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孔子思想。孟子美学思想在美学上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儒家思想的内在屯、性之学,发展了孔子的W善为本的美学观。孟子明确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性善论,并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对人性美、人格美、共同美、文艺观等美学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一节人性美孟子美学思想的基石。
一、性善论的提出
人们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关于人性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概莫能外,这一问题也曾经是当时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孟子明确地提出了 "人(性)的本质"问题。他认为人性本善,之所W在后天产生了不善乃至于成为大恶,这是由于后天不良乃至恶劣习气的浸染。所W,对成长中的人,要加强道德教化,修养人的性情,提升人的境界。进行教化和修为的目的,是要教育人保持本真,培养人正直修为,激发人本有的正面的情感体验,逐渐消除人后天的不良乃至恶劣风习的影响。孟子把这个道德修养的过程上升到审美体验的角度去认识、去实践,他指出,这个过程是一个修养道德的过程,它不单纯要求人们进行苦涩艰辛的修行,还要求伴随着人的成长,让人们去深化认识、深刻体验,认识到比日常感官满足更加深广的愉悦。孟子认为,道德修养与情感体验二者是统一的、融合是相辅相成的。
由深刻认识到"人之初性本善",并进而提出"性善论"这一思想观点,主要源于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的深刻体察和认识,他通过对原始氏族社会人类生存发展那种天然生成的血缘方式、自然长成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和研究,看到在氏族血缘关系中,人存在许多自然本能,诸如亲亲、敬长等,亦即"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1氏族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氏族社会人类关系的纽带,这一纽带至关重要,不论我国人类社会发展如何演变,这一纽带都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关系联结物。而由此氏族血统构成的人类关系对于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等等,都曾发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仍然可W清楚看到这一影响的继续,而且在人类的未来也必将继续。
二、性善论的美学分析
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是孟子对哲学的一大贡献,而孟子哲学的更大贡献不只是其提出性善论,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人性善的基于美学观点的分析论证。孟子的分析论证主要是采取观点批驳、经验阐释的方式进行的:一方面是逐一批驳既有的人性论,宣扬自己的性善论;一方面是阐释人世经验,更为直观明白地宣扬自己的性善论。两种方式各有特点,相互补充,有道理阐述,有经验验证,很有说服力。此前,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是孔子重大的理论贡献,他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而又高度符合现实需要的理论命题。告子提出的"性无善、无不善"(《孟子?告子上》),实际上和孔子对性善问题的认识是接近的,而孟子进一步推进、发展,将孔子的"性相近"的观点进而发展成为性善论,W批驳告子等的性无善恶论。虽然性善论有其历史局限性,并不能正确地回答关于人性的本质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它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巧,是中华思想文化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
孟子对既有的人性论观点进行条分缕析,逐一加レッ批驳。在《告子》篇中,孟子把当时的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性观点逐一列举出来,据理W驳。主要有W下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人之"性"与自然意义上的"生"等同看待。孟子主要同告子进行论辩,两人的论点针锋相对,不可调和,孟子坚持性善论,而告子坚持性无善恶论。告子曾说:"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这种观点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简洁概括:"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孟子不同意这种对于人性的解释,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自然本能的需要、欲求来为"性"下定义,固然可找到作为自然界动物狗之性与牛之性的共同之处,但动物类牛之性可等同于人之性吗?(《盖子?告子上》)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动物性"和"人性"的关系。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人是动物的一种,属于高级动物,但在哲学的意义上,人并不是动物。孟子指出:"人之所W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1这句话说明了人与动物的差异很小而且一般人很容易失去,但"君子"往往可W保持这种"差异"。在道德哲学的语境下讨论"人性",就要讨论人与动物的"差异"。人是动物又高于动物,有同于动物之处,但显然有相当的异于动物而动物无可企及的东西,而道德的修养实践则是要坚持并扩充人之为人的那些方面。在孟子的思想认识当中,人的"人性"包括仁义礼智信等都是人应当始终坚定维护的,这是人的本质的属性,但是,人和动物虽有很大不同,但人与动物在追求"食"妒满足"口"的需要,在追求"色"队满足"体"之需要等方面则是一致的。仁义无疑是善的,所W具有仁义的人性也是善的。孟子的这种立足于对"人"的强调,无疑为其性善论找到了一个十分稳固的学理基础,从而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他关于人格修养的一系列观点。第二种观点是认为人性与善没有关系。人性之善诸如仁义礼智原本与人性没有关系,都是通过后天的教化深入人屯、当中的。
《孟子》一书中提到一位名叫公都子的人,公都子对存在的人性论观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一系列比较相近的人性论观点,主要有:一是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恶。他借用了个非常形象的比方,比如人性就如流水,水按人引的方向而流动,你向东方引流,水就流向东方;你往西方引流,水就流向西方。水流本身并没有固有的向东流或向西流的先天本性,水的流向是人根据需要决定的。。二是认为人性可善可恶。人的言行受后天影响,是可塑的、可变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善恶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可ual过道德、环境教化作用引向善,当然也可引向恶。我们知道,太平盛世善人多,甚至达到歌舞升平、夜不闭户;乱世恶人多,甚至王匪肆虐、盗贼横生,这是社会大环境对人施加的影响所致。H是认为有些人善,有些人恶。善恶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与生俱来受之于天,固有不变,任何因素包括道德教化、环境熏陶等都难改变其善恶,善人之所W为善,是因为天生就是善人;恶人之所レッ为恶人,是因为天生就是恶人。W上这些人性论观点之间有同有异,它们的不同是大是小我们暂且不谈,但它们具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认为人的本性可善可恶,不能普遍地概括为"性善"。レッ上每种说法都自成一说,流传甚广,对于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有人善,有人恶"的人性观点就是汉晋人W"清浊"评议流品的理论根据。这些人性学说都是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的。孟子要证明自己提出的性善论,就要抓住根本的问题予回应,这个根本问题是:如何证明仁义是内在于人性之中的自发需求?对于此,孟子主要采取了诉诸人世经验的方式来证明,利用现实生活中人所感知的实例增强说服力。
他通过分析两个例子来证明人屯、当中都有侧隐之也,这种侧隐之屯、就是人之仁也的萌芽。例子一:《孟子?梁惠王上》中讲了齐宣王羊易牛"的故事。当时,齐宣王曾向孟子问及称王之道,孟子极力推行"民为本"思想,认为只要有爱民之德就可称王。齐宣王进而又问,像他自己这样个人欲望强的人也能做到爱民吗?孟子说可1^。齐宣王追问,怎么知道我可レッ爱民呢?孟子很了解齐宣王的事情,信手枯来,用齐宣王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事情来证巧W上H项问答,这就是历史上着名公案之一的齐宣王羊易牛"的故事:在一次齐国作牺牲时,曾想用一头牛,这头牛死到临头,极为恐惧,全身发抖,这种情况让齐宣王一时看到,也里顿觉不忍,就想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于是这头牛便从死亡线上逃脱出来了。孟子据送个故事告诉齐宣王,这个一时的"不忍之屯、"就足W证明您有仁爱之屯、,有仁爱之屯、就足W有爱民之德,有爱民之德就可W称王。孟子认为,这则故事中的"不忍",既不是吝惜一头牛,也不是有意宽看这头"无罪而就死地"的牛,而是因为齐宣王面对的是一个在他面前浑身发抖的生命。尽营它是头牛,但毕竟是一条生命,齐宣王因为不忍必这条生命的消灭,从而做出了羊易牛"的决定。W宰羊代替宰牛,并不意味着牛和羊的生命有贵贱、高低之别,而关键在于人"见牛未见羊"。"见"是当时那一刹那间的感受和体验,使人顿时引起感情上的变化。"未见"是指"羊"虽在脑海里有一定的印记,但是没在眼前发生时就不会触动人的感情之弦,引发"不忍"之情。这则故事的意义在于让人从抽象的意象中走出来,直接面对自己的经历经验,特别是面对自己内屯、深处的情感。孟子认为,君子应当维护生命,珍惜生命,保持对于生命的"不忍"之情,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用这段话来解释"君子远庵厨"的道理,并对齐宣王的"仁术"予W褒扬。齐宣王赞叹说"于我也有戚戚焉"2,高度认同孟子的观点。孟子及时推行自己的观点,希望齐宣王能把对于眼前一头牛的"不忍"之也推而广之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就是不把"百姓"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察百姓的疾苦并纳入到自己的经验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W成为称王天下的仁君。
例子二:《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乍见孺子将入井的故事。孟子认为,当一个人忽然看见一个年幼无知、贪图嬉戏的孩童将要爬到井里去,那么,他一定会帮助孩童离开险境。人这样做,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按照人的良善本性的第一反应行事,来不及思考很多,比如考虑到救人是否有回报、救人是否有危险、救人是否能博取好声名等等。孟子W此证明人皆有"侧隐之屯、",这种"侧隐之屯、"根植于人性之中。在这个故事情境里,"孺子"被设定为一个非亲非故的孩童,是为了更深刻地论证孟子的观点。一方面,设定是孩童,是因为孩童的社会关系是空白的,可W剥离掉人的一切功利的考虑。如果是一位成年人处于危险的边缘,旁人可能会因为留意这个人的衣着、举止,判断该不该出手相援。这种犹疑和判断遮蔽了一念良善的本屯、。憎懂无知的幼儿,则如齐宣王看见的发抖的牛一样,可W激发出人性本有的"不忍之心'、"侧隐之屯、"。另一方面,设定为非亲非故的孩童,更有深意,这涉及到儒家仁学的关键:"推"。儒家政治伦理最大的难题即是如何把"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自然人情推广到陌生人当中去。孟子曾说的"老吾老,W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这种"推"的体现。若能"推",天下如同一家,就是一个生命的整体;不能"推",则各相割据,彼此倾轴。中医描述手足瘦蒋的术语是"不仁",意思是气血不能贯彻到患部,那个地方好像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孟子》中举出的救护陌生孩童的情境除了证明人屯、的善端,也指出了 "推恩"需要尊重切身的经验。孟子相信,君王之所Lッ可レッ凭借仁爱之必而"王天下",就在于他把根基于家庭亲情的爱如推广到了天下之民。
羊易牛和乍见孺子将入井两个例子是儒学史上的着名公案,这两粧公案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两个例子都涉及到了人的经验,是关系人之生死存亡的切己大事,而且送两个事件都直接拷问着人的良知;另一方面,这两个例子都诉诸一种"乍见"状态,这种状态令人触目惊屯、,打破了人们平日里因为司空见惯而对生命的漠视,把普通人的原本的良善调动出来了。乍见生死而引动良屯、的情境并非出自孟子的假设。当突发性的大灾难来临的时候,人的良善本性可W被集中地、全面地激发出来。在生死攸关之际,有些平日里患得患失、庸俗不堪的人,面对身边他人的危难也可能会爆发出惊人的举动。即便是事件之外的旁观者,也会异于平时,无不动容,并且对生命突然有了一点新的认识。艺术作品中的描绘的人间大灾大难的场景,也通过在意象世界里的"乍见生死"来触动观者对于生命的认识,被日常功利思虑的遮蔽而深藏不漏的"本也"、"本性"此时便会凸显出来,此种"本屯、"、"本性"即是至善的,也是至真至美的。孟子这种基于人类共通经验的分析是很有说服力的。他论述的出发点或者说理论根基仍然是其对"人"的强调。
三、性舍论的美学童义
性善论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体现了其"反身而诚"、"君子H乐"这种自足和开放的"性"与命的完美协调,二是孟子把审美的普遍性与人性的普遍性及"推仁"的道德实践有机联系。
1、自足与开放
在意义生成的角度,"我"是自由的、自足的。儒家特别强调"反身内求",《论语》中将其表述为"求诸己"、"为己"等,这种"为己之学"强调真实体验的重要性,只有"亲到长安",化入个体生命体验之中,才能领会更加真切,认识更加深刻,精神更加充实,境界更加廓大,自得于内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君子也有对功名富贵的期望,只是其乐趣不在此,君子的乐趣在于修养德行、教化四方等功业;更深一步说,君子本性亦不在利;君子对于本性的自觉体认,是把内也的安定作为唯一的意义来源,不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孟子认为,"性"与"命"有区分,"命"是个人无能为力的因素,但人的精神并不应该被由"命"所限定的穷达贫富来左右。他提倡的状态是"人知之亦器器,人不知亦请器"1。朱嘉对"器器"的解释是"自得无欲之貌",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状态。如果人能够把生活意义的来源归为自己内屯、,那么他就不会存有因有求于外而产生患得患失的不安定的精神状态。在意义实现的角度,"我"的意义世界需要外在因素包括"命"的参与和配合。孟子认为,与"反身而诚"的"乐"并列的,还有一种对外开放的"乐",不封闭自我,不孤芳自赏。《孟子?尽也上》上说:"君子有H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H乐也。君子有H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君子的"我"不是孤立的个体,也包含了 "切身的他人",如父母、兄弟、朋友、学生,他们的生存状态都是其人生意义的组成部分。然而,父母的年寿、兄弟的贤愚都是自己能力之外的因素,自己无法掌控;人生中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有不可追悔的遗憾甚至愧疚,自己无力回天;知音难觅,贤才可遇不可求,至于能够领会和继承自己事业的贤才则更是难得。这些都属于儒家所说的"命"的范畴。既然是"命",不可能完美无缺,或多或少有些缺憾,人在现世的状态永远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君子认识到人不可能完全地"自足",作为君子,一方面不会骄傲自满,另一方面则可W "修身俟命",保持开放的姿态,待机而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对于儒家学者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孟子认为,发现和教导"英才"是人生莫大的喜悦。教学相长的"乐道"乃是一种唱和式的、审美化的人际关系和意义创新的氛围,"英才"在学习领会老师的言行思想的基础上可W有新的发展;同时,后生晚辈里的"英才"也是文化传承的希望所在,薪火相传的过程实现了"人能弘道"的意义,持续地丰富着"道"的实现方式,也给每一位身处其间的人一种"德不孤"和"后继有人"的慰藉。孟子这种强调内屯、修养的自足与积极入世的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其理论根基是性善论。
2、推己与推仁
孟子提出了有关审美普遍性的问题。他把审美的普遍性问题与人性的普遍性W及"推仁"的道德实践联系在一起。孟子善于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撤取富有启发意义的道德问题。如《孟子?梁惠王下》中一段对话可兑明这个问题,原文说:"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式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么乐也,直好世俗么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1《孟子?尽屯、上》,白平注译《孟子详解》,孰乐?'曰:'不若与众。'"I他对齐宣王说,并不是只有先王的雅乐才能让你配当有德之君,如果能把对于"俗乐"(大众艺术)的爱好贯彻到底,把自己的欢乐融入到民众的欢乐当中,同样也可W广得民屯、。孟子在这里触及到了一个美学问题:经验的"分享"之于审美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俗乐"没有"雅乐"高雅深婉,但其独特优势在于受众面广,百姓喜闻乐见,能得到普遍的分享,!^增强社会的亲和性。孟子说:"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2所谓"偕乐",就是在分享、共享、沟通融合的过程中消除彼此经验的界限,使人们的情感状态可W共生、共振、共鸣,体验到一种超越小我的愉悦。经验的"分享"之于审美的价值涉及到了 "推己及人"的问题,这也即审美的可传达性,审美的可传达性传达出了"推己及人"蕴含的令人愉悦之处:在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经验的时候,人都倾向于消解"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使得人可W激发出存在之美感,产生出一种将之推广出去让众人分享的冲动。基于这种认识,孟子W为,能推广"乐",也就能推广"仁",音乐的分享是人同此也,屯、同此理,"仁"也应当如此。所,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由宣王对牛的"不忍"之屯、提出应当将其推及百姓,进而提出"老吾老W及人之老,幼吾幼W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与孔子的"忠恕"思想很好地贯通起来,使儒家的"忠恕"的思想与"性善"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理论上圆成了 "忠恕"思想。
四、性善论的美学价值
性善论是关乎人之道德的学说,长久^^来,哲学中存在着争论:道德是理性的结果,还是情感的结果?与之相关的问题是:道德与审美的关系,是对立互补的,还是融合一致的?孟子认为,道德首先是情感的。人们对于道德要情感认同,如果"善"不能够成为人在情感上真实接受的存在方式而予W认同,那么它在推行的过程中必然流于形式甚至欺骗,越是在外在的行为表现上像是真的,越是败坏德行,大奸似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孟子说:"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屯、下》)。"善"要成为人们内也之"可欲",同时又要区别于日常状态里的功利的、感官的欲望,就需要借助审美的方式,由教化之"兴"来达到。在这个意义上,道德与审美是可而且应该融合一致的。道德与审美的联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造就艺术情境开展教化活动。孟子提出"性善"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这个观点是他率先提出了的,更在于他对"性善"的论证角度和方式。战国时代,学派纷呈,百家争鸣。普通学派讨论的"人"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人",他们通过论证"生之谓性"把圣人和普通人同样看待,他们认为,圣明贤者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是圣明贤者比普通人更善于追求个体的享乐;而盖子不是这样的,他认为可把普通人推到圣明贤者的水平,认为每个人,不论普通人,还是圣明贤者都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屯、上》)。孟子设计的场景,都是为了证明人屯、之中普遍地具有善与美的端苗,"非独贤者有是也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圣明贤者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圣明贤者能够不丧失本性,能摆脱功利对于人性的遮蔽,而一般人在通常状态下其善之本性易被遮蔽,只能在诸如乍见孺子将入井的特殊状态下得到激发。
在孟子的思想中,"乍见"牛之壳触与孺子之将入井的情境对于人性而言才是更为根本的呈露状态。时时保持这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关怀,是圣明贤者之所W异于常人之处。孟子重视平庸生活的断裂和人性的重新焕发之于道德的价值,其中也蕴涵着对于审美活动的期望。从《诗》的时代开始,儒家的教化活动就善于通过各种仪式、戏剧、节庆等活动造就出艺术的情境,打断平庸生活之流,帮助人回归其本屯,这就把道德与审美联系起来了。
二是诉诸自明情感的思维方式。孟子的辩难对手们所用的方法大多具有高度的思辨性,孟子的辩才在逻辑上稍逊一筹。比如,孟子提出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说明了人性如水下这种自然趋向,但是没有回答是趋向于善还是恶。又如,孟子虽然无功利为善的例子证明了人有向善的可能,但没有同时证明人没有无端为恶的倾向,所仍没有在逻辑上驳倒"人性可^心善,可1^不善"的论点。直到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才弥补了此逻辑缺陷,性善学说在理论上的论证也才趋于成熟。孟子提出的"性善"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论断,其依据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反思到的真实无妄的情感,其中包括"不忍"。这些情感对于中国人来说,正像西方的数学公理一般是确定无疑的。所W,孟子思想的真正有力处,不在于理性逻辑的"辩",而在于他在具体的情境中诉诸情感的自明性。这种方式也见于礼子对于自我的质问:礼的合理性不能由讨论得来,而在于"汝屯、安乎?"儒家思想的力度,正在于这种直接指向人屯、的地方,它把最确凿无疑的东西用最简单的方式揭不出来。性善说的影响极为深远,它是战国儒家思想家对于"人所W为人"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它结合了人性中有恶有善的实然层面和隐恶扬善的应然层面,为人摆脱物欲的遮蔽,也为激发更高的人生愉悦确立了理论上的依据。孟子对于性善的论证过程还揭示出道德修养与审美活动最终统一于"情"的内在一致性。所W,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不仅是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实践的基石,也是孟子美学思想的基石。
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多数文章采用单向的研究方式,如同类作品的横向比较,及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比较。笔者认为《美的历程》在研究方式上较其他着述不同,它以美学规律形成的现实因素为切入点,整体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格调,笔者对于其美学研究方法有以下认...
真正的笑只属于人的范围,它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也蕴藏着多方面的内容,每一种笑都是特殊的,不可一而概之。不管何种笑、何人笑、笑何人,要分析表象之下的本质意义就必须放到笑的发生环境中去,顾全各方因素,方可见其特殊性。...
一、崇高与优美的美学起源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论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这一时期还并未将崇高与优美分而论之。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之中,在希腊文中崇高也被称之为高度庄重雄浑,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十分流行的术语。但是在这一时期,崇高...
第五章工业化进程工业废墟艺术形象表征同城市化进程一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在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样制造工业废墟,这些废墟不是工业庞大的废弃物,主要指废墟的空间。在艺术呈现中,多以工业厂房,破旧设备为题材。建...
第三章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构成通过前文的叙述,已经对于陆九渊的主体思想有了大致的把握,也对其文艺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向来缺乏较为系统的整理。我们知道陆九渊的理论成就以心学为主要依托,对文、道、气都有一...
“隐秀”与“幽玄”这对中日古典文论范畴, 它们的相异性根源于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幽玄”范畴的源头虽在中国, 但在本土的美意识发展深化的内在要求下, 该范畴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对此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引言悲剧艺术是人类探索存在起源和经历痛苦生活的产物,标志着人们试图确定自我存在和高尚价值.因此,悲剧的审美价值往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贵美.当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压倒性的优势的公然否定时,他们仍然坚持斗争,直到丧失抗争力,以展示人类的崇高和尊严...
《谈美》一书是朱光潜在1932年于留学期间写成的一本书,在这部篇幅并不巨大的书中,他并没有用一种严肃的学术语气,而是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畅谈的口吻,力求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去解释他所坚持的思想。《谈美》可以看成是朱光潜庞杂文艺美学思想...
文学批评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一路走来,经过了实用说、表现说,虽然每一种理论都足以对一般的艺术进行令人满意的批评,但无可否认,它们在实际应用时都只考虑了艺术品和其外在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理论家们才开始较为明确地认识到艺术品本身具有...
李渔,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又字笠鸿,号天徒,又号笠翁,别署觉世裨官、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李渔是明末清初着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家。李渔61岁时着作出共六卷的《闲情偶寄》专着,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