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与特征
2.1.1 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
生态文明意识源于生态意识与现代文明意识的综合,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的一种。生态意识也即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Awareness)或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
首先倡导于西方,经过不同背景的社会学者和研究者的论证,生态意识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对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类自身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而从意识形态层面上萌生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是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关于生态意识内涵的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与了归纳:
第一,从哲学的角度,生态意识被认为是人类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时,从人类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的角度出发,在准确认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之上,不断调整自身社会行为和经济活动,主动协调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程度,从而形成的一种意识自觉性。
第二,从意识定义的角度,环境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一种,人类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生态意识则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各种意识之和,是人们对所处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动反映。
第三,从伦理学的角度,环境意识是人类对待所面临的环境,从伦理道德和观念形态上所产生的心里觉悟的总和。因此,生态文明意识从广义上是人对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人类在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时,自觉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预先观念和根本出发点,是人们对生态环境高度负责任的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总称。从狭义上,是人们对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文化、道德的态度。
第四,环境意识也即环境素养。197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的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认为环境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对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对环境问题了解并具有经验、具有关心环境的情感、具有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可以说,生态文明意识是现代人类文明意识的最高形式之一,它是人类意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体现,不仅包涵健康的生态思维、良好的生态道德和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同时也包括关于生态环境的科学意识、法制意识、消费意识等理念。因此对生态文明意识内涵的把握对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1.2 生态文明意识的特征
1.思维方式的整体性
人类传统的意识在面临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将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主张人类对自然界的统治和征服,并且一直以来都以人类征服自然界而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但是,显而易见,在人类这种传统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人类无休止的对自然界的掠夺,致使当今社会的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然而,生态文明意识强调人类生态文明认识观的整体性思想,将人与自然的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利共生,共同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意识中将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界的各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导致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分离,缺乏整体性,也加剧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界的破坏力度。生态文明意识的这种思维方式整体性的特点是克服上述分离性思维的有力工具。
2.价值观的合理性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对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包括人类主体在处理与生态客体之间关系的伦理判断,在处理生态客体满足其发展需要过程的经济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是一种包括生态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体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和文化基础。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突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合理的价值观是指导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的重要因素,拥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们将自觉放弃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经济发展方式,选择新的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生态文明价值观是是人类在总结以往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对人类整体发展思路更加合理和有益的意识导向,这种意识导向将指导人类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有益地发展。
3.思维结构的跨学科性
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广泛涉及各个学科知识的复杂意识形态,它对多种学科进行概括总结,将涉及环境相关问题的各个要素归纳汲取,既包括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也包括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还包括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伦理文化知识、政治经济知识在内的一系列学科知识的综合,其目的就是将多学科相互融合而非简单叠加,从而能够扩充人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环境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理解各领域研究对环境的作用。
这也就是生态文明意识跨学科性的集中体现。
2.2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理论溯源
2.2.1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意识
中国传统的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最初意义的敬畏自然,保护生灵的朴素生态意识,这些本初的生态意识对当代人的生态意识的培育和行为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这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古代哲学智慧,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能体现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核。
儒家思想的生态伦理观主要体现在“仁爱万物”、“知天畏命”的生态意识,“乐山乐水”、“知动仁静”的生态伦理情怀,“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的生态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仁爱万物”,即以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心胸情操,对万物生灵进行关怀体恤,“知天畏命”是孔子敬畏天命,顺应万物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对自然界最初的尊重;“乐山乐水,知动仁静”则体现了儒家思想将万物生灵同人类活动相互融合,同体同德,而不是将人与自然相互对立起来。“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体现了儒家的生态节俭思想。这些思想都是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理论根基。
道家的生态思想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主要精髓在于“顺应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表现在:老子主张“无为”的处世态度,所谓“无为”即对自然万物不加以人为干涉,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道家崇尚节俭,符合自然规律,以人道行天道,天人合一,不过分索取的处世方式,这也是“道法自然”所在。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张世界万物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世界万物都是相对而存在,并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强调“普度众生”,以慈悲的心怀对待万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精神境界。
在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无论是儒家的“仁爱”的整体性、道家的“道法自然”的同源性、还是佛家的“普度慈悲”的平等性,无不贯穿着“天人合一”的基调,强调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大学生对生态意识培育的思想宝库和精神源泉。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经典著作都蕴含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自然辩证法》都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证,关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前提是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相互协调制约的关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折射出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
恩格斯说过:我们对自然界征服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会以同样地方式报复我们。告诫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摒弃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附于自然界的。
马克思恩格斯同样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渗透到社会危机的解决中,认为生态危机是社会危机的表面折射,解决生态危机为解决社会危机指引道路。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面对生态危机孕育而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的理论体系。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其核心思想表现在: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由经济危机转化为生态危机,并指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生态理性等观点。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集中体现。
2.2.3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这些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长远的战略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维表现在:发展是要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基础的,为了满足人的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需求,必须开辟一条适合人类生产、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条件,兼顾人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一条以人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它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实现自我的私有价值追求,也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元价值追求,撕裂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以人为核心并且承认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之上。
第二,可持续发展思想,解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利益作为代价,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要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良好相互平衡,这与生态文明意识的整体性特征是一致的。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无可厚非,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刻伦理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指导我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