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文化产业视域下武术舞台剧的发展对策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12-03 共502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4 文化产业视域下武术舞台剧的发展对策
  
  4.4.1 培养武术舞台剧专业人才,创立专业武术演艺组织机构
  
  在 21 世界科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必要承担起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而在这样的使命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关键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也都离不开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优秀的武术专业人才更是当下武术舞台剧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中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在艺术领域,有中国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一流和独立特色的艺术学府,他们为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对于武术表演而言,为什么不能有独立的“中国武术大学”或“武术表演学院”.目前,国内至今没有武术表演艺术相关的专门大学,所以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具有武术专业各大高校的支持,只有在各大相关武术高校开设武术表演专业和表演与艺术等课程的学习才能更好与健全的培养武术表演专业人才。武术表演专业人才包括武术表演艺术人才、武术表演指导人才、武术剧目设计人才、武术剧目制作人才等等。这些专业人才,是武术舞台剧发展的需要,也是武术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的必要保障。
  
  专业武术演艺组织机构的成立,需要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的支撑。专业武术演艺组织机构是武术剧目的缔造者,具有资源高效整合、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自主创作剧目,从而改善武术剧目表演现状,产生更多吸引观众的武术作品,有助于武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以跟科学、合理对武术技术与文化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欧美发达国家演出业的繁荣,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演艺机构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专业武术演艺组织机构的确立,是武术演出整个环节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对武术舞台剧作品的生产与作品的质量有着监督与引导的作用。正如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东西总是会被大家发现与认可的。
  
  作为专业武术演艺组织机构,主要应当承担以下任务:(1)对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挖掘和输送,包括武术表演艺术人才、武术表演指导人才、武术剧目设计人才、武术剧目制作人才、组织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在招聘和录用武术表演专业人才时,对武术演员实行聘任制或签约制,实施“竞争上岗、 绩效考评、收入拉开、末位淘汰” 的激励制度来保证剧目品质;(2)把握市场走向,策划营销战略,开发武术外延产品,可持续发展武术产业链。如同步网络、电影、发行图书、游戏、纪念品等;(3)完成对中国传统武术及其文化的整理、提炼以及开发,撰写符合市场需求的武术舞台剧剧本。如以着名人物(李小龙、李连杰、蔡龙云等)事迹为题材,以中国经典远古神话(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为题材,以武侠典故(《水浒传》、《西游记》等)为题材;(4)对武术舞台剧产品制作的整合,包括编导、编剧、监制、艺术总监、灯光、舞美、音乐、演员、道具、场务等,做到资源的最佳整合。
  
  4.4.2 汲取和借鉴其他艺术要素,实现武术舞台剧的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与多媒体、信息化、科技化的碰撞下,中国武术也应该与时俱进。中国武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它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展变化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力量。创新是人类进化的阶梯,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创新乃文化之灵魂,提高原创力乃时代之大势所趋。有出息的民族必定善于创造、勇于开拓,经济文化亦是如此。创新不足、创新贫瘠是制约中国武术”走出去“的瓶颈。
  
  欲摆脱这种困境,就需要我们在观念、方法上”锻造独特,彰显创意“,打造出真正对世界造成巨大影响的武术精品,提高文化软实力。”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 :“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近年来,外来文化的渗入与影响,武术演出市场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具有现代化多媒体剧场、完整独立主体化的舞台剧目、样式新颖的演出服装、设计独特的人物造型、专业流畅表演音乐、以及天马行空的舞台舞美,给简单的武术演出披上了绚丽多姿的外衣。“舞台剧是一种外来品,是西方人造就的产物,武术是中国的文化,武术舞台剧是中西文化的产物, 也是中国武术的创新和发展之路。只有创新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得到市场的认可。”
  
  例如,加拿大着名演艺企业“太阳马戏团”,从一个即将面临倒闭的马戏团企业做到总收益是世界最大的两家马戏团企业--Ringling Bros(林林兄弟马戏团)和 Barnum & Bailey(巴纳姆及贝利马戏团)花费了 100 年才能达到的水平所收获的骄人战绩。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始终信奉着“在竞争中制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打消竞争的念头”.他们的竞争之法不是以创新替代正面竞争,开创一片崭新的天空,摆脱竞争,他们相信创新就是成功。
  
  武术舞台剧的创新发展,需要吸取多元文化艺术元素。通过多元化艺术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地制宜的入手。首先,武术舞台剧的创新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传统文化,汲取、取纳与融合其它门类的优秀艺术形式来充实提高自己。例如,舞蹈是一门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艺术,而武术与舞蹈的结合能够使武术在本质上得到升华。在形体上,可以从武术的审美角度出发,注重武术舞台剧的造型艺术。舞台讲究的是画面美、动作要优美舒展大方,才能够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吊足观众的胃口。通过借鉴舞蹈形体训练,可以使武术演员的身体姿态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开,从而达到视觉上的“诱惑”.在情绪上,注重情感的培养和控制。因为在舞蹈一书中,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他们能够“打破纯语言传播的障碍,架起身体语言沟通的桥梁”②。武术舞台剧的演员,应当通过对情绪的培养和锻炼,形成对情绪高度控制的能力。
  
  其次,摆正传统武术与其他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主次”关系。武术舞台剧《风中少林》在美国被称作是“震撼的演出”,可见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让观众了解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然我们推崇武术舞台剧积极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相互的融合,但武术舞台剧决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舞台艺术效果从而丢弃了武术的本质。要解决表演上的核心问题,不能被其他艺术形式喧宾夺主,避免“异化”为“舞术”、“武舞”.应该始终坚持以武术为主要表现手段,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再综合其它艺术元素的包装下形成。
  
  不紧要保留中国武术技术技法的原汁原味,还能够迎合观众的审美口味和审美习惯。例如:观众一看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这是武术舞台剧还是戏曲舞台剧或者是杂技芭蕾舞剧,能够分辨出武术、舞蹈、杂技、京剧、魔术等表演内容;是以武术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他艺术形式为辅的艺术手段。
  
  第三,控制高端技术过度投入,避免少林题材独揽局面。武术舞台剧是真人表演的舞台剧,追求的是真实的表演效果。在现代科技高科技、多媒体的包装下,使其武术舞台剧加分填彩。但不能过度的追求高科技的投入,使其本末倒置。“求新求变无可厚非,但盲目追求所谓非同凡响的设计、形式大于内容的设计,就会使舞美设计游离于戏剧之外,这样一来,既不符合编导意图,也不会赢得观众的喝彩。”①因此,应该控制高端科技产品的过度投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即可。就武术舞台剧目前的选材而言,至今仍是少林功夫题材剧目独撑文化大旗。
  
  其实,可供选择的题材有很多。在拳种选择上,例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都有很大开发价值,可依据不同拳种特点创作用以展现武术丰富拳种题材的武术舞台剧;也可以选择具有较强价值和意义的远古神话、历史典故、武术人物等作为题材。目前,正在筹备中的大型武术舞台剧《神拳大龙》,就是中国首部以“武术人物”为主要题材的原创武术舞台剧,本剧的“武术人物”是为新中国武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当代武术大师蔡龙云先生为题材,以真实的人物、精彩的打斗、传奇的经历为主要特色,融合戏剧表演,集成影视武打特技、多媒体、视觉艺术等现代流行元素,表现中国武术的文化魅力,凸显武术文化“尚武崇德”的精髓,反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止戈为武、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再比如《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故事,“鸿门宴”、“荆轲刺秦”的故事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武术舞台剧的题材。因此,不要只是一味地效仿,走“一窝蜂”的产业路线,力图通过挖据、整理具有文化意义的武术题材,从而找到武术舞台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4.4.3 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打造武术舞台剧的自主品牌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容易与新技术对接,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众所周知,一国的文化是世界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窗口,大力宣传本国文化可以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文化的产业属性日益突出,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展。同样,我国也提出要明显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使其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
而作为我国在创意文化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项目的典型代表武术舞台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尝试。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前提下,借助于舞台剧的发展模式,让中国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王国志认为:“舞台剧在武术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它将武术和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新颖的艺术样式,吸引外国人的眼球,使外国人产生浓厚兴趣,人们坐在剧院里,不需要看许多文字说明 ,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通过武术舞台剧,可以很好的实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
  
  武术舞台剧的市场营销策略离不开市场定位、观众定位和品牌定位。首先,市场定位是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市场竞争情况和自身企业条件,为企业及其产品在目标市场树立某种形象,以适应目标市场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市场竞争。武术舞台剧是中西方文化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国际化的视野下,根据各国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人文环境,心理标准,审美特点,消费水准,演绎方式等综合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其次,将武术舞台剧的观众定位在高素质、高薪的群体。武术舞台剧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观众能够获得较高的精神享受。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活上的物质保障,才会有精神上的追求。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精神需求。这样能够保证武术舞台剧的市场经济利润和培养武术舞台剧市场的后备力量。
  
  第三,通过对理念、行为、视觉三方面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确立品牌定位,使之具备特有性、价值性、长期性、认知性的一种识别系统。品牌实质上代表着自己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在产品形式多样的今天,品牌的定位占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品牌的建立,有助于保持产品的差价,提高市场占有率,品牌的宣传比产品的宣传更有效,同时品牌的形成能够更好的带动与之相关的产品进入市场。
  
  例如,“少林”品牌相关产品的效应给我们深刻的思考。自电影《少林寺》的热映,少林寺迅速扬名于世,由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以及由此形成的“少林文化品牌” 正被国内外一些企业、机构竞相进行“商标抢注”.少林寺好像是“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1993 年的一则“少林火腿肠”的广告,使得少林寺深陷道德与世俗的指责当中。据了解,被冠以‘少林’商标的商品不计其数,从汽车、轮胎、家具,到电线、砂,从酒店、海鲜火锅、啤酒,到医药、食品,甚至还有少林酒和少林烟的出现。仅国内就有 54 个“少林”商标在使用,境外存在抢注“少林”或“少林寺”商标的国家多达 70 个,平均每个国家抢注 11 项。日本抢注少林寺的商标最多,有“少林寺”、“ 少林功夫”“少林拳法”“少林棍”各项名称是五花八门,其相关商标达 272 项。美国也有 3 所少林寺,欧洲的意大利、匈牙利、都有少林寺,此外,“以少林为名的武术表演团体也有很多,在登封最为严重,以少林为名号的单位、商标或学校大大小小 200 多个,均被抢注或滥用。而这些少林寺都与嵩山少林寺没有任何关系。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嵩山的少林寺武僧团出国访问,还须征得当地团体的同意,否则就得改名,或不能成行。少林寺就如一个宝藏,大家都想来淘点宝。”因此,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品牌定位,打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因此,演出产品的营销始终是表演艺术进入市场的薄弱环节,作为新兴文化产业之一的武术舞台剧亦是如此。武术舞台剧应吸取“京剧”、“舞台剧”在海外市场运作的经验。从传统的政府拨款→剧目制作→投入市场→盈利亏损→收场的模式,到开发适合武术舞台剧的市场营销模式以求未来的规模发展。加强宣传力度,制定营销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势品牌的武术舞台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