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各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大增,使得这些学生的就业变得困难。
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这些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就业的行政限制,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迅速,招聘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还不完善、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结构还存在许多不足等。
“高校毕业生人数自 2001 年以来逐年递增,在十年期间就增长了 515 万”.
“2011 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 608.2 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在毕业半年后有约 499 万人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有近 10 万人自主创业,近 57 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2013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 699 万人,比去年增加了 19 万,截止 4 月 19 日,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 28.24%,可称得上“最难就业年”.
近年来,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和举措竞相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乐学儿童音乐教育机构”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基于五项全能理念下的儿童音乐教育创业实践--乐学儿童音乐教育机构”获批为 2012 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获批文号:陕教高〔2012〕50号[23])。该项目教学理念是在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理念[156]下,通过对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等教学法的学习,使儿童音乐教育可以得到相应的完善。
在现代教育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乐学儿童音乐教育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乐学儿童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不再局限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小范围内,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势存在于全民的音乐教育中,让儿童(指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注重儿童的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 乐学儿童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启发智慧。它突破常规的音乐教学思想,提倡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学习音乐,让儿童在快乐中感受音乐,参与、探索、表演音乐,使他们有机会独创、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与音乐表达,并逐步掌握一些简单乐器的演奏。
3、“乐学儿童音乐教育机构”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实践平台,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该机构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为从事音乐教育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4、“乐学儿童音乐教育机构”可以为在读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创造与社会接轨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5、通过本研究所形成的教材正在编写中,该教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促进我国学前的音乐教育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张世英。天人之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P183.
[3]同[2].P184.
[4]同[2].P184.
[5]同[2].P184.
[6]潘希武。现代教育哲学的下降及其后果[J].基础教育。2011.(4)。P5-10.
[7]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P36.
[8]黄藿。理性、德行和幸福--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研究[M].台北:学生书局。1996.P209.
[9]王树华。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同[2].
[11]同[2].P184.
[12]同[2].P184.
[13]同[2].P184.
[14]同[2].
[15]同[2].
[16]同[2].P187.
[17]同[2].P188.
[18]同[7].
[19]同[8].
[20]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26.
[21]高伟。论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哲学的起源--对西方教育现代性的一种追问式解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2)。P68-73.
[22]赫钦斯。陆有铨译。民主社会中教育上的冲突[M].台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4.P65-67.
[23]同[22].
[24]同[22].P70-71.
[25]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P60.
[26]石中英。现代教育哲学研究的两个主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P23-39.
[27] W.K. Frankna. Toward a Pholosophy of Education [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56. (2)。
[28]同[26].
[29]杨深坑。理论·诠释与实践-教育学方法论论文集[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2.P11.
[30]曹永国。正当性的隐退:教育哲学研究的现代转向及其后果[J].高等教育研究。2015.(2)。P1-12.
[31]温明丽。教育哲学[M].台北:三民书局。2008.P259.
[32]同[21].
[33]同[6].
[34]黑格尔。杨一之译。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P7-12.
[35]托马斯·门罗。石天曙等译。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P39.
[36]周应中。艺术教学的复杂性探索[J].齐鲁艺苑。2012.(1)。P107-109.
[37]殷波。论艺术教育学的学科构成[J].山东社会科学。2014.(4)。P92-96.
[38]沃尔夫冈·布雷岑卡。李其龙译。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P1-14.
[39]马科斯·韦伯。于晓、陈维钢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P143.
[40]周宪。艺术的自主性: 一个现代性问题。外国文学评论[J].2004.(2)。P5-15.
[41]华勒斯坦。刘健芝等编译。科学·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P13.
[42]同[41].P35.
[43]列维·史密斯。王柯平译。艺术教育: 批评的重要性[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P245.
[44]曲苒、李明军、陈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P2.
[45] Kohlberg, L.,Mayer, R.Development as the Aim of Education [J]. Harvard EducationalReview. 1972. (4)。 P449-496.
[46]李敏谊。试析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流派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11)。P69-74.
[47]韩薇、王延松。浅析艺术教育哲学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作用[J].北方音乐。2014.(18)。P164-165.
[48]教育部普教二司幼教处。 教育部制订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颁发全国试行[J].人民教育。 1981.(12)。P11.
[49]李铁映。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J].幼儿教育。1989(10)。P2-5.
[50]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6.(4)。P60-64.
[51]同[44].P3.
[52]同[44].P97.
[53]杰弗里·阿内特。段鑫星等译。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P3.
[54]同[44].P4.
[55]同[44].P4.
[56]王延松。音乐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P19-20.
[57]李美华、白学军。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探新。2005.(2)P35-38.
[58]Isabelle, P.Modularity of music processing [J].Nature Neuroscience. 2003. (7)。p688-691.
[59]同[44].P98.
[60]Aslin, R., Jusczyk, P., & Pisoni, D. Speech and auditory processing during infancy:Constraints on and precursors to language [M]. In Kuhn E. & Siegler S. (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1998. p147-198.
[61]朱莉娅·贝里曼等。陈萍、王茜译。发展心理学与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109.
[62]Foundas, A. L., Bollich, A. M., & Corey, D. M. Anomalous anatomy of speech-languageareas in adults with persistent developmental stuttering [J]. Neurology. 2001. (57)。p207-215.
[63]Zatorre, R.J., & Belin, P. Spectral and temporal processing in human auditory cortex [J].Cerebral Cortex. 2001. (11)。 p946-953.
[64]Kisilevsky, S., Hains, S. M., Jacquet, A. Y., Granier-Deferre, C., & Lecanuet, J. P.Maturation of fetal responses to music [J]. Dev Sci. 2004. (7)。 p550-559.
[65]Lecanuet, J. P., Graniere-Deferre, C., Jacquet, A. Y., & DeCasper, A. J. Fetaldiscrimination of low-pitched musical notes [J]. Dev Psychobiol. 2000. (36)。 p29-39.
[66]Jongsma, M., Peter Desain and Henkian Honing. “Rhythmic context influences the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of musicians and nonmusicians. ” [J]. Biological Psychology.2004. (66)。 p129-152.
[67]Tillmann , B., Petr Janata and Jamshed Bharucha. “Activation of the inferior frontalcortex in musical priming. ” [J].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2003. (16)。 p145-161.
[68]Drake, C., Mari Riess and Clarisse Baruch. “The development of rhythmic attending inauditory sequences: attunement, referent period, focal attending. ” [J]. Cognition. 2000.(77)。 p251-288.
[69]Russeler, J., Eckart Altenmuller and Wido Nager, et al.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tosound omissions differ in musicians and nonmusicians.” [J]. Neuroscience Letter. 2001.(308)。 p33-36.
[70]Papousek, H. Musicality in infant research: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origins of early musicality. In Deliege, I., & Sloboda, J. A. (Eds.)。Musical beginning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vof musical competenc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7-55.
[71]Traion, L., Tsang, C., & Cheung, V. Preference for consonance in two-month-oldinfants[J]. Music Perception. 2002.(20)。 p185-192.
[72 ] Trehub, S. Infants as musical connoisseurs. In McPherson, G. (Ed.)。The child asmusica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33-50.
[73]Plate, H. and Chloe Price.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music perception: a functionalanatomical study [J]. Brain. 1997. (120)。 p229-243.
[74]Vincent , S. Separate cortical network involved in music perception: preliminaryfunctional MRI evidence for modularity of music processing [J]. Neuroimage. 2005. (25)。p444-451.
[75]Juslin, P. N., & Sloboda, J. A.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music and emotionresearch. In P. N. Juslin & J. A.Sloboda (Eds.), Handbook of music and emotion: Theory,research, application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933–955.
[76]Livingstone, S. R., Thompson, W. F., & Russo, F. A. Facial expressions and emotionalsinging: A study of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with motion capture andelectromyography [J]. Music Perception. 2009. (26)。 p475–488.
[77]Zentner, M. R., Grandjean, D., & Scherer, K. R. Emotions evoked by the sound of music:Characteriz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J]. Emotion. 2008. (8)。 p494–521.
[78]同[77].
[79]Nusbaum, E. C., & Silvia, P. J. Shivers and timbres: Personal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chills from music [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1. (2)。 p199–204.
[80]Phillips-Silver, J., & Keller, P. E. Searching for roots of entrainment and joint action inearly musical interactions.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J]. 2012. (6)。 p1–11.
[81]阿瑟·艾夫兰着。刑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译者序言。
[82]王任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83]马科斯·韦伯。于晓、陈维钢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P143.
[84]同[36].
[85]同[38].
[86]同[82].
[87]同[82].
[88]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P165[89]同[88].P122-129.
[90]王懿颖。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P183-212.
[91]黎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心理学原理探析[D].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3.
[92]同[91].
[93]廖乃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J].人民音乐。1983.(1)。P58-60.
[94]乔克希。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有的音乐教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P109-111.
[95]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P38.
[96]同[93].
[97]范宝新、聂玉昕、杨国桢。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P119.
[98]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P124.
[99]王大昌。论乐音的音色属性及其表现功能[J].中国音乐学。1999.(4)。P115-126.
[100]多纳德。霍杰斯。刘沛、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P120.
[101]同[94].P83.
[102]同[94].P83-84.
[103]江山野。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P64-69.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P175-178.
[10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音乐基础教育的原则和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P20.
[105]同[94].P85.
[106]乔克希。赵亮、刘沛译。柯达伊教学法 I:综合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P15.
[107]同[94].P41.
[108]同[94].P46.
[109]同[94].P46.
[110] Jean Sinor, The Mus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KodalyPedagogy. Presented at 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Kodaly Educators ConferenceOakland. California. 1979. April 5-8.
[111]同[110].
[112] 石云霄。散存在古籍中的童谣分类及其社会价值[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P107-111.
[113](明)杨慎。丹铅总录[M].(卷二五)。
[114]童谣。百度百科
[115]同[112].
[116]同[112].
[117]朗文出版公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P972.
[118]Kalvero Oberg. Culture Shock and the Problems of Adjustment in New culturalEnvironments in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Relations [M]. Schuster Publishing. 2nd Ed.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Publishing.
1998. p85-186.
[119]Milstein, T. Transformation abroad: Sojourning and the perceived enhancement ofself-effic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J]. 2005. (29)。p217-238.
[120]Encyclopedia Britannica. Nursery Rhymes [M]. U.S.A: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1994.p620-621.
[121]Iona, Peter Opie.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ursery Rhymes [M]. Oxford :TheClarendon Press. 1951. P3.
[122]同[121].
[123]同[121].P7.
[124]果戈理。论俄罗斯歌谣[J].世界文学。1959.(4)。P1.
[125]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P151-152.
[126]高建进。谈谈学校音乐教育的智化倾向[J].人民音乐。2011.(2)。P59-61.
[127]藤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P5-16.
[128]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P171.
[129]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49-151.
[130]同[128].
[131]同[127].
[132]同[94].P46.
[133]同[94].P47.
[134]同[94].P48.
[135]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P18.
[136]腾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P228.
[137]约翰·赫伊津哈。多人译。游戏的人[M].杭州:中围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P176.
[138]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146.
[139]Robert C. Pianta , B.K.H.,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ofClassroom Processes: Standardized Observation Can Leverage Capacity [J]. EducationResearcher. 2009. (2)。 p109-119.
[140]林春菲。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1.(8)。P61-63.
[14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P6-16.
[142]同[141].
[143]潘希武。 现代教育哲学的下降及其后[J].基础教育。2011.(4)。P5-10.
[144]同[143].
[145]张济洲。世界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比较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P65-68.
[146]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P36.
[147]Lumini?a Heliana Munteanu, Gabriel Gorghiu, Laura Monica Gorghiu. The Role ofNew Technologies for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rts Education [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 p1336.
[148]Hanna Lavone Agnes.Unit Teach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 New York:Rinehart.1955. p177-183.
[149]Gambergr, Kwarw, Hutchingsm, Altheimj. Learning and loving it: Theme studies in theclassroom [M].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1988. p102.
[150]李祖祥。主题教学:内涵、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9)。P52-56.
[151]邵帅。音乐教学法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5 年。
[152]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P81-83.
[153]张爱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1.
[15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P34.
[15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 号)教育部官网:
[156]王延松、白萌。音乐教师五项全能技术拓展及其教育理念解析[J].交响。2011.(3)。P124-128.
致 谢
很幸运,自己整个大学、研究生时光在西安音乐学院渡过。很感激在大学三年级时遇到了金鑫宇老师,是她,带我走进了音乐教学法的世界;更是她,让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并且一直在坚持的兴趣爱好--音乐教育。
特别感激我的研究生导师--王延松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还在思想、生活上以身作则的教导我,使得我能够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学术规范”
是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所强调的,小至标点符号,主位语、介词等使用,大至学术观点、思想的创新性等方面,他事无巨细,一一指导。在王老师这里,我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意识。一个人的观点、能力确实有限,当以团队的形式去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时候,那就是事半功倍的开始。
感谢冯力斌老师、李宝杰老师、史小眉老师、夏滟洲老师、叶明春老师、冯存凌老师、仵埂老师、曾金寿老师、缑斌老师、刘蓉老师、景月亲老师,是他们在开题、中期汇报时对我论文的选题和设计仔细的推敲、斟酌,教我学术研究的规范,并给予我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感谢我的同学司雯雯、韩薇、张敏、王丽莎、王东、王岚、罗琦、吴丹。本文的字句、标点、谱例、图表、参考文献都离不开你们逐字逐句的修改与完善,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本文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我始终依赖的家人,感激你们给予我学习与生活上的全力支持。
明德教化,乐音至善,和而不同,卓尔不群。这是我愿一辈子信仰且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