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市场影响的机理分析
3. 1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在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下高速发展,对出口的依赖度居高不下。但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对外因的高度依赖只会让我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还在于国内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更何况随着国外经济的疲软,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逐渐降低,如图1所示,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1开始逐渐提高,到2006达到最高,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65°/。左右,但自2007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逐渐下降,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该数值一度降到40%。在2009年以后受国际经济以及我国经济政策调整,虽然外贸依存度有所提升,但增加幅度并不大,一直在50%左右徘徊。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不能再依赖外部因素,而是要将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聚焦在扩大国内需求上。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投入4万亿来应对危机,虽然为整体经济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改善市场投资气氛并带动市场信心,但危机过后,巨额的资金投入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如通货膨胀情况加重,国内流动性过剩,物价增长过快等。一直以来我国的投资力度很大,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在居高不下的高投资率下,我国经济增长率不尽人意,一直呈下行趋势。尽管政府调整政策,希望经济增长软着陆,经济增长率却并未实现8%的预期目标,只在7. 7%左右徘徊。投资的本质是消费的一种引致需求,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不可持续的。
据图2可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自2008年后一直一蹶不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投资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虽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投入巨额资金,但对经济的拉动也勉强维持在5. 5%左右,难以产生更大的作为。而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一直保持稳定,在5%左右徘徊,这10年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因此消费具有更大的潜力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导向逐步从自给自足的供给导向型转向需求导向型。在支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其中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近年来,我国极力推动的城镇化发展缩小了城镇与农村的差距,城镇的主体地位随着城镇发展逐步饱和甚至过度承受重荷而逐渐衰弱,新的经济增长热点逐步向乡村蔓延,这种增长点逐步边缘化的现象会继续扩大。就目前的城镇和农村而言,城镇居民己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简单的小康型消费结构,而是逐步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富裕型消费结构发展。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数量小,范围小,分散购买等特征。因此,在城市很难产生让群众感兴趣而且愿意消费的消费热点。
因此,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深度挖掘农村消费,才是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农村消费市场较城镇发展起步晚,受自给自足消费传统影响深厚,将城市消费品部分转移到城乡农村,不仅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又能提高了城市消费品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城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的“双赢”。
3. 2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途径
金融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它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增加,而农村金融发展正是通过这些途径来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
3. 2, 1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提高农村资金转化效率。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高储蓄、低消费的生活模式广泛存在,储蓄转化消费的效率一直很低,然而,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高低又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关键因素。农村金融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储蓄高效顺利的转化为投资。金融的本质即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促进货币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正是最后一点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的高储蓄率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经过金融机构的资金转换机制,农村居民将之用于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另外,农村金融发展让“钱”的使用更加方便、流畅,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效率更高。
其次,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分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农村居民的效用最大化。但现实是农村资源匮乏且得不到合理配置,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而生产效率低下,高储蓄导致资金使用率低,信息不透明等,这些都是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发展使得金融机构搜集和发布相关信息更加容易,农民信息获得既容易有全面,及时掌握,全面掌控,可以使农村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农村金融发展又会降低农民获得信息的成本,将更多的资金得到合理分配。
所以,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提高资金转化效率和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3. 2. 2农村金融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农民收入,它会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资金来源。在我国农村,农民以生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产品价格波动会比较大,有时会出现谷贱伤民的现象,而且农产品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农业生产获得资金支持比较困难。农村金融的发展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农村居民高储蓄的优势,提高资金转化率,为生产及扩大再生产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性收入。
其次,农村金融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政策支持,并将政策落实。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关系到民生的基本生活,而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以支持农业发展,其中就要求金融系统对农业发展提供资金倾斜,高效率低门滥的将资金倾向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发展需要。农村金融发展将国家政策贯彻落实,使农民得到实惠,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都需要发展农村金融,从而带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不仅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物质上的消费,还得到精神上的提高,这对于提高整个全民生活都有积极地作用。
3. 2. 3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扩大消费需求总量
首先,农村金融发展能够突破收入的限制使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充分释放。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按照收入的多少来安排自身消费。这使得农村消费受制于收入水平,而金融发展特别是消费信贷能有效突破收入限制,提高农村资金流动性,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加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另外,农村金融发展是通过财富效应机制、流动性约束机制以及储蓄动机影响机制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从而扩大消费需求总量的。
(1)财富效应机制
人们拥有的财富越多,消费欲望越强烈。而财富包括两种形式: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因而公众持有的货币资产的增减并不意味者其财富的多少,财富是随着货币政策实施引起的货币量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因此经济及金融发展的程度会直接影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值,进而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减,人们感觉自己财富增加,便会增加消费,而如果感觉自己财富减少,便会缩减消费。
(2)流动性约束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的储蓄也在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收入也不断上升,可供居民消费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过长期劳动或者投资某一领域而获得的补偿资金,另一部分是为了缓解暂时的资金短缺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这两部分资金的转变成现金的便宜程度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首先,通货是流动性最强的,但将金融资产变现的难以程度是由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决定的;其次,贷款资金主要是通过信用贷款获得到的资金支持,金融发展会因此受到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而影响流动性。
(3)储蓄动机影响机制
由于银行业改革滞后、金融产品较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金融系统发展受到限制,人们仍然热衷储蓄,高储蓄让人们觉得自己拥有较多财富,因此居民的高储蓄行为会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行为。然而改变制约金融发展的因素,逐步推动金融系统的发展,会释放人们的消费热情,也会改变今天的消费者行为和居民储蓄动机。第一,金融发展会促进各大金融机构竞争性加强,为了减少融资成本获取利润,金融机构不得不降低存款利率,因此会打击居民储蓄的积极性;第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发展激将会对居民的理财理念、投资方式产生重大冲击。另外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居民的财产安全意识加强等都可以减少我们的储蓄而增加我们的消费;第三,在金融约束下,利率低会影响到居民的储蓄动机。因此,发展农村金融有利于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3. 2.4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从消费品使用寿命角度,居民消费品可分为普通消费品和大额耐用消费品。在我国农村,对大额耐用消费品需求较大,但价格昂贵,如果仅仅依靠收入的前期积累,往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所以对于大额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趋向于被抑制,消费结构优化步伐缓慢。而如果农村金融能够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资金的话,那么金融系统内的消费信贷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如图3所示,X、Y分别表示普通商品和大额耐用消费品,在收入预算线的约束下,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到限制,若当期收入水平只能够让消费者维持在A1B1的消费水平上。
而当金融发展带动资金容易获得或者资金成本降低,则消费者很容易就会提高当期的收入水平,预算线向右平移,当消费者对大额耐用消费品Y的效用超过普通商品X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把收入全部用于对Y的消费,表现在图中即为曲线A2B2,这时同样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借助金融的发展通过消费信贷增加了资金收入从而对普通商品X和大额耐用消费品Y的消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所以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不仅提高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进一步调整了农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生存依赖型逐步向享受型转变。所以,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第一章引言2008年次贷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影子银行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影子银行体系作为本次危机的主要诱因已被广泛接受。其实影子银行体系并不是新鲜事物,其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产证券的开始,而本次得只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发...
1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融资中介,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否不仅决定着自身盈利水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
摘要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它是一种新的金融发展模式。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球金融市场日益成为一个自由联系且紧密相连的统一市场,银行与保险这两大金融支柱也日益融合,在业务发展上相互不断渗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
第2章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2.1村镇银行的概念2.1.1概念及特点概念: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
第3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现状分析3.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现状3.1.1政策辅助银行业在进行信用评估的目的在于规避信用风险,减少由于信用风险没有及时避免导致的资产损失。这种信用风险难以规避的原因在于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中小...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第一节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微贷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八个方面阐述了一套微型金融信贷评估方法。首先是放贷之前的市场定位、客户信用调查与评估财务信息的评估和抵押担保物的评估分析,对于这四个方面...
结语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是必然的,但目前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宏观经济形势和各种政策向好带来的机遇,又要面临大型银行抓大不放...
第3章保定市村镇银行发展和制约因素分析保定市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本章以成立时间较长的A村镇银行为例,从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入手,运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该行成立以来的经营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
第3章其他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分析3.1台湾民营银行的经验及教训台湾虽然与我国社会形态有所不同,但是金融业与我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都是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严格管制。研究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有深渊的意义。3.1.0台湾发展民营银行的背景20...
第6章引导并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在我国出现之后发展快速,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风险及今后发展趋势,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对这一新兴事物采取得当的措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