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孟子美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因素
孟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深深植根于华夏大地的深厚主壤中,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博大境界中。其美学思想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强调人格美,可W说对人格美的追求是孟子美学思想的核屯、。这固然根源于孔子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但孟子的个人经历对其美学思想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第一节家庭影响
任何人的成长经历和接受的家庭影响肯定会改变其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这一点在孟子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孟子为"鲁国H桓"(指鲁国卿大夫壶氏、叔孙氏、季氏,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之后,祖先是孟孙氏,孟孙氏是当时鲁国贵族,但到"鲁国兰桓"时期,其家族在战国时的地位今非昔比,大为衰落。故而孟氏先人从鲁国迁到了邹国,即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孟子虽是贵族后代,但少时便家道中落,父亲孟孙激在他幼年又过早去世,留下孤儿寡母艰辛度日,孟子由母亲化氏抚养成人。我们可W想到,孟子少年时期缺乏父爱,他和寡母无依无靠、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顿。值得庆幸的是,孟母是一位特别刚毅决断、注重孩子教育的伟大女性。少年时期生活的困顿和母亲的循循善诱使孟子很早就意识到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注重个人人格。孟母教子的美传反映了孟子家庭教育环境为孟子思想的形成打下了思想和道德基础。人们大都熟读朗朗上口的《S字经》,其中的"昔孟母,择邻处"深入人屯、,后世将孟母教子行为作为后世教子的范本历代流传。孟母的教育对孟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意义很大,它直接影响了孟子的成长,要深入研究孟子思想理应深刻了解孟子的母教。关于孟子的母教流传下来的着名的四则故事是:H迁、断机、杀豚、去妻,这里仅述其二。
一是"孟母H迁"。孟母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曾H迁其家,《列女传补注?卷一 ?母仪传》记载"孟母王迁"故事:"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W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姐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可W居吾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为孟母善W渐化。"'最初孟母携子住在坟地附近,每当有丧事,孟子家口口就有发丧送葬的队伍经过,孟子常听到、看到并善于模仿,很快学会了滨葬礼节并常做丧葬游戏,对此,孟母很是焦急,于是决定立即搬家。后来搬至集市附近居住,集市上风气复杂,嗜杂叫卖,人声鼎沸,善于模仿的孟子又跟着商贩学会了叫卖。无奈之下孟母又搬往他处,最后安家于学校附近,学校是个育人场所,既传授知识也训练礼仪,孟子耳濡目染,渐渐对学习和礼仪产生了兴趣,孟母看到儿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十分高兴,于是送孟子入校读书,居家也便相对稳定,不再迁居。二是"断机教子",有人称之为"断织教子"。孟母为教育孟子勤于学习,又曾有割断纺机上织物之举,西汉刘向《列女传》中说:"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W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W立名,问则广知,是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离于祸患也。何W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虔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2相传,孟母屯、灵手巧,能纺纱织布。对于当时的母子俩来说,孟母织的布是两个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据上文所说,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惜割断己快要织成的布匹,此作为例子来教导孟子学习要持之恒,可见其教子的决屯、。这就是最为有名的"孟母H迁"和"断机教子"的佳话。在历史上,孟母是一名有教子意识的伟大母亲,名气很大,并不亚于孟子,一直被后世看作为成功教子的典范。孟母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严格要求孟子,引导孟子走上诗书诵读的道路,再加上孟子自身好学上进,终成就了日后的大儒孟子。
第二节师承因素
孟子曾自称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其意也是崇拜孔子学识,一屯、想成为孔子的弟子,但实际上,孟子并未直接师从于孔子,而是师从于孔子的孙子孔化思),对此许多史书均有谈及,西汉时期的刘向着有《列女传》,就孟子师从一事,有"师事子思"的记载;东汉时期的班固着有《汉书?艺文志》,有孟子是"子思弟子"的记载;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有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的记载。孟子敬仰孔子的学问,但不能亲龄教诲,耳提面命,只能师从于子思W学习礼子的思想。子思和孟子渊源极深,影响广泛,历史上合称为"思孟学派"(思指子思,孟即孟子),子思对个人修养和人格美的追求深深地影响了孟子。子思是刚正不阿、富有正气,勇于直言的人,他曾经做过鲁国穆公的老师。有一次,鲁穆公问计于他,作为决决大国的一国之君如何与有学问的人交往?子思直言说,若论身份的高低,你是一国之主,我是一介臣民,我不敢与你交往;若论德行,你是学生,我是先生,你不配和我交往。从这些话可W看出,子思把德行与权利相比较,敢于W自己的德行与国君的权利相抗衡,可见子思正直率性做人,不向权贵低头弯腰。作为子思的学生,孟子被老师的这一特点深深地影响,孟子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里也摘述一段史实为证:孟子游历齐国时,虽欲见齐王传播王道,但他恪守自己做人的底线,不主动求见齐王,他认为齐王虽有金银财富,但自己有仁有德,齐王虽有爵有位,但自己有正义,相比之下,自己与齐王各有所得,并不比齐王少什么,具体见《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W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W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日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7不得己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レッ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W仁义与王言者,岂W仁义为不美也?其屯、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W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么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其富,我W吾仁。彼W其爵,我W吾义。吾何谦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H: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W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当齐王因傲慢而轻待了孟子,孟子便毫不客气地针锋相对,有一说齐王想召见他时,孟子称病回避,这种不惧权贵的行为显示了孟子的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时的:t人当中,随着君权的加强,这种独立人格在±人身上开始慢慢地减弱甚至消失不见了。这一段话是孟子不惧权贵、保持独立人格的典型例证。这种对独立人格的强调使孟子特别善于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经过独立思考吸纳孔子的学说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并作了系统的阐发,使儒学内容更为丰富,发扬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独树一峡,保持了某种理论上的优势,孟子也从此成为儒家思想的衣鉢传人。汉代学者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说,孟子"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孟子对《诗经》很有研巧,形成了自己持有的文艺观。他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文害辞,不(^辞害志,^意逐志,是为得之。"2研究者认为,这是对《诗经》的较为经典的论述,"诗无达沾"也是由此而来,意思是不能只从文字和词义的字面上解释《诗》,而要体会其中的意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孟子又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也下》)。可见,孟子又不是一位盲从于经书的思想家,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他日后能够成为大思想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说,孟子之所1^取得该样的成就,与子思的影响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三节对学生的人巧品评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广收口徒。在与口徒的相处中、观察中,经常对自己的口徒进行人格品评。这也对孟子人格美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随着经济大发展,在春秋时期己经开始兴起的私人讲学己达到兴盛阶段,当时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诸子学说的传播与私人讲学的兴盛有很大关系。孟子学成之后,就开始收学生讲授自己所学,孟子的讲学活动从开始招收学生,到他晚年结束游历回到邹国一直没有停止。孟子一生应该有很多弟子,因其生活在邹国,可能孟子的学生最初限定在邹国的范围内,随着孟子的影响日益扩大,招收的口徒也日渐增多,到后来,到孟子周游世界时,就有不少学生跟着,生源也不局限于邹国了。赵岐在《孟子章句》中考据出其弟子有十走人。清朝朱彝尊在《孟子弟子考》中认为其口徒有乐正克、万章、公孙丑、浩生不害、孟仲子、陈臻、充虞、屋庐连、徐辟、陈代、彭更、公都子、咸丘蒙、高子、桃应、鹏成括、滕更等人。这些可W考证出名字的弟子应该是孟子的学生中比较有名的几位,但孟子的学生数量应该远不止这些。孟子比较着名的学生中,有的也很有作为,有的为孟子思想的传播付出了很大努力,如乐正子曾经被鲁平公请去掌管国事,万章、公孙丑在孟子晚年曾帮助孟子完成一些着作。当时孟子对乐正子在鲁国执掌国政很是高兴,但孟子了解乐正子,有人问他:"乐正子非常优秀吗?他刚强吗,谋略多吗,学问渊博吗?"孟子的问答都是否定的,认为乐正子并不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孟子认为乐正子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固执己见,非常善于倾听,广纳建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群策群力治理国家,这是极高的智慧,不用说治理一个鲁国,就是治理天下都游刃有余。通过这件事,我们可看出,孟子在评价人才的标准方面有独到之处,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而且要看人的综合素质。师从于孟子学习,又被国君请去,那么这个人的智慧肯定不凡,甚至异于常人、高于常人,而且这个人同时也要具备善于与人共处的能力,即今天我们说的把握大局、协调各方,这才是治国所需要的人才。公孙丑在孟子诸多口徒中,可W说是得意口生,在《孟子》一书中,记载公孙丑言行的有两章,共6000多字,公孙丑一生未曾入仕,但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关于孟子学生的材料多见于《孟子》一书,书中包含了很多其教育学生的文字记载。
第四节周游列国的巧历
就像孔子带领学生游历于列国之间一样,孟子也和学生一起周游于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希望有一个支持自己的君王。随从的学生数量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游历到哪一国,都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褒贬时政,甚至直言批评国君,因此孟子的言论不被当权者接纳,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其政治观点也不被接纳,因而他也从未被哪一个国君真正器重。但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孟子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人格追求,从而使对人格美的强调成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屯、。可W说,孟子在其政治游历生涯中非常艰难困苦,一直郁郁不得志,甚至经常受到权贵们的慢待甚至嘲弄。在《孟子》一书的开篇《梁惠王上》中记载到,梁惠王见到孟子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 "1其出言毫不顾及孟子的感受,直呼孟子为"叟",言语中充满嘲讽与不屑。对于强调独立人格的孟子来讲,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马上教训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王曰'何W利吾国',大夫曰,'何W利吾家',古、庶人曰'何W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试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试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己矣,何必曰利?"2—番教诲义正辞严。
在周游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面对那些国王、大臣们的质疑、习难,孟子只能愈发强调自己的人格操守。虽然有时孟子也受到一些国家的礼遇,但他们并不想真正接受孟子的思想。一腔热情找不到回应,多次的失败使孟子更为重视人格追求。孟子在齐国游历时曾经担任客卿,虽待遇优厚但政治上没有受到重视。孟子与宣王纵论国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内容比较广泛。谈论的中也是如何推行仁政,另外还谈到了艺术鉴赏、内政外交等重大事宜。孟子认为,治国之道,仁政为要,提出治理国家必须要选贤任能,只有长于治国之道的政治家才能治理好国家,就像是再好的壌玉也必须要经过玉工的雕琢一样,有雄屯、壮志的国君必须要有贤明人±的辅佐方能成就大事,齐国作为诸国中的强者,宣王又有"愿夫子辅吾志,明W教我"(《孟子?梁惠王上》)的表示。孟子认为齐国具备了其实行仁政、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基本条件,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无情的。齐宣王不认同也无意采用孟子的政治观点。另外,他在滕国游历时,曾对滕文公大讲性善之说,"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学习先贤,效法"先王",实行王道,就可W把国家治理好。滕文公也曾大力推行儒术。从表象上看,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滕国得到了实行,但滕国是个小国,在列强纷争、诸侯争霸中无力自保,何谈推行仁政,所谓实行仁政只是"画饼"而已。乐正子官拜鲁国时,力邀孟子赴鲁,鲁平公闻听要去拜访,但其爱臣臧仓非议孟子,鲁平公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此事告诉了孟子,孟子认为他见不到鲁公是天意,不是别人能挑拨离间的。当时的鲁国,正处于诸强列国中间苟延残喘、无力翻身的境地,孟子的仁政思想对鲁国来讲,不切实际,无力推行。送在《孟子?梁惠王下》有记载:"鲁平公将出,娶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己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W先于匹夫者? W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辆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不往见也。'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后大夫;前鼎,而后W五鼎与? ’曰:'否。谓棺惇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娶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W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I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明争暗斗,都希望成就一统大业,结果都穷兵赎武,根本不具备施行仁政的社会基础。在游历无果后,孟子与徒弟们专屯、着书立说,形成《孟子》一书。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政治游历是失败的,无处施展抱负。
对于积极入世的儒家来讲,这种失败决不会使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只会使孟子更为坚守自己的人格追求。周游列国的阅历对其美学观的形成无疑是有正面影响的。《孟子》一书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就现在流传本来看,《孟子》全书共有7篇,各篇又分上、下两卷,共14卷,约35000余字。书涵盖的范围很广泛,记述了其一生的政治言论、社会活动等,主要涉及政治、济、哲学、教育、伦理等多个方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其核屯、内容是仁义道德。由于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孟子》自成书后的很长时间内流传不广泛,影响也不大,然而因祸得福,该书从而躲过了秦朝焚书坑儒的灾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文化遗产、精神遗产。该书在西汉初年曾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受到重视,在东汉时被认为是经典着作而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而且己有很多学者开始注解该书,其中着名的如赵岐,他对该书高度赞扬,在《孟子题辞》中该书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汉书?艺文志》没有把该书放在"经"的位置,但在当时人的也目中,它是辅助"经书"的"传"书。唐代曾发生了"孟子升格运动",但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宋代将该书作为经书,到南宋孝宗时,朱禀将《孟子》编入《四书》,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鉴于宋代《孟子》地位的空前提高,两宋时期学者对该书的研究热情也普遍高涨。元代曾对该书进行了考据工作,影响很大。明清两代,该书作为必读经书,是科举考试的内容。清代是集大成时期。《孟子》一书,无论古今,无论中外,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孟子困顿的少年生活、良好的家庭教育、勤谨的受业学习、积极的授徒传道、不屈不烧的政治游历,才从真正意义上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孟子》,成就了千古流芳的思想大儒、文化大儒孟子。
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多数文章采用单向的研究方式,如同类作品的横向比较,及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比较。笔者认为《美的历程》在研究方式上较其他着述不同,它以美学规律形成的现实因素为切入点,整体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格调,笔者对于其美学研究方法有以下认...
真正的笑只属于人的范围,它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也蕴藏着多方面的内容,每一种笑都是特殊的,不可一而概之。不管何种笑、何人笑、笑何人,要分析表象之下的本质意义就必须放到笑的发生环境中去,顾全各方因素,方可见其特殊性。...
一、崇高与优美的美学起源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论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这一时期还并未将崇高与优美分而论之。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之中,在希腊文中崇高也被称之为高度庄重雄浑,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十分流行的术语。但是在这一时期,崇高...
第五章工业化进程工业废墟艺术形象表征同城市化进程一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在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样制造工业废墟,这些废墟不是工业庞大的废弃物,主要指废墟的空间。在艺术呈现中,多以工业厂房,破旧设备为题材。建...
第三章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构成通过前文的叙述,已经对于陆九渊的主体思想有了大致的把握,也对其文艺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向来缺乏较为系统的整理。我们知道陆九渊的理论成就以心学为主要依托,对文、道、气都有一...
“隐秀”与“幽玄”这对中日古典文论范畴, 它们的相异性根源于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幽玄”范畴的源头虽在中国, 但在本土的美意识发展深化的内在要求下, 该范畴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对此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引言悲剧艺术是人类探索存在起源和经历痛苦生活的产物,标志着人们试图确定自我存在和高尚价值.因此,悲剧的审美价值往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贵美.当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压倒性的优势的公然否定时,他们仍然坚持斗争,直到丧失抗争力,以展示人类的崇高和尊严...
《谈美》一书是朱光潜在1932年于留学期间写成的一本书,在这部篇幅并不巨大的书中,他并没有用一种严肃的学术语气,而是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畅谈的口吻,力求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去解释他所坚持的思想。《谈美》可以看成是朱光潜庞杂文艺美学思想...
文学批评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一路走来,经过了实用说、表现说,虽然每一种理论都足以对一般的艺术进行令人满意的批评,但无可否认,它们在实际应用时都只考虑了艺术品和其外在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理论家们才开始较为明确地认识到艺术品本身具有...
李渔,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又字笠鸿,号天徒,又号笠翁,别署觉世裨官、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李渔是明末清初着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家。李渔61岁时着作出共六卷的《闲情偶寄》专着,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