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目前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我国在反腐败的过程中面临的双重局面,一是国内腐败问题打击力度越来越强,二是寻求反腐败的国际合作道路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基于此背景,法学界对于反腐败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实体内向型"角度将国内"反腐法律"、"反腐机制"等作为研究方向,与国内刑法等实体法联系最为紧密;而"程序外向型"主要是基于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从国际条约、多边或双边条约等外向型规范为基础,寻找与其他国家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的对话机制,这种研究角度与国际法、程序法联系紧密。
纵观以上两种研究角度,笔者发现这两种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割裂现象。"实体内向型"主要侧重国内实体法律,"程序外向型"主要侧重国际程序法。所以本文大胆的将国内刑事法融入到国际法中,提出完善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机制构建的基本框架。机制完善是否合理以及能否对我国和其他国家联合打击跨国腐败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待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一、学术著作类:
[1]马海军:《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比较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 2008 年版。
[2] 赵秉志、王志祥、郭理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 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 黄风:《境外追逃问题研究》,载黄风、赵林娜主编:《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研究与文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5] 陈雷:《惩治与预防国际腐败犯罪理论与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 年版。
[6] 欧斌、余丽萍、李广民:《国际反腐败公约与国内司法制度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7] 苏彩霞、胡陆生、蒋建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法的协调和完善》,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8] 孙国祥、魏昌东:《反腐败国际公约与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9] 杰瑞米·波普:《制约腐败--构建国家廉政体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版。
[10] 李翔: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11] 陈灿平:《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12]肖佳灵:《国家主权论》,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
[13]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14]王虎华主编:《国际公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15]王秀梅主编:《国际刑法学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16]黄风:《引渡制度》(增订本),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17]孙国祥、魏昌东:《反腐败国际公约与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研究》 .
[18]高西庆、杨宇冠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9]黄风、赵林娜主编,张磊执行主编:《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研究与文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0]黄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21]成良文:《刑事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22]赵秉志等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3]田彦群、李波:《外国刑事判决和执行问题的理论探讨》,载赵秉志总主编、陈灿平编著、王作富审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三、期刊杂志类:
[1]卞建林、李晶:《腐败犯罪资产追回机制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期。
[2]吴高庆:《论直接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机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为研究视角》,载《河北法学》2005 年第 11 期。
[3]黄风:《通过民事诉讼从国外追回资产问题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8 年第 1 期。
[4]汪维才:《论我国外流腐败资产追回诉讼机制之构建》,载《法学杂志》2009 年第 8 期。
[5]肖扬宇:《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质疑与民事诉讼之提倡--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在追回机制与返还机制为视角》,载中国知网,《2008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第 134-135 页。
[6]参加《揭秘中国国际反腐:加入多个国际反腐合作条约》,2015 年 11 月 2 日访问。
[7]赵秉志:《关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和建言》,载《法制日报》,2014 年 12 月31 日。
[8]张丹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参与机制研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 年第 5 期。
[9]何平:《论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 年第 3 期。
[10]黄洪波:《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障碍及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载《湖北社会科学》2008 年第 11 期。
[11]车玉龙,李鲲《海外追逃难在哪》,载《法庭内外》,2015 年第 3 期。
[12]魏昌东:《积极治理主义提升立法规制腐败的能力》,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年 10月 21 日访问。
[13]魏昌东:《积极治理主义:关于腐败治理理论的新探索》,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 年 9月 28 日访问。
[14]魏涛:《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载《资料通讯》,2006 年第 7、8 期。
[15]谭晓丽:《合作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管理研究--以杭州市社会组织为例》,载《浙江大学学报》2013 年第 4 期。
[16]高健军:《国际恐怖主义与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载《法学论坛》2000 年第 3 期。
[17]董云虎、刘武萍主编:《世界各国人权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357 页。
[18]张志:《<联合国反腐败国际公约>与国际反腐败合作》,载《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
[19]孙力、张朝霞、张磊:《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 年第 3期。
[20]刘广三、李文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腐败犯罪预防机制的一般理论》,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
[21]苏彩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兼论<公约>对我国刑事法的影响》,载《法学评论》2006 年第 1 期。
[22]苏彩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兼论<公约>对我国刑事法的影响》,载《法学评论》2006 年第 1 期。
[23]任秋娟、倪玲玲:《传统引渡障碍的最新突破--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年第 11 期。
[24]黄风:《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03 年第 3 期。
二、学术论文类:
[1]何平:《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裴兆斌:《追缴腐败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协助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两者均有规定却存在不同的刑罚量因素 一、关于社区矫正中的强制教育与社区服务 在社区矫正规定中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必须接受强制教育学习,且定期参加社区服务。但无论是强制教育还是社区服务,即便有众多形式,实行的时间却过...
对于对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 我国法院多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进行定罪量刑。在这样的前提下, 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正当防卫、期待可能性、刑罚价值论等理论对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进行免刑或减刑。...
邵先生询问:日前,我与单位的几位同事驾车到外地办事,坐在后排座的向某因有事要下车,我们便将车停在路边。就在向某打开后排左侧车门要下车时,受害人钱某骑摩托车从后面赶上来,正好撞到刚打开的车门上,钱某当即摔倒在地,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基本案情2011年4月28日上午东部某沿海海域,一艘运载挂养鲍鱼篮的渔船在前往目的地途中舷舱进水,造成船只沉没。船上14名人员全部落水其中7人获救万人死亡2人失踪。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从定本次事故性质为较大安全生产...
虽然我国《刑法》第385条对受贿罪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性质以及索取型受贿罪的既遂标准等认识不同,导致查办职务犯罪遇到瓶颈,这显然与新时期反腐倡廉的要求不符。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截止2013年底,全球198个国家中已有140个在法律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我国虽尚保留死刑,但自2006年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正式提出与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死刑案件数量大幅减少.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废除了13个罪...
作为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中日两国在刑事起诉方面奉行起诉法定主义为主,辅之以起诉便宜主义。在国家掌握刑罚权之前,人们依靠自己的私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重要的人身权,生命权,财产权,但是这种私力救济必然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以致个人的权利更加得...
3组织考试舞弊行为入罪的法理分析组织考试舞弊行为是否有必要将其入罪化处理,关键还是要看其是否达到犯罪标准,如果该种行为符合犯罪标准,但是刑法由于本身的滞后性没有将其纳入刑事犯罪圈,这时我们应该寻找相关法理依据作为支撑,以解决入罪化的理论问...
一、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形成原因我国的贪污贿赂犯罪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不仅有犯罪人的自身的心理因素,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也是形成贪污贿赂罪的重要原因。(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加迫切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
3.侵占罪相关疑难问题探讨3.1遗忘物之解读针对侵占罪的研究,遗忘物和遗失物两者的区别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刑法学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主张,遗忘物和遗失物乃是含义有不同之处的一对概念。遗忘物指的是财物的合法拥有者或者占有人自觉地把财物归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