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语教育推行以来,双语教育在新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在新疆,几乎所有的大学已经使用汉语授课(个别专业除外),中小学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不同的汉语授课方式;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在大力推行双语教育。看起来十分繁荣的新疆双语教育背后,其实际效果在某些地区———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区———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改变这种学校“费时低效”、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呢?语言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双语教育与语言经济学
有关双语教育的定义较多,但从根本上来说,双语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中能熟练使用第二语言的双语者;为了实现该目标,在教学中应至少使用两种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语言学科和非语言学科教学。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战略政策的组成部分。双语教育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主要体现在双语教学活动上。如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英语语言进行的教学活动;而在加拿大,双语教学指在英语地区使用法语进行授课活动。
在我国(主要是内地)及许多亚洲国家,主要以使用英语为教学语言进行双语教学活动。目前在新疆,双语教学主要指用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同时进行双语授课,其趋势是国家通用语,即汉语授课比例的逐渐增强。
1965 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 Jacob Marschak 首次提出了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的概念,引起学术界重视,之后该理论由其他学者不断补充和完善。语言经济学者们都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人们进行语言投资源于使用双语乃至使用多语要比仅使用一种语言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双语或多语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市场价值,还可以和其他生产要素一起成为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总的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语言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语言经济学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读语言学,为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使语言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语言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语言学家的重视,其学术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语言学界和外语学界一些学者逐渐认识到了语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他们从语言的市场价值、语言经济价值及其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语言经济对外语教学的意义及影响等角度进行了研究。20 世纪末,语言经济学概念正式引入中国,陆续有大量的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对语言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有大批国外的学术著作被介绍到国内,为我国的语言学和经济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新疆双语教育的语言经济学意义
新疆双语教育自推行以来,得到了国家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如陆续兴建了很多与双语教育配套的教学设施,更新、更换了一些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减免了学生学费或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提高了双语教师的工资待遇等。这些经济投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双语教育最后的预期收益。
新疆双语教育的语言经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推行双语教育,可提高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益。语言是一种工具,人们通过它学习未知的知识和生存技能,而知识的提高和技能的成熟能够帮助个体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取得不错的职位,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语言经济学认为,第二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具有经济价值且有高低之分,其价值高低就取决于市场对该语言的需求程度。人们决定学习第二语言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第二语言,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个人兴趣、民族感情等因素),即对第二语言的投资与学习后取得预期收益的比例关系。
现阶段,很多少数民族家长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好汉语,有的家长甚至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得到比一般人更高的经济回报;很多从农村走出来从未接触汉语的摊贩,现在也积极参加汉语培训班,购买自学教材来学习汉语。而用人单位在市场上挑选人才时,特别注意或要求求职者能够掌握较好的汉语,在用人单位看来,汉语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能。试看新疆喀什市人才招聘的广告,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对少数民族求职者有汉语能力的要求,汉语能力的高低与其应聘职位及所得报酬的高低成正比关系,而这种第二语言能力和收益的正比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2. 推行双语教育,可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收益。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跟个人的市场经济价值密切相关,个人在二语能力提高从而获得高回报的同时,也会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为国家带来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这一点在新疆显得尤为重要。印度现在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软件强国,与其不断推行英语的第二语言教学关系密切;新加坡、香港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功,也与其英语教学的成功推行不无关系。当前,国家在新疆大力解决民生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行双语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汉语学习愿望和要求。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汉语水平得到提高,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社会,提高个人收入;而在群众汉语水平不断提高和个人收益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新疆经济和社会也会得到发展,有利于新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3. 推行双语教育,可以促进与语言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语言既然具有经济价值,就同样会有市场需求。国内大量语言培训机构(如新东方等)利用语言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经济收益。当前,新疆双语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潜力和需求巨大,仅靠公立学校难以满足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扩大汉语在市场的需求,提升汉语的经济价值,提高汉语在语言市场的竞争力,形成有效率、有效益的语言市场经济。
三、语言经济学视角下提高新疆双语教育收益的途径
1. 政府应继续加大双语教育的投资,并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第二语言作为人力资本(此处不讨论二语习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教育投资才能获得和转化为经济收益。目前国家制定了帮扶新疆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教育投资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南疆到北疆,从城市到农村,汉语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正在不断得到改善。除了加大投资,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汉语学习者总的需求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双语教育的推广规划中制定相应的语言经济激励政策,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双语教育的顺利推行。
2. 大力发展语言产业,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语言需求的增强,相应地需要增加市场的语言供给,在新疆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地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公立学校接受双语教育。因此,发展相关的汉语语言产业可以弥补学校双语教育缺失的不足。传统的语言产业主要指语言培训机构的创立,语言自学出版物的发行等。
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汉语学习网站,开通汉语学习社区和论坛,组织教师进行网上汉语授课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学习汉语。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同时,网站的创办者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3.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我们的汉语教学都以语言本体知识传授为主,围绕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进行语言知识训练,长此以往,老师教起来难,学生学起来也觉枯燥无味,成绩自然可想而知。在语言经济学看来,教师和学生都对语言学习进行了投资(学校要给教师发放工资,学生要交纳一定的学费和购买学习用具,同时时间也是一种投资),但都没有取得自己的预期收益,那么这种语言学习就是失败的。基于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我们可以改变汉语授课的课型,将综合课和技能课的课型设置直接转变为专业汉语课,如文学专业汉语、数学专业汉语以及经济学、历史学等等相应的专业汉语课。除此之外,可开设相应的文化课程作为专业语言课的补充。上课方法可采取讨论、协作、自由发言、轮流主讲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4. 学校应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率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语言教育投资政策。语言教育投资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制、学校管理、师资投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内部效益,也涉及到语言教育与国家及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外部效益。
学校作为满足语言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市场主体,必须找到合理的平衡点,获得语言教育投资内外部的最大效益。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不仅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也会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新疆的双语教育除了考虑国家安全稳定、民族之间和谐发展等政治上的战略因素之外,也要注意到语言与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政府以及学校应该注意到双语教育的语言经济学意义,通过政策及经济手段,使双语学习者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个人发展,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参考文献:
[1] 耿静先,陈淑萍.经济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双语制发展趋势研究[J].价值工程,2010,(10):117.
[2] 张卫国,刘国辉.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述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6):102-109.
[3] 马慈君.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8.
[4] 王烈琴.语言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育的经济学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4.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构建其知识体系。教育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教育学的碰撞,它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的超学科性的新...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各国人民对外语的需求迅速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学已经普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社会,外语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陵本地话为吴语宣州片方言,铜陵市区亦有江淮官话。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近年来我市提出打造生态山水铜都...
认知冲突的基本定义及应用意义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大学生群体在应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观念,在和新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矛盾冲突。合理利用冲突理论,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加深入了解应用语言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词为体验认知(em...
学习第二语言不易,因为它需要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训练.对于大多数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的词汇、语法、句式是一门完全不同于他们母语系统的语言.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难点,语言思维的转换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汉语教师为如何提高学生...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我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始于1956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机器翻译正逐渐成为人们克服获取信息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翻译软件进入一个新的发...
中国现代文学的进化体现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它的发生离不开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这些新思想多来自西方的各类论着.对西方论着进行翻译,尤其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翻译文学使中国学者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
目前,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怀着对中国文化、历史、语言、医学、科技等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学习、进修。他们只有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汉语知识,才能真正地融入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中国的外语教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语言石化...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交叉理论,在各个学科方面的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外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国际交流的普遍化能使应用语言学更详尽细致地指导外语教学。一、应用语言学的生成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