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文芭观:孟子美学思想的方法论
在孟子美学思想中,还特别提出了美学方法论的问题,即如何阅读和理解《诗》,其中包含了孟子对艺术作品的特征的重要认识,主要包括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两大观念。关于"诗"与"史"、眼睛传神等也有精辟论述。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艺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对《诗》的理解和阐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在这种情况下,孟子在论《诗》时所提出的方法论,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说这是孟子在诗论上所提出的批评方法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谈到了如何读书的问题,他认为读书就要讲究阅读方法,方法之要在于意逆志":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率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誓搜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W文害辞,不W辞害志。意逆志,是为得之。如レッ辞而己矣,《吉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孚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关于意逆志"中"意"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纪,见仁见智,有的认为是作者之"意",有的认为是读者之"意",有的认为是《诗》者之"意"。我认为此"意"应是阅读者的"意",即阅读者的理解;"杳"是文本中的"志",即作品蕴含的思想。"逆"是碰撞的意思。意逆志"在阅读活动中,就是要阅读者自己的"意"去与作品中的"志"碰撞交流,最后得出既有依据(据文本之"志")又有所创新(出读者之"意")的结论来。孟子认为,阅读时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要停留在"文"、"辞"的表面意义上,而要把正确把握内这是孟子在诗论上所提出的批评方法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谈到了如何读书的问题,他认为读书就要讲究阅读方法,方法之要在于意逆志":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率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誓搜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W文害辞,不W辞害志。意逆志,是为得之。如レッ辞而己矣,《吉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孚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关于意逆志"中"意"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纪,见仁见智,有的认为是作者之"意",有的认为是读者之"意",有的认为是《诗》者之"意"。我认为此"意"应是阅读者的"意",即阅读者的理解;"杳"是文本中的"志",即作品蕴含的思想。"逆"是碰撞的意思。意逆志"在阅读活动中,就是要阅读者自己的"意"去与作品中的"志"碰撞交流,最后得出既有依据(据文本之"志")又有所创新(出读者之"意")的结论来。孟子认为,阅读时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要停留在"文"、"辞"的表面意义上,而要把正确把握内容为重点;二是要强调阅读者的主体性,文本固然重要,但阅读者的理解也同样重要。孟子在《孟子?尽屯、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I书不可尽信,一是书中有不可信处,二是读书之要重在主体的创造性的理解与运用。孟子是这样提倡也是这样践行的,有史实为证:高子曾说《诗?小雅?小弁》是"小人之诗",孟子听说后大为不满,曾用"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孟子?告子下)来嘲笑高子。因为孟子认为诗"可W怨","怨"是"亲亲"的表现,而"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孟子.告子下),他认为不能仅从文辞的表面上的"怨"来断定《小弁》为"小人之诗"。钱钟书先生曾在其《管锥编》第一册中精辟地指出:"《论衡》之《语增》、《艺增》、《儒增》,《史通》之《暗惑》等,毛举巧比,衍孟之绪言,而未申孟之蕴理。《文屯、雕龙?夸饰》云:'文辞所被,夸饰恒存……’亦不道何W故。皆于孟子‘志'、'辞’之义,概乎未究。盖文词有虚而非伪,诚而不实者。语之虚实与语之诚伪,相连而不相等,一而二焉。是W文而无害,夸或非诬……诚伪系平旨,征夫言者之屯、意,孟子所谓‘志'也;虚实系乎指,验夫所言之事物,墨《经》所谓'合’也。所指失真,故不'信’,其旨非欺,故无'害’。
二、"知人论世"说。
孟子认为,诗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其中,认识功能是很重要的方面。诗的认识功能主要体现在知人与论世上。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Ui论其世也。是尚友也。"3这段话是孟子对人格修养和人际关系发表的见解,但是,引申开来,将其与阅读活动相联系,我们看出,这实际上也是读书颂诗的好方法,概括起来,就是"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在阅读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身世背景、生平事迹、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解,W增强对作品形成背景的感知。所谓"论世",就是在阅读之前,要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因素,W便更深入地把握作品的内蕴。也就是说,我们谓诗读书时,不仅要知其人,还要知其情、知其时、知其境、知其世,这些背景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印证,促进相互理解,增进认识,后世把孟子的这种读书方法发展成为一种文艺批评方法,即在阅读和分析、理解文艺作品时,既要对作品本身表面的字、词、句做好分析、理解和把握,更要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更深入的研究作品体现的思想意蕴,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准确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反映的中屯、意旨。"尚"即"上","尚友"即上与古人为友。与古人为友,就要"知人"、"论世":要"知人",就必须"论世"。不知其世,就无法"知人"。但"论世"又不能代替"知人",必须两者结合。孟子认为,通过读诗可"知人",首先知的是写诗的人。诗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读诗可W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了解诗人的人生观。通过了解诗人,又可LA洞观世上的人。因此,"知人"不只知诗人,还可知世人。孟子说读诗可W "论其世",诗不仅是反映诗人的屯、声,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是社会的情绪、生活风貌的反映,因此可论其世"。今之世是古之世发展而来的,所W鉴古可W观今。在对诗的认识功能上,孟子对"知人"与"论世"作了深刻理解与认识,说明了孟子对诗的认识功能的审美性有深刻的认识。孟子这一诗的方法论无疑是比较科学的,所W—直被后世、包括今天的艺术批评所运用。
上述谈到的"知人论世"和意逆志"同为阅读方法,又递次推进,可见,二者之间不能截然分开,必须有机联系。我们作为阅读者,也是审美者,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知、审美、励志,在阅读作品前,要用鉴赏者的眼光去体察作品,重点体察作品的着作者、时代背景、环境影响等,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作品反映的"志"、作者抒发的"志",只有这样,我们感知到的、体察到的才能更加客观真实。由此,我认为,孟子是"知人论世"和意逆志"这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创立者,这个文学批评原则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孟子的贡献至大至伟。二、"诗与史"说。
"诗"与"史"是不同的,这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孟子实际上提出了 "诗"与"史"的区别。唐朝杜甫的诗,被人称为"诗史",其记事功能受到肯定,但是,在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王夫之那里受到质疑,他们认为诗就是诗,史就是史,不要将史的功能加之于诗。这体现在《孟子?离粪下》中,孟子说:"王者之迹媳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祷机》、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恒、晋文,其文则史。"1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圣王采诗的事情废止了,就不会再有新的《诗经》;新的《诗经》既然不可能出现,孔子便作《春巧》。于是晋有《乘》、楚有《祷机》、鲁有《春秋》这样的史书。孟子说的"诗亡"不是指诗歌消亡,而是说具有史书功能的《诗经》没有了,诗的记载重大历史事实的功能消亡。孟子对诗的功能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国早期的诗(例如《诗经》中之《商颂》、《大雅》的部分作品)具有史的作用一一即诗史的作用,诗与史在惩恶劝善的社会功用上,是完全相一致的。孟子曾谈到《诗经》的功能问题,《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民歌,其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诸如记事的功能、教化的功能,但最根本的是审美功能。诗毕竟是艺术,它是当时人们情感生活的忠实反映,是时代风貌的真实写照,它虽有记事,但不必定为实事;它虽有教化,但不是说教,必融入情感。如果说,处在商周之际的诗尚不能全然摆脱记事与教化的功能的话,那么,到战国,各种文体兴起,专司记载重大史实的史家兴起,就不必让诗人去充任历史学家了,诗的写史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四、以目传神说。
孟子在《孟子离乐上》中提出了 "传神"之说,他认为,眼睛是人的屯、灵的窗户,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阵子。脾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阵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睐子睹焉。听其言也观其睁子,人焉瘦哉? " 2孟子的这番话,与其强调"养气",强调人的内在修养是一脉相承的,是其人格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睛是也灵的窗户,人的精神的美丑、屯、灵的善恶,完全可W从其"阵子"(即眼睛之瞳)流露表现出来。只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胸中充溢"浩然之气",才可W "降子了"。这里孟子虽然表面上是阐述自己品评、观察人物的方法,其内在的依据仍然是他对人格修为的强调。孟子的这一论述无疑是既完全符合实际又相当精辟的。孟子通过眼睛"传神"告诫人们,必须注重人格修为,必须注重真、善、美的内在养成,因为人的内在与外在是统一的、W内在为主的,内在修为的是善、是恶,都会通过眼睛的"传神"在外在表现出来,无论是善还是恶,是真还是假,都无处藏身,在眼睛的"传神"下暴露无遗。因此,后人对眼睛之作用倍加重视,运用到方方面面,特别在绘画艺术方面,直接启示了后来顾惜之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培中"说的形成。
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多数文章采用单向的研究方式,如同类作品的横向比较,及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比较。笔者认为《美的历程》在研究方式上较其他着述不同,它以美学规律形成的现实因素为切入点,整体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格调,笔者对于其美学研究方法有以下认...
真正的笑只属于人的范围,它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也蕴藏着多方面的内容,每一种笑都是特殊的,不可一而概之。不管何种笑、何人笑、笑何人,要分析表象之下的本质意义就必须放到笑的发生环境中去,顾全各方因素,方可见其特殊性。...
一、崇高与优美的美学起源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论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这一时期还并未将崇高与优美分而论之。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之中,在希腊文中崇高也被称之为高度庄重雄浑,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十分流行的术语。但是在这一时期,崇高...
第五章工业化进程工业废墟艺术形象表征同城市化进程一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在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样制造工业废墟,这些废墟不是工业庞大的废弃物,主要指废墟的空间。在艺术呈现中,多以工业厂房,破旧设备为题材。建...
第三章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构成通过前文的叙述,已经对于陆九渊的主体思想有了大致的把握,也对其文艺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陆九渊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向来缺乏较为系统的整理。我们知道陆九渊的理论成就以心学为主要依托,对文、道、气都有一...
“隐秀”与“幽玄”这对中日古典文论范畴, 它们的相异性根源于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幽玄”范畴的源头虽在中国, 但在本土的美意识发展深化的内在要求下, 该范畴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对此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引言悲剧艺术是人类探索存在起源和经历痛苦生活的产物,标志着人们试图确定自我存在和高尚价值.因此,悲剧的审美价值往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贵美.当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压倒性的优势的公然否定时,他们仍然坚持斗争,直到丧失抗争力,以展示人类的崇高和尊严...
《谈美》一书是朱光潜在1932年于留学期间写成的一本书,在这部篇幅并不巨大的书中,他并没有用一种严肃的学术语气,而是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畅谈的口吻,力求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去解释他所坚持的思想。《谈美》可以看成是朱光潜庞杂文艺美学思想...
文学批评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一路走来,经过了实用说、表现说,虽然每一种理论都足以对一般的艺术进行令人满意的批评,但无可否认,它们在实际应用时都只考虑了艺术品和其外在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理论家们才开始较为明确地认识到艺术品本身具有...
李渔,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又字笠鸿,号天徒,又号笠翁,别署觉世裨官、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李渔是明末清初着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家。李渔61岁时着作出共六卷的《闲情偶寄》专着,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