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

“速度”的审美体验与审美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9 共76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速度"的审美特质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开篇引用了保罗·瓦雷里的话来说明后现代社会中,艺术类型和功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审美方式去审视,"我们既不能像往常那样去思考,也不能像往常那样去对待;它不可能不被我们的现代知识力量所影响。过去二十年里,无论事物、空间或是时间都已不是那种追忆的时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了。我们必然会迎接一场伟大的创新,它将改变整个的艺术技巧,并因此影响到艺术自身的创造发明,甚至带来我们艺术概念的惊人转变".

  依据瓦雷里的观点,那么作为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速度"必然也会对艺术形式、美学产生重大改变,而事实也是如此。从对"速度"景观的审美体验来看,"速度"创造了震惊、眩晕、失神、荒诞等独特的审美体验,有别于传统的"静观"."速度"景观呈现以下审美特点:"速度"造成了时间的拼接,时间失去线性而成为各个"瞬间"的拼凑;距离失去意义最终导致空间的删除;审美主体经验世界的改变、不在场的"在场"及速度对思考的删除最终也导致了主体的隐退。消解"永恒"、消解"真实"、消解"热情"是"速度"审美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速度"的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视、听、嗅、触所有感官参与的活动,是人对世界的感知。审美体验随审美条件的不同而变化。面对同样的田园风景,漫步于田间小道和乘坐于火车车厢的审美体验必然不同,更不必说从飞机上鸟瞰转瞬即逝的画面的体验。"速度"带给人的感知颠覆了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震惊的审美体验。

  "震惊"的概念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其后期着作《超越惟乐原则》一书中认为,震惊就是人在陷入外界事物或能量的刺激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状态。震惊的体验发生在,当外部的能量刺激突然闯入而人的内在经验对这一不速之客感到陌生时,便会陷入束手无措的尴尬与惊讶之中,于是就有了"震惊"的体验。

  本雅明的"震惊"体验理论很好的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生活场景。与车辆行人、照相技术、报纸新闻、广告、电影等相联系,"震惊"是一种在工业社会中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经验方式的新"体验"和感知方式。"震惊"体验来源于对陌生、害怕、厌恶的应激反应,首当其冲当属速度。

  现实景观以让人猝不及防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前一秒的新生事物在下一秒可能就成为历史;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互相擦过和碰撞,顷刻间已成为陌路,"在危险的穿越中,神经紧张的刺激急速地接二连三地通过体内,就像电池里的能量";相机、电话等发明让人手指一动就能引起一系列变化,"如今,用手指触一下快门就使人能够不受时间限制地把一个事件固定下来。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

  还有一种产生"震惊"体验的场景是阅读消息或新闻报道。如果说"讲故事的人"希望通过故事把自身经验传递给听者而"有所指教"的话,那么新闻报道是诉诸于感官而与"传统"无关的,是"把发生的事情从能够影响读者经验的范围里分离出来并孤立起来",他使人们关注此时此刻而遗忘过去。每天铺天盖地的消息如日历一般不断地刷新着过去,停留在人们脑海中的仅是当下的新鲜信息。

  于是面对源源不断的新闻信息,传统经验日益萎缩,人们陷入"震惊"之中。

  当艺术把"震惊"作为自己的内容时,就产生了新的艺术观念和形态。将震惊转化为一种美学形式,是希冀给人们的心灵建立起一种保护,借助艺术形式,让读者和观众有了提前经历了心理的体验,再抵御现实的"震惊".因为对于艺术来说,消化"震惊"是一个比传递"震惊"更为重要的任务。波德莱尔的抒情诗、电影等都是这样的艺术形式。

  这样的"震惊"体验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对新鲜景物目不暇接,吓的目瞪口呆。然而现代人对静止不动的事物早已见怪不怪,能使我们产生"震惊"的事物只会是更新的、更快的甚至是无法捕捉的光和影。

  二、眩晕的审美体验。

  如果说"震惊"体验来自于对新鲜刺激毫无准备的状态,那么人们在接受了名目繁多的新奇事物之后,也该产生或多或少的"抗体".人类强大的适应能力使自己很快摆脱了因快速所导致的视觉扰乱产生的震惊,"运转幻象"(维希留语)被看做视觉的真理。人们开始享受于快速所带来的似幻似真的"眩晕"快感。

  "眩晕"是一个医学名词,指视觉错乱不清,天旋地转的感觉,一种瞬间的幻象。在《小拉露斯辞典》中的解释是:缺乏空间平衡的感觉,天旋地转。因此眩晕的感觉来源于失衡状态下产生的不适感。

  然而"眩晕"也是快感之源。一如小孩坐旋转木马,乘坐汽车飞驰,电影放映、电子屏幕图像的快速移动、摇滚音乐的疯狂摇摆、大城市迷宫式的交通、炫目的霓虹灯等都可以带来"眩晕"感觉,同时也带来某种快感。小孩的世界常常使用回旋、绕圈或失衡的旋转,以寻觅眩晕或癫狂的感受并引为快感之源。

  "眩晕"是速度暴力下的人的审美体验,高速铁路和超音飞机常常造成人们对空间距离的晕眩效应:越远的越近,越近的反而越远;"眩晕"是一种以短暂性、瞬时性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体验。

  三、失神的审美体验。

  "失神"是保罗·维希留的速度理论中重要的审美体验。

  "失神"是一瞬或持续几秒的意识不集中的精神状态。如在吃早餐时突然无意识地把杯子松开而使其翻覆于桌上,而后又重新拾起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其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所有的感官都保持清醒,但唯对外在感受封闭;停住的姿势从被中断处重新拾起,意识时间也重新自动黏合,且组成连续的、表面上无断裂痕迹的记忆。我们人每天都会经历数百回,维希留称其为"失神癫"(Picnolepsie)。在每次发作后,并不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这种失神类似小孩玩的"123 木头人"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其中一个小孩面对墙面,背对着离他一段距离外起始线上的其它玩伴。然后这个小孩面对墙数 1、2、3 后猛然回头观看其它玩伴,而在数这三个数字的当下,其它玩伴要朝他走去且在他回头前恢复一动不动的姿势。如果转过头来被捉住还在动的小孩就要被判出局。在这个游戏中,数数的小孩就是在一遍一遍地体验失神的感觉:在数数的前后,玩伴都是静止的,仿佛那段时间是消失的;而玩伴们不同的姿势又在证明时间确实存在过。因此孩子们很吊诡地从中获得了欢愉甚至激情。

  事实上,现代人对"失神"的体验并不陌生。当人们在打开网页或是等待电脑程序运行的几秒或几十秒的时间里,我们就在体验着"失神",在这个空当,人的感觉、思想是被抽离的,这是一段毫无意义的时间。当新的画面呈现,眼球又忙于迅速转动,仿佛前面的等待不曾发生过。

  四、荒诞的审美体验。

  如果说 50、60 年代的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应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而目不暇接,每天都要经历"大惊小怪"的体验的话,那么 80、90 年代以后的人面对闻所未闻之事也可以处变不惊,泰然处之,还要附赠一句:"你不要大惊小怪".在流行歌曲《大惊小怪》中,现代人面对诸如违背传统伦理的"不结婚生小孩"或"女人只爱女人"这样怪诞之事时,也只是告诫你"世界变化真的太快,你不明白会被淘汰,该来就来顺其自然。"深圳市文化主题公园世界之窗是中国着名的缩微景区。在公园中的各个景点都按不同的比例仿建,你可以不用出国而游览法国埃菲尔铁塔、巴黎凯旋门、意大利比萨斜塔、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等一百多个世界着名的文化景观和建筑奇迹。

  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曾多次谈及他拍摄《世界》的灵感来源:"当我第一次看到深圳世界之窗时,赵涛告诉我,她曾经在这里跳舞,并将在这个公园中的感受告诉我。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故事,我想我找到了表现时代对人的影响的窗口,听赵涛说,在艾菲尔铁塔旁边转个弯就到金字塔,然后是伦敦时,感觉充满了荒诞感,与世界的距离被缩得如此之近,同时是如此之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飞速发展对人们内心的影响。"这种由时空压缩所引发的"荒诞感"构成了他整部电影的基调。

  第二节 "速度"的审美特征。

  麦克卢汉认为,后现代社会在媒介的作用下,整个地球空间变成了一个村落--"地球村", "时间停止了,空间消失了,我们生活的地球里,事情在同步发生。"这是后现代社会的总体特征。对"速度"的审美呈现以下特点:"速度"形成了新的时间概念,使时间失去线性而成为各个"瞬间"的拼凑;距离失去意义最终导致空间的删除;审美主体经验世界的改变、不在场的"在场"及速度对思考的删除最终也导致了主体的隐退。

  一、时间的无线性。

  时间,是人类有理性以来就非常关注的问题,时间不仅是白天、黑夜的一个间隔,对于远古人来说,当他们观察到人的生命总有终结时,就不得不关注"时间"这样一个抽象的事物。虽然远古人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他们能借助其他事物来描述时间,比如远古人干完一件事情所用的时间,往往借助太阳的运动或其他可感知的事物的变化来表达。

  亚里士多德定义时间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是以"现在"为单位的连续系列。由此,时间以"现在"为标尺,分为发生在"现在"之前的、正在发生的和还未在"现在"发生的。时间是线性的流动。

  然而在"速度"景观里,时间往往呈现无线性,是时间碎片的拼接,重视"瞬间".

  1、时间的绵延到时间的碎片拼接。

  远古人通过观察日月交替、季节更迭等方式来感受时间,获得的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循环的、自然的时间感。伴随着工业革命,工业化生产要求工人能精确地、有效率地完成规定任务,因此必然要有一种标准化、理性化的时间观念。

  时钟就是一个很好的规范工具。因此人们内心深处的时间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于钟表的机械的、刻度的时间。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由生活形态被精确规范为"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时间成为强制人的力量。普鲁斯特感慨:"凡是被小小的齿轮嘀嗒嘀嗒掉的时间都是死了的,只有时钟停下,时间才活了".而在光电技术的传播速度中,极速又导致了新的时间意识产生,即"以瞬间性、零散化和无序性为特征的媒介时间的来临".

  柏格森说时间是"绵延"的,绵延意味着不可测量的、陆续出现的时间。人们都已习惯把时间划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用以描述事件的发生先后。

  在英语使用中,动词也分为三种时态用以表示已经完成了的事件、正在进行的事件和将要做的事件。而在光电传播的极速面前,保罗·维希留认为中值得存在的时间只有两种--"现时"(real time)和"延时"(delayed time)。"现时"指现在和立刻出现的未来,它意味着所想和所想之物的出现的时间的间隔越来越近。

  人们体验到的只有当下,连续的时间被打破成碎片。对于"当下"事件的意识紧张和松弛会形成对该事件强烈的时间感和薄弱的时间感,这些时间重新拼贴重叠,形成主体的经验时间。"延时"则指过去曾经显现之物,由于被记载,如借用电话录音和电视录像等工具,使其能持续存在。

  维希留认为是"光"引发了这个新的时间概念。"这个时间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有着年代顺序的时间,而是有着光的速度的各种事件的时间延续的(精密计时仪测出的)'曝光时间'."因此时间就是主体经验到的各个事件的曝光时间的拼接。这个"光"不是指日光,而是光电技术中"光子"和"电子"所形成的光线。

  2、"瞬间"的时间展示。

  "今夭,一种'瞬间展示'自己的时间加入进了那个已经经历了一些最长的时间延续的时间:这就是电磁学和重力学领域中的那种有着最短时间延续的时间。"维希留认为,电传科技有三种天赋神性:分身性、立时性、瞬时性。瞬时性是一种实况时间,是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网络的直接连线,摄像头的现场监控,是唯一能赶上资讯时代的时间。对"瞬间"时间的认可正在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比如在我们回答"明天是否会下雨"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回答"不知道,我没有看天气预报"而不会回答"不知道,因为明天还没到".所以,明天的情况并不一定要明天才知道,而是现在、当下,电视、网络资讯所报道的情况。

  瞬间就是非常迅疾的运动和异常短暂的时间。"'瞬时'意味着直接的、立即的'当场'实现和完成--但是它的重要性也是在直接的、立即的枯竭和衰减。……只存在时间的'片刻、瞬间',而它们只是一些没有维度的点。"因此,当事件在瞬时被完成时,其重要性也被同时取消。

  在波德莱尔的笔下到处充满了这种瞬间性的现代体验,《在凌晨一点钟》一文写到:"终于一个人了!只听见几辆迟归的、疲惫的出租马车在行驶。几个小时内如果不是休息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安静。人脸的暴政终于消失,我只因我自己而痛苦了。终于,我可以沉浸在黑暗之中了!首先把钥匙旋上两圈。我觉得这一转增加了我的孤独,加固了我和这世界分离的障碍。可怕的生活!可怕的城市!……不满意所有的人,也不满意我自己,我想在黑夜的寂静与孤独之中赎回自身,品味自己的骄傲。"这是典型的城市生活,一个深夜回到住处(未必是家)的人终于摆脱了白天"人脸的暴政",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了片刻的安静,但是旋即就是痛苦,因自己的孤独,因自己与时间的分离而痛苦。

  "此地不再,一切都是此时此刻。"保罗·维希留如是说。

  二、空间的删除。

  空间是人类意识的开端,这种距离使自然、社会与主体相分离,人们通过对主体的突出来对世界进行客观化。在速度缓慢的时代,由于人所及之处有限,对"空间"还是一种混沌的意识,由此面对无限的空间时产生神秘和敬畏之感。随着机械运输工具将人们的身影遍布地球各地,人们开始建立起了一种有序的、可测量的空间概念,"空间"对于人类来说已经不再神秘。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着名的论断:"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法国着名的交通工具广告词:"协和飞机让大西洋消失;空中客车让法国领土缩减成一个半小时的方格;高速铁路让您在时间之上争取时间!"随着运输工具的提速,"距离"开始被人类征服。种种对距离的消除活动"已经使无间距的东西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切近之缺失中",海德格尔开始了他的"物之为物"的发问和思考。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距离都在缩小。过去书生们需要花半年甚至更多时间进京赶考,如今坐上几个小时的飞机就能到达;过去需要口耳相传的故事和经验,现在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下就可以立即知道。海德格尔以为"电视机"会控制整个交往联系机关,是对距离删除的顶级,而现在互联网才是对一切距离删除的最高顶端。人类在最短时间内走过了最漫长的路程,以最小的距离把一切都带到自己的面前。

  "总体来说,20 世纪 90 年代使我们见证了'时空大压缩'的过程,因为全球各地的人们通过各种技术辅助手段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对一些社会群体而言,距离感消失了,用凯恩克罗斯的话说,就是'距离的死亡'."一切距离在现代人眼里都几乎都要"灰飞烟灭",趋向于"零空间"或者说现代人眼里无空间。

  是"速度"让现代人如此理直气壮,一切都要"快些".或许只有光速才会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使用,鼠标轻动,信息就以光子速度传遍全世界,看来光速也不能限制人类太多。

  速度使距离失去意义,在以光速运动的软件宇宙中,空间简直可以在'须臾'之间穿越;'远在天边'和'近在眼前'之间已经没有差别了。正如鲍曼所说:"空间不再对行动和行动的绩效产生约束,空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或者根本没有意义。"维希留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了地球引力,就不再有配得上'空间'这个名称的空间。"
  
  三、主体的隐退

  在"速度"的暴力中,主体是隐退的。速度的参与改变了我们经验世界的方式,"速度"时代中人们不需要用身体和感官直接接触事物,而借助"科技假肢"去认识世界。机械运输使身体被快速移动,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到达事件发生地,及时"在场"."在场"表示参与事件。然而技术速度又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在场"即"不在场"的"在场",取消了主体的实体在场。

  1、经验世界方式的改变。

  柏拉图着名的"洞穴比喻"告诉我们: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可见世界(经验世界),它是真实的世界的影子;另一个世界是可知世界,它是理念世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经验世界是对这个世界的模仿。当我们用第一人称来看待世界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对于"我"就是客观外在的,不依我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世界是相对于"我"而存在的,是一个经验的世界;科学是用第三人称来看世界的,它描述的不是一个经验世界,而是一个在经验之外的客观世界,是一个先验的世界。

  速度的参与对人们经验世界的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古典时期,人们知觉世界的方式主要依靠感觉器官与物体的直接接触:用眼睛感受事物的色、形;用耳朵收集不远处的信息;用嘴巴感受味道;用鼻子知觉气味,用触觉感受事物的质地、温度、重量等。而在速度时代大可不必。速度时代中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借助"科技假肢"去触摸,而不必亲自上场。

  在美国曾经有一家电视频道曾想要撤销圣诞夜节目,代之以播放燃烧中的柴火连续特写画面。如是,藉由将数百万计的电视机转换成"假壁炉",这些节目规划者企图为电视观众谋求一种等同于任何综艺节目所创造出来的惬意状态。动态光线的不具形宇宙事实上产生了一种极具特色的麻木迟钝状态:壁炉、干柴之火、欢愉之火或鬼火使我们无能去掌握他们的多样转变,因为不管何时他们都不呈现稳定的形式。

  速度摧毁了感受,也抹杀了差异和思考。人置身速度中,即成了速度的一部份。因此维希留说:"权力及其技术今日答道:'你并没有速度。你就是速度!'"速度使人遗忘,删除思考。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在思考。可是维希留认为,速度之快可以使主体思考和反省的能力都清除。

  按照柏格森的话说,任何思考的前提必须要有时间的持续,没有时间就无法思考。

  所以,如果主体丧失了思考和反省的时间,也就会失去思考和反省的能力,那么"我思故我在"中"思"的主体是不是也已经被清除了?因此 1931 年德国国家社会党掌权前的宣传口号:"宣传必须直接由言语和画面来传达,而不是书写",因为"阅读的时间,即是思考反省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减缓群众行动的动力与效率。运动,社会或政治运动,一如速度的运动都有相同的特性:以速度清除思考。

  于是,在超高速的速度政权之下,不再有持续的时间反省思考,只剩下反射动作。"2、"不在场"的"在场".

  "在场"是此时此地的主体参与,是海德格尔的"此在",是时间和空间的同时存在。虽然交通工具的不断提速,使得我们能在短时间内能及时"在场"亲见事实,而信息的光速传播却使得我们只需要守在屏幕前就能参与"在场".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身体距离事件发生地千里之外,只要在屏幕前参与了实况时间的观赏,即完成了在场,这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也叫"远程在场",此时的主体是一种不存在于任何地方的存在。当我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或新闻时就体验到这种同时"在场"又"不在场"的情况。

  "远程互动"技术将这种"远程在场"的功用发挥到极致。在腾讯即时通讯软件中有一项功能模块用于远程操作,即在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通过此功能在他人同意后远程操作他人电脑,这种"远程在场"不止于前者观看节目和新闻的视觉的在场,还可实际操作,就如亲临一般。美国人司各特·费舍尔的"数据制服"也是这样。他为美国国家宇航局制作一种人体的装备,通过传感器和感觉器,传递人的行为和感觉,也就是传递人的远距离在场。这种制服用于对火星表面上一个被机器人化了的复件进行远距离控制。这样,操控者就实现了此地和他地的同时远程在场。

  "一种'遗忘的文明'的前所未闻的可能性的远程通讯的结果,是一个没有未来、没有过去的直接性事物的社会,因为没有空间扩展,没有时间延续,是一个强烈地各处在场的社会,换句话说,就是在全世界都远程在场的社会。"在远程通信技术的作用下,光的绝对速度删除了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一切都被虚拟的编辑和模拟取代。过去的事件和事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重新加以整理和编辑而能再现于当下;未来还未发生的事件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也可以通过想象而被模拟和提前展现。当人们都依赖"远程在场"去参与世界、认识世界的时候,会长久处于"失神"状态。没有亲身接触事物、亲身参与事件,只存在于虚拟之中,那么真实失去了参照物,一切看似"在场",同时一切都是虚构,都是"不在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艺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