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组合融资效果的纵向分析——过往数据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2011 年上市初期,华夏幸福的融资模式比较单一,到 2017 年逐渐形成组合融资模式。华夏幸福对银行贷款和信托借款的依赖度降低,各种灵活的融资工具开始发挥作用,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工具开始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融资战略与融资实践的结合中,融资组合也在不断调整。在不同的环境下,华夏幸福对各种融资方式优劣进行甄别,科学决策,根据企业资金的需求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组合融资模式为华夏幸福合理配置投资,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总体而言,多种渠道提高了华夏幸福融资效率,扩大融资规模,便于及时筹措资金,缓解压力;多种组合使得资金期限可长可短、使用灵活、受限较少,在调控政策变化时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其资金链的稳定提供了保障;组合融资减小了对信托、银行贷款的依赖,更多的低成本创新融资方式降低了融资成本。
4.3.1 资金规模扩大。
在发展初期,银行贷款的授信额度有限,并且开发贷款的资金用途受到严格的限制,华夏幸福不得不求助于门槛较低的信托借款来满足园区的开发建设,并通过自身留存收益的积累为企业的发展和外部融资奠定基础。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更多子公司的成立,仅仅依靠贷款,企业的自有资金难以达到规定的 30%的比例,流动资金更是捉襟见肘。伴随着产业新城模式的成功,固京津冀、布局长江经济带增长策略的实现,不断复制产业新城需要更多资金的驱动,华夏幸福利用政策的窗口机会,发行公司债募集 400 多亿资金来支撑企业的快速扩张。债券融资是华夏幸福组合融资策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缓解了资金不足的瓶颈。
根据图 4.1 华夏幸福 2011 年至 2017 年财务报表中披露的财务融资资料,华夏幸福对银行借款、公司债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债务融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披露,并统计了期末融资总额。数据显示,从 2011 年上市开始华夏幸福融资总额快速增长,2011 年末融资总额约 30亿元,2017 年增长到 1105.43 亿元,是上市初期的 38 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83.3%。具体来看,2015 年前华夏幸福的融资方式只有银行借款与信托,2015 年后华夏幸福开始大规模发行公司债,债券融资规模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2015 年发行债券 79.37 亿元,2017 年累计发行 412.48 亿元。债券融资方式的应用极大地带动了债务融资规模的增长,此外,资产证券化、委托贷款等创新融资方式的应用,对融资总额的增长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3.2 资金成本降低。
在发展初期,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和信用评级不高,想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非常困难。资金的缺乏往往使房地产企业不得不依赖成本较高的信托融资和民间借贷。过高的融资成本会吞噬公司利润,阻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资不抵债的危机。但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拥有不同的融资方式可供选择,增强了企业在融资中的议价能力,融资成本得以降低,财务压力减轻。2014 年起,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公司债等融资工具和渠道的放开,进一步给组合融资带来便利。良好的资质和较好的信用,使华夏幸福获得了更高的授信额度。
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降,使得融资成本降低。
如图 4.4 所示,华夏幸福的有息债务平均融资成本近四年间不断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2017 年平均融资成本比 2014 年下降 3.64 个百分点。融资成本由融资方式决定,成本降低的根本原因是高利率信托融资占比减少和低成本债券的发行。具体看各项融资方式利息率变动可知,各项融资方法利息的一致降低,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四年间银行贷款平均利息率下降了 1.48 个百分点,信托、资管等其他融资的平均利息率下降了 2.29 个百分点。在华夏幸福融资规模高增长的背景下,这无疑可以为企业节省巨大的利息支出,在减轻资金压力的同时也为股东增加了更多的财富。
4.3.3 资本结构改善。
华夏幸福 2011 年至 2017 年的资产负债率如图 4.2 所示。从图 4.2 可以看出,2011 年至2012 年华夏幸福负债率处于上升,2012 年后开始下降。比率变动的原因与融资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在华夏幸福上市初期,除了首次公开上市募集的资金外,所有融资来源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和信托两种债务融资方式取得的,导致负债比率增长。然而随着资产证券化、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融资方式和权益转让、债务重组等创新融资方式的应用,调整了表内债务的占比,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
除了降低资产负债率外,组合融资同样优化了华夏幸福长期和短期债务结构比率。如图4.3 所示,华夏幸福在 2011 年至 2017 年间,流动负债占比减小,非流动负债占比逐渐增长。
长短期结构的变动,同样与多元化融资策略相关,华夏幸福融资工具的调整,长期债券、长期资产证券化、售后回租融资租赁等长期融资方式的应用,置换了公司的短期债务,使得长期负债比率得以提高。通常,企业应该用长期债务进行长期项目的投资,而用短期负债来维持日常营运资金的需要,而产业新城从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落地到后期服务经历的周期要多达数年。非流动负债占比的增长,降低了华夏幸福短期还款压力,提升了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摘要随着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的逐步融合,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经济风险。商业银行是重要的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信贷业务又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因此信贷风险控制对整个金融体系健康、有效地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银监会一直...
2国内外研究综述2.1非审计服务的效果及公司绩效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历史看,非审计服务的产生早于审计服务。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一些咨询公司开始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与咨询公司相比,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方面具备多种优势,因此...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房地产开发行业正式走入公众的视野,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2005年之后,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房价增速惊人,该行业的泡沫现象自此与日俱增。...
结论内部控制是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重要屏障,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状况。有效的内部控制绝对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保证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综述关于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相对丰富。Modigliani,Miller(1958)起初认为,企业价值与企业资本结构不相关,后在考虑所得税的条件下,对MM模型进行修正,认为负债利息支付计入成本后享受免税优...
第三章LT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分析3.1LT公司整体概况LT公司是国有控股的大型电信企业,于2009年1月6日由原中国联通和网通合并成立,主营业务为在中国境内提供移动和固网语音及相关增值服务、宽带及其他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以及商务...
第2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界定2.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及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本文的研究主体,其通常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且实物资产相对较少,面临的融资难题相对而言...
第1章绪论知识经济和科技经济是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知识经济和科技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在科技经济竞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疑是知识产权与科技创...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些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逐步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发展趋势。企业会计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环境下,...
第5章营改增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案例应用5.1企业基本情况作为潍坊市建筑业十强企业的潍坊市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负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大型企业,始建于1965年,具有建筑施工总承包的一级资质,拥有省级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