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国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变革历程
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研究生的数量增长与规模发展迅速。在本章中笔者将把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的变革历程分为四个阶段阐述,分别为:新中国成立前(1902-1948)的摸索期、1949-1977年在动荡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1978-1998年的恢复发展与扩张、1999-2014年快速发展与深化变革;笔者对每个时期的硕研生招考制度的变革研究通过对相关时期重要文件及政策的颁布作为基石,用表格形式代为分析出每时期在招生计划管理、入学资格审查及报名、考试、录取等四个阶段上的变革内容及频率,对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总结出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变革的特点及规律有着甚为重要的作用。每一小节会对相应时期硕研生招考制度变革的特点及出现这些特点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
一、 新中国成立前(1902-1948)的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变革
(一) 政策演变
从1902年的《壬寅学制》颁布开始,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硕研生教育发展甚微,但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的几部学制与学位法的颁布标志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开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概念形成,并开始招收研究生,硕研生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相对健全的学位制度也建立起来;但由于是初探时期,招生人数较少,且多是参照西方国家经验,实践经验少,这一时期的硕研生招考制度规定是极度缺乏的,招生计划管理、入学资格审查及报名、考试、录取等阶段的规范细则大多处于空窗期。
(二) 变革特征:以模仿与借鉴为主,学位制度初建
新中国成立前的硕研生教育基本属于对西方国家的模仿与借鉴期,为新中国的硕研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硕研生教育的草创阶段,几部学制的颁布促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早期概念的形成,“大学院”、“通儒院”的运作借鉴于西方的“研究院”制,为后期硕研生教育制度的建立定下了基准,而在硕研生招考制度方面并未有细致制度的出现,在入学资格要求方面有着基本规定与限制;民国时期硕研生教育的探索已经初显模型,北京大学、清华学校等一批高等学校已经自我探索与实践中有所收获并发展,各高校在实践中积累了硕研生教育的经验,这一时期的硕研生招考制度方面仍旧是偏重于限定硕研生入学条件。
总的来说,在政府层面上,这一阶段国家尚未特别发布硕研生招考政策,招考工作较为简車,招考方式较为单一,各高校制定自己的招生考试办法,高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在招考制度上,各高校的硕研生招考制度建立尚不健全,处于摸索阶段,在招生计划方面没有严格限定招收硕研生人数及规模,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招生规模较小,在1949年以前仅有232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对研究生入学资格要求及审查相对较为严格,考试只作为辅助选拨工具,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硕研生招考制度并未受到重视,这与当时的社会特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时期的硕研生招考制度可以概括为:学生自荐+学校审核,根据学生学历决定是否参加入学考试,资格审查与需要参与考试的学生考试通过便予以录取,更为类似于资格审查申请制。
二、 1949-1977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在动荡中变革
(一) 政策演变
特殊社会背景也有着特殊的研究生教育发展,1949-1977年间,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很多波折与动荡,建国、“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这一时期我国的硕研生招考制度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硕研生教育转型也要跟随社会主义国家的步伐,向苏联学习成为特征,这一时期的研究生招生呈现出统一计划招生的特点,“大跃进”也使硕研生招生受阻,文化大革命更是中止了我国研究生教育,造成1966-1977年这12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断层,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在这阶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 变革特征:曲折中有新发展,计划招生制度确立
这一阶段,我国硕研生教育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使得硕研生的教育随之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成后,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尤为重视硕研生教育。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和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对高层次建设人才极为需要,求贤若渴。然而,我国缺乏对硕研生的相关教育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生教育高度模仿苏联的研究生教育,同时通过直接向苏联派出大量留学研究生的方式完成特定时期人才的培养。全国硕研生的招生工作由教育部统一规划领导,这一时期硕研生的招收计划坚持国家各方面建设与硕研生的培养条件和可能相一致,对硕研生的生源质量尤为重视,坚决抵制牺牲质量求数量的做法。
《1951年暑假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的颁布,象征了我国硕研生的招收转变为国家统一计划管理;1953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硕研生教育培养的基本模式。这一时期,我国的硕研生教育模式有新探索,转变苏联模式的高度模仿状态为我国特色新模式的探索,已经开始走向规范化发展,初步定下国家与高校在硕研生招考方面的角色分工:计划管理与微灵动执行。
这一时期,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在新的社会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中有着新特点;1、招生计划管理:我国建国之初,各方事务处于整顿时期,经济建设缺乏动力,国家需要统筹各方面发展,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硕研生招生也因此开始了计划招生制度,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全国的硕研生招生规模由教育部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及研究生培养的条件与可能的一致统一统筹。
2、入学资格审查及报名:硕研生报名资格要求更为细致,根据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对硕研生的生源做出了几番限定;资格审查包括政治审查、学业审查、身体体检、年龄束查;允许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为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者同时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年龄在30/35岁以下,思想向上,学业优异,身体健康;特殊专业,类似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报考学生应至少有4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另外,报名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自己申请+学校推荐+招考单位审核后方可报名,而在职人员报名则须单位推荐+招生单位报考+单位同意后方可参加考试。
3、考试:特定时期,因特殊需求,我国硕研生招考方面有所偏重,这一时期对学生的资格审查方面比较注重,对于入学考试办法大致分为两阶段,1962年以前考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1963年至文革前则是公共课全国统考、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由招生单位自主进行相关测试组织,公共课部分分为政治学基础、英语两部分;考试开始走向统一考试的方向,亟待完善。
4、录取:受战争影响,我国处于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断层阶段,对于硕研生的。培养甚为重视,硕研生源不足,国家要求不能降低录取标准,宁缺毋滥,采取选拔或者选送、审查与入学考试相结合的录取办法,录取方式相对单一;
5、保送:为解决生源不足、保证研究生质量,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保送生,成为推荐免试制度的雏形。
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1977年我国硕研生招生中断了 12年,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77年开始规划硕研生招生工作;规范性、统一性成了文革前我国硕研生招生考试的特征,也对后来的硕研生招考制度的恢复与新建有着一定影响意义。
三、1978-1998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恢复发展中变革
(一) 政策演变
1977年,我国恢复了因文革而中缀的硕研生招生。这一时期出台了多部对学位教育与硕研生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条例与政策,硕研生招考制度在变革中不断完善。
(二) 变革特征:恢复中逐渐完善,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确立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硕研生教育也蓬勃发展,文革前硕研生招考制度的初步探索在这一时期都有了更为深化的变革。随着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各项政策新鲜出台,招考制度不断规范化,确立了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开始了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等新的招考方式的探索。在考试方式、时间、内容的变革更为细致与规范,很多考试方面的制度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完善。招生弟位自主权有所加大,1981年,教育部不拟定最低录取标准,招考单位在录取中的权力相应增大;除统考科目外,招生单位对其他专业科目可以自主命题。
1978-1998年的硕研生招考制度呈现出规范化的特点,做出了新的尝试与探索,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招生计划管理:依旧对硕研生招生规模做统一规划,硕研生招生计划根据人才需求的中长期预测、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社会实际需要,结合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确定招生总规模,各招生单位按统一计划规划各自专业招生比例,招生计划管理更为科学化,计划的制定有考虑到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按照社会需求与培养单位培养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招生专业范围不断扩展,加大对在职人员的招收,招收研究生的种类呈现多元化特征,分为国家计划内定性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及自筹经费研究生,探索合理有效的招生调控机制,采取公布当年各学科研究生就业分配和社会需求情况指引硕研生的招生工作。
2、入学资格审查及报名:总体上这一时期的入学资格审查条件有所放宽,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以下,“同等学力”考生准参加统一考试等,研究生数量的追求,使得对报考研究生的资格审查条件放宽。
3、考试:这一时期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变革,1978年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八年研究生招工作安排的意见》第一次将硕研生考试定为初试和复试两个步骤,初试科目中的公共基础科目政治与英语仍为国家统一组织,而专业科目则由招考单位自由命题,此阶段的初试的构成已经初步完善化,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联合考试和推荐免试四种类型,考试时间基本确定,从1993年起,我国硕研生统一入学考试的报名时间确定为上一年的11月10日-14日,考试时间大致为春节前的10天左右,至今,考试时间都延续着这一规定;复试由1978年确立后在1979年被取消,直到1983年才又规定要全面进行复试,复试内容与形式由招考单位自行组织;1985年,推荐免试制度幵始建立并实施。
4、录取:录取方式仍相对单一,首先,初试成绩要通过国家划线,参与复试后,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进行加权计算,最终择优录取。
恢复发展时期的硕研生招考制度变革呈现多样化、细致化的特点,增加了硕研生的种类,考试方式上分为统考生与推荐免试生,国家计划性上分为定向计划生、委托培养生、自筹经费生;更加注重对在职人员的招生,招生人数稳中有增;考试内容、时间都有了细致的规定;这期间,硕研生招考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①招生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导致硕研生招生规模过快增长,②考试制度的变革繁多,但在1989年以前,考试的进行没有科学、规范的理论支撑,多靠经验,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1989年确立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进行统考科目考试的安排,考试制度的变革需要进一步规范化,③高校在招考中缺乏自主权。总之,这一时期的变革开辟了新的招生途径,更加科学合理化,为后期的深入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有效的经验。
四、1999-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的深化变革
(一) 政策演变
社会发展的推动,为探索出适合国情的招考制度,我国硕研生招考在这一时期大刀阔斧的进行着,对于硕研生招生的规模发展有着较大的追求;招生计划管理、入学资格审查与报名、考试、录取各个阶段的变革深入化、细致化、规范化,为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大量渴求提供了数量上的保障,然而这种深入变革中依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对硕研生招生数量的追求也出现了数量与质量的角逐问题。
(二) 变革特征:招生规模大幅扩张,制度变革呈现细致化特征
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这一时期,最大的特征就是硕研生招生的规模扩张。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从政策层面上对硕研生招生数的规模增长做出了计划规定;2001年,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作为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也会更为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时期。新时代的硕研生招考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招生计划管理本着增加招考单位的自主权原则在计划招收人数方面有了新探索,入学资格审查与报名上开始实施网上报名以及逐渐取消报名年龄限制,考试制度上初试与复试上都有新方式的出现。录取分数线分区划定、差额复试法、破格录取制度、调剂办法等新规定与制度推陈出新。
1999-2014期间,我国硕研生规模发展迅速,基本上每年都有招考方法的变革政策颁布,招考制度不断完善;1、招生计划管理:教育部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并下达年度招生计划,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参照上一年度的招生总数基础上按照平均增长率制定出当年的招生计划数。1999-2014年间,我国对硕研生的招生计划制定除数量上不断增加外,还呈现出其他特征;①对于推荐免试生人数实行计划管理,规定招考单位接收本校推免生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70%,2013年还规定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招考单位硕研生招生计划数的50%,协调好统考生、单独考生、推免生的招收比例;②为转变我国硕研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规划,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纳入计划管理,扩大其招收规模;③对破格录取也逐步归纳到招生计划中,从2004年的原则上不搞破格录取,2010年幵始尝试探索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到2014年对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做明确规定,探索更为合理的破格录取比例;从这几个招生计划管理变革的特征上,可以看出我国的政策倾向,更加重视多途径招生方式,探索多类型录取方式,以选拔出专业型、应用性人才。
2、入学资格审查及报名:受扩招的影响,1999-2014年,我国硕研生入学资格审査要求逐步放宽,同等学历报考学生的报考条件要求逐渐降低;2003年取消了报考时需要报考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的规定,2014年对硕研生考生的年龄限制予以取消;报名方式有了新的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促使了硕士生报考也“时尚化”,2005年,首次在全国试行硕研生招生网上报名工作,后期一直沿用网上报名的方式。
3、考试:依然实行统一考试与自主命题共同考核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统考的范围,分别于2007、2008年对医学、历史学和教育学三个学科门类及农学门类四种学科类别纳入到统一考试的范畴;这一时期秉承选拔更好的人才的原则,施行简化初试、增加复试比重的办法,从2005年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外国语听力测试部分调整到复试进行;2003年,首次提出复试差额比例,差额比例定在120%左右;这一时期还探索出考生调剂方法,为复试的公平性保驾护航,初试分数线分区制定办法从2008年的三区划法调整为2012年的三区并两区,初试分数线的划定取决于当年招生计划数与考试生的比例。
4、录取:录取加重了复试分数比重,2006起规定录取时,复试成绩应当占总成绩的30%-50%;探索了破格录取方式。
1999-2014年的招考制度的变革更为成熟与完善,招生数量成比例上升,招生考试办法也推陈出新,硕研生教育成绩显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招和破格录取的探索呈现出我国对专业人才、应用性人才的亟需,国家对复试的重视从侧面反映了高校自主权的增大,统考力度的加大反映出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对公平、公正的重视;这一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第二大国,然而大国需要向强国转变,量的猛增与质的下降同时并存,如何平衡量与质的关系问题将会是眼下硕研生招考工作者要关注与重视的,新的制度变革仍要继续。
五、四时期变革综合概况
(一)总体变革趋势
四个时期的变革不可分离,总体上看,整个变革呈现出灵动性特征。从“骨架”的建构到“血肉”的生长,成长过程中遭遇各种“病灶”,据“病因”进行“治疗”,“用药”调理、“手术”治愈等,而且变革过程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持续进行,在变革中成长。
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变革在四个时期中有着不同偏重,表2. 5是在综合四个时期的变革情况表的变革数量而得出的关于每个时期不同变革内容数量的表格。
内部微观上分析,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的变革受到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影响。招考制度的变革首先受到招考对象的自我发展要求和特征的制约,从教育更层次连接的关系上,硕研生招考对象是已接受高等教育本、专科教育后的人才,因此,硕研生的招考制度变革受到高等教育本、专科教育发展的影响。
外部宏观上看,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的变革受到国家的命运、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家历史因素等多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变革历程可以从不同时期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中得到透视。每个时期的变革是与相应时期的国家命运、社会制度与社会特征、社会需要密不可分的,变革具有行政化、社会化特征。反过来,其变革又会对这些影响因素产生相应的反作用。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粗略看出每个时期的变革侧重点,1902-1948年的变革偏重于对入学资格审查的要求,这一时期是研究生教育创建时期,由于缺乏经验研究生教育多是参照西方国家而进行,“西学东渐”,招考制度属于摸索阶段,研究生教育的探索重点在于培养与学位的授予,对于招考制度不为重视;1949-19n年的变革仍是注重对考生入学资格的审查,实行统一计划招生,考试为招考单位自行组织,后期也出现了对统一考试的探索,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国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是“因苏以为师”、“因苏以为友”的政策;1978-1998年的变革重点在于招生计划管理与考试方法的变革上,对于入学资格的屯查上有所放宽,转而对考试办法进行挖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需要高水平人才的支持,亟需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由于生源不足,探索出推荐免试的方法,既保证了量也保障了质;1999-2014年的变革更为均等化与合理化,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迅猛,对招生数量有着规模增长的要求,就业形势的严峻也促使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多,为保质保量,在考试、录取方式的变革上不断进取。
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的变革,为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从探索期到成熟期积累了大量的招考制度变革经验:①招考制度链的完善;变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入学资格审查及报名制度、考试制度、录取制度四个模块的制度构成,并且在制度链的每个模块的探索也不断深入。②形成了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新的考试办法的探索;初试与复试结合考察的录取办法、多元化初试方式(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联合考试、推荐免试)等。③报考志愿调剂(包括校内、校外两种调剂方法)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破格录取制度的建立与深化探索。
(二)推荐免试制度
推荐免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的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我国推荐免试生的雏形可以视为1951年的保送生制度,更早的可以追溯到我国研究生教育创立并开始招生的清末民初时期,那时我国研究生招生借鉴德国模式,实施申请推荐免试制度,十分注重对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审核;1951年,我国硕研生入学采取学校保送、审查批准的办法,当时的目的在于解决硕研生源不足、保证研究生质量,这一阶段注重对学生政治出身及学术的综合审查;1985年,我国推荐免试制度真正幵始建立并试点实施,规定国家重点高校推免生占当年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比例要在5%以内,其它重点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要在3%以内,招考单位接受推免生数应控制在当年年度招生计划数的30%以内,推荐免试生保送校外的人数应不小于该校推免生总数的30%;自此,推荐免试成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种类型而固定下来,我国对推荐免试制度不断探索与重视。2003国家对推荐免生的名额作了规范化管理,要求协调好统考生、单独考生、推免生的招收比例;不允许己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再参加统考,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荐免试生不再保留推荐免试生资格;2008国家决定扩大推免生比例,规定设立研究院的高等学校推荐比例由10%升到15%,其他高校推荐比例由2%升为5%; 2013国家进一步对招收推免生的数量作了规定,各招考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研生招生计划的50%.推荐免试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免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三)复试制度
复试制度建立之初曲折发展。1978首次将考试设置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复试制度确立起来,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按一定权重加权计算后计入录取分数;复试制度自建立以来一直是我国高校自主权力得以发挥的重要领地,在我国硕研生招考制度变革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招考制度更为合理化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复试制度的变革经验甚为珍贵与有意义。
复试制度由1978年确立后随即在1979年被取消,1980年教育部规定一般不进行复试,1981年再次提出进行复试,1982年复试与否交给招考单位自行决定,直到1983年才又重新规定要全面进行复试,复试内容与形式由招考单位自行组织,随后一直受到国家重视;2001年,国家强调应规范管理复试,并提出推行差额复试法,把英语的口语测试调整在复试中进行,复试分为笔试与面试两部分,由作为招考单位的各高校及研究机构自主进行试题的命题;2003要求加大复试权重,扩大学校自主权,首次提出复试差额比例,规定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在组织复试时,原则上差额复试比例为120%左右;2006教育部《关于加强硕研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硕研生复试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并且确定了录取时复试成绩的计算比重--30%-50%;复试成绩为复试各考核方式成绩之和,复试中可以视情进行特长加分;2011年教育部对差额复试比例有了调整,:生源充足的招考单位,可以适当扩大差额复试比例,如北大、清华的差额复试比例为120%-200%.
这些变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保障了我国硕研生教育的顺利展幵,为我国未来的硕研生招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素材,同时,变革历程中也显现出值得研究与解决的各种问题与争议。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