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与写的配合。学生应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因素,通过字词句的描述,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在写作能力上,学生可以更好地在模仿和创新之中运用语文知识。读与写相辅相成,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语文教学缺乏系统性的规划
大多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单一地考虑该章节的内容,没有将知识融会贯通,更做不到读写内容的结合。因此,做到教学的系统性规划,有利于语文课的整体推进。除此之外,在学习某篇课文时,老师会根据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要求学生围绕着阅读课上掌握的方法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法是对学生思维的禁锢,更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抑制,从语文学习的全局性上看,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二)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技巧上的学习
过于强调写作上的技巧,容易忽视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不利于提升写作能力。读写课程是相伴相随的,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教学。阅读中,老师会总结写作手法和段落布局结构,如果将这种写作手法强加到学生的写作练习中,会对其产生负面效果。固定句式的应用,应该是学生在自由的写作环境之中进行发挥和创造,通过具体内容的表达,可以加强学生感情的抒发。将写作融于生活,能够真正地达到写作的目的,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二、初中语文读写课程的改进措施
(一)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素材的选择
写作素材的积累通常是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的。现阶段,初中生的写作普遍缺乏生活气息,这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将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提炼成写作的素材。例如《背影》这篇课文,是朱自清对父亲的回忆,感情真挚。通过具体语句的讲解和分析,暗示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之中,以“我的父亲母亲”为题,抒发学生对父母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实现读写上的结合。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写作结构的布局
很多学生在写作开始时常常抱怨不知从何落笔,在文章结束后又抱怨自己写偏了题。这是因为学生对写作缺乏深度思考,对写作的逻辑顺序没有进行研究,同时,忽略了自己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老师要在阅读课上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写作内容。
如《背影》一文,朱自清以血浓于水的父子情深为主题,在文章开始就设计了“买橘子”的片段,进行感情的抒发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着重地突出父亲的“背影”,即儿时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苍老的背影和行动上的缓慢。
逻辑结构是写作必须具有的一项能力。从整体到部分的划分,可以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减少写作过程中重复性的问题,体现文章的整体性。详略得当,也是写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的关键要素,尤其不能给读者留下头重脚轻的印象。
这些写作能力需要老师在读写教学中,一步步引导,面对具体文章进行分析。
(三)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对写作细节描写的指导
细节往往是文章的灵魂和精髓。在写作中注重细节的描写,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初中作文的细节描写主要集中在对人物描写的培养上,包括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细节有着不同的作用,是作者情感挥发的重要体现。在阅读课中,老师要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强调,例如在教授《故乡》这课时,鲁迅对童年好友闰土进行了表情和语言上的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到位的描述。同时,也凸显了闰土的内心世界,对文章主旨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语言的魅力就是在无形之中给人启迪,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作为初中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加强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方式进行优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语文魅力,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追求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宏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尝试[J].语文学刊,2014(9):12-14.
[2]罗庆华。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新课程(中学),2015(2):54-58.
[3]穆绮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J].课外语文,2015(1):65-68.
[4]潘一平。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32-33.
目前,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
摘要生命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教育的精神内核理应指向个体生命,但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之下,教育的生命意义被削弱,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曲解。学校教育遭遇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位所带来的现实之痛,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境...
何为学困生,初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学困生的界定在生理学中,每个人的智商及其基本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评价每一名学生时,都无所谓的优与差、困与不困之说。所以,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
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中学生是最具学习性和好奇性的群体,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兴趣,而兴趣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中学语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呼唤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注意对教学中表演成分过多、多媒体滥用、评价方式极端化等不良做法进行反思,扎实落实教学预设,打造高效课堂。一、剔除表演成分,落实设定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兼顾学生知识学习、思维培养及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创新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实践。...
在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课程整合是一项重点探讨的内容,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课程综合化课程一体化等,用课程整合旨在取其整体、综合之意。整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只要具有培养和发展学...
摘要伴随着上世纪末学术界研究者和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参与的语文性质大讨论的落幕,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为其特征被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下来。21世纪以来,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在贯彻课程改革理念的同时,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推动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发...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它有着蓬勃的朝气与生机,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着很大的契合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对初中生的心理进行...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是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运用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很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必须探寻全新的教学形式来改善教学。初中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