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多主体共同作用引发的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04 共1014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多主体共同作用引发的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问题
  
  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法的三定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不可能一次性就能够得到完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呈螺旋型上升的过程,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来概括比较恰当。在中国,目前行政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塑造不太令人满意,总体来说公共形象是不太乐观的。面对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影响公共形象的根源因素,进而剖析原因,最后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和能力继续前行,才有机会通过"曲折的道路",触及"美好的前途。
  
  4.1 行政领导者:自身在形象塑造中存在偏差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大后携众政治局常委和媒体见面时曾有言"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继续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要之事就是坚持从严治党,抓好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只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本领练"硬了",才能有能力战胜未来改革道路中的巨大困难,才能有信心带领着全国各族人们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理,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的核心问题即是行政领导者自身的形象问题。正所谓正人先正己,领导者自身形象不佳,再怎么塑造也是无济于事,是自欺欺人。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一些行政领导者的自身形象却是负面的,而且这一尴尬现状可能在短时间内还无法逆转。
  
  4.1.1 行政领导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腐败是在其行为主体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统治阶级统治关系的客观活动。腐败现象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各级政府的一项难题,随着我国反腐倡廉、打击腐败力度的增加,我国政府部门的腐败现象得以有效的控制,但是打击力度还不够强硬,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离老百姓期望中的清廉政府形象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腐败事件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也就是所谓的转型期,极少数人利用自身权利,钻了法律的空子。尤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腐败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例如"小贪不碍事、大贪才是犯罪"、"一把手现象"、"司法腐败现象"、"腐败年轻化现象"等等。这些现象不仅老百姓对政府形象的认同转向负面,也导致了国家的巨额经济损失。
  
  "腐败行为的行为方式从行为学的角度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应为而不为,即应当作出某种行为而不作;另一种是不应为而为,即不应当作出某种行为而作。这两种行为方式的划分前提是存在一整套约束主体外部行为的规范系统(政治、道德和法律),前一种方式如拘私舞弊,后一种方式如贪污腐化。"①依据腐败的发生层次,可分为权力腐败、行业腐败和社会腐败;根据腐败的严重程度分类,可以将腐败分为:官僚主义,违反党内纪律和违反法律以及政府的规章制度,但尚不构成犯罪,若违反了刑事法律则构成犯罪;按照不同数量的腐败主体可以将腐败分为个人腐败、整体腐败以及制度腐败;按照腐败主体的不同目的能够将腐败分为:拜金贪财型、徇私枉法型、贪恋享受型、贪恋女色型、庇护型、报复型、图名型等。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行政领导者的腐败现象主要体现在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方面,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领导者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廉政形象。周久耕,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2008年被爆出其抽高价香烟、戴奢侈手表、开豪车等问题,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对于这种与收入水平严重不符的消费行为,对于一名政府行政领导者来说,毫无疑问地隐藏着腐败。事件看似戏剧性的背后,有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石家庄市政协常委、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被查出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职务,制造假简历,除了性别是真的,其姓名、年龄、身份、学历与履历均涉嫌造假,王亚丽深陷"造假门".这种类型的造假属于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股危害极大的不正之风。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遭媒体曝光的官员造假案件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权钱交易。因为想要成功造假,就得依靠别人的助力,而造假者造假成功之后以及获得了职位以后,必然会以各种利益给帮助他们造假的人以回馈。据国际反腐机构"透明组织"统计,2007年我国清廉指数在统计的170多个国家中排名第72位②,而到了2014年,我国的清廉指数在统计的170多个国家中排到了100名(见图一)。这说明我国政府部门的腐败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严重。2011年我国政府公布了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发表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据"白皮书"统计,仅仅2010年1月到12月,受到党纪处分的有119527人,县处级以上干部受到处分的有5098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这一年一共接受的信访举报次数为1427186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有1000277件(次)。其中经过初步核实的违纪线索有163480件,给予立案的有139621件,破案结案的有139482件,查处处分的违法犯罪分子有146517人。在这里面,遭受到党纪处分的人员有119527人,遭受到政纪处分的人员有38670人。通过侦查查办这些案子.
  
  7亿元的经济损失得到挽回。这些经济损失的数目巨大到令人触目惊心,这些官员腐败行为严重损害到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利益,也极大的影响了了民众对政府的看法。
  
  从图 1 能够得知,中国 20年以来,一直都是清廉指数的统计对象。在排位上,自从分数被"透明国际"在 2012 年调整为百分制以来,中国始终都处在中游的位置,但今年却相当罕见地大幅下降了 20 位。而在清廉指数得分上,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苏里南一样都是 36 分。此外,中国和三个非洲的国家--安哥拉、马拉维和卢旺达的分数都下降了一些,足足下降了 4 分,仅仅次于政局不稳的土耳其(降了 5分),居于"降分排行榜"的第二位。
  
  从图 2可知,登上了清廉指数排行榜的亚太国家和地区一共有 28 个,中国位居第 16 位,与去年相比下降了 7 位。另外,从分数上看,这 28 个成员的平均得分为 43 分,和中国相比高了 7 分。新西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三国都以超过 80的高分名列前三。再看榜单的其他中国地区,位居亚太区第五位的是中国香港,得到了 74 分,与去年相比去年低了 1 分,世界排名则名列第 17,与去年相比后退了 2 位,香港廉政公署分析称排名的下降或受累于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的贪腐案。台湾的得分和去年一样,排名则上升一名到全球第 35名。
  
  4.1.2 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意识缺乏
  
  "官本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中国几千多年的"官本位"文化导致这种价值观念被深植于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不为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是古代人对"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当今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深植于民众心中的"官本位"思想,不仅会对政府的行政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对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官本位"文化指的是这样的一种观念文化,是以"官"来定位社会价值观,把是不是当官和职位的高低贵贱当做社会价值的核心尺度去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一个人当的官越大,那么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当的官小,社会价值自然就低;甚至导致了与官不相干的职业也比照"官",用官场的方式来衡量定位各自的价值。
  
  政府官员是权力的拥有者,也是权力的运用者,但是如果他们没有搞清楚他们手中权力的来源的话,在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法制下很可能就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滥用权力,享受了拥有权力而带来的巨大好处,却从不向任何人承担责任,那么,这必然会是一个腐败猖獗的国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我们一直在争取的事。在一个把是否为官当成衡量个人价值标杆的社会里,一切服从于官职地位,一切为了做官升官,人人为了做官,官员炙手可热,所以卖官猖獗才有着强劲的买方市场;官官相护、官官勾结以及灰色收入成为官员暴富的主要来源,导致了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行政部门领导层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行政管理的全部过程中,都处于贯穿式的主导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工作单位的精气神,风气面貌和工作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单位的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公共行政的领导者作为行政活动的领导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行政领导者的个体综合素质对行政领导活动的成败和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共行政领导者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我国政府的整体形象和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公共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
  
  行政领导者道德素质滑坡的首要表现就是腐化,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党政机关人员投保商业保险的费用属于《个人承担》的范围。除特定的情况外,均不得使用公款支出。据北京市纪检委公布,从 2001 年 8 月至今。北京市使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高达上千万,这将是中国经济上的一大损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吃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就严禁公款吃喝玩乐而下发的文件不少于 80 次,地方的此类文件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上有政策有对策下有对策,当官方把会议餐限制在"四菜一汤"范围时,市场的大号餐具突然供不应求,名为"四菜一汤",实际上,只不过是换了套餐具而已,有的人甚至索性学四餐法:吃完就撤,桌上的碗总保持有四个,至于这一汤呢,也得有讲究,里面尽放着些山珍海味,这样反而,比过去一碗碗的大鱼大肉更撩人食欲。其次是懒惰,"惰政",不作为。懒惰必定致使头脑僵化、工作平庸、碌碌无为、思想滑坡、道德低下。因此,对于一名从政人员来说,懒惰是滑向腐败的通路。懒则馋、馋则奢、奢则贪、贪则变,这是一些贪官污吏堕落的一条共同通道。再次是寻租。腐败问题是近年来全社会注目的焦点问题。最普遍化的腐败形式是权钱交易,在近年来反腐败斗争中查出的贪官中,经济贪官最多,经济学家用"寻租"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寻租"理论是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最早提出来的。"租"是指非创造剩余价值而牟取的比起投人资源正常回报更多的那部分收人。寻租活动发生在官员与企业之间。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的从银行拆出资金转贷高利,炒卖进口批条、配额,炒卖内部股票,圈批土地,大办权力公司,大搞权力"创收",都是伴随着这种寻租行为。
  
  官本位思想强调以官为本,这就必然导致危及到原本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党与群众的关系,以及对有效、高效的行政运转产生巨大的危害,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政府官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损失。不利于形成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塑造。有些官员认为他们的权力不是人民给予的,而人民的权力确实他们给予的他们自称父母官,认为人民应该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他,有些官员在职责范围内做了一些应当做的事就大吹大擂成了救世主,而社会的主人却成了奴仆,臣民意识跃然纸上。"官位泛滥"曾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这也是机构改革的动因之一。
  
  4.1.3 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能力不足
  
  美国政治学者道格拉斯·M.艾赫克在《美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章中,提出了"领导公信力"这个概念。他通过分析对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有影响的各项因素后,认为"领导公信力对地方政府创新的发起和实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决定政府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①领导者是社会的支柱,领导者的形象示范和引领社会公信。
  
  其实,领导者公信力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领导者公信力侧重于领导者个体,属于领导科学的范畴;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侧重于组织,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研究领导者公信力,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个别领导者的言行,不仅使得自己毫无公信力可言,也使得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存在着流失和受损的潜在危险。
  
  以往,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政绩观是以 GDP 为中心的,就是说依照一种经济增长绩效的指标来对领导者进行考核,GDP 指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政绩的指标。行政领导者为了追求政绩,往往过度注重经济增长率,注重政绩工程,而忽视了增长的质量,最终使这些项目成为了欺世盗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给行政领导者的公共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安徽省前副省长王怀忠"九五"期间在阜阳当政,阜阳市计委开始提出了 GDP 增长 3%的目标,但王怀忠认为这个数字"太低",他"亲自"制订了阜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的计划。几年过后,"计划"没实现,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只增长了4.7%,然而上报数字却高达 22%.贫困的阜阳被吹成全省第一,王怀忠本人步步高升。王怀忠说"只要你能搞出政绩来,就算你能。关键不是老百姓看到政绩,要让领导看到政绩。"①一些地方政府兴建政府大楼仿照"白宫"、"天安门",本意是塑造良好的政绩形象,结果事与愿违,成了反面典型。行政领导者是应该注重经济增长率,提高政绩,但如果过分的追求政绩,对政绩观不能准确的理解,不仅会给当地政府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严重损害自身的公共形象。
  
  4.2 新闻媒介:新闻报道有失客观理性
  
  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媒体与媒体自身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要想吸引读者,获取新闻焦点,引领舆论潮流,就必须在技术力量、专业精神、创意思维等多方面做出卓越的付出。但有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获得收视率和点击率,不惜违背职业操守,很多新闻信息和报道违背客观理性这一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很多新闻媒体收到来自政府的压力和钳制,对很多有关行政领导者的新闻报道作出了过度的价值倾向性报道,甚至是虚假报告。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公众形象塑造。
  
  4.2.1 "变色龙"做派
  
  媒体是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的载体,对行政领导者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效用,然而在当下中国"政府领导制"的模式下,强调新闻报道倾向性与言论立场,要求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社论都要高度维护行政领导者的权威和公共形象,愿望虽好,但最终可能会导致媒体有意媚权、刻意塑造行政领导者的公共形象的不良倾向的出现。当下的新闻媒体有一个非常古怪的现象,就是对"台上"官员只有赞美和奉承。而一朝该官员"落马",就会"墙倒众人推",与当初判若两人。久而久之对公众对媒体也会失去信任,直接影响行政领导者的公众形象。
  
  4.2.2 过度的片面报道
  
  舆论的导向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如今,网络和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愈来愈大,引导得好的话,可以有统一思想的好处,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引导得不当的话,就极有可能可能激化现有矛盾,给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国媒体因受到政府的控制,新闻报道都要为行政领导者的形象塑造服务,在行政领导者与媒体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致使媒体对行政领导者的报道倾向于正面报道,努力塑造行政领导者的全能形象、不出错形象和日理万机形象等等。而在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当媒体塑造出来的形象与现实不符时,公众对领导者会有更多误解。反而不益于行政领导者公众形象的塑造。
  
  4.2.3 选择性报道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可以说它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载体、中介物,是人们借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也能够把媒体看做为达到信息从信息源传送到收信者的所有技术手段。一般我们认为,媒体的含义有两层,第一个是指承载信息的物体,第二个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媒体有义务将真实、确切、客观的信息快速的传递给社会,是以,准确真实永远是媒体的生命。所以在社会事件发生时,媒体有责任有义务站在公正的角度去报道。而现在的媒体总是会迎合当政的领导者,报道不尽不实,当真实情况被披露出来以后对行政领导者的形象带来恶劣的不可逆的影响。
  
  4.2.4 交流机制不完善
  
  就中国而言,虽说我国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新闻报道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报道经验,但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媒体与政府仍然缺乏良性互动和交流机制,一个完善的重大事件官方信息的发布机制仍旧没有建立起来,结果在重大事件面前不能充分发挥发挥各自的效力。正如行政学者毛寿龙评述的那样:虽然"最近若干年,中国政务信息开始透明化运作,但是因为经验不足,政策选择上往往在两者之间徘徊:一方面主张开放信息,另一方面又主张控制信息,至于控制还是开放,则取决于行政官员的感觉。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反而使问题恶化。"①

        4.3 社会公众:与行政领导者互动不畅
  
  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的主体是行政领导者,但其主要的受众却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是行政领导者公共形象的主要评价人和反馈人,反之,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社会公众对领导者形象的价值追求和形象期待。但遗憾的是,囿于中国政治体制、思想文化传统的影响,行政领导者与社会公众在领导者形象塑造这样一个政治参与中的互动过程是不通畅的。
  
  4.3.1 对领导者监督丧失
  
  行政领导者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人民从事社会管理。公民监督是是群众性的监督,是行政权力系统之外的监督形式,一般为由外至内地进行,其监督的方式是提出建议、意见、批评、举报等。但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所塑造的政治心理特点就是公众崇拜权力,顺从权威,对于行政领导者一直处于仰视的地位,致使公众与行政领导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同时中国民众认为关心国家大事,当好国家的主人,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很少去考虑与个人的利益有什么关系,也不在意是否了解行政领导者的详细情况,这是一种"君子言义不言利"的典型伦理参与政治观。然而正是由于与个人的实际利益联系不明显,所以才造成了中国人在"非常时期的参与狂热和正常时期的政治冷漠,"①这种政治参与基于个人实际利益的关系,难以形成持久的、经常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4.3.2 对领导者信任感流失
  
  现如今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政府正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的衰落。一般认为信任关系存在着政府与民众的双向期待:一方面,社会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持有期待,相信着政府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通过行政管理活动对社会公众要求作出答复的时候,也相信他的行政管理活动能够换回社会和公众的合作。领导者的贪污腐败现在严重,信息时代新闻传播飞速,极大的折损了公众对行政领导的信任,导致领导者公信力的下降。
  
  4.3.3 与领导者沟通机制缺失
  
  我国公民素质整体素质比较低下,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作用的发挥和发展。以"官本位"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封建思想在我国广大社会公众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他们缺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政府和行政领导者的决策采取一种顺从和敬畏心理,与政府和行政领导者保持着距离。政府有时候又缺乏有意识的引导,导致许多公众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行政领导者的行为活动都缺乏了解和参与,致使公众根本不可能与政府和行政领导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领导者与公众的沟通机制尚未完善,公众在接受领导者信息时时常出现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再加上公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传播途径五花八门,公众易对行政领导者产生误解,从而给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带来不便。
  
  4.3.4 对领导者存在某种"崇高"期待
  
  "崇高"期待是社会公众在道德、人格层面的期待指向。不管是在公德,还是在私德方面,社会公众对领导者阶层总是存在某种"崇高"期待。对良好政治人格的寻求和期盼,一直是人类心中的理想。中国历史上,政治家良好的人格形象,始终是中国政治伦理的最高追求。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各个组织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诸多差异,但是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道德形象期待"亦存在着超地域政治、超时代年轮的‘共相’或‘基质’"、"以民为本"、"勤政务实"、"清正廉洁"、"正直诚信"、"正义责任"等都是各地域政治、各民族国家对作为公共人物的领导者所共同的道德要求。社会公众期望领导者既能遵循一般社会公德的规范要求,又能在行驶领导权力的过程中遵循必要的从政道德。领导者的德行表现如果符合了公众的"崇高期待"就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形象;如果不能符合公众的期待甚或相距甚远,领导者就容易发生道德形象危机,对领导施政产生负面影响,严重者将会落得只能辞职走人或是"下台"的结局。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时有领导者发生"丑闻事件"或"形象危机",其中大多与其德行偏离了公众的期待有关。
  
  4.4 政府:形象意识和改革实践落后
  
  行政领导者从属性讲即是政府公务人员,因而政府在公共形象塑造上的作为对行政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塑造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各级政府在公共形象塑造上的表现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4.4.1 公共形象塑造意识缺乏
  
  行政领导者就是政府的公务人员。在政府公共部门中,与人民直接接触的是政府的公务人员,因此公务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政府部门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选拔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够聘用,因此公务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政府公务人员还普遍缺乏维护政府形象的意识。
  
  政府公务人员在广大公众眼里往往被看成政府形象的具体表现,而有些公务人员在接待人民群众时态度不好、行为懒散、用有色眼睛去待人待事,领导的亲属可以一路绿灯,而普通群众办事则相当困难。还有一些公务员在金钱和美色面前经不住考验,降低了自己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应有的道德底线,腐化堕落。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到政府部门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4.4.2 缺乏化解形象危机的能力
  
  政府形象危机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在长期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接触过程中,对政府言行及其记过持有满意度低、印象恶劣、缺乏认同感和责任感等负面评价,并把这种负面评价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控制力下降,使政府的政策规章得不到遵守,导致政府职能得不到履行。政府在防范并化解危机方面处在关键的地位,发挥主导的作用,是事关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是整个社会安心发展自身事业的一个极大保障。同时有危机也意味着有机遇,如果政府能抓住这一机遇,有效地对应和化解危机的话,对巩固统治地位,提升政府形象有着巨大的作用。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政府的行为影响直接着政府的形象,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尽力将自己塑造成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各种危机管理中发挥自身形象的无形作用。
  
  政府形象反映着政府的信用、威望,这是一种有着巨大能量的精神资源。政府信用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直观感觉和评价。政府良好信用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亲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风气,提高政府造福于社会。
  
  4.4.3 政府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目前,我国虽然在政府体制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比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言,仍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尽管政治体制改革非常敏感、非常复杂,绝不能拍脑袋行事,也不要想着一蹴而就。改革的动力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有了很大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性也有了提高。这些原因在客观上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当前,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对民主和监督制度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直接导致政府形象建设的诸多问题,如普遍存在于政府部门中的腐败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尤其是法律制度未能全面而及时地对腐败行为起到规范和制约的作用。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很多传统政府的行政行为的弊端扔未得到有效祛除,现今使用政策、行政手段、政府指令指导经济发展的模式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客观上为权力腐败寻找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成为损害政府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4.4.4 政府运行缺乏透明度
  
  政府部门要增加对社会公众的透明度,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部门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难点所在。政府透明度指的就是政府部门对外界媒体和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公开性。社会公众是社会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国家的主人,所以他们有权利知道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无论是消极的信息还是积极的信息,包括政府部门每年的开支预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等。"不透明"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不透明就意味着无法监督,也就可能存在着暗箱操作现象,就容易滋生腐败现象。而不透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像"龙卷风"一样能吞噬所有的东西,也能使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件层出不穷。不仅会损害社会公正、败坏社会风气还会使政府在人民心目中丧失权威性,严重危害了政府形象的塑造。
  
  政府部门对社会的透明度公开的传播工具一般是媒体和网络,而在我国,政府自身掌握着主要的传播工具,在很多重大问题特别是对政府形象不好的报道上往往是报喜不报忧,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公众往往会对这些不公开不透明的事件不得而知。这都会影响到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对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不真实的现象通过媒体或者网络及时的做出解释,这也是政府增加透明度的另一个举措。2010 年通过网络流传出许多不真实的现象,比方经过网络揭发而成为社会舆论焦点的官二代当上公务员是因为暗箱操作、"最牛公务员"九年不上班却照常领工资的话题,一次次挑战着公众忍耐的底线。当然,社会上有些所谓的"内幕"也可能仅仅是谣言,或是因爆料者自身条件约束而得出的主观想象。但是,只要有关机构事后发布的辟谣信息不能够起到解释的作用,就必须说明澄清,而且好药要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争取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上述例子反映了我国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增加透明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疏落与过失。这都会影响到政府形象的塑造。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