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关于人格美的新概念,送一概念来源于孔子伦理思想当中所建立的人格理论,孟子把它进一步推向深入,延展到美学领域。孟子学说的主体是人格的修炼,人格属于"品德"这个大的范畴,但它比"品德"分量要重得多。人格是人的内在精神的核也,是人的基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由此决定了人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人格既有善的成分,也有真与美的成分,人格美构成了孟子美学的核屯部分。
—、充实说
《孟子尽屯、下》对"美"下过定义:"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么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1这是在评价乐正子个人人格时的一段话,后世被广为引用,视为孟子论美的主要言论。这段话提出了几个概念:"善"、"信"、"美"、"大"、"圣"、"神",分别标志人格修养的层次:"善"、"信"、"美"为孟子人格美学的第一层次。何谓"善",有功利性谓之"善"","善"者,"可欲"也。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可见,功利性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可欲"是人性的本性需要。"善"即"可欲",也就是说善的本质即为人性。这是人的人格修养的第一个层次。
何谓"信",有独立人格谓之"信","信"者,"有诸己"也。"有诸己",强调个体的人格独立,强调自己与他人之别。既然人与人不同,人就要认清不同点,寻找与他人的合作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要能实现与他人的合作,就不能不讲信用。"有诸己"强调的就是这个"自我意识"。何谓"美","充实"之为"美"。充实是什么?孟子所谓的"充实",是建立在"善"和"信"基础之上的内在美和精神美,据焦循的《孟子正义》:"充满其所有,W茂好于外。"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内容充实,内容是"善"("可欲")与"信"("有诸己")的统一。这"善"与"信"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充满生命的意味。第二,"善"与"信"相统一的内容美的形式体现于外。
"大"、"圣"、"神"在孟子人格美学思想中,是人之人格的S个层次,送兰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递次升高的H种境界。何谓"大",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此即谓之"大",意思是说人么人格达到了 "充实"、"光辉"的层次和境界,这是"美"的发展。《孟子?滕文公上》转述孔子的话用レッ言"大",文中说:"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I美虽然有形式,但其美的具象何^心表现并摺耀生辉。"有光辉"首先内在要"充实",有了内在的"光辉",才会有外在光辉的呈现。
何谓"圣","大而化之"谓之"圣",这是"大"的发展,是人格境界的进一步提升,是人格美的超越。"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化"不仅表示变化,重要的是表示变化所达到的境界。"化"意味着对立的东西完全融合为一,是和谐的极致,是新质的创造。在这里,意味着内在的充实与外在的光辉完美融合。何谓"神","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神"是由"圣"进一步超越而达到的最高生命境界。"不可知么",含有神秘义,也含有无限义。就神秘义来说,它通向宗教;就无限义来说,它通向境界。"神"实现了由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跨越和升腾,这在《孟子?尽也上》体现得非常清楚,文中说:"尽其必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屯、,养其性,所事天也。"1"美"、-大"、"圣"、"神"都具有美学的意义,都可看做是审美的概念,它标志着审美所达到的不同层次。"美"与"大"的区别可理解成优美与壮美之别,"圣"与"神"接近于中国古典美学讲的境界。因此,我们可W说,孟子提出的"圣"与"神"的概念奠定了孟子美学思想的重要地位,他的这一观点是美学概念当中"境界说"的源头,孟子开启了 "境界说"的先河。所谓"善一一信——美"第一层次,所谓"大——圣——神种境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补充、层层递进的,当人的道德提高到一定的境界时,人便具有了审美的意味。道德目标、人格精神和审美愉悦彼此联系在一起,伦理道德就有了审美的意味、进入了美的境界。
二、气节说
孟子非常看重气节,他提出了 "大丈夫"的概念。他说;"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媳。’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口,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W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孟子说的"大丈夫",从伦理上讲,是指品德高尚、操守坚定、独立特行、大有作为的人。从审美上讲,这种大丈夫是有血有肉、具体可感的刚健有节的人,能给人强烈的感性冲击力,孟子是用一种富有感情的语言来描述这种大丈夫的,可见孟子对这种大丈夫情有独钟,满腔希望,"大丈夫"是孟子屯、目中理想的人格。为了凸显"大丈夫",孟子将"大丈夫"与几种人进行比较:第一,与名人比较。孟子把"大丈夫"与时代名流如张仪、公孙衍这样的纵横家相比较,虽然他们当时名噪一时,权倾朝野,大有作为,但他们随波逐流,朝秦暮楚,花言巧语,唯利是图,毫无操守和气节可言,孟子认为他们不能称为"大丈夫"。第二,与未成年的男子比。未成年的男子,凡事不能独立,一举一动都要接受父亲的训导,在家庭处于从属地位,孟子认为他们未能完全独立也不能称为"大丈夫"。第H,与女子比较。女子遵循"H纲五常",在家从父,出嫁从夫,W顺从为最高原则,她们没有自身的独立自主,自然也不能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大丈夫"应具有"仁"、"礼"、"义",这是"大丈夫"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仁"即《孟子?滕文公下》所言"居天下之广居"。"礼"即《孟子?滕文公下》所言"立天下之正位"。"义"即《孟子?滕文公下》所言"行天下之大道"。这王条"仁"、"礼"、"义"作为"大丈夫"必须H者兼而有之。二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作为"大丈夫"应该做到得志不猎狂,失意不顽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原则、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一往无前,不能受"得志"、"不得志"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制约。这两条作为大丈夫必须两全齐备。H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作为"大丈夫"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真善、初屯、不改,本性不移,链炼人格,"大丈夫"必须全力固守。孟子对气节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所描述的立身有据、胸怀坦荡、为民请命、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大丈夫"形象作为一种人格范本激励了一代代仁人志±,在这种人格理想感召下中国历史上每个时代都出现了大批可W称得上民族"脊梁"的英雄人物。"大丈夫"形象作为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财富,为谋有我们民族的阳刚之气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养气说
在中国古代,对"气"的认识多种多样。"气"最早有两种意义。一种意义是《左传》说的:"天生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自然界的天气现象,又《说文》5:"气,吉气也,象形";一种意义是人的呼吸、气息。在不同的领域里,存在于不同事物的运动中,它们共有一个功能,即流动。"气"主要的内涵就是流动、运化等功能,从美学意义上讲,"气"是宇宙万物之生命力的体现形式,是屯、物感应、身屯、互动的证据。"气"不能脱离人的精神活动。如前所述,孟子提出了 "大丈夫"的气节概念,那么,他就必然阐释如何培26养"大丈夫"的"气节",为此,孟子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浩然之气"。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难能可贵,一般人不能拥有之,只有"大丈夫"才能拥有,胸中时刻保持这种"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W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矮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屯、,则矮矣。"'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 "气"这个重要的概念。万物无不源于"气",气是生命之源。在中国哲学中,"气"重在生命性,这种生命性包括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两面,而重在精神性,呈现一种积极进取的发展态势。作为精神性的"气"的内涵主要是道德上的善,即所谓的仁、文、礼、智,但是这种仁、义、礼、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W具象的"气"显现的,因而具有明显的美学意味。后世哲学家、艺术家讲"气韵"、"气象",美学意味就更浓了。《孟子?公孙丑上》篇中的"养气",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的方法,也可W看作是一种广义的审美过程和人生艺术的创造过程。
"浩然之气"乃是化入了天地"大我"之生命的仁义原则和道德情感。它有两个特点。首先,"浩然之气"不是基于有限生命的"血肉之气",而是天地作为一个巨大的生命整体所具有的生命之气。这种"气"的来源是一切生命之所成立的"道",所レッ其性质是"至大至刚"。其次,"浩然之气"彻底消除了我与人、与物的对立,使得道义可レッ在生命的舒张中自然流布于天地之间。孟子特别强调,这种"气"不能通过理性的强力来"袭而取之",也难W用还辑的语言来概括认识。"浩然之气"只能通过"集义"而自然地生发,并在内屯、情感的真诚认同中逐渐壮大。这种至大至刚的"气"为道德之"善"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孟子认为"养气",从身体层面而言,主要是生命的活动;从审美而言,强调的是内在的修养,通过内在修养过程,把人之本性之"善"发扬光大。通过"善"养"浩然之气",我们强体魄、练内功、善修为。"养气"的过程,是人的生命为自我创造过程,是人格之美形成的必经环节,是崭新生命的孕育阶段。因此,"养气"是美的表现。养气说的提出是孟子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格追求思想的延伸,是其性善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化子强调内在修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历练说
人的成长成才是需要时间、环境、困难等等各种各样的磨练才能成就,具备了这样一个历经磨难的过程,人就浑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能量。对人的成长、发展、成才的过程,孟子看得十分清楚,他在《孟子?告子下》中说:"舜发于吹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敌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屯、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W动屯、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自古英雄多磨难。孟子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承担"天降大任"的"大丈夫",必须经过千锺百炼方能成钢,才能承担"大任"。要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首先要接受艰难困苦的锺炼。人只有将自己置身在极端困苦、坎切的磨码下,才能锻炼和造就自己坚初不屈的品格。另一方面,逆境才能成才,孟子成功的事实为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他例举了舜、傅说、胶高、管仲、孙叔殻、百里奚等古代几位圣贤艰难曲折的成长经历,^^此说明人才是在逆境中锻炼成长的。孟子所强调的"历练说"与"养气说"是相互关联的,人之"历练"就是为了 "养气",培养"浩然之气"。"历练"是人"养气"必经的阶段,而"浩然之气"的养成是人之历练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可W说,"历练说"是对其"养气说"的补充,是其W性善论为基础的人格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关于人格修炼的理论在今天的教育学、人才学上具有重大意义,教育人、培养人是千秋大业,人才的人格修炼是至关重要的,人格崇高是人才的根本标志之一。人们今天关于德才的讨论就有这种深刻意蕴,德才兼备才是人格完美。孟子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推崇崇高的哲学家,孟子推崇的崇高主要是人格上的崇高,它兼有道德与审美的双重意义,说它是道德的,因为它至善:说它是审美的,因为它是形象的,是"气"的状态,此气至刚、至强,充分显示生命力的进取和发展,是生命的极致。
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多数文章采用单向的研究方式,如同类作品的横向比较,及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比较。笔者认为《美的历程》在研究方式上较其他着述不同,它以美学规律形成的现实因素为切入点,整体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格调,笔者对于其美学研究方法有以下认...
真正的笑只属于人的范围,它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也蕴藏着多方面的内容,每一种笑都是特殊的,不可一而概之。不管何种笑、何人笑、笑何人,要分析表象之下的本质意义就必须放到笑的发生环境中去,顾全各方因素,方可见其特殊性。...
一、崇高与优美的美学起源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论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这一时期还并未将崇高与优美分而论之。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之中,在希腊文中崇高也被称之为高度庄重雄浑,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十分流行的术语。但是在这一时期,崇高...
第五章工业化进程工业废墟艺术形象表征同城市化进程一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在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样制造工业废墟,这些废墟不是工业庞大的废弃物,主要指废墟的空间。在艺术呈现中,多以工业厂房,破旧设备为题材。建...
第三章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构成通过前文的叙述,已经对于陆九渊的主体思想有了大致的把握,也对其文艺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向来缺乏较为系统的整理。我们知道陆九渊的理论成就以心学为主要依托,对文、道、气都有一...
“隐秀”与“幽玄”这对中日古典文论范畴, 它们的相异性根源于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幽玄”范畴的源头虽在中国, 但在本土的美意识发展深化的内在要求下, 该范畴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对此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引言悲剧艺术是人类探索存在起源和经历痛苦生活的产物,标志着人们试图确定自我存在和高尚价值.因此,悲剧的审美价值往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贵美.当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压倒性的优势的公然否定时,他们仍然坚持斗争,直到丧失抗争力,以展示人类的崇高和尊严...
《谈美》一书是朱光潜在1932年于留学期间写成的一本书,在这部篇幅并不巨大的书中,他并没有用一种严肃的学术语气,而是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畅谈的口吻,力求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去解释他所坚持的思想。《谈美》可以看成是朱光潜庞杂文艺美学思想...
文学批评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一路走来,经过了实用说、表现说,虽然每一种理论都足以对一般的艺术进行令人满意的批评,但无可否认,它们在实际应用时都只考虑了艺术品和其外在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理论家们才开始较为明确地认识到艺术品本身具有...
李渔,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又字笠鸿,号天徒,又号笠翁,别署觉世裨官、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李渔是明末清初着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家。李渔61岁时着作出共六卷的《闲情偶寄》专着,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