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影响小学生慈善心形成的多元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8 共593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影响小学生慈善心形成的多元分析。

  4.1 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个体接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教育历程。每个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很多性格特1马克思曾经说过“法官的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职业是宗教,家长的职业是教育子女”.

  法官必须精通法律法规才可进行审判,传教士必须对宗教教义熟记于心,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则是需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原理和规律,并且本身有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义,才能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成为合格的家长,培养出品德优秀的孩子。孩子们都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进行学习的,父母的慈善心慈善行为自然会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积月累,在恰当的时机,孩子们以往受到的熏陶,就会表现出来自己的慈善之心和慈善之举。因此,家长对于儿童慈善心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对于孩子有没有慈善心和慈善观念有很大影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学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是传统 6+1模式,也就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留个大人来抚养、照顾一个孩子,自然是孩子疼爱有加,不仅在物质上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多的是对孩子各种要求的无条件满足,这种对于孩子的爱表面上是疼爱关心,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溺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任性、骄纵、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特质。这样的教养方式不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不会去体会别人的付出,同样也缺乏心怀感恩之心,缺乏去关心他人、关爱弱者这样的慈善之心。

  其次,家长自身缺乏慈善意识,无法树立榜样也是另一因素。因为我国多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不仅是现在的学龄儿童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多少也会有一些独生子女的缺点,比如不会关心他人,关注自身利益和需求,对处于困境或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很难伸出援助之手。而且,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成绩好,关注点只在孩子的课业、升学上,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兴趣班或者提前教授小学的课本知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是一味注重这些却忽略了孩子们的人格培养和品德塑造。对于慈善二字,家长自己本身或许也不是非常了解,对于慈善的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片面的阶段。

  比如,当有自然灾害发生,让孩子捐款捐物就是慈善这样比较片面的慈善观念。

  现代慈善的范围其实很广阔,包含许多方面,不再是以往的物质上的捐助,捐“时间、技术、平台”等等这样非实际物质的慈善行为也有很多。对于年纪尚小,资源有限的小学生,慈善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是培养一种慈善心,让他们能够有关怀他人,体恤他人,当身边的同学、朋友亦或是陌生人需要帮助,这种帮助又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哪怕孩子们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但是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关心他人,了解他人的需求,心怀仁爱之心,这也是慈善的一种表现方式。

  但是很多家长都更多关注有没有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很少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包括道德教育。或者有的家长认为响应学校组织的捐款捐物活动就是做了慈善,或是认为捐款数目越大,捐物数量越大,孩子在学校,在老师面前就会有面子,这种慈善观也是非常狭隘的。慈善包含的范围有很多,比如带孩子观看和参加一些慈善公益组织的活动,引导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在这样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自豪感和愉悦感,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慈善教育的方式,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慈善的真正含义,引导他们时刻怀有这种关爱、关怀他人的品质,这都是非常好的。但可惜很多家长都没有这样的慈善意识,对于孩子的教育仅仅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自觉都没有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殊不知父母长辈在儿童看来是很有公信力和榜样力量的,家长没有起到良好的失范作用,那孩子自然没有办法在家庭教育中接受到这种慈善的概念,也很难具备慈善的意识。

  4.2 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是学生度过大多数时光接受知识、技能、道德规范的场所,学生一天之中和老师、同学度过的时间比和家长的还要多,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传播慈善概念,培养他们的慈善心方面,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学校教育往往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注重课业成绩和升学成绩,对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的比较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也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重视起来。但是,很多德育的内容都是和政治教育挂钩的,范围还是比较狭隘,而在这其中,关于慈善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了。没有单独的慈善课程或者课本,学生没有办法接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对慈善概念一知半解,无法正确了解慈善的内涵,也影响了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还是重智育轻德育,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成绩,却忽略了对学生尤其是年纪尚小的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学校,老师评价一个学生还是以分数成绩作为标准,考试也是社会选拔人才的单一途径。这种现象和国家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是相背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也被迫将注意力放在考试、成绩上,只顾考试科目的学习,类似于思想品德这样的课程并不关心,也就无法收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再者,将重心完全放在课业上,以为追求高分排名,自然就对周围人的关注度减少,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不会去关心以前学习的同伴,甚至会有学生把班级同学放在竞争的对立面,更不会有包容之心、利他之心、慈善之心了。现在学校的教育功利心太强,教育以中考、高考为目标,为了考上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为目的的重知识轻情感的教育模式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学生们变得过于功利,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功利心,这也是他们缺少慈善之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学校的老师本身也缺乏慈善的概念和意识。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于性格、品质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进入学校后,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更多,因此,老师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模仿、示范的作用。一天在学校的八个小时内,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对老师的榜样作用要求更高。从古到今,对于老师的定义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来概括,因此,老师本身的德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在的学校中,很多老师自己其实也没有关于慈善的概念,对于慈善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有灾害发生时捐款捐物,或者是捐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学生等等。而且大多是都是在老师或者学校的硬性规定下捐助的,自发和自愿的还是少数。笔者在小学和初中实习期间,曾经遇到学校要求学生和老师去校外做志愿、义工的活动,但是老师本身对于做义工这样的慈善行为并不是很了解,老师之间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带有的是一种完成任务、完成指标的目的,甚至也会抱怨利用自己的双休日来做这样的慈善活动。在有学生询问老师关于义工的具体概念时,也只是用做好事三个字一带而过,认为是学校布置的任务而已。可见,不少老师其实对于慈善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像“义工”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慈善活动也只是用做好事来概括,并没有理解慈善的真正内涵以及它的意义,老师的自身认识不足,又如何向学生答疑,如何激发学生的慈善、仁爱之心,引导他们的慈善行为呢?由此可见,让老师了解慈善的意义,从自身衍生关怀、利他的慈悲之心,从而有慈善的意识,进而参与到慈善活动中,真正理解慈善二字是多么重要,这样才能起到老师的表率作用,通过自身的行动积极影响到学生们。

  再者,有的学校可能会有开展一系列的慈善活动和慈善教育,但是会多少存在一些理论与实践脱节,或是只重视结果的情况。有的学校在进行慈善教育的时候,只是用单纯的理论向上课一样灌输给学生,或是会单纯举一些世界着名人物的慈善行为,如富人捐款筹建学校,资助失学儿童等等,这样的事迹固然值得学生学习,但是和学生的生活离得太远了,很难有特别显着的效果。仅仅有这样的事例是不够的,更加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慈善中去。和这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是,有的学校开展了慈善公益活动,却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在意义。有的小学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或校外的志愿活动,但是都是流于表面,比如上街劳动,偶尔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小孩,这样的活动甚至会和以后的升学挂钩,带有功利性和强制性,并不是学生因为内心的利他情感所产生的自发行为,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的言行不一致,也缺乏责任感。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