥引导力量、中坚力量和保障力量的重要作用。

  第一,政府应当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的建设。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控人类行为的有效机制,对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法律和道德缺一不可,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西方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前进的力量中,完善的立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在前面的章节中也提到了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法制意识的内容和重要性。大学生生态文明法制意识的建立,需要我国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因此,政府提升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的首要任务就是健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立法工作,采取积极措施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和条例,充分发挥法律“硬道德”的作用,在法律层面上将生态文明教育提上议事议程,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第二,政府需要加大生态文明教育资金投入。正如上文所述,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无论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所需要的物资和师资,还是社会各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提供资金支持,可以从多方面展开,首先,政府在教育财政拨款支出方面,应当积极向生态文明教育倾斜,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充足的后备资金力量。其次,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金的引入和吸纳,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助和帮扶,通过规范合理的资金管理,形成良性的资金运作机制,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由于我国特殊的体制环境和固有的思维定势,政府在自身的建设中仍然持有“管理者”的态度模式,习惯将政策应用于“被管理者”,而自身保有传统的定势。经济 GDP 一直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标准。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模式,从政府自身做起,提高生态文明思想认识、建立“生态”政绩目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中扣除,用绿色 GDP 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目标。将政府自身转变成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承担着和推动者,而不仅仅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只有转变了自身职能,从自身体制上恪守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从本质上真正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6.3.3 形成社会生态共识,提供良好的公众环境支撑

  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团体背景之中,背景则能够深刻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这项事业置身于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之中,必然受到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那么,形成积极健康、合理稳定的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将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长期的熏陶和滋养。

  当前,我国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尚不能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生态文明共识,这主要表现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生态文明一直处于“口号大于实质”的角色;大多数社会成员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存在偏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治理环境污染、处理环境垃圾等技术问题,与自身的关系不大;公众缺乏对自身生态角色的认同,尚未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社会参与与社会责任,公众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在各种社会利益主体的冲突和博弈下,生态文明建设这种无法立竿见影获得利益的社会活动,自然而然没能引起社会共识。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消极的社会共识,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形成积极的社会环境支撑。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开展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认知程度,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共识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共识中植入生态文明气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根植于人们的精神领域之中,变成高尚人格的精神追求;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合作,激发全体公民的生态参与热情,提升每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同,形成“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只有在全社会中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态文明共识,才能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一片环境的沃土。

  6.4 内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加速和延缓的作用。只有内因能够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趋向,因此,内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自我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必不可缺。

  6.4.1 引导生态文明意识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体验

  在本文第三章对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水平的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状态,但具有明显的“利益相关性”.而在讨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意识的影响程度时,指出生态文明价值观对生态文明意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内化其价值认同,注重情感体验,促使大学生从自身意识的角度自觉形成有效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一,内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价值认同。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主流生态文明价值引导,不断丰富和深化大学生对于积极的生态文明意识的理性认识,意识的形成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长期共同作用,从时间的维度,需要用多种有效的形式长期激发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和形成,从空间的维度,需要多种场合的生态文明氛围,促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价值认同。

  第二,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大学生自身价值构建的重要源泉。情感体验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观的熏陶、积极生态文明素质的认同、生态伦理观念的确立等方面,大学自身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自我行为的倾向和约束,自觉转变和升华情感趋向,建立有益于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情感体验过程。

  6.4.2 形成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自我教育模式

  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历程予以指导﹐充分提升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大学生生态文明自我教育要求大学在被引导的前提下,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模式,从而内化为个人生态文明意识的道德品质。

  第一,发挥大学生自我学习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进行自觉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体性要求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不断摸索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不断达到提升自身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大学生可以自觉地践行环保行为,参与环保体验,培养环保习惯,形成环保喜悦感,逐步形成自我学习和提升环保意识的主动性。最终形成环保体验和行为不需要外力的刻意指使和诱导,变成自身的主体性。

  第二,强化大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力是指自制力,自控力,自律力的综合体现,长期的自我约束便可立德修身。大学生生态文明自我约束力的形成需要大学生克制自身的惰性并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范,自我控制,自我检讨,自我修正,从而达到自我约束,比如利用自我奖惩措施等激发自我约束性。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行为等进行的管理和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意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从意识层面上做到自我规范和提升,才能进行有效的生态文明自我教育,并且将生态文明意识根植于道德层面,并指导其付诸实践,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