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

功能训练对幼儿身体影响实验结果的讨论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12-14 共168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4 对分析结果的讨论
  
  3.4.1 实验的干预效果验证了实验方案的有效性

  
  从表 9~表 12 整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在身高、体重、坐高、安静心率指标的影响上不显着,这与幼儿生长发育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关。但是实验干预对幼儿的胸围、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平衡等指标的影响上比较显着,尤其是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身体素质是体现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身体素质的提高能有助于体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由此可见把运动功能性训练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经过“幼儿化”改造后对幼儿实施,使幼儿在科学的指导下,愉悦气氛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能有效提高幼儿的体质。这也说明本实验方案的内容设计、练习方法、练习的负荷和强度等内容在幼儿园实施是有效的。
  
  3.4.2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成人相比,有着质的差别,有关幼儿的各项体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以及取得较好的效果,都必须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本研究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上充分结合了幼儿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的特点,练习内容的设计针对性较强。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显示,3~6 岁是机体速度、平衡、灵敏协调素质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实验中会将速度、平衡、灵敏协调等素质作为重点来发展,课堂上通过绳梯、平衡垫等安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器材来设计动作,有效提高幼儿的速度、平衡、协调灵敏的素质。由于幼儿的骨骼、肌肉还未完全发育,骨骼易变形、肌力太弱,不适宜进行时间过长、负荷过大的力量练习,因此在实验课程中关于力量练习方法的设计,大多选用能将负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的练习,这样能避免幼儿损伤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事宜的力量刺激。身体的柔韧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在幼儿时期较其他时期好改善,因此在方案设计中会将发展柔韧性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整个实验的设计都充分的结合了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表 12~表 17 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这一点。
  
  3.4.3 应注重身体素质间的转移现象
  
  由于身体各素质之间存在转移现象,如力量素质与平衡素质之间、灵敏素质与速度素质之间、力量素质与灵敏素质之间等都存在转移的现象。故在实验课程设计中会针对这一现象,充分利用器材的优势,如在以力量素质练习为主的情况下,会有意增加平衡垫的练习,这样使得力量素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平衡素质发生转移;在以灵敏素质练习为主的情况下,会有意增加绳梯上能发展速度的练习,这样会在发展灵敏素质的同时,也会对速度素质发生转移;在以力量练习为主的情况下,会有意增加绳梯上的快速跳跃的练习,这样会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也会对灵敏素质发生转移。通过本研究的设计动作模式可以看出,大部分动作的设计使得幼儿的多个身体素质之间存在转移,以致实验后实验班幼儿各项身体素质得以显着的发展。因此,在幼儿进行运动功能性训练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关注身体素质之间的转移现象,利用运动功能训练器材的优势,设计出的动作模式尽量做到“一举多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4 应重视练习中动作的质量,逐渐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
  
  动作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始终,是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幼儿动作的发展是其生活和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根据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特点,3~6 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动作的发展深受身体发育,特别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良好的身体素质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运动功能性训练是通过动作模式的练习来发展身体素质,这对幼儿动作及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初期, 幼儿会出现反应慢、动作不协调等状况,尤其是在接触较复杂的动作时,更加难以掌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幼儿的进步很大,逐渐能按要求正确的完成动作,当幼儿对这些动作完成的质量越高,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会更加明显,表 11~表 16 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这一点。身体素质是动作发展的基础,同时正确的动作模式是有效发展身体素质的途径,两者互相影响。因此,在进行相关运动干预时,都应注意幼儿动作模式的发展,经过反复练习,逐渐提高动作的质量,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以达到促进幼儿动作及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保健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