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学校实习的时候,正巧遇到过该学校开展“慈善义卖”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把闲置的书籍或者学习用品等等带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园里开展义卖活动,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学生们并不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当做一种有趣的活动参与进来,更像是一场课余时间的游戏。在意的是最后每个班级义卖获得了多少钱,甚至班级义卖资金少的班级,老师会自己贴钱,为的就是不能让班级的捐款额排在最后。这样的活动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过于注重最后的行为结果,忽视了慈善的本质。学生们到最后也只是觉得参与了一场很有意思的活动,也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和慈善联系起来,长远来看病不利于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引导他们产生慈善之心和长久的慈善行为。学校组织的慈善活动更重要的是真正让学生们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时间过程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领悟慈善行为的真谛。
4.3 社会环境。
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圈子生活、生存的,谁都不会独立于社会之外,尤其在当下的信息化社会,网络发展迅猛,社会自然是影响学生慈善教育的一个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取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是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现在的社会背景下,个人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传统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更是引发了人们的价值观的混乱。市场经济为人们带来财富收益的同时,也让人迷失在财富、金钱之中,有人见利忘义,有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财富,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同时这也加大了贫富差距,为富者,很少会用自己的财富或者社会地位去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不会怀着仁慈之心去帮助他人。很多人都在网上炫富、拼爹,把财富、权力作为炫耀的资本,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小学生们、青少年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成长,只有弊端而无益处,在他们的内心只会留下金钱的烙印,又如何会有想要帮助他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怀有关怀。慈善之心呢?
其次,关于慈善的立法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的执法也存在难度。众所周知的“郭美美炫富”事件牵连出了关于红十字会的一系列事件,使得公众此后对于红十字会、慈善、捐助之类的词汇都比较敏感,抱着不信任和怀疑的态度,让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一落千丈,更是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爆出来这样的事件后,对于这个案件和背后牵涉到的一系列相关部门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让其接受调查,并向公众有所交代。我国的慈善文化根源虽由来已久,但是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漏洞,宣传力度不够大,立法也不够明确,使得本来就对慈善没有什么概念的公众更对慈善组织缺少信任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社会便缺少这样一种以力所能及之力去帮助、关怀他人的慈善氛围了。慈善组织的发展也受很大的局限,多数慈善组织对自身定位不是很明确,结构内部又缺乏监督机制,运行起来比较吃力,善款管理不善等问题都给我国的慈善组织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对于慈善行为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公众尤其是学生对于慈善组织的发展和具体运行情况都不是很了解,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程度。
此外,媒体也是影响慈善教育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如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接受信息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或者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因为其迅速、实时、便捷的优势迅速称为主要媒介。很多青少年也会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来获取信息。
但是现在,网络上的信息为了迅速地传播给大众,其真实性和内容很少会加以筛选后传播出来,很多负面的新闻报道和不良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电脑屏幕,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年龄尚小,处于价值观还未成型的阶段,对于网络上这样的信息并没有分辨的能力,容易造成他们的价值观混乱。就如上面提到的郭美美炫富这一最早通过在网络上传播的新闻,其实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榜样,学生们很有可能就被误导,被灌输错误的一种价值观和金钱观,也会对和慈善相关的红十字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认为慈善组织都是腐败的,不透明的,对于慈善二字更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反而是大大误导了他们。
总之,社会缺少一种良好的慈善氛围,如果每个人都把慈善行为当做是一种习惯,让慈善、公益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对小学生的慈善心的形成肯定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4.4 小学生的自身因素。
在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又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身上难免存在一些独生子女的陋习,比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骄纵、依懒性太强、不为他人考虑等等。连自己的事情都无法顾及,更是很少会去以一颗仁爱之心、慈善之心关心他人、帮助别人了。过于强的个人主义使得很多小学生在家在学校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理所当然地接收着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关心和宠爱。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在物质条件上都给予孩子们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也让很多孩子在学校攀比成风,过分看重物质条件,甚至以此来衡量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少会懂得感恩父母、老师对他们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和同学之间相处,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有利他的这种想法,也很少有利他的行为。对于慈善二字理解和行动的太少。但是,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处于形成自我意识、性格特征和价值观的阶段,如果对其进行慈善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促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可由于缺乏必要的有关慈善内容的宣传和教育,才使得学生们对于慈善的意识非常薄弱,没有传授他们必要的慈善知识,便没有慈善的意识,也不会付诸行动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对周围的家长、老师、同伴都没有慈善之心,自然不会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怀有这种仁爱、关怀之心了。
总的来说,小学生缺少慈善意识,少有慈善之心,受着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多重作用,对慈善认识不足,缺乏慈善捐助动机,都会影响慈善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构建系统的慈善教育体系,让每个人在进入学校之后,就对他们加强慈善教育,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让社会向更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