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训练学论文 >

赛艇项目世界锦标赛冠军选手战术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6-26 共5113字
摘要

  赛艇是体能主导类周期耐力性项目, 赛艇运动员体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成绩的好坏。 世锦赛的选手们来自世界各地,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异,使之不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 Di Pramoero、Hagerman 等人的研究表明,体能的提高主要发生在训练的初期, 后期提高的幅度很小。 也就是说,训练多年的世界优秀运动员体能的提高是有限的,运动成绩的提高绝不是单纯依赖体能提高[1-4].

  世界级选手技术水平相对正确与纯熟。 避开体能与技术的因素,或假设他们的体能与技术都已达到各自的最优水平,讨论在目前一定的体能和技术水平下, 如何运用战术取得比赛的最好成绩, 即将现有的体能如何分配到 2 000m 的比赛中,以达到此基础上的最好成绩。

  在墨尔本结束的 2014 年世界赛艇锦标赛,我国男子项目获四人双桨(M4X)第 4 名、轻量级四人单桨无舵手(LM4-)第3 名、轻量级四人双桨无舵手(LM4X)第 3 名;我国女子项目获单人双桨(W1X)第 3 名、轻量级单人双桨(LW1X)第 6 名、双人双桨(W2X)第 5 名、四人双桨(W4X)第 2 名、轻量级双人双桨(LW2X)第 3 名、轻量级四人双桨无舵手(LW4X)第 4 名、四人单桨无舵手(W4-)第 3 名的成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 2014 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各项目的决赛分段成绩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战术评价方法

  1)速度系数

  在田径、游泳、皮划艇、赛艇的项目的战术研究中,往往采用分段成绩或分段速度指标来进行定量研究。 然而,这一方法应用在赛艇战术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赛艇比赛成绩受场地环境、风力风向条件影响很大,同样的项目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比赛成绩相差很大, 所以采用分段成绩或分段速度无法揭示竞赛的规律。 2)平时的训练往往达不到世界大赛的强度, 因而采用分段成绩揭示的优秀运动员比赛的战术规律无法指导日常的战术训练。 3)优秀选手的分段成绩只能表明其体能和技术, 也就是说这一指标不能解决其他运动员在体能和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发挥出最佳水平的问题。

  袁俊香首次提出速度系数这一概念来研究赛艇战术问题,并利用速度系数对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在 2 000m 比赛中的战术进行了研究[5].这一方法又被扩展到游泳和蹼泳的战术研究中[6,8].速度系数的定义为:

  速度系数是一个无因次系数, 由于使用的是用自身的平均速度作为标准, 表示的是分段速度与相对于平均速度的变化幅度。 它与运动员体重、水的密度、风力、风向等自然条件无关,仅与运动员自身的划艇速度有关,因此可以反映一个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体力分配。

  2)战术模式

  赛艇 2 000m 比赛中分成 4 个分段,所采用的战术中,有的选手第 1 个 500m 最快,有的第 2 个 500m 最快,也有的第1 个 500m 最 慢 ,策 略 都 不 相 同 . 可 以 定 义 一 个 战 术 模 式 ,按从快到慢的速度依次记录每一个分段。 例如:某运动员是第1 个 500m 最 快 ,第 4 个 500m 第 二 快 ,第 3 个 500m 其 次 ,第2 个 500m 最 慢 ,则 可 表 示 为 “1-4-3-2”,即 每 一 个 数 字 表示第几分段,按照运动员体能分配的快慢速度由左到右依次排列。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 赛 艇优秀 选 手 与 世锦 赛 冠军 选 手 的 速 度系数特征对比

  表 1、 表 3 为 2014 年世锦赛男子和女子各项目冠军的速度系数以及战术模式表。表中可看到,2014 年世锦赛男子各项目冠军的 4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平均值为 0.60、-0.08、-1.03、0.57;2014 年 世 锦 赛 女 子各 项目 冠军 的 4 个 分 段 的 速 度 系 数平均值为 1.19、0.11、-1.11、-0.13. 表 2、表 4 为我国优秀男子和女子的速度系数以及战术模式表。 我国优秀男子选手的 4个分段的速度系数平均值为-0.14、-0.74、-1.78、2.77; 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 4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平均值为 1.84、-0.23、-0.92、-0.60.

  从以上速度系数以及战术模式表的均值和图 1 可看出,2014 年世锦赛多数优秀选手第 1 个分段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快0.5%-2%. 在这一点上,我国优秀女子选手与世锦赛的各项目冠军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但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分段速度系数均值要略高于世界冠军选手,也表现出在从第 1 分段到第 2个分段速度下降的幅度要比世界冠军选手要大。 在第 2 个分段到第 3 个分段世界冠军选手与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速度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大约在 0.7%-1%之间,没有太大区别。 在最后 500m 的冲刺阶段,世界男子冠军选手速度系数较第 3分段来说速度系数上升 1.6%,世界女子冠军选手则上升 0.98%,而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速度系数上升幅度只有 0.32%.

  与大多数优秀选手不同的是, 我国优秀男子选手第 1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均值为-0.14,表明第 1 个分段比全程的平均速度慢一些。 从第 1 个分段到第 2 个分段,第 2 个分段到第 3个分段中, 速度持续下降, 下降幅度与世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在最后 500m 冲刺阶段,我国优秀男子选手速度上升明显,速度系数均值较第 3 分段上升 4.55%. 虽然大多数世锦赛冠军选手在最后 500m 也有在加速冲刺,但是速度系数均值上升的幅度要小于我国优秀男子选手。 图 1 可见,在最后 500m 冲刺阶段,我国优秀男子选手的曲线较陡峭,而世界冠军选手与我国优秀女子选手则相对平缓很多。

  从 4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的变化范围(Δ1)和标准差(ESTD)来看,世锦赛女子冠军项目的平均值为 3.24%和 1.43;世锦赛男子冠军项目的平均值为 2.98%和 1.36; 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平均值为 3.51%和 1.63, 与世界冠军女子选手的平均值相差不大;而我国优秀男子选手的平均值为 4.55%和 2.01,与世界冠军男子选手的差距稍大一些。

  从前后 1 000m 分段的速度系数(Eh1、Eh2)和前后半程速度系数的差值(Δ2= Eh1-Eh2)来看,世锦赛女子冠军项目的平均值为 0.65%、-0.63%、1.27%; 世锦赛男子冠军项目的平均值为0.25%、-0.24%、0.49%;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平均值为 0.79%、-0.76%、1.56%,略高于世锦赛女子冠军项目的平均值,但相差不大;我国优秀男子选手的平均值为-0.44%、0.45%、-0.88%,与世锦赛冠军项目和我国优秀女子选手正好相反, 我国优秀男子选手采用第 1 个 1 000m 慢, 第 2 个 1 000m 快的战术模式。

  总体来看, 当今世锦赛冠军选手的 4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的变化范围(Δ1)在 1%-5.5%之 间 ,标 准 差 (ESTD)在 0.5-2.5 之间;前后半程差(Δ2),一 般能 保 持 在-1.7%-3.2%范 围 内 ;我 国优秀选手的四个分段的速度系数的变化范围 (Δ1) 在 1.7%-5.9%之间,标准差(ESTD)在 1.8-2.7 之间 ,前 后 半 程 差 (Δ2),一般保持在-1.5%-3.9%之间。

  2.2 2014 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前 6 名战术模式统计

  世锦赛 62.3%的优秀选手所选用的战术模式为 1-2-3-4、1-4-2-3、1-2-4-3、4-1-2-3, 分 别 占 130 条 艇 的 21.5% 、16.9%、16.2%和 7.7%. 世锦赛女子项目前 6 名所采用的战术模式相对集中,66.1%的选手集中采用 1-2-3-4、1-2-4-3、1-4-2-3 战术模式。 世锦赛男子项目前 6 名所采用的战术模式则相对分散,67.6%的选手集中采用 1-2-3-4、1-4-2-3、1-2-4-3、1-4-3-2、4-1-2-3.

  2.3 2014 年赛艇世界锦标赛不同艇型的整体战术应用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在决赛中采用的战术是不同的,而不同艇型(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八人艇)中采用的战术也不同。 单人艇采用的最主要的战术模式为 1-2-3-4、1-2-4-3,占所有单人艇项目的 45.8%;双人艇主要采用的战术模式为 1-2-3-4、1-4-2-3、1-4-3-2、1-2-4-3,占所有双人艇项目的 66%;四人艇的主要战术模式为 1-2-3-4、1-2-4-3、4-1-2-3、1-4-2-3,占到四人艇项目的 64.2%;八人艇采用的战术模式非常集中,主要为 1-4-2-3、1-2-4-3,占到所有八人艇项目的 70.6%.

  3 讨论

  通过以上我国优秀选手与世界锦标赛冠军选手的速度系数特征对比中可以看到, 我国赛艇优秀女子选手和男子选手各自在战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优秀女子选手在第 1 个分段所用体能过多,导致从第 1 个分段到第 2 个分段期间,速度系数下降明显。 艇速的骤变势必会带来能量的损耗,导致在最后 1 个 500m 冲刺时,速度系数上升不明显,艇速不能迅速提高;女子艇中的 LW1X 项目的问题最突出,在第 1 个分段艇速过快,体能过度消耗,使第 2、3 个分段艇速急速下降,到第 4个分段冲刺时,已经没有体能提升艇速了。

  我国优秀男子选手战术最突出的问题为 4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变化范围过大,虽然艇速在最后 500m 冲刺时有很明显的提高,但在此之前选手一直保存体力,艇速一直很低,第 4 个分段艇速迅速提升势必同样造成体能的不必要的损耗。 然而从我国优秀男子、 女子选手速度系数以及战术模式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所有进入决赛的男子艇和女子 LW2X 项目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文分析这一现象的发生可能是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但是这种战术安排可能在日常训练中训练的比较少,运动员没能掌握好这种战术的艇速的节奏和体能分配的比例,导致运动员在前 3 个分段过度保存体力,最后第 4 个分段才完成体能的爆发冲刺。 本文认为先慢后快的战术模式其实是可以采用的,但是运动员执行此战术模式并不成功。 1)在最后第 4 个分段艇速急速上升,带来体能的耗损;2)从速度系数上升的幅度来看,男子艇的体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是比赛结束了。

  从战术模式上来看,世锦赛女子各项目冠军多采用 1-2-3-4 和 1-2-4-3 的战术模式,男子各项目冠军多采用 4-2-1-3 和 4-1-3-2 的战术模式, 本文认为战术模式的选择可能与选手性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有关。 女子选手采用的战术模式多是第一个 500m 最快, 处于领先地位容易产生心理优势,在女子的性格里心理优势非常重要, 如果在刚开始就落后很多的话,运动员一时想赶超,出现节奏的错乱,反之则比较容易控制比赛节奏;男子选手大多以最后冲刺的 500m 最快,体现了男子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使其在最后冲刺阶段能够有明显的速度提升。 当然所有的战术模式的选择最主要的应该是教练员日常的指导与训练而来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从速度系数来看,我国优秀选手 4 个分段的速度系数变化范围(Δ1)、 标 准 差 (ESTD)、 前 后 1 000m 分 段 的 速 度 系 数(Eh1、Eh2)和 前 后 半 程 速 度 系 数 的 差值 (Δ2)与 世 锦 赛 冠 军 选手相差并不大。 国内外优秀选手的 Δ1、ESTD、Eh1、Eh2、和 Δ2值的变化范围都比较大,如在战术上都能加以重视,世界赛艇的成绩还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2) 世锦赛冠军选手所采用的战术模式以 1-2-3-4、1-2-4-3、4-2-1-3 为主; 世锦赛前 6 名优秀选手所采用的战术模式以 1-2-3-4、1-4-2-3、1-2-4-3 为主;3) 当今世界赛艇单人艇项目以 1-2-3-4 战术模式为主;双人艇项目以 1-2-3-4、1-4-2-3、1-4-3-2 战术模式为主;四人艇项目以 1-2-3-4、1-4-2-3、4-1-2-3 战术模式为主;八人艇项目以 1-4-2-3 战术模式为主。

  4)单从战术模式的运用来看,1-2-3-4、1-4-2-3、1-2-4-3 这 3 种模式无论从冠军选手、前 3 名选手、优秀选手,还是从不同艇型上来看都是运用最多的战术模式。

  4.2 建议

  运用第 1 分段最快的选手(1-2-3-4、1-2-4-3、1-3-2-4、1-3-4-2、1-4-2-3、1-4-3-2), 不 能把 追 求 绝 对 高 速 放 在 首位,前程速度过高,后程冲刺阶段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开始就应很好的分配体力,控制好第 1 分段的艇速。 另外,运动员还应提高第 4 个 500m 的速度耐力,对比赛中获得好名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全程比赛过程中,还要减少艇速的波动,节省体力。所以在所有第 1 分段最快的选手,选择 1-4-2-3 模式是最优的,因为在此模式中既能达到使第 1 分段最快,占据领先的心理优势,控制比赛节奏,又在冲刺阶段可以极限发挥体能。

  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战术是比赛获胜不可缺少的。 我国赛艇教练员应加强赛艇运动的战术意识, 把战术训练融合到平常的训练中去,培养运动员的战术素养。 教练员应考虑运动员的性格特点,找出每名运动员最为合适的比赛战术,还要根据对手情况和比赛时的自然条件做相应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Di Pramoero PE, etc. ,Physiological Aspect of Rowing [J]. Journalof Applied Physiology,1971(3):853-857.

  [2] Di Pramoero PE.The Energy Cost of Locomotion on Land and in Wa-t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986 (7):55-72.

  [3] Hagerman F. C., Connors M. C. Ect. Energy Expenditrue SimulatedRowing[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78 , 45(1):87-93.

  [4] Hagerman F.C.,Applied Physiology of Rowing[J]. Sports Medicine,1984 (1):303-326.

  [5] 袁俊香。中外优秀赛艇运动员战术运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4.

  [6] 廖 婷。游泳项目分段游程最佳体能分配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7] 兰 亚 红。优 秀 蹼 泳 运动 员 战 术 运 用 研究 [D].武 汉 :武汉 体育学院,2005.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运动训练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