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
公司治理理论是我国从西方国家引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显着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扩张,所有者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太多,考虑精力有限,于是开始聘请专业的经营者来管理公司。经营者成为公司的实质控制者,日常事务无需向所有者征询意见,而所有者只是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于是这种权力的不一致导致了双方信息不对称,双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促使矛盾开始加剧。公司治理作为解决二者“冲突”的工具应运而生。
针对公司治理的概念,国外学者指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针对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约束与控制活动。国内学者众说纷纭,但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制度规则论,认为公司治理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约束的制度安排;第二种是以吴敬琏为代表的组织结构论,认为公司治理是为了明确股东、董事长、经营者之间权力、责任、利益的一种组织结构;第三种是以李维安为代表的广义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由主体与客体、范围与边界、功能与机制、形势与结构等要素构成的体系。主体是股东为主的利益相关者,客体由治理边界限定,其包括基于正式的制度安排的内部治理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外部治理”①。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以李维安为代表的广义公司治理理论,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同时包涵进概念中来,即不仅研究股权结构、内部控制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还将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都纳入到公司治理的研究范畴中来。
2.1.2 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界定
以葛家澍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认为,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将账簿进行整理编制成统一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而供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使用的信息。斯诺(2000)认为会计信息反映企业过去资金的获得、运用和分配情况,能为管理者制定未来的经济决策、投资动向、分配情况提供依据,能使所有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能使外部利益相关者制定相应的投资、信贷决策,所以资本市场上的会计信息应该对外传递。
余芸春(2002)认为会计信息披露就是指上市公司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规范性要求,在规定时间编制并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内部变动情况的真实信息,在公开过程中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本文认为公司作为信息披露的主体要自觉地按照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进行披露(如图 2-1),同时监管机构作为“经济警察”要加大执行监督力度,即强调外部治理的参与。
2.2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现代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最早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①,后在 70 年代伴随着经济学家研究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逐渐发展起来。在委托代理关系当中,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却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而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出于理性经济人角度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代理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等同于公司利润最大化,于是在很多情况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会产生冲突,作为公司实际控制者的代理人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作为“外部人”的所有者很难掌握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很难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于是会计信息披露就作为委托代理机制的重要环节被提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前提就是经营者披露的会计信息,其在委托代理关系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4 年,弗里曼在其着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明确提出公司经营管理是为了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即利益相关者理论。由于契约关系的存在,公司不仅要考虑所有者的利益,还必须考虑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联结者的利益,如: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以及周边环境等。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就需要了解公司的日常经营状况和获利能力,这时会计信息作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了解该公司的财务情况,从而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由于这一理论中涉及到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便使公司治理不再局限于内部公司治理,而是扩展到了外部公司治理层面。
2.2.3 舞弊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佛洛伊德在 1895 年研究人格理论时提出来的,后被经济学家引用发展成舞弊冰山理论,从结构和行为两方面考察舞弊,认为露在海平面上的一小部分是内部管理结构,隐藏在海平面下的绝大部分是个体行为,所以在防范财务舞弊发生时,除了应该注重公司的内部组织架构和内控制度,更应该重视经营者的行为,因为行为包含着巨大的能量,所以对经营者要采取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管理者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恩威并施,才能减少管理层操纵盈余的不良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摘要随着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的逐步融合,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经济风险。商业银行是重要的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信贷业务又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因此信贷风险控制对整个金融体系健康、有效地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银监会一直...
2国内外研究综述2.1非审计服务的效果及公司绩效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历史看,非审计服务的产生早于审计服务。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一些咨询公司开始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与咨询公司相比,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方面具备多种优势,因此...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房地产开发行业正式走入公众的视野,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2005年之后,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房价增速惊人,该行业的泡沫现象自此与日俱增。...
结论内部控制是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重要屏障,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状况。有效的内部控制绝对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保证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综述关于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相对丰富。Modigliani,Miller(1958)起初认为,企业价值与企业资本结构不相关,后在考虑所得税的条件下,对MM模型进行修正,认为负债利息支付计入成本后享受免税优...
第三章LT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分析3.1LT公司整体概况LT公司是国有控股的大型电信企业,于2009年1月6日由原中国联通和网通合并成立,主营业务为在中国境内提供移动和固网语音及相关增值服务、宽带及其他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以及商务...
第2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界定2.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及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本文的研究主体,其通常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且实物资产相对较少,面临的融资难题相对而言...
第1章绪论知识经济和科技经济是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知识经济和科技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在科技经济竞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疑是知识产权与科技创...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些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逐步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发展趋势。企业会计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环境下,...
第5章营改增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案例应用5.1企业基本情况作为潍坊市建筑业十强企业的潍坊市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负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大型企业,始建于1965年,具有建筑施工总承包的一级资质,拥有省级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