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布式认知方式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封闭的课堂学习鲜有改变之外,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非正式学习方式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分布式认知成为了网络世代们认识事物、亲近世界,获得理解的重要方式。学习不仅仅是个体认知的,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
个体作为认知的主体,其认知是在个体内分布的,是在媒介中分布的,是在文化上分布的,是在社会中分布的,是在时间上分布的。 对大学生来说,当遭遇问题时他们习惯性的求助于网络资源库,当需要互动交流时他们自然地依靠网络去寻找重要他人。与网络相连的各种人工制品如计算机、手机,各种软件资源如浏览器、学习交流平台等等都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研究大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时,切不能将学生作为完全隔离独立的个体,而要考虑到新的学习生态所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影响。
2.3.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理解性学习外部影响因素
正式的课程学习仍然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大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效益、效率依赖于其身处的整个学习环境,这一环境则由教师精心营造,在师生、生生的学习互动中不断丰盈。在个人理解的发展中,学生对整个教学情境的感知会影响到学生选择的策略、投入的精力时间等等。实际上,教师的教学说到底就是在为学生营造一份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就是聚焦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从物理空间的布局渲染学习的氛围、影响学生的心理倾向等,更是在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层面对学习生态系统的设计。[2]
教师以教学环境为中介,尽可能的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深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理解与教师的理解趋向于一致。学生对教学环境的整体认知受到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资源、接受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所受到的评价方式的影响。
1. 学习的内容与资源
学习内容如何组织、重点学些什么是大学生理解的基本对象。实际上,有些内容是不需要理解的,理解性学习的实现需要大学生把握住那些值得深刻理解的核心内容。理解性教学研究者们大多认为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必须摒弃以独立的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要以核心概念、衍生性问题为学习的切入点。学习资源则是大学生攀登理解山岭的拐杖,学习资源需要在丰富性与针对性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尤其在网络环境中,资源看似数量种类繁多但质量却鱼目混杂,唯有优质的学习资源才能对理解性学习起到正向的支持作用。
以理解为目标选择学习内容与资源,需要与学生的先前知识理解水平紧密相联。在学习内容方面,要注意选择落脚于"最近发展区"中的大概念。学习内容唯有贴近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才不会因为过于艰深难懂迫使学生放弃理解。相反,能够吸引着学生不断地进入最近发展区实现理解层级的提升。在学习资源方面,早就有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概念在先,学生依靠课前的学习资源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从情境学习理论中诞生出的"抛锚式"的教学是利用学习资源促进学习的更好例证,依托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锚"的搭建使得学生产生理解的情境更加的逼真、丰富,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理解。
2.教学模式与方法
学生如何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教。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以线性组织形式传授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难免停留在背诵、记忆。大学生理解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以理解为目标转变教学的方式。在威金斯等人提出的理解性教学 WHERETO 模式中,W 是确保学生知道单元的方向(where)及为什么(what),H 是指在一开始就引起(hook)学生的兴趣,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hold)其注意力,E 是使学生以所需的经验、工作、知识、技能做好准备(equip)达成实作表现的目标,R 是为学生提供许多机会来重新思考(rethink)大概念,反省(reflect)并修正(revise)他们的学习。E 是安排机会让学生评价(evaluate)自己的进步及进行自我评量。T 因材施教(tailored)以反映个别不同的才能、兴趣、学习风格、学习需求。O 是指教学活动有组织(organized),以使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达到最大程度。[1]
在国内的研究者中,陈明选提出了理解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分别为"设计衍生性问题、确定理解性目标、呈现理解的表现、组织理解性活动、持续的评价".[2]
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都旨在帮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理解的学习活动中。
特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与学生新型环境中的学习相匹配。譬如,由认知弹性理论派生而出的随机通达式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路径来学习。利用计算机的弹性特点营造非线性的学习环境,从而适应了学习者信息化环境中弹性学习的特点。[3]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能够更加灵活、更加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学习,并逐渐形成对非良构问题的多方位、系统的分析能力。
3.评价方式
评价一定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是教师对学生所达到的水平与预期目标之间进行的评估与判断。对于大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来说,明确指向理解的评价标准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理解的心向。无论在"为了理解的教学"项目教学框架,还是在逆向设计教学框架中,为理解而设计评估方式都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大学生的理解性学习需要清晰的评价标准,需要不断地测评理解的发展,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手段类型。当大学生们发现临考背诵考试重点、熟记公式根本无法满足评价的需求时,他们也会逐渐建立起理解性学习的目标。
形成性综合性是促进理解性学习评价的重要特征。首先,新知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与学习伙伴、学习文本不断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里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行进中的评价,当学生不断地接收到合理的评价反馈,他们也更加容易向着教师期待的理解目标努力。其次,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理解水平在不同类别领域中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先前知识理解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只有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对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全面性的评估。
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绘制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理解性学习影响因素框架。(如图2-2 所示)可以说,影响大学生最终理解水平主要由自身因素与教学环境因素构成。在自身因素方面,大学生的先前知识理解的具体内容、程度、范围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持有的动机、进而影响到学生采用何种方式开展自己的学习。同时,学生的自身因素不是真空存在的,它是与周遭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生的自身因素受制于学生对其所处教学环境的亲历感知。教学环境主要由教师进行创设,尤其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教师对学习内容与资源、评价方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深刻地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主题、学习目标的理解,影响着学生个体理解的生成。其中,学习的内容与资源的选择间接地改变学生的先前知识理解,评价学习的方式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理解性学习的心向,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不仅仅是从物理环境的营造,更是从软环境的营造上着手对学生理解性学习的开展产生影响。
在本研究对 136 名大学生的调研中,也设置了关于影响理解因素的相关问题。其中,"你认为影响理解所学内容的因素"中,各因素分布情况如下:学习动机(84.56%)、学习方法(72.79%)、教师教学情况(69.12%)、先前知识储备(41.91%)。在自身因素方面,由于大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特质,再加上网络环境提供的便利条件,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相比先前的知识储备更为重要。在教学环境的营造方面,受制于教师对于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的选择。只有大学生对教学环境产生认可、依赖、归属的感觉,并明晰理解的目标、学习内容、评价方式等,其个人理解与教师理解之间的沟壑才能够逐渐消减。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