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功能性训练对 5~6 岁幼儿体质发育状况。本文的测试对象是 5~6 岁的幼儿。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万花筒幼儿园抽取了 40 名 5~6 岁的幼儿,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如表 1:
表 1 为所有参与实验幼儿的数量、月龄,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同一组别男、女幼儿,不同组别男、女幼儿之间月龄的差异均没有显着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以“幼儿体质、幼儿动作发展、幼儿体育活动、幼儿心理发育、运动功能性训练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香港儿童体适能网站、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外文期刊搜索引擎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100 余篇,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幼儿教育和功能训练方面的相关专着 20 余部,并结合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需要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做出分析和整理,这些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设计专家访谈提纲,通过预约、参会等形式,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着重了解运动功能性训练的相关问题、以及将运动功能性训练方法运用到幼儿身上的设想等,透过专家的观点和立场,为研究方向的把握和研究内容的设计奠定基础;并设计幼儿教师访谈提纲,对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机构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对实践涉及到的内容:如方案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执行原则、学生的实践内容(软梯练习、平衡垫练习、敏捷圈练习、拉伸练习等)、练习的负荷量和强度,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确定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核心的和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对实践方案做进一步地修改;在实验过程中和参与实验的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幼儿平时家庭生活中的表现。通过以上的访谈内容,结合现状制定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实验方案并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具体访谈提纲见附件 1)2.2.3 测试法
按照 2010 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的要求,对幼儿进行身体形态(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脉搏(心率))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三个方面的测试。测试的仪器、实施方法与手段,数据的检查验收及录入均按《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测试的具体方法细则见附件 2.
2.2.4 实验干预法
本研究的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步进行。笔者 2013 年 9~11 月份在北京的某幼儿机构随机抽样了 20 名幼儿进行为期 3 个月的预实验。在此次实验过程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动作发展特征,实验结束后,总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重新进行研究设计。
具体实验方案:
2014 年 4~6 月份在北京市万花筒幼儿园选择 40 名年龄在 5~6 岁的幼儿进行为期 3个月的正式实验。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男 9 人,女 11 人)和对照班(男 12 人、女8 人)。实验班按照研究设计的内容进行每周 3 次、每次课程 1 小时的练习,对照班则按照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2.2.4.1 测试指标及实验器材
测试指标:
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身体机能(安静时的心率)、身体素质(10 米折返跑、坐位体前屈、双脚连续跳跃、网球掷远、立定跳远、走平衡木。
实验器材:
测试仪器:身高计、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软带尺、秒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网球、垫子、标志桶、软方包。
教学使用器材:灵敏圈、平衡垫、垫子、绳梯、小栏架、标志桶、地贴胶2.2.4.2 实验时间与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预实验是在北京市某幼儿体能培训的公司;正式实验的地点在北京市万花筒幼儿园。
2.2.4.3 实验准备(预实验)
本人在北京市某幼儿体能机构有一年的实习经历,在实习期间设计一系列的运动功能性训练内容对 20 名 3~6 岁幼儿进行三个月的干预,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幼儿体质的某些指标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分析和总结平常的一些上课情况,得出以下几点经验: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明显差别,在进行动作模式设计时,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动作模式。2)同一年龄段也会存在个别幼儿动作发育缓于同龄幼儿,因此教学中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发育,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是使得课程能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4)通过幼儿上课的出汗情况和脸色能有效的控制课程的负荷。5)幼儿在平衡、灵敏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通过一定的刺激能表现出明显的进步。预实验主要是通过实践的角度去具体深入了解和分析幼儿这个群体的身心发育状况,在发现问题后能及时总结和完善正式实验的计划,以保证正式实验过程能按原计划进行,实验结果更具有客可靠性。
2.2.4.4 实验分组
为保证样本分组的合理性,实验前,对所有幼儿进行了体质共 11 项指标的第一次测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T检验,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表5),均为P>0.05,即实验开始前,幼儿的分班符合统计取样原则,可以作为本实验的合理样本。
2.2.4.5 实验条件控制
在测试完幼儿体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合理分班后,为了减少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不告知实验对象是在做实验;并积极争取幼儿园领导、教师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实验班与对照班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上课外,其他有关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均相同,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4.6 运动功能性训练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运动功能性训练是一种训练动作的活动。本研究根据其遵循小负荷、多次数原则,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并结合 5~6 岁幼儿的机能发育特征、动作发展特点、实验器材的类型,设计出一套为期 12 周的运动功能性训练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干预,以促进幼儿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层面的发展(具体方案设计详见附件 3)。根据在预实验中的经验,幼儿在接触一个新的练习内容到完全适应,并达到预想的效果大约在一个月的时间,因此将实验中的课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1~4 周为适应学习阶段,重点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功能性动作;第二阶段 5~8 周为提高阶段,重点提高动作的质量和增加练习数量;第三阶段 9~12 周为强化阶段,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适应学习阶段(1~4 周)
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并且在幼儿时期发展迅速,神经系统对身体运动器官指挥能力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速度加快、动作灵活性增强,以及较好的平衡感。所以此阶段以发展幼儿的速度、灵敏、平衡素质为主。主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设计幼儿易于掌握、模仿的动作模式,逐渐的增加动作的难度,并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姿势,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在内容的安排上,每次课主要安排两种素质的练习,如将速度与灵敏组合、灵敏与平衡组合、速度与平衡组合进行练习。在教学形式上,将练习的内容游戏化,或者通过比赛的形式、采用不同的器材等方式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由于幼儿的柔韧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因此每次课的结束部分都会对幼儿进行牵拉性练习。本阶段的练习内容如表 6:
(二)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提高阶段(5~8 周)
通过第一阶段的练习后,幼儿在本体感觉和肌肉协调性方面得到一些显着的改善,下肢力量也得到一些提升,动作姿势也越来越标准,但是一些基本动作模式做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普遍存在肌肉力量较弱问题。因此本阶段练习的主要任务会在提高速度、平衡、灵敏、柔韧素质动作模式难度、负荷的情况下,针对幼儿最薄弱的环节进行一些加强力量的练习,主要以控制自身体重的形式为主,以达到幼儿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本阶段训练内容见表 7:
(三)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强化阶段(9~12 周)
经过前面 8 周的练习,幼儿从最初开始的动作模式难以定形,到现在能比较准确的完成大部分的动作模式。随着力量素质的加强,其在灵敏、速度、平衡、柔韧等方面的表现也更加出色,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对幼儿各方面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动作模式进行练习,强化动作模式,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本阶段练习内容见表 8:
2.2.4.7 单次干预课程设计
附件 4 为实验班某一次的运功功能性训练干预课程的教案,从教案中可以看出每次的课程分为四个环节,即按照准备部分(10 分钟)--基本部分(40 分钟)--结束部分(10 分钟)--课后小结的顺序进行。其中每一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有其突出的目的,各部分又紧密联系,使得整个课堂能流畅的进行。
(1)准备部分
本节课的准备部分,选用健美操和拉伸对幼儿进行热身。在课的开始播放音乐并跟随音乐练习,可以很快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欢快的气氛中使身体活动起来,在幼儿身体发热后紧接着做拉伸练习,能很好的将关节、韧带打开,为下一部分强度较大的练习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2)基本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基本部分开始以游戏作为导入,向幼儿提问:兔子是怎么跳的?让幼儿充分融入到情景当中,发挥想象力,对他们的创想给予表扬,充分激发幼儿在接下来做兔子跳(绳梯双脚向前跳)的主观能动性。在幼儿动作成熟后,以比赛的形式加大幼儿的运动强度,通过比赛让每一个幼儿参与其中培养其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精神,这比较符合 5~6 岁幼儿的身心特征。在第二部分对绳梯双脚向前跳的内容总结后,紧接着提问,我们通过绳梯还可以做哪些练习?再一次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在第三个内容中将平衡垫运用到课堂中,充分利用器材吸引幼儿的运动兴趣,并在后边加入传球的游戏,同时增加了运动的兴趣,也增加了运动的强度,使幼儿在愉悦的状态下,达到身体锻炼的效果。
整个基本部分内容上安排了灵敏、平衡的练习,充分借助器材的优势,使得这两个素质在练习中可以很好的实现转移,达到同时增长的锻炼效果。在形式上将训练内容游戏化,结合比赛的形式、以及器材本身的吸引力,都非常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能充分他们在课堂上练习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练习效果。
(3)结束部分
通过播放轻音乐,带领幼儿配合呼吸做一些简单的瑜伽拉伸放松,使幼儿逐渐从兴奋的状态中安静下来。再集合所有幼儿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希望在下次课程中能有更好的表现。
(4)课后小结
每次课程结束后,都对本节课在内容、组织情况以及幼儿的参与度给予一定的评价和分析,从而能对本节课的练习效果给予正确的评估。对于课堂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进行总结经验,以便为下一次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2.4.8 具体方案实施的原则
(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实施幼儿体育教学中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应依据当时的场地、器材、天气、服装等因素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活动做出灵活的安排,以确保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练习。运动功能性训练中许多色彩鲜艳、轻便小型的器材、以及一些有趣的练习很容易激发幼儿强烈的参与愿望。幼儿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兴奋度高,情绪可能会比较激动,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以致不按教师的要求来,容易引发安全隐患,这就要求课程开始前教师对各项练习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做好详细周密的准备工作,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为保证安全性,还必须在课前清理场地中可能有安全隐患的障碍物,另外,在课堂中还要特别注意幼儿之间的摩擦,课堂上有些内容会涉及到一些比赛,5~6 岁的幼儿比较看重比赛的胜负,难免会发生一些语言或者肢体上的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正确的调解和疏导。但是安全性不代表仅仅只对幼儿的安全负责,因惧怕出现安全问题,而忽略了教学质量。
(2) 科学性原则
体育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育、动作发展的特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锻炼。在对幼儿进行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时,需要对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的科学性进行有效地评价。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包括:课程内容的设计、负荷强度要根据 5~6 岁幼儿生理系统、动作发展特点来选择和设计,不能将违背幼儿生长发育的内容带入课堂;其次教学内容本身要积极向上,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组织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在实施教学内容时,遇到不同情况的幼儿,因注意区别对待,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每项活动的练习安排方式,要适合幼儿身心负荷的要求,避免幼儿在练习中等待时间过长或者练习时间过长;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来处理实施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最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运动功能性训练的干预虽然不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目的,但趣味性却是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当对体育活动赋予一定的趣味性时,幼儿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在情感上获得出乎意料的满足感,产生愉悦的体验,以致幼儿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驾驭活动对象,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如果一个练习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幼儿很难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参加,即使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了,他们也”玩“得不尽兴,锻炼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幼儿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在保证锻炼效果的情况下,增强练习内容的趣味性,保证课程能生动有趣地进行,达到身心具佳的效果。
(4) 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4]中指出:学前教育是一种全面性、启蒙性的教育,包括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五大领域,它们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肩负着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使命,对幼儿未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次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育目的性较强,教师注重教授正确的练习方式,如在做弓步压腿的动作,不断的强调膝盖不超过脚尖等这样比较重要的基本知识,让幼儿在不断的提醒中,逐渐养成正确的锻炼方式,避免运动损伤。在活动中,传授一些体育的基本常识,促成幼儿体育文化素养的养成,如运动卫生等知识。还通过一些比赛的形式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服从集体的良好习惯,以及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在活动中,幼儿还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2.2.5 数理统计法
根据第一次体质监测所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T检验分组。在实验后,进行第二次体质监测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测的数据进行 T 检验,观察在实验下实验组、对照组所产生的差异,然后进行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