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
大学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人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即综合素质如何,特别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总体来看,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理想、品位层次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矛盾的复杂性,随之带来了人们思想、道德及价值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些必将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有部分大学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诚信缺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甚至有一些学生思想与行为表现得浮躁不安且向往拜金主义。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生长发展于教育环境中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和扩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起积极的正面作用,增强德育的效果,而低劣的校园文化则会起到消极的反面作用,削弱德育效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德育,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却又独立并存。2004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于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德育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及校园文化主体价值取向的差异,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也正面临着许多挑战。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对现实发展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推进德育发展还缺乏科学、系统、综合的理论实践研究。
鉴于此,我选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拓展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内在关系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师生进行的就“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德育影响状况”的问卷调查,重在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重在加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并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提供些微有益的借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伴随着高等学校的出现而出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视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之间的分析和研究,90 年代初,校园文化已成为德育教育研究的重点,成为德育教育研究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和海南大学于 1990 年 8月在通什市召开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该会提出了建立校园文化学的理论构想。国家教育委员会于 1995 年 11 月 23 日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成为落实德育途径之一。200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强调,高校扩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为了贯彻落实中发[2004]16 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和措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并努力组织好这些活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能实现地更好。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这两个课题,国内已经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均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国内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的研究,目前虽有人涉及并有探索,但是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而且关于这一课题方面的专著数量可观,相关资料也主要见于一些文献、论文和一些期刊文章中。如李金英等在《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重在探讨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曹根记在《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考》一文中认为,高校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深入探讨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内在的联系,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朱凌等在《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路径选择》一文中着重论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指出一所高校只有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才能真正体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些研究在建立和完善加强高校德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校园文化及德育问题的分别研究,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研究该问题的观点、方法和材料。但是国外对于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高校德育、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方面的资料不多,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1.3 研究设想
当前高校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进德育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是仍有不少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少高校在实现德育的途径中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片面理解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深入认识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的研究设想是:以对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的重新认识为切入点,以高校校园文化发挥的德育功能为着眼点,以在江西四所高校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为着重点,展开整体研究。具体来讲,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载体作用,分别从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之间的关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显现德育的现状与问题等方面,提出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德育的对策,以增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4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证明所研究的课题,分析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关系,探究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德育的现状,据此提出推进高校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2)调查访谈法:设计问卷或表格,对我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整理、分析数据,了解我省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德育的状况。
(3)交叉学科研究法:为拓宽写作思路,积累写作材料,阅读有关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著和文献。
(4)定性分析法: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从而提出对策。
1.5 预期结果
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使德育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即渗透于大学生生活的全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载体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优化育人环境,这是一种有效推进高校德育途径。本论文研究期望达到的目标:第一,将大学生德育目标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长效机制。第二,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德育的影响力,进而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发[2004]16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我们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①这充分说明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德育目标实现途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③这一要求,既全面概括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把文化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贯彻上述文件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深入分析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功能拓展和研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努力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功能拓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意义更为深远。
1.6.2 现实意义
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是德育教育一个方面的工作能够直接完成的,必须使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又是潜移默化育人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校园人,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因此,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拓展研究的探讨,从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入手探究其德育功能,分析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提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