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问题提出
刘慈欣是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乡村教师》《地火》《朝闻道》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及《地球往事》三部曲等。刘慈欣 1999 年开始发表科幻作品,十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长篇小说《三体》2006年开始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2008 年《黑暗森林》出版,2010 年《死神永生》出版,这三本小说合称为《地球往事》三部曲,读者习惯将其称为《三体》三部曲或《三体》,至今销量超过 50 万套,是中国上世纪 80 年代以年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并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等国内重大奖项。2014 年 11 月,美国 Tor 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的《三体》(刘宇昆译),获得了五项美国文学奖的提名,并最终获得第 73 届雨果奖。这是中国科幻作家第一次获得美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这使得中国再次掀起一股科幻文化热。
中国一直没有出现产生科幻小说基础的科学系统,自古有诸多幻想类小说,但科学幻想小说这个类型纯粹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史虽然不长但是也充满了曲折。清代末期接触了外国科幻文学作品的知识分子阶层开始进行科幻小说的创作,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还包含着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观念,宣传的作用很明显。鲁迅提出“经以科学,纬以人情”,以及“导中国人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推动了近代科幻小说这股新潮流。梁启超认为,科幻小说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并应该以高深学理为核心,兼顾科学和哲理。
梁启超的理论更接近现今的科幻小说的特点,不过随后的发展越发倾向于鲁迅的理论。从“五四”到 40 年代中后期以救亡为主题,一直强调科学应该在科幻小说的主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向科学进军”的潮流中,科普类的作品大量涌现,随后出现更多小说化的作品。这时的作品功能性依然很强,主要还是用以普及科学知识,没有太多技巧和人文主题,对于科学的态度也都比较乐观。“文革”期间,中国科幻小说沉默了。文革结束后,出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畅销科普作品,科幻小说的表现形式也开始增加,并形成了重文学和重科学两个派别,并在 80 年代产生了关于科幻文学到底姓“科”还是姓“文”的讨论,这场争论以重文派的胜利告终,最终影响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走向。
90 年代至今,科幻小说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随着国外科幻小说的大量引入,中国科幻小说出现了很多国外科幻小说的题材和风格。新生代科幻作家也随之出现,他们与之前的科幻作家风格不同,创作呈现多元化趋势,主题也不断丰富和深化。中国科幻文学不再是单纯的科普,而是开始具有更加深刻的人文主题和更加丰富的技术想象,时间和空间的尺度开始扩大,科学带来的负面问题也被讨论,甚至对科学的未来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作为一种舶来的文学类型,科幻小说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毕竟中国传统的通俗文学和通俗文学变种的网络文学长期占有绝大部分的读者,科幻文学由于“科幻等于儿童科普”的刻板印象和作家与读者望“科”兴叹的固定思维,不被国人关注,评价不高,读者和作家都相对较少,好作品也就少,出版社不愿意出版。2004 年钱莉芳的长篇科幻小说《天意》卖出十万册,就已经是畅销的科幻作品,可见科幻文学的窘迫状态,而《地球往事》的出现却改变了人们对科幻小说的看法。早在 2010 年底《死神永生》出版的时候,便在科幻文学界内引起了热潮,并引起主流文学界的注意,但没有影响更大的范围,其读者群体一直只在暗中增加。直到 2014 年,IT 界注意到这部小说对于企业的启示,加之《三体》电影的启动,以及 2015 年获得雨果奖,最终引起了各个阶层和各个行业的人们的关注。
不过《地球往事》如此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是非常优秀而难得的作品,其中展示的瑰丽的科技、宏大的想象和幽深的意境,其想象力之奇绝、蕴含哲理之幽深,都是国内读者前所未见的。在刘慈欣之前,进行外太空幻想、遨游星际等的“空灵”科幻小说并不多,其他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作品更多是贴近现实的,还带有严肃文学中注重人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已经出版的《三体》和《黑暗森林》的英文版在国外也十分受欢迎。很多国外读者第一次接触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存在一种好奇,在阅读过程中也没有什么障碍,美国亚马逊图书网页上,大多数读者给出的评分很高,评价也多是在称赞。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发现》杂志主编严锋表示,“从《三体》开始,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严锋对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水平很高的肯定,但放到当下却也指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科幻小说作家整体水平不足。刘慈欣的成功虽不是偶然,但也没有与之比肩的作家。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创作是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第一,刘慈欣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小说带来的科幻文学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文化现象,他小说创作的特点需要及时总结、归纳、评价和阐述。第二,中国当代缺乏科幻小说理论研究,相关学术研究不多,科幻作家的创作完全依靠自己的有限经验进行创作,模仿前人、重复自己、偏离科幻核心等现象比较多,影响了科幻小说的发展。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有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根据他的创作给其他科幻作家提供一定的理论成果,进行创作时能有所借鉴。其三,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西方国家也受到欢迎,使世界科幻小说创作界和批评界深入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特点和内涵,需要通过我们的研究为他们提供思想和理论成果。
二、研究现状综述
刘慈欣开始发表作品的时间较晚,但很快就凭借其优秀的作品成为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早期只有一些圈内人,如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专业的吴岩教授和其研究生,比较关注他的作品并发表了研究性文章。2010 年长篇小说《死神永生》出版之后,主流评论界对刘慈欣的关注逐渐增加,各大杂志和报纸开始出现了相关文章,也出现了多篇专门研究刘慈欣小说的硕士论文。近年来,对刘慈欣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研究
1.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创作风格研究
关于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风格的研究,很多都是针对其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特点展开的。吴岩、方晓庆在《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认为,刘慈欣的小说在叙述特征、人物塑造、感情线索设置方面具有古典主义的特点,其作品中科学的诗意这种基本情调也与古典主义科幻的精神内核一致,而在强化叙事速度、强化父子关系、强化科技美感几个方面,他的小说革新了古典主义的各个侧面,形成不同于西方和苏联的中国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新美学特征。
吴岩教授是北师大科幻文学专业的硕士导师,对科幻文学有着很深的研究,这篇文章全面地对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风格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其新古典主义的特点,后来被很多评论文章引用。王莹的硕士论文《中国科幻小说美学特征研究--以刘慈欣小说创作为例》循着“救亡”、“启蒙”等美学特征来回顾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研究当代中国科幻小说新古典风格的来源和价值,并以刘慈欣的作品为样本,分析了新古典风格中美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及特征,最后尝试着总结中国科幻小说未来发展之路可资借鉴的经验。
白烨认为《地球往事》是当下唯一能和国际科幻写作对话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吸取了传统文学与经典文学的一些因素,从而使得作品在艺术上提升了很大幅度。
冯庆在《中国科幻文学发展中的矛盾与操守》中认为,90 年代新生代作家“侧重于对科学问题的宏观探讨,整体风格倾向于深沉朴实、节奏平缓”,而刘慈欣的作品营造了许多“经典的宏大史诗场景,饱含理想主义激情和民族热情,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索,刘慈欣浪漫主义的科幻风格得以定型。”
2.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叙事研究
学者们对于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叙事研究,是从不同层面来谈的。在叙事视角、空间和逻辑层面,严锋认为刘慈欣的作品与主流文学既延续又背离,这对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困境及其未来走向提供了启示。在一个“躲避崇高”和消解宏大叙事(这里指广义的宏观视角下的叙事)的“小时代,刘慈欣重建了崇高美学。宋明炜认为刘慈欣小说的情节主线是人类与浩瀚未知宇宙的相遇,故事中充满宏伟壮观的超人类和后人类的形象与故事,既崇高巍峨又令人敬畏。
刘慈欣在大尺度上书写人类和宇宙的未来,还原了现代小说作为”世界体系“的总体性和完整感。《地球往事》系列是中国科幻新浪潮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学中罕见的史诗性作品。
黄帅在《后发国家科幻小说现代性症候之魅--以<三体>为中心的考察》中认为《三体》在继承传统叙事资源的基础上,用”超级“宏大叙事结构与寓言式写作,直面了后发国家在西方现代性冲击与全球化挑战中的问题。
在科学叙事的价值意义、精神特征层面,高志立的硕士论文《刘慈欣科幻小说研究》认为刘慈欣作品后现代性不仅表现在他运用了后现代文学的叙事方式,其小说中象征着大量的文化价值维度的精神特征也具有后现代性。
刘珍珍的硕士论文《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刘慈欣科幻小说研究》从刘慈欣的”技术主义“中读出了后现代主义内涵,认为其作品在深层意义表现出对反叛性、多元性、非中心性的推崇,对僵化的个性和一切陈规定理的责问。这种拆除中心、权威,对人类历史的解构,是一种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遥契。
在具体的叙事策略层面,黄灿在《作为宇宙的个体与作为个体的宇宙--论<三体>三部曲中的张力艺术》中指出,刘慈欣的《三体》比大部分科幻小说更能打动人的原因是他采取了一种叙事策略,即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现最惊悚的秘密,让个体容纳宇宙,让宇宙成为个体。它撕裂”习见“与”惊异“,又以强有力的方式将张力的两头扭结了起来。
(二)关于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化精神研究
很多学者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展现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作为研究的重点。严锋认为刘慈欣的技术化倾向使其叙述静而从,其美学核心在于”零度“的科学与人文关怀叠加形成复调。刘慈欣的作品发扬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为中国文学注入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
屈菲对《三体》展开文本社会学分析,指出”刘慈欣通过汪洋恣肆的想象和深刻的社会历史互文性描绘,构建了理性与人性纠缠的话语意识呈现。这种纠缠根源于作者自身的习得与关切,也源于现实社会内在结构张力的投射与互文。“并认为刘慈欣对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表现出敬意和保留,而隐藏其背后的是一种生活至上的意识形态。
杨晨的硕士论文《冷酷与温情的纠缠--刘慈欣科幻小说矛盾性分析》从刘慈欣小说中的冷酷的科技主义与温情的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刘慈欣冷与热的矛盾性最终体现为一种泛宇宙人文关怀。
刘珍珍对刘慈欣科幻小说所涉及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后人道主义的部分,尤其是后人道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做了详细的介绍,认为他的科幻作品中的人道主义超越了一般的道德原则,形成了更广泛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纳杨认为”地球往事“三部曲中蕴含的深切人文关怀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描写,体现了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其中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对全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使得它成为了当代科幻小说创作的一座奇峰。
罗亦男认为刘慈欣通过一种对宇宙对历史的全局性把握,最终曲径通幽地完成了对人类个体的关怀;而古典哲学思想的贯注,又使得他小说中的人文忧思,既有世界视域和普遍意义,又不乏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特立场和价值。
高天认为刘慈欣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这对文学在科学技术的颠覆与重建中保持生命力具有借鉴意义。
当然,也有持相反态度的评论,如刘志荣在《当代中国新科幻中的人文议题》中认为中国新科幻涉及了很多前沿的人文议题,在艺术上也有许多探索和实验,不过有一些实验室中的选择超出了现今人类的道德底线。刘慈欣的明显的技术主义特点也带来一些缺点,如对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表现不够。尤其是《三体》中构建的”宇宙社会学“,自身的矛盾性让其不能成立,只在技术层面解决利益问题,使小说忽略了意识领域中价值与目的的问题,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失衡。
绝大部分的评论者都认为刘慈欣小说表达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只有刘志荣认为刘慈欣社会学积累不够,其宇宙社会学的设想过于简单,导致作品中缺失人文。是否应该要求科幻作品增加其中描绘的人性的复杂度,尤其是刘慈欣这类宏观描绘宇宙的作品,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而吴言在《同宇宙重建立连接--刘慈欣综论》中提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黑暗森林法则“的负面内涵被互联网等领域广泛运用会带来道德下降,而且没有学者对法则导致的暴力、邪恶提出质疑,这种缺乏道德关怀、责任和担当的现象令人担忧。
另外,顾叶在硕士论文《宇宙流浪意识与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中认为刘慈欣作品中对人类自身、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追寻与凸显,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源于其具有生存意义下和精神指向两种层面的”宇宙流浪意识“,其中可见作家本人精神流浪中的生存焦虑与意义追寻,并承载着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思考。顾叶认为刘慈欣具有一种宇宙流浪意识,从作家的精神层面来解读其小说创作,角度很独特。
(三)关于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科学意识研究
刘慈欣浓厚的科学意识使他的科幻小说具有了独特的科学观、宇宙观、世界观,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陈洁琳、詹琰认为刘慈欣科幻作品的独特魅力扎根于其自身具有内在矛盾性的科学观,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一体的乐观主义与情节自身逻辑之间的矛盾、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以及审美维度的矛盾,而刘慈欣本身的科学主义在当今世界反科学的科幻创作浪潮中独树一帜。
郭凯的硕士论文《刘慈欣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形象研究》引入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从纵向将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从横向将科学作为一个特定社会领域,剖析刘慈欣科幻作品中科学形象的表现特征,认为”科学“这一元素在刘慈欣科幻作品中所起到了独特的审美作用。
此前对刘慈欣小说的研究多在文学学科范围内,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也是科幻小说重要的构建元素,郭凯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科幻小说的研究更加立体、多元。
刘媛的认为无论哪一门学科归根到底都是在尝试解释这个世界,《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解释了这个虚构的世界,刘慈欣零度式冷静的宇宙观让我们重新对宇宙和文明进行思考,重新审视这个我们熟视无睹的天穹和天穹下艰难前进的文明和人性。
刘慈欣的作品中还渗透了关于环保、生命、地球的思考,对地球上生态恶化和外空间对地球生存环境影响充满担忧,这是一种生态主义者的担忧。
刘晶的《从”人类中心“到”宇宙伦理“--从生态批评视阈解读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从生态批评视阈剖析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认为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抗和对人类欲望无限膨胀所带来危机具有反思,其独特的”宇宙伦理“观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
李光宇的《刘慈欣作品中人类的走向》认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一直很关注人类最终的命运,但小说中人类命运始终没有逃脱出悲剧式的结局,透露出一种末世情结。
刘钊的两篇文章《浅析<三体>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认知》《赛博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科幻小说<三体>创作》都是从女性主义视角来阐释小说《三体》中的女性主义认知。贾迪扉的《科幻作品与科学教育--以刘慈欣科幻小说为例》认为科幻作品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教育。
80 年代之前科幻文学通常是以青少年科普读物形式出现的,科幻文学的科普功能一直存在着,但刘慈欣的小说中有些概念过于复杂,也许不太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四)关于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对中国科幻文学意义的研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虽然有着明显的西方科幻印记,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特色,在作品中呈现一种中国经验。维罗妮卡·霍林格引用了《基点》杂志的肯定评价,称《三体》为第一部从汉语翻译为英语的现代意义上的硬科幻小说。刘慈欣围绕西方科幻小说寻找自己的道路,他的小说不是西方式的模仿的产物。
王瑶认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独特经验造成了”中国科幻“的复杂与多元。当代中国科幻中以”物竞天择“为名的大叙事,将全球资本主义市场法则呈现为”自然规律“,不同作者以不同方式展现了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刘慈欣《三体》中所描绘的”零道德“宇宙与 90 年代中国大众民族主义叙事的文化逻辑是相同的。
李云雷的《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文学的新主题与新趋势》认为刘慈欣、韩松等优秀科幻作家的崛起背后蕴含着”谁能够代表人类“与”谁能够想象未来“的时代命题,《三体》等作品中中国人地位的加强可以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形象变化。
作为获过星云奖的年轻科幻作家,贾立元的观点似乎更加冷静保守,他通过对《三体》等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进行解读,认为刘慈欣以对科学与理性精神的鼓吹以及对未来中华光荣复兴的畅想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而科学的冷酷与文学的热情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了文本的分裂,但也由此窥见中国科幻在未来叙事方面的潜能和困境,可见刘慈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还认为,复兴中华的使命由枷锁变为宝贵遗产并由刘慈欣等”新生代“作家发扬光大,贯穿在那一幅幅的”科幻中国“画卷的背后的文化启蒙、民族复兴与自我救赎的三重变奏,正向读者传递着现代中国在走向世界与寻找自我之间的艰难过程中的种种经验,这独特的中国经验也构成了中国科幻民族化的根底。
学者们在研究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成就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刘慈欣的小说创作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意义。张颐武在《本土的全球性:新世纪文学的想象空间》中指出,中国的关键问题是所谓的”本土的全球性“,沿用至今的”新时期“的分析策略已经不适用于在世界环境中变化很大的中国文学,刘慈欣等人的科幻小说是最为典型的 21 世纪才成熟的文学类型,具有新的形态和研究的意义。
贾立元认为刘慈欣的创作提出了一个关于”崇高“的问题,科幻的一个优势是对未来的崇高叙事,并为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理论研究都准备了丰富的空间。
有的学者从文学表达方面切入,高尔雅认为科幻作品在文学表达方面存在不足,《三体》虽然有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此前科幻小说的偏误,但似乎对科幻小说中科技因素与文学性的关系问题没有形成一种明确的判断。批评界与科幻小说作家之间缺失对话平台,科幻小说的大旗不可能靠刘慈欣一人扛起,而科幻小说也亟需批评界的重视。
有学者从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社会功能角度谈,韩骏在《以<三体>为例谈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困境》中指出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小说,其发展的困境在于亟需进一步探索自身未来主义色彩与市场娱乐性的平衡点,尤其是小说中出现的整段科学技术或概念的描述,功利主义科普性过重,其陌生化造成阅读障碍,加上对技术神话的信念,缺乏对技术负面效应的反思和对未来人诗意栖居的憧憬,在哲学上显得幼稚。
刘慈欣作为硬科幻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之”硬“正表现在详细精准的科学概念的描述,也许由于技术主义倾向,刘慈欣缺乏上述反思和憧憬,但这并不能归结为中国科幻小说的整体问题,毕竟软科幻代表作家韩松、王晋康等人的作品中均有此类反思和憧憬。
在众多因《三体》大热而对中国科幻持乐观态度的文章中,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中国科幻的发展并不乐观。冯庆通过对《科幻世界》和其主要作家群的研究发现,《三体》之前的几年出现了作家团青黄不接的态势,而《三体》将新生代的科幻写作推到高潮之后,”紧接着到来的便是《科幻世界》乃至整个中国科幻文学的长时间停滞不前“.
三丰的《2014:中国科幻文化产业链元年?》通过数据指出了科幻产业的虚假繁荣,虽然《三体 III》出版之后的几年内,国内科幻呈现多元发展趋势,但是已经出现了图书出版乏力、改编合适作品少等、科幻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力还不足以撑起繁荣的科幻文化产业链。
另外,高翔从词汇、语法、修辞的使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刘慈欣小说《三体》的语言特征,从形象描绘、社会功能、审美功能三个方面探讨了刘慈欣小说的语体功能,认为刘慈欣的小说不同于以往的科普,用富有文学性的形式来讲述寓含科学理论的故事,充分发挥了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
只以刘慈欣的小说来总结中国科幻小说的语体特点,似乎有些单薄,如果能多加入其它成名作家的作品也许能更加客观。
除上述以外,其他大部分涉及刘慈欣的文章,都是在叙述刘慈欣生平与小说内容简介、对刘慈欣访谈的总结以及阅读其作品的感想,在此便不进行罗列。
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创作,并在中国幻想小说传统和世界科幻小说的系统中加以评价,试图总结、归纳、评价和阐释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特点、成因、成就和发展趋势,使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得到一定的理论总结和阐述,以希望对其他科幻作家的创作能提供一些借鉴,推动中国科幻文学更好发展。
第一章主要分析刘慈欣融汇东西方文学的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有哪些,主要从其小说创作中科幻意境描绘、对待科学的科学态度和对形象的处理三个方面讨论。
第二章从刘慈欣对现代科技的科学精神、中国文学传统与西方艺术手法的吸收和借鉴以及其科幻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三个方面探究其创作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阐释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给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分析其作品《地球往事》三部曲在国引起的科幻热和翻译版本进入世界视野所具有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