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高职高专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层次,是专科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作为教育对象,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学生在校 2-3 年的学习期限内,通过对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能力,成为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在我国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的规模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为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
21 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学前教育价值的研究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倡,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个体和社会功能。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构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从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普及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了众多国家教育政策改革的重要内容。适应市场的需求,尤其是近二十年以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和中职院校的教育不同,学者王剑兰曾经对中专、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做过研究,指出:中等师范侧重于艺体技能的训练,而专科和本科更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若专科和本科相比较,专科要更注重艺体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本科则更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1]
可见,高职高专的学前教育专业是通过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幼儿园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幼儿园一线工作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在为幼儿园培养并输送一线教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办学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入职时间较长等,导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处于艺体技能比不上中师,专业理论比不上本科的尴尬境地,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度不高,自然就业率也就不高。就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来说,以所研究的学校为例,日常的教学主要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也没有体现出专科区别于其他层次院校的特色,因此,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就出现了专业技能不熟练,专业知识狭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等一系列入职问题,难以达到市场,尤其是幼儿园对新教师的职业要求和期待。因此,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幼儿园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完善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建构。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由于目标定位等原因,在培养幼儿园师资的过程中,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够重视,而职业能力才是学生将来就业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希望能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建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有利于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存发展。职业能力是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获得很多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这些,能使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心态。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理论知识、(二)文献综述。
1、关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会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全面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国外研究者主要从教育、职业实践、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能力,即基本理解儿童早期教育职业,并且承诺职业化;对基本理解早期儿童发育成长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在职业实践中;要注重课程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使课程具有特色;善于观察和评估儿童的行为;建立并维持一种环境,以确保儿童安全与健康成长;设计并且施行能够涵盖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教育法,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要与儿童建立具有支持性的联系、且对其实施发展性的、适当的指导,并适当运用集体管理的技巧;要与儿童的家庭积极地建立具有建设性的联系;要承认并且支持每一个儿童所具有的个性特征,认识到任何一个儿童都是他所生活的家庭、文化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2].
美国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 2009 年颁布了针对职前幼儿教师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3],规定了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①儿童的发展与学习;②与家庭和社区建立合作关;③观察、归档与评估;④与家庭和儿童建立联系;⑤建构课程;⑥成为专业人士”.[4]
全美儿童发展协会国家证照方案(The 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 National Credentials Program.CDA)在代训或鉴定幼儿教师能力时,提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十三大领域的能力,其概述如下; “ ①建立与维持儿童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能力(健康、安全、学习环境);②促进儿童生理和智力发展的能力(生理、认知、创造、沟通、);③支持儿童社会及情绪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正面引导的能力(自我、社会、引导);④和儿童的家人积极地建立多产性关系的能力(家庭);⑤给予幼儿需要的及有目标计划的能力(计划经营);⑥维持本专业使命的能力(专业化)。”[5]国内专家学者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的结构、发展水平、培养策略和标准建构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研究。
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研究上,黄慕琼(1994)[7]根据当时幼儿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幼儿教师的职责。指出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由观察判断评价幼儿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四方面构成,并认为这四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袁爱玲(1997)[8]认为在 21 世纪,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如基本的弹、唱、跳、画、讲等外,还必须掌握制定教育计划的能力、掌握创设环境的能力、组织一日生活的能力、科研能力等 13 种能力。饶淑园(2002)[9]从幼儿教师职业活动对象及工作的性质的角度,以认知能力、教育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序列、多内容的幼儿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祁海芹(2012)[10]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内涵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基本素质与能力和专业素质和能力,并对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包括组织综合教育活动的素质与能力、信息素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艺术素质与能力、国际化观念与借鉴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经验的能力、科研素质与能力等。除个人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理论性的尝试,如江苏省于 2000 年制定的《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基本要求》(试行)包括了以下的要求: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说、写、画、舞、弹、做、用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对幼儿的活动能进行细致地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制定教育和教学计划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11]
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水平研究上,近几年调查研究主要有:叶丽(2008)[12]以问卷的形式对重庆的 715 名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从整体上来说重庆市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就每一项具体的专业能力的发展来看,却表现得参差不齐。其中,发展最好的能力是与同事合作的能力,而其教学反省能力则是最差的。张骄(2008)[13]通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组织一日活动能力上,新教师一般都能顺利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但是存在欠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在教学上,对常态的教学新教师都能主动地应对,但不足之处表现在对幼儿的反应缺乏良好的积极的回馈和教育机智;在沟通能力上,新教师普遍缺乏沟通的技巧,致使他们在与家长、同事及幼儿的沟通中不自信与被动;在学习反思和职业规划上,新教师都能在每次教学结束后进行积极的反思,但是在职业规划方面大多数新教师只是将其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而几乎没有实际行动。王亚文(2011)[14]以沈阳市部分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教学能力上,幼儿教师较为占优势的是在组织游戏、绘画这两方面,但在教学设计方面却表现的缺少创新,而且对幼儿自身的状况欠考虑,比如:幼儿的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在自我发展能力方面,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包含职业规划和自我反思能力,但这两方面幼儿教师都比较欠缺;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幼儿教师较善于沟通,但部分教师缺乏沟通的技巧。
总之,在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框架。但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一线工作者研究的不是很多,应该使一线教师加入研究的队伍,使理论早日走向实践。
2、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国外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国家或相关部门等对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方面的具体规定上。美国师范教育者协会与全美幼教协会于 1991 年就美国0-8 岁儿童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作出了规定,即培养的幼儿教师应该掌握婴幼儿以及小学儿童发展的理论并能综合运用,要具备选择课程和实施高质量教学计划的能力,并且善于与幼教各方面人士合作等。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美国要求基础课要突出人文社科知识,专业课要以职业需要为目标,以儿童需要为主线,课设一些儿童教育理论专业课程,淡化 艺术技能的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5].1985 年,英国教育部发布了《新教师培养课程批准准则》,并于 1992 年对该准则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评价学生和教学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和同事、学生合作的能力等都做了规定。这个文件虽然不是针对幼儿教师制定的,但对幼儿教师具有统领性的作用[16].国外在幼教人才的培养上,都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入职前师范生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综合培养,但并不过分强调学生艺体技能的训练,主张以全人教育打造幼教人才。
国内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上,王晓荣(1997)[17]认为通过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综合课程;在原来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进行调整,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建立幼儿园实践基地等来实现培养具备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特殊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姜莉莉(2009)[18]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规定,既构建了一系列幼儿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模式,包括课程教学模式、幼儿园实践模式、模拟训练模式和技能训练与竞赛模式,与此同时,还构建了职业能力考核制度,这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隋秀文(2012)[19]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特点出发,提出在正确认识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建构由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技能训练与竞赛模式、职业能力考核模式和教材支持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幼儿教师。
国内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从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都有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已经从理论上认识到学生职业能力对于新教师入职以及职后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仍然普遍,但也有很多院校开始尝试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从理论运用到实践,效果如何,还有待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高职高专教育是整个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它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实际能力,而且其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因此其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较其他高等教育更具有明显的职业性。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才,其招收对象主要为高中、职高、技校以及中专的学生[20].本研究中,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指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接受教育,并通过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后毕业并入职两年内的幼儿教师。
2、职业能力
能力属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能力会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也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都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它能够使人们正确地驾驭所从事的活动并成功地将其完成,从而实现人的价值,推动个人和社会积极向前。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一般能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而特殊能力也被称为专门能力,是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这两者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者是又会促进前者的提高,两者在活动中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任务的完成。
职业能力是指人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必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邓泽民等人对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作了解释,认为职业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21].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内容来分,职业能力则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从结构上来分,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特定能力、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22].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在了解学前教育相关政策以及研究者自己日常工作中所接触的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确立了研究目标,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第二步:根据幼儿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结合社会或幼儿园和相关的幼教机构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探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
第三步: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调查入职时间为两年以下山西某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通过研究他(她)们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发展现状,以此为依据,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
第四步:针对前面提出的弊端与不足以及原因的分析,依据幼儿教师发展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2、本文的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资料检索和搜集,查阅了国内外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了解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的现状,探索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及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并借鉴其优秀成果。
(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程序和遵循特定的规律,并在借鉴其他已有相关问卷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编制问卷,发放到目标群体,能够在短时间获得有关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现状的大量信息。本问卷目的是调查和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在调查实施前,进行了预研究。
问卷选取了 09 和 10 级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现为两年以内教龄的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由于他们学完了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同时又有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实践体验,而且他们入职时间不长,他们的能力发展水平能反应出职前培养的有效性如何,他们也能从实践的角度对该专业的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反馈信息。本问卷共发放了103 份,回收 92 份。
(3)访谈法
本研究通过非正式的访谈方式获取学生和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看法,以此补充问卷的所欠缺的内容,增加所获取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度。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